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事务处理系统(TPS)主要用以支持 *** 作层人员的日常活动。它主要负责处理日常事务。
(2)管理信息系统(MIS)需要包含组织中的事务处理系统,并提供了内部综合形式的数据,以及外部组织的一般范围和大范围的数据。许多战术层提供的信息能按照该层管理者希望的那样以熟悉的和喜欢的形式提供。但是,为战术层管理者提供的另外一部分信息和大多数为战略层管理者提供的信息是不可能事先确定的。这些不确定性对管理信息系统的设计者来说是个很大的挑战。
(3)决策支持系统(DSS)能从管理信息系统中获得信息,帮助管理者制定好的决策。该系统是一组处理数郸和进行推测的分析程序,用以支持管理者制定决策。它是基于计算机的交互式的信息系统,由分析决策模型、管理信息系统中的信息、决策者的推测三者相组合达到好的决策效果。
问题二:一个完整的办公信息系统应该具有什么特征? 人事管理 、日程管理、文档管理 、消息管理 、系统管理 、考勤管理等,在这个领域里做的最好的就是致远软件,他已经连续十年市场占有率第一。
问题三:管理信息系统有什么主要特征 现转摘360百科词条《信息管理系统》尘敏迹中的内容供你参考!
完善的管理信息系统(MIS)具有以下四个标准:确定的信息需求、信息的可采集与可加工、可以通过程序为管理人员提供信息、可以对信息进行管理。
具有统一规划的数据库是MIS成熟的重要标志,它象征着MIS是软件工程的产物。通过MIS实现信息增值,用数学模型统派并计分析数据,实现辅助决策。MIS是发展变化的,MIS有生命周期。
MIS的开发必须具有一定的科学管理工作基础。只有在合理的管理体制、完善的规章制度、稳定的生产秩序、科学的管理方法和准确的原始数据的基础上,才能进行MIS的开发。 因此,为适应MIS的开发需求,企业管理工作必须逐步完善以下工作: 管理工作的程序化,各部门都有相应的作业流程管理业务的标准化,各部门都有相应的作业规范报表文件的统一化,固定的内容、周期、格式数据资料的完善化和代码化。
问题四:优秀的IT信息系统管理软件有哪些特征? 企业管理咨询成功案例管理软件信息化建设咨询一款优秀、合适的软件,具体来说,应包括如下的特征:首先,是系统支持的业务特性和业务功能。即指系统提供的功能应该较为全面强大,且有一定的针对性,完全满足企业现有业务应用的需要。第二,是系统的易用性。即指界面友好,易学易用;随功能可见在线联机帮助;有应用快捷通道;可根据工作特性和喜好定制个性化功能界面及菜单选项;以图形方式呈现业务流程及系统功能,以引导 *** 作者顺利快捷的 *** 作;可根据业务逻辑特点及关注程度将业务数据信息进行联动。第三,是系统的稳定性和高可用性。即指系统是否能够长期稳定地给予用户应用请求的及时反馈。主要包括:是否基于成熟的平台开发;是否经过数百个实际客户应用的检验;在运行中能否给予客户均稀响应,当用户数量达到一定量时,响应速度会否降低或者死机;会不会出现数据丢失现象;有没有防止因误 *** 作对数据造成损害的保护措施;对客户录入的数据是否有合法性判定等。第四,是系统的可适用性和灵活性。通常系统技术实现的架构,决定了系统是否适用性和灵活性。主要包括:系统的业务流程及输入输出表单是否可自定义、报表格式及报表输出文件格式;查询条件,相关计算公式,数据来源等是否可自定义;系统数据表格字段能否自定义重构等;能否支持客户端的多样性从而无需编程就能满足不同行业和不同企业个性化需要,以及企业未来发展对新业务或业务改造的应用需要。第五,是系统的扩展性。即指系统是否易于扩展或与其他系统易于集成(在企业当中总是存在多个系统,而企业的业务是相关关联的,所以存在将系统集成的客观需求)。
问题五:什么是管理信息系统 有何特点 管理拿敬信息系统(Management Information System,简称MIS)是一个以人为主导,利用计算机硬件、软件、网络通信设备以及其他办公设备,进行信息的收集、传输、加工、储存、更新、拓展和维护的系统。
管理信息系统(Management Information Systems简称MIS)、是一个不断发展的新型学科,MIS的定义随着
管理信息系统结构原理
计算机技术和通讯技术的进步也在不断更新,在现阶段普遍认为管理信息系统MIS、是由人和计算机设备或其他信息处理手段、组成并用于管理信息的系统。[2]
管理信息由信息的采集、信息的传递、信息的储存、信息的加工、信息的维护和信息的使用六个方面组成。完善的管理信息系统MIS具有以下四个标准:确定的信息需求、信息的可采集与可加工、可以通过程序为管理人员提供信息、可以对信息进行管理。具有统一规划的数据库是MIS成熟的重要标志,它象征着管理信息系统MIS是软件工程的产物.、管理信息系统MIS是一个交叉性综合性学科,组成部分有:计算机学科(网络通讯、数据库、计算机语言等).、数学(统计学、运筹学、线性规划等)、管理学、仿真等多学科。信息是管理上的一项极为重要的资源,管理工作的成败取决于能否做出有效的决策,而决策的正确程度则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信息的质量。所以能否有效的管理信息成为企业的首要问题,管理信息系统在强调管理、强调信息的现代社会中越来越得到普及。
特点:
1.数据处理功能
2.计划功能
根据现存条件和约束条件,提供各职能部门的计划。如生产计划、财务计划、采购计划等。并按照不同的管理层次提供相应的计划报告。[2]
3.控制功能
根据各职能部门提供的数据,对计划执行情况进行监督、检查、比较执行与计划的差异、分析差异及产生差异的原因,辅助管理人员及时加以控制。[2]
4.预测功能
运用现代数学方法、统计方法或模拟方法,根据现有数据预测未来。[2]
5. 辅助决策功能
采用相应的数学模型,从大量数据中推导出有关问题的最优解和满意解,辅助管理人员进行决策。以期合理利用资源,获取较大的经济效益。
问题六:信息技术有哪些特征 信息技术(IT即Information Technology)就是感测技术、通信技术、计算机技术和控制技术。也许您不满意这个定义,但这的确是一个又简洁、又具体、又系统、又实用的定义。感测技术就是获取信息的技术,通信技术就是传递信息的技术,计算机技术就是处理信息的技术,而控制技术就是利用信息的技术。因此这个定义不但给出了信息技术的内容,也明确了信息技术的获取-传递-处理-利用的体系,还摆清了感测、通信、计算机、控制这些概念比较明确、领域比较清晰、大众比较有感性认识的技术在信息系统中的作用和相互关系。
感测、通信、计算机和控制这4大技术在信息系统中虽然各司其职,但是从技术要素层次上看,它们又是相互包含、相互交叉、相互融合的。感测、通信、计算机都离不开控制;感测、计算机、控制也都离不开通信;感测、通信、控制更是离不开计算机。
另外,按目前的状况,感测、通信、计算机和控制4大技术的作用并不在相同层次上,计算机技术相对其他3项而言处于较为基础和核心的位置。因为正是计算机技术的高速发展才带动了整个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事实上,在计算机技术产生之前,感测技术、通信技术和控制技术就已经产生了。但那时这些技术的水平还是比较低的,很多 *** 作还需要人工进行。计算机技术产生以来,感测技术、通信技术和控制技术的水平得到了极大地提高。不仅自动化水平不能与过去同日而语,而且通过程序控制实现了越来越强大、越来越复杂、越来越便利、越来越高效的功能和服务。可以说,当前信息技术的基本特征就是计算机程序控制化。
程序控制化的优点是:第一,能够可靠地长期运转。因为一个程序一旦正确地设计完成,就可以一劳永逸地反复执行,完成指定的功能或服务,可靠性远远超过人工。第二,技术进步快。任何复杂的功能强大的程序都是由多个简单的功能单一的程序组成的,程序的不断开发就自然地积累下来,而程序的积累就会直接带来技术的进步。并且,技术更新往往只是软件的更新,花费的成本和代价较小。第三,便于构造大系统。大系统可以被分解为众多的子系统来构造,子系统内部靠内部程序控制,子系统之间靠数据或协议来联系和协调。依靠这种方式,一个覆盖全球的大信息系统也不难建立。
正是由于这些优点,计算机技术产生以来,信息技术便有了突飞猛进的进步。它的应用已经渗透到社会的各行各业、各个角落,极大地提高了社会生产力水平,为人们的工作、学习和生活带来了前所未有的便利和实惠。
虽然当今的信息技术已经给人们带来了不曾奢望的利益,但技术前进的脚步是不会停止的。在面向21世纪的技术变革中,信息技术的发展方向将是智能化。
当今的信息技术在某些方面已经超过了人脑在信息处理方面的能力,如记忆能力、计算能力等等;但在许多方面,却仍然逊色于人脑,如文字识别、语音识别、模糊判断、模糊推理等等。尤其重要的是,人脑可以通过自学习、自组织、自适应来不断提高信息处理的能力;而存储程序式计算机的所有能力都是人们通过编制程序赋予给它的,与人脑相比是机械的、死板的和无法自我提高的。
针对以上问题,人们从多年以前就开始研究智能理论与技术,探索人脑信息处理的机制,以便用机器更好地模拟人脑的功能。通过几十年的努力,智能理论与技术已经取得了很大进展。正是这些进展为信息技术的智能化提供了基础。
祝你好运!
问题七:简答题: 管理信息系统包括哪些基本特点 1、管理信息系统包括人、技术、信息。
2、管理信息系统是在数据处理系统上发展起来的,其特征是面向管理的一个集成系统,它覆盖了整个管理系统,对管理信息进行收集、传递、存储和处理,是多用户共享的系统,直接为基层和各管理部分服务。
主要特点有:
(1)、面向管理支持决策:该系统是管理学的思想方法、管理与决策的行为理论之后的一个重要发展,通过量化方法、预测、计划优化支持管理、调节和控制。为管理决策服务,必须能根据管理的需要,及时提供需要的信息,帮助决策者作出决策。
(2)、综合性、交叉性和边缘性。MIS是一个对组织进行全面管理的综合系统。体现在三个方面:多学科交叉,多种人才结合,软件和硬件的集成。
(3)、有预测能力和控制能力:其使用数学模型,如运筹学模型和数理统计模型,来分析数据和信息,以便预测未来,提供决策支持。
(4)、人机系统:机关机器占的大部分,但人始终是管理系统建设的主体,它涉及到多方面的恭员群体。所以管理信息系统也是一个人机结合的系统。各级管理人员既是系统的使用者,又是系统的组成部分,因此,在其开发过程中,要根据这一特点,正确界定人和计算机在系统中的地位和作用,充分发挥人和计算机各自的长处,使系统的整体性能达到最优。
问题八:管理信息系统有哪些基本要素?有何特点 构成管理信息系统的基本要素是人、信息技术、信息设备。是面向信息采集、传递、加工、使用、存储的应用与管理系统。系统的主要特点是:它是一个具有高速、高效、实时、开放、信息共享的人机交互系统――由人、信息处理设备、通讯技术、信息处理软件共同组成。
如果三星手机需要下载旅指启安装软件应用,建议尝试:1.使用手机功能表中自带的浏览器上网,直接搜索需要的软件进行下载安装(下载安卓版本格式为apk)。
2.使用电脑下载APK格式的安装包,连接数据线传输至手机, *** 作手机在应用程序-我的文件中找到安装包,运行后点击安装按钮。
3.下载完成后点击下载的应用,根据软件手机界面拆如中软件安装提示点击安装即可。
注:如逗桥安装软件后桌面没有生成快捷图标,手机将软件拖到主屏幕的 *** 作方法:进入应用程序点住需添加到主屏的图标不松手,拖动到主屏幕后松手即可。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网络安全管理指南1.1 总则(1)为加强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网络(以下简称“中国疾控信息网”)的安全管理工作,根据国家信息安全的相关法律和法规,结合中国疾控信息网建设和运行的实际情况,制定本管理指南。(2)中国疾控信息网是指由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统一规划,以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为中心节点,专用于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使用的裸光纤、数字电路(SDH)、虚拟专网(VPN)等与互联网隔离(含逻辑隔离)的计算机信息网络的总称。(3)中国疾控信息网由国家-省(直属单位、挂靠单位)间网络和省级及省级以下网络两部分组成。本指南适用于各级各类建设、运维、接入和管理中国疾控信息网的单位(以下简称“接入单位”)。包括使用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相关重要信息系统的各省级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及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直属各单位、相关挂靠单位等接入单位。(4)中国疾控信息网遵循“统一规划、分级建设、协同运营”的原则,按照“谁主管谁负责、谁运行谁负责、谁使用谁负责”的原则,分级管理、责任到人。各级疾控信息网接入单位负责本级(本单位)疾控信息网安全管理工作。(5)省级及省级以下中国疾控信息网接入单位的中国疾控信息网管理,可由省级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根据本地区特点,遵照本指南制定本地区相关管理办法报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审核后执行,并在实际运行中不断完善。(6)在中国疾控信息网上运行的各业务应用系统的运维和管理部门参照本指南的相关条款另行制订专门的信息系统安全管理办法并执行。(7)各级中国疾控信息网接入单位在进行中数拆掘国疾控信息网规划、设计和建设时应同步做好安全保障,并落实好运行维护管理中的安全检查、等级测评和风险评估等经费。(8)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利用中国疾控信息网从事危害国家利益、集体利益和公民合法权益的活动,不得危害中国疾控信息网的安全。(9)国家信息系统安全等级保护第三级相关标准和要求,均适用于中国疾控信息网的管理,并以国家标准为准。1.2机构与职责(1)中国疾控信息网安全管理工作实行领导负责制,各中国疾控信息网接入单位应落实一名主要领导负责网络安全工作。(2)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是中国疾控信息网的主管部门,负责中国疾控信息网的规划建设、技术支持指导和组织协调等工作。主要职责包括:①贯彻执行国家信息安全的相关法律和法御塌规,指导、协调和规范中国疾控信息网安全工作;②组织制定和修订中国疾控信息网安全总体规划、IP地址规划、安全策略、标准规范和各项管理制度;③接受上级网络安全主管部门指导,向有关部门报告中国疾控信息网网络安全重大事件;④组薯核织中国疾控信息网信息安全等级保护工作,组织开展信息安全自查、检查和风险评估,对全网安全运行状况进行分析、研判和通报;⑤负责国家级中国疾控信息网的网络与信息安全管理工作,与省级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直属单位、挂靠单位共同管理国家-省(直属单位、挂靠单位)间的中国疾控信息网系统;⑥制定国家级中国疾控信息网安全应急预案,组织开展应急演练;⑦组织信息安全宣传、教育和培训。 (3)各省级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根据总体规划与要求分级建设省级及省级以下各级节点的中国疾控信息网。各省级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中心直属单位、挂靠单位等中国疾控信息网节点应设立中国疾控信息网使用管理机构和管理岗位,指定专人负责承担中国疾控信息网的设备管理、用户管理、安全管理等方面的工作。(4)省级疾病预防控制中心需根据业务应用需求,及时升级和扩容省级及省级以下中国疾控信息网,提升稳定性与兼容性,满足各级各类用户的使用需求。在升级和扩容网络系统时,应遵循全国疾病预防控制系统IP地址规划,统一部署,确保互联互通。(5)各省级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中心直属单位、挂靠单位应根据中国疾控信息网应用需求和网络安全现状,参照本指南第十条,制定适应本地区、本单位的中国疾控信息网维护管理制度。1.3网络安全管理(1)国家-省(直属单位、挂靠单位)间中国疾控信息网执行信息安全等级保护第三级的安全要求,包括物理层、链路层、网络层、传输层、会话层、表示层和应用层。
(2)各级中国疾控信息网单位都要开展网络安全监控工作,及时发现、定位、分析、控制安全事件,定期向上一级管理部门汇报网络安全状况。加强安全审计工作,审计记录的保存时间不少于3个月。(3)各级中国疾控信息网单位都要加强终端安全管理,必须安装计算机防病毒系统并及时更新补丁。业务应用系统在接入中国疾控信息网前,应按照信息安全等级保护的要求,通过安全检查和风险评估。(4)各级中国疾控信息网单位都应组织制定本级中国疾控信息网网络与信息安全应急预案并定期开展应急演练。1.4接入管理(1)中国疾控信息网以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为中心节点,各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中心直属单位等二级机构直连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节点。省级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至少需要有两条或两条以上的线路到中心节点。(2)各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直属单位等二级机构应保证与其业务应用相适应的网络带宽,原则上各级到中心的主线路不低于50M独享,确需与单位上网共享时,需要适当增加总带宽,并保留足够带宽。(3)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负责建设的信息安全等级保护三级的信息系统,须使用中国疾控信息网接入。(4)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负责国家级用户的中国疾控信息网接入管理,各省级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负责省级及省级以下各级接入单位的中国疾控信息网接入管理。(5)各省级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可根据本地区特点,进一步细化省级及省级以下中国疾控信息网的接入审批制度,并严格执行。(6)使用基于互联网的虚拟专网接入,在每次用户登录系统时,需要采用受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或省级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安全管理中心控制的口令、数字证书、实名手机短信以及其他具有相应安全强度的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组合机制进行用户身份鉴别,并对鉴别数据进行保密性和完整性保护。用户口令密码需要符合复杂度要求。中国疾控信息网的接入终端, 使用客户端方式启动虚拟专网后禁止同时访问互联网资源。1.5运行维护(1)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负责国家-省(中心直属单位、挂靠单位)间中国疾控信息网的设备配置实施与调整。各单位在维护国家-省(直属单位、挂靠单位)间中国疾控信息网的设备时,应至少提前2个工作日,书面或通过协同办公系统告知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及各相关单位,未经许可不得擅自更改国家-省(中心直属单位、挂靠单位)间中国疾控信息网的设备配置。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在维护国家-省(中心直属单位、挂靠单位)间中国疾控信息网的设备时,涉及影响省级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中心直属单位、挂靠单位)访问中国疾控信息网的,应提前2个工作日,书面或通过协同办公告知各相关单位。遇有紧急情况调整或中断处理时,应在处理后及时告知,事后完成相关登记。
(2)省级及省级以下各级接入单位的中国疾控信息网的接入设备与线路状况监控由各省级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负责。(3)国家-省(直属单位、挂靠单位)间中国疾控信息网要求不间断运行。各级中国疾控信息网单位应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及时处理各类告警和故障。(4)中国疾控信息网各接入单位应当按照信息系统安全等级保护三级的要求,负责组织在本级中国疾控信息网开展定期或不定期的网络与信息安全自查与风险评估,配合上级单位做好本级中国疾控信息网的信息安全检查和风险评估工作。(5)加强各级中国疾控信息网单位人员的信息安全教育,增强其信息安全意识。定期对从事信息安全工作人员开展专业技术培训,提高信息安全技能。(6)建立信息安全考核机制,定期对各级中国疾控信息网接入单位开展信息安全考核,重点考核信息安全等级保护涉及的信息安全风险评估、安全测评、安全应急预案管理等工作落实情况。
¥
5.9
百度文库VIP限时优惠现在开通,立享6亿+VIP内容
立即获取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网络安全管理指南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网络安全管理指南
1.1 总则
(1)为加强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网络(以下简称“中国疾控信息网”)的安全管理工作,根据国家信息安全的相关法律和法规,结合中国疾控信息网建设和运行的实际情况,制定本管理指南。
(2)中国疾控信息网是指由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统一规划,以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为中心节点,专用于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使用的裸光纤、数字电路(SDH)、虚拟专网(VPN)等与互联网隔离(含逻辑隔离)的计算机信息网络的总称。
第 1 页
(3)中国疾控信息网由国家-省(直属单位、挂靠单位)间网络和省级及省级以下网络两部分组成。本指南适用于各级各类建设、运维、接入和管理中国疾控信息网的单位(以下简称“接入单位”)。包括使用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相关重要信息系统的各省级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及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直属各单位、相关挂靠单位等接入单位。
(4)中国疾控信息网遵循“统一规划、分级建设、协同运营”的原则,按照“谁主管谁负责、谁运行谁负责、谁使用谁负责”的原则,分级管理、责任到人。各级疾控信息网接入单位负责本级(本单位)疾控信息网安全管理工作。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