I’m singing in the rain
Just singing in the rain
What a glorious feeling
I’m happy again.
I’m laughing at clouds
So dark up above
The sun is in my heart
And I am ready for love.
《雨中曲》又名《万花嬉春》,它不但是音乐歌舞电影的杰作,也是一部介绍好莱坞影坛从默片时代转变为有声片时代的许多片厂趣闻的佳作。20年代末期好莱坞开始了有声电影,很多无声电影明星遭遇到声音考验,也产生了淘汰与幕后的掩饰工作。本片故事背景就放在这个年代,对好莱坞这种工作场所造成的弊病提出批评及抗议。主角是性感的珍·哈根、有才气却只能在幕后配音的黛比·雷诺以及由金·凯利饰演的投机的功利主义者。
尽管是用批评的态度反映昔日好莱坞的面目,《雨中曲》一片用轻松愉快的歌舞方式表达减低了尖锐性。伴随着主题曲“Singing in the Rain”,金·凯利独自表演的那场戏巳成为经典画面。他与史丹利·杜宁合作编舞与表演,安排人物心境与舞蹈配合妥切,让观众欣赏到动听歌曲、优美舞蹈融合于一的电影大宴。
《雨中曲》被誉为美国的“国宝级”影片之一、影史上最精彩的歌舞片之一。男主角吉恩·凯利在片中表演的多场舞蹈,从设计到演出都只能用“叹为观止”四字来形容。除此之外,剧情本身也相当精彩,导演斯坦利·多南以流畅而有趣的手法介绍好莱坞从默片时代转变为有声片时代的片厂趣闻,使观众从娱乐之中了解电影发展史的这个重要阶段。
《万花嬉春》《 Singing In The Rain 》(又名《雨中曲》)
美国好莱坞歌舞片时代最杰出的代表作品
主题曲:“雨中曲” (singing in the rain)
欣赏
http://v.youku.com/v_show/id_XNzY4Nzc5NzY=.html
歌舞片中,我对《雨中曲》情有独钟。
不单单因为它是电影史上最为成功的歌舞类型片,也不单单是因为其中赏心悦目的歌舞。除了这些,《雨中曲》隐藏着庞大的叙事野心,不仅仅将个人奋斗的美国梦展现出来,而且在电影中浓缩了电影从默片到有声转变的过程,以及制片厂制度和明星制度。是一部有关电影史的电影。
歌舞片中当然少不了歌舞场面。《雨中曲》流传最广的当然是吉恩.凯利在雨中翩翩起舞的那段《Singin in the rain》,堪称电影史上十大经典场面。但我个人更喜欢他们仨人想出如何拯救电影点子后,欢快活泼的《Good Morning》,是三人新友谊的见证。两首歌舞对比,可以说是“独乐乐不如众乐乐”。
好,回正题。
一、个人奋斗的美国梦
美国梦的主题,其实一直是好莱坞的主旋律。讲述个人奋斗故事的电影往往都确实感人至深,因为观众可以在其中投射上自己的影子或希望,朴实如《阿甘正传》,传奇如《大鱼》。
《雨中曲》用的是片中片,套中套结构。电影本身讲的是电影演员的故事,他们在拍摄一部从默片转向有声片的《歌舞爵士》。而不论是《雨中曲》还是片中片《歌舞爵士》表现的都是底层小人物依靠自己努力一步一步走向成功的道理。
看第一遍的时候,特别不理解为什么在电影后半部非要插入这么一段片中片,总觉得有一种“戏不够,舞来凑”的拼凑感觉,但是明白了电影的主旋律之后,也就理解了这段故事的用意。
二、美国的电影史
电影的发明一般认为是卢米埃尔在巴黎的咖啡馆中放映《火车进站》为诞生标志,但是美国人也认为爱迪生实验室的“电影视镜”才是电影诞生的标志。法国人和美国人各执一词。
但是,就现在的模式来看。法国人更胜一筹。卢米埃尔兄弟是在咖啡馆中播放,很多人一起看,为此,他们的父亲认为太便宜这些观众了,要收费。这大概是电影商业性的第一次展示。不过,播放的影片都是些现实中真实的事情,比如园丁浇水,火车进站,这大概可以看做是电影纪实性的第一次展示。
而爱迪生则要短视得多。他认为,电影这种东西每次只能让一个人看,才能赚到更多钱,于是把他的“电影视镜”做成了类似西洋镜的东西。
但不管怎么说,电影发扬光大确实是在美国完成的。镍币电影院的出现迅速打开了电影市场,然后格里菲斯的名字出现,然后定都好莱坞,制片厂制度逐步建立。美国的电影业蓬勃发展。
三、从默片到有声片
《雨中曲》很有意思地选择了从默片到有声片过渡的这段历史作为背景。
如果说电影的诞生是从0到1,那么给电影添加声音,绝对是从1到10000,虽然没有创始那么伟大但也是质的变化。从此,电影不单单是表演的艺术,也是声音的艺术。
在电影中,人们对待这种变化是小心翼翼的。制片厂老板也只能借自己生日之际播放一段自己的演说,在遭到宴会上所谓名流们的嘲讽和嗤笑后,也只能以社会笑“哈,哈哈,哈哈哈”打哈哈过去。
勇士永远用来称呼第一个敢吃螃蟹的人。当别的电影公司在有声电影中获得效益后,领头羊效应也就驱使其他公司群起效仿。
有声电影的出现对于默片时代的演员们是个巨大的挑战。默片时代演员们只需靓丽,采用夸张的肢体表演就可以。但是,有声音后,观众们还要听他们开口说话。而且,在当时的条件下,声音采集是个难题。
《雨中曲》中,男女主角首次尝试有声电影那一段就是这段历史的生动再现。女主角尖锐的声音,打破了人们对她漂亮外形的美好印象;收音和放音的失败,表现了技术首次在现实中运用的困难,当然这一段也为全篇贡献了最大的笑点。
为了应对声音的挑战,演员们开始接受台词训练。训练内容既包括发音也有外国绕口令。电影在此处也奉献了一段精美的踢踏舞蹈。
四、异化:制片厂与明星
马克思谈及资本时,引用了黑格尔哲学的一个词:异化,来论述资本的变异。上篇已经叙述过,不再多言。
其实,异化现象在我们生活周围比比皆是。电影诞生后造就了演员,让他们成为明星。但是,明星越发出名后,挟名利与粉丝之威,就有了与电影公司抗衡的力量。当下,“小鲜肉”、“高片酬”其实就是这种情形的反映。
《雨中曲》中,女主角在默片时代就是荧幕情人,虽然声音条件差,但是配音演员的出现让她不仅摆脱这个难题,还赢得了更广泛的喜欢。于是,女主角利用自己的声望差一点就夺了制片公司的权。
在现实历史中,这种情况当然不多见。在当时的大制片厂制度下,无论是导演、编剧,还是演员、场工都是电影制作这条流水线上的一个环节,只有出钱的制片人才是整个电影产业的“隐形皇帝”。他可以随意更换导演演员、改变剧情,只为保持利润。《雨中曲》中就塑造了一个近乎丑角的导演,不过是制片人的传声筒而已。
这种流水线式的生产方式使得电影越来越缺乏创意和吸引力,于是,制片厂开始大力追捧明星,利用演员在观众心中的地位来为影片的票房造势。《雨中曲》一开始,就是人群欢迎明星的盛大场面,男二彻底沦为背景。现实中,时至今日,炒CP依然是管用的一招。
当然,这种扼杀艺术灵性的制度并不能真正保持电影的繁荣发展。随着电视、更多独立电影的兴起,大公司慢慢摒弃了制片人制度,导演的作用开始凸显。
这都是后话了。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