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更是21一23点,共计两个小时、120分钟。
旧时一夜分成五更,每更大约两小时,分为八刻,未刻是一个时辰的最后一刻。
一更,19-21点;二更,21-23点;三更,子时,23-1点(夜半三更);四更,丑时,1-3点;五更,寅,3-5点 (五更鸡叫);七更,辰时,7-9点。
古时划分时间的方式:
天干地支是古代纪年纪月纪日纪时用的二十二个汉字,其中天干十个,分别为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地支十二个,分别是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
把一个昼夜24小时分为12个时辰。分别是:子时、丑时、寅时、卯时、辰时、巳时、午时、未时、申时、酉时、戌时、亥时。
我国古代纪时,还有更细的分法。最初分一昼夜为100刻。这办法一直沿用到东汉,许慎《说文解字》:"漏以铜壶盛水,刻节,昼夜百刻。"后来由于昼夜100刻与分为十二时辰不能相配,使用不便,曾改分为120刻,96刻,108刻。但大多使用百刻制,到清代才改为96刻制"和十二时辰配合使用。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