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论文出版也有“傲慢与偏见”?

科学论文出版也有“傲慢与偏见”?,第1张

假定100个人各掷了一次硬币,其中48个人发现硬币正面朝上, 52人发现硬币反面朝上。但是,这群人有个奇怪的偏好:他们只喜欢报告正面朝上的结果,对于反面朝上的结果,他们就直接忽视不报。于是乎,你听到的结果是:48人各投掷了一次硬币,全部都是正面朝上!!

毫不奇怪,你会觉得这个结果是一场骗局,因为你知道掷硬币正面朝上和反面朝上的概率大约是50%。同样的道理,如果一位科学家在一次实验中,收集了100个数据点,但只报告50个数据点,那么我们肯定认为他人品有问题。如果是多个研究者各自独立完成实验,却只有那些有显著结果的研究者以论文的形式将结果报告出来,我们似乎就难以辨别出这里的谬误了。然而,并非所有人都忽视了这个谬误,一些研究者犀利地发现了这个问题(也可能是长期非常苦逼,做不出有统计显著的结果,因此去找寻找原因 -)),并对其进行系统研究,这个问题就是科学论文的出版偏见(Publication bias)。

科学论文出版有偏见?

出版偏见指的是部分的研究者、审稿人和杂志编辑倾向于尝试出版或接受那些报告了统计上有显著差异结果的论文。换句话说,如果一个实验或者调查没有发现统计上的显著效应,那么该研究能够出版的可能性就大大降低。这些研究的结果就只能放在研究人员的抽屉里,见不了阳光,正是如此,这个问题还散碰盯有另一个名字,叫做文件抽屉问题(file drawer problem)(Rosenthal, 1979)。

出版偏见遍地开花

出版偏见并不是某个研究领域所特有的,而是波及到科学研究的各个领域,这里仅以作者本人比较熟悉的社会科学和生物医学两个领域为例(计算机图形学研究领域的例子见这里)。早在1959年,心理学家Sterling就指出,在心理学论文的出版中,出版的标准可能会存在偏差(Sterling, 1959)。到1979年,哈佛大学的心理统计学家罗伯特*罗森塔尔(Robert Rosethal)提出了统计方法来估计那些被放在抽屉里的研究结果(Rosenthal, 1979)。到80年代,医学研究者也开始关注出版偏见的问题。例如霍普金斯大学医学院的Easterbrook等(1991)分析了牛津研究伦理中心委员会在1984年到1987年间批准的487项研究,截止1990年,有285项研究结果已经进行了分析,其中52%结果得以出版。在出版文章中,那些在统计上达到显著的结果比那些没有达到显著的结果出版的过程更容易,也更多地出版在高影响因子的杂志上。

虽然研究者们很早就意识到了这个问题,但遗憾的是,出版偏见并未因此而得到解决,位于加州的安进血液与肿瘤研究中心(Hematology and Oncology Research at Amgen)前负责人C·格伦·贝格利(C. Glenn Begley) 与德克萨斯大学安德森癌症研究中心的李·M·埃利斯(Lee M. Ellis)2012年在Nature 上联合发文指出,在一项重复53个药物实验的研究中,只有6项研究得到证实。斯坦福大学医学院的约翰·P·A·埃尼迪斯(John  P.A.  Ioannidis)于2014年的分析也表明,在新兴的神经成像领域,出版偏见也是非常严重。

出版偏见,费钱耗物

可能有人会觉得,出版偏见不就是少让一些论文出版吗?也没什么大不了的。这实在是低估了吵陪出版偏见对科研领域甚至是对普通民众的影响。

2014年1月,顶尖医学杂志《柳叶刀》(Lancet)发表了一篇讨论医药研究如何减少浪费和提高价值文章,多伦多大学的研究者陈安文(An-Wen Chan)等(2014)讨论了出版偏见的严重后果之一:浪费科研资源和民众的健康!这里的科研包括科研资金、科学家时间和精力的投入。该文援引了哌苯醋胺(lorcainide)的著名案例: 1980年,有研究者测试了哌苯醋胺(lorcainide)这种抗心律不齐的药物,采用了100多人的小样本进行试验,发现使用哌苯醋胺的实验组的死亡率是19%,而使用糖丸的安慰剂组的死亡率则只有2%。但是,当时研究者担心结果未发现哌苯醋胺的积极效果而未报告其结果。冲和于是该药物继续广泛地为心律不齐患者所使用,直到1989和1992年的临床试验才发现这类药物的危害。但在这近10年间,由于哌苯醋胺以及类似的药物广泛使用,可能引发了20 000到70 000不必要的死亡。

出版偏见的另一个危害是让出版的研究中显得过分地积极,一些效应量特别小的研究被发表出来,继而引发其他研究者继续投入该方向,误导科研走向。2011年,社会心理学领域最顶级杂志《人格与社会心理学杂志》上发表了一个神奇的研究:康奈尔大学心理学系的达里尔 ·J · 本(Daryl J. Bem)发现大学生竞然可以预知未来!这个明显不太符合事实的结果很快一石激起千层浪,因为从科学角度来讲,能够预知未来是极小概率的事件。所幸的是该研究引起了广泛关注,从而在社会心理学领域掀起了关于出版偏见、重复实验等研究方法上问题讨论的热潮。

出版偏见从何时产生?

出版偏见是如何产生的?一般认为,统计结果不显著的研究是被杂志的审稿人和编辑cut掉的。但实际上,由于结果分析和论文撰写也需要研究者投入大量的时间和精力,研究者们已经实行了自我审查:碰到阴性结果时,直接抛弃研究结果,转向新实验,而不是想办法把阴性结果出版。

最近,斯坦福大学政治科学系的研究者安妮· 佛朗科等在《科学》(Science)上发表的论文证实这一推断。他们分析了2002年美国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支持的社会科学时间共享研究项目 (Time-sharing Experiments in the Social Sciences, TESS) 中包括的研究项目,因为这些研究项目都登记在案、研究者的水平相当、研究设计质量高。他们的结果表明,大约有65%的阴性研究结果直接被研究者放到抽屉,没有写成论文,从而让大多数的阴性结果胎死腹中。至于为什么研究者会选择不把这些阴性结果写成文章,大部分人的回答是:杂志不会接受这些阴性结果的文章。

路在何方?

对于出版偏见的问题,大部分研究者首推的解决方案是提前登记研究,即所有研究在开始之前都登记在案,随后按照登记的设计进行实验并将结果公布于众,从而让学术界和公众知道这些阴性结果的存在,减少后续的科研人力物力和财力的投入,以及在医药领域,减少无效药物的使用。

目前医学方面已经有一些相应的措施,例如,一个称为临床试验的网站(http://clinicaltrials.gov/) 就致力于让临床研究都提前登记在案。心理学领域最近也正有类似的努力:有研究者发起建立心理学文件抽屉的档案(http://psychfiledrawer.org/)。不过问题在于,虽然大部分研究者认为提前登记是一件好事,但真正参与这个事儿的人却不多,原因很简单:目前的科研环境并不鼓励研究者进行登记。研究者所在的机构(大学、研究所)并不会因为研究者登记并完成一个研究而对他进行奖励,而是根据其发表的论文来进行评估!

此外,研究本身的不确定性,也使得提前登记系统很难生效,因为研究者可能在实验过程中不断对实验进行细节的调整,这些调整是难以预期的。巴黎狄德罗大学医学院的Mathieu于2009年发表在《美国医学会杂志》(Journal of the American Medical Association, JAMA)的一个分析表明,提前登记系统对出版偏见的减少程度有限,这可能反映了当前科研环境仍然可能促进了出版偏见的产生。

结束的话:

所幸的是,科学研究往往并非像掷硬币那些随机,即使有出版偏见的存在,科学总体而言还是在提供可靠的知识和发现。对出版偏见的纠正,是为了让科研更加完美,要记住,研究出版偏见的,也是科学家。

相关链接:

TED med: Ben Goldacre: What doctors don't know about the drugs they prescribe

参考文献:

Begley, C.G., and Ellis, L.M. (2012). Drug development: Raise standards for preclinical cancer research. Nature 483, 531-533. doi: 10.1038/483531a

Bem, D.J. (2011). Feeling the future: Experimental evidence for anomalous retroactive influences on cognition and affect.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100, 407-425. doi: 10.1037/a0021524

Chan, A.-W., Song, F., Vickers, A., Jefferson, T., Dickersin, K., G?tzsche, P.C., Krumholz, H.M., Ghersi, D., and Van Der Worp, H.B. (2014). Increasing value and reducing waste: addressing inaccessible research. The Lancet 383, 257-266. doi: 10.1016/S0140-6736(13)62296-5

Easterbrook, P.J., Gopalan, R., Berlin, J.A., and Matthews, D.R. (1991). Publication bias in clinical research. The Lancet 337, 867-872. doi: 10.1016/0140-6736(91)90201-Y

Franco, A., Malhotra, N., and Simonovits, G. (2014). Publication bias in the social sciences: Unlocking the file drawer. Science. doi: 10.1126/science.1255484

Ioannidis, J.P.A., Munafò, M.R., Fusar-Poli, P., Nosek, B.A., and David, S.P. (2014). Publication and other reporting biases in cognitive sciences: detection, prevalence, and prevention. Trends in Cognitive Sciences 18, 235-241. doi: 10.1016/j.tics.2014.02.010

Rosenthal, R. (1979). The file drawer problem and tolerance for null results. Psychological Bulletin 86, 638-641. doi: 10.1037/0033-2909.86.3.638

Sterling, T.D. (1959). Publication Decisions and their Possible Effects on Inferences Drawn from Tests of Significance—or Vice Versa. Journal of the American Statistical Association 54, 30-34. doi: 10.1080/01621459.1959.10501497

第一抽屉原理

原理1 把多于n个的物体放到n个抽屉里,则至少有一个抽屉里有2个或2个以上的物体。 抽屉原理

[证明](反证法):如果每个抽屉至多只能放进一个物体,那么物体的总数至多是n,而不是题设的n+k(k≥1),这不可能. 原理2 把多于mn(m乘以n)个的物体放到n个抽屉里,则至少有一个抽屉里有m+1个或多于m+1个的物体。 [证明](反证法):若每个抽屉至多放进m个物体,那么n个抽屉至多放进mn个物体,与题设不符,故不可能 原理3 把无穷多件物体放入n个抽屉,则至少有一个抽屉里 有无穷个物体。. 原理1 2 3都是第一抽屉原理的表述

第二抽屉原理

: 把(mn-1)个物体放入n个抽屉中,其中必有一个抽屉中至多有(m—1)个物体。 [证明](反证法):若每个抽屉都有不少于m个物体,则总共至少有mn个物体,与题设矛盾,故不可能

应用枯梁肢

二.应用抽屉原理解题 抽屉原理的内容简明朴素,易于接受,它在数学问题中有重要的作用。许多有关存在性的证明都可用它来解决。 例1:400人中至少有两个人的生日相同. 解:将一年中的366天视为366个抽屉,400个人看作没世400个物体,由抽屉原理1可以得知:至少有两人的生日相同. 又如:我们从街上随便找来13人,就可断定他们中至少有两个人属相相同. “从任意5双手套中任取6只,其中至少有2只恰为一双手套。” “从数1,2,...,10中任取6个数,其中至少有2个数为奇偶性不同。” 例2: 幼儿园买来了不少白兔、熊猫、长颈鹿塑料玩具,每个小朋友任意选择两件,那么不管怎样挑选,在任意七个小朋友中总有两个彼此选的玩具都相同,试说明道理. 解 :从三种玩具中挑选两件,搭配方式只能是下面六种:(兔、兔),(兔、熊猫),(兔、长颈鹿),(熊猫、熊猫),(熊猫、长颈鹿),(长颈鹿、长颈鹿)。把每种搭配方式看作一个抽屉,把7个小朋友看作物体,那么根据原理1,至少有两个物体要放进同一个抽屉里,也就是说,至少两人挑选玩具采用同一搭配方式,选的玩具相同. 上面数例论证的似乎都是“存在”、“总有”、“至少有”的问题,不错,这正是抽屉原则的主要作用.(需要说明的是,运用抽屉原则只是肯定了“存在”、“总有”、“至少有”,却不能确切地指出哪个抽屉里存在多少.) 抽屉原理虽然简单,但应用却很广泛,它可以解答很多有趣的问题,其中有些问题还具有相当的难度。下面我们来研究有关的一些问题。

编辑本段整除问题

把渣仔所有整数按照除以某个自然数m的余数分为m类,叫做m的剩余类或同余类,用[0],[1],[2],…,[m-1]表示.每一个类含有无穷多个数,例如[1]中含有1,m+1,2m+1,3m+1,….在研究与整除有关的问题时,常用剩余类作为抽屉.根据抽屉原理,可以证明:任意n+1个自然数中,总有两个自然数的差是n的倍数。 例1 证明:任取8个自然数,必有两个数的差是7的倍数。 分析与解答 在与整除有关的问题中有这样的性质,如果两个整数a、b,它们除以自然数m的余数相同,那么它们的差a-b是m的倍数.根据这个性质,本题只需证明这8个自然数中有2个自然数,它们除以7的余数相同.我们可以把所有自然数按被7除所得的7种不同的余数0、1、2、3、4、5、6分成七类.也就是7个抽屉.任取8个自然数,根据抽屉原理,必有两个数在同一个抽屉中,也就是它们除以7的余数相同,因此这两个数的差一定是7的倍数。 例2:对于任意的五个自然数,证明其中必有3个数的和能被3整除. 证明∵任何数除以3所得余数只能是0,1,2,不妨分别构造为3个抽屉: [0],[1],[2] ①若这五个自然数除以3后所得余数分别分布在这3个抽屉中(即抽屉中分别为含有余数为0,1,2的数),我们从这三个抽屉中各取1个(如1~5中取3,4,5),其和(3+4+5=12)必能被3整除. ②若这5个余数分布在其中的两个抽屉中,则其中必有一个抽屉,包含有3个余数(抽屉原理),而这三个余数之和或为0,或为3,或为6,故所对应的3个自然数之和是3的倍数. ③若这5个余数分布在其中的一个抽屉中,很显然,必有3个自然数之和能被3整除. 例2′:对于任意的11个整数,证明其中一定有6个数,它们的和能被6整除. 证明:设这11个整数为:a1,a2,a3……a11 又6=2×3 ①先考虑被3整除的情形 由例2知,在11个任意整数中,必存在: 3|a1+a2+a3,不妨设a1+a2+a3=b1; 同理,剩下的8个任意整数中,由例2,必存在:3 | a4+a5+a6.设a4+a5+a6=b2; 同理,其余的5个任意整数中,有:3|a7+a8+a9,设:a7+a8+a9=b3 ②再考虑b1、b2、b3被2整除. 依据抽屉原理,b1、b2、b3这三个整数中,至少有两个是同奇或同偶,这两个同奇(或同偶)的整数之和必为偶数.不妨设2|b1+b2 则:6|b1+b2,即:6|a1+a2+a3+a4+a5+a6 ∴任意11个整数,其中必有6个数的和是6的倍数. 例3: 任意给定7个不同的自然数,求证其中必有两个整数,其和或差是10的倍数. 分析:注意到这些数除以10的余数即个位数字,以0,1,…,9为标准制造10个抽屉,标以[0],[1],…,[9].若有两数落入同一抽屉,其差是10的倍数,只是仅有7个自然数,似不便运用抽屉原则,再作调整:[6],[7],[8],[9]四个抽屉分别与[4],[3],[2],[1]合并,则可保证至少有一个抽屉里有两个数,它们的和或差是10的倍数.

【摘要】 本文借鉴质量管理原则中的“领导作用”和“全员参与”,分析说明其对档案管理的重要性,以及如何做好档案工作的一些具体措施。

【关键词】 领导作用;全员参与;档案管理

八项质量管简尺理原则是“以顾客为关注焦点,领导作用,全员参与,过程方法,管理的系统方法,基于事实的决策方法,持续改进,与供方互利的关系”。它高度概括,以易于理解的语言表述了质量管理最基本、最通用的一般性规律,更为质尺咐简量管理陵裤提供了正确的理论,从而产生正确的方法。这些原则是一门管理的哲学,是一种管理的境界,是当代先进的管理理念,是重要的质量意识。本文仅就其中的“领导作用和全员参与” 两项原则,结合工作实际,谈一谈对于档案管理工作的重要意义。

一、领导作用

第一层,是企业领导者。他们应充分认识档案和档案工作的重要性。档案是国家信息资源和国有资产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企业建设、生产、运营与发展过程的真实记录,是企业国有资产运营、管理的重要凭证与依据,也是企业不可或缺的信息资源和重要资产。确保企业档案的完整、准确、系统、安全和有效提供利用,对于维护企业合法权益,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促进国有资产保值增值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企业领导者在制定相应的政策和策略过程中,特别是档案信息化建设方面,因为投入大,而未来产出——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不确定性和隐匿性,较之主营业务没有可比性,较之其他,如:质量、安全管理,国家法律法规有强制性要求,又缺乏迫切性,所以权衡中,处于主导地位并起着关键作用的企业领导,重视或不重视档案工作有着天壤之别。

第二层,是业务部门领导。以科技档案为例,作为项目负责人或部门行政正职,应该充分认识到科技档案对于科学技术的交流与借鉴、继承与发展具有特殊功能。必须明确什么是科技文件,什么是科技档案。科技文件是直接记述和反映科技、生产活动的过程和成果。科技档案即具有保存价值的,履行了归档手续的科技文件。科技文件是科技档案的前身,要想确保科技档案质量,必须从科技文件的形成抓起,从项目立项开始即重视科技文件的收集和积累,例如:工程项目档案的收集, 在项目前期准备阶段,文件来源渠道比较多,内容繁杂,既有请示,又有批复,是整个工程建设的.重要依据,并且只有一份原件,管理不当极易散失。又如:科研档案的收集,一般重大科研项目研究周期较长,文件形成具有随机性,因此既要注意集中收集,又要注意平时收集。部门领导应提早安排专人负责此项工作,在编制科研、生产、基建、经营等各项工作的管理制度和程序文件中,把科技文件管理和归档工作纳入进来,实现“四同步”管理,即布置、检查、总结、验收各项工作的同时,布置、检查、总结、验收档案工作,要把档案工作列入领导议事日程、目标责任制、年度考核。

二、全员参与

企业要设置档案部门并配备专职档案人员,以保障档案管理工作职能的正常履行,下属单位和各部门也应设兼职档案员,形成系统有人抓、层层有人管的档案工作网络。目的是要提高全员档案意识。

第一是文件材料形成者。科研人员撰写报告严谨求实,实验记录准确有效;产品/ 工程人员精心设计;管理人员起草的文件准确、规范,这些凝聚着智慧和汗水的林林总总的文件,不是自己阅过、办过、用过就得;最终不应该只属于自己,不应该只散落在小小的办公室抽屉或文件柜的一角。它们更是本单位科研生产、建设项目、经营管理等工作的真实记录,对于具有长久保存价值的,更应该想着给它们找到最终和最好的归宿——那就是归档,集中统一保管到档案部门。另一方面,企业员工应以科研、生产、工程建设、管理等各项工作程序和有关标准、规范为依据,分阶段、分步骤完成各类文件的形成、积累和整理,确保应该形成的得以形成,形成之后的文件不丢失、不损坏。特别要注意薄弱环节,如:项目立项阶段;特别要注意容易忽视的原始性、过程性记录,如:相关评审、实验和测试记录等。而那些在各项活动中比较容易形成和积累的正式发文和成果性材料,如:技术报告、工程或产品设计图纸等,则要注意加强版本管理,确保同一文件的不同版本既相互区别,又相互关联,确保文件的修改过程得以完整全面地记录,具有可追溯性。

第二是各业务部门负责人和兼职档案员。兼职档案员应负责督促、指导本部门人员做好归档文件的形成、积累;各业务部门负责人负责最终审核,确保关键材料、核心技术资料不缺失。

第三是档案人员。他们的业务指导能力,体现在自身业务知识、计算机应用水平、各项工作流程的熟悉程度,特别要掌握文件控制程序,规范文件编制、流转、更改、分发、传输等各个环节,理解归档工作的各项原则,明确具体要求,并积极参加学习交流和组织培训,帮助提高全体人员的档案意识。

如此,各部门各类人员各司其职,各尽其责,这就是全员参与,这就是做好档案工作的最坚实基础。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outofmemory.cn/tougao/12214355.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5-21
下一篇 2023-05-21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