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人类要保护濒危语言?

为什么人类要保护濒危语言?,第1张

这和保护濒危动物一个道理。

我们总是到了快要失去一样东西的时候,才懂得珍惜,才懂得保留的必要。如果濒危是因为物竞天择,那我们应该顺应自然;如果濒危是人为导致,那我们应该保护,反省,改善

语言不仅是沟通的工具,而且是不同的文化、自然环境、历史、人性和血统的特有表现。

为了保护丰富多彩的人类大家庭的文化和遗产,必要的工作之一是保护濒危语言。语言维持着传统的活力,激励我们了解和尊重历史以及我们所居住的这个世界,并使各种不同的社会超越国界和时间建立相互联系。

发现传播公司,联合国教育、科学及文化组织(教科文组织)和联合国宣传方案现在达成了一个独特的合作安排来宣传人类语言和文化多样性。通过在这个安排下制作的电视节目和网站专题介绍,你可以从硕果仅存的仍然使用濒危语言的人那里了解这些语言。

语言和濒危动物物种一样,正在迅速消失,我们只有表现出承诺和关心,才能使濒危语言生存下去。世界上一度有7 000至8 000种彼此明显不同的语言。时至今日,世界上已知尚有6 000种语言,而其中大多数仅有极少的人会说。在当今的各种语言中,有一半的语言只有不到10 000人会说,有四分之一的语言只有不到1 000人会说。语言学家们为了记录很多尚未消失的语言,必须和时间赛跑。

从2月21日的国际母语日开始,发现频道将放映简短的电视节目,向我们介绍苏格兰、瑞典、加拿大、日本、马来西亚、墨西哥、阿根廷和印度的那些仍然使用濒危语言的人。

你可以在本网站看到那些仍在使用这些语言的人,更多地了解他们的独特文化。

为什么要保护少数民族的语言?保护少数民族的语言,其实就是在稳定自己国家的文化精神家园。

我们通过语言的教育来实现对语言的传播和文化的影响,是一种很好的,很有效的一种方式,就拿语言本身来说,语言并不是纯粹的工具性的东西,虽然在语言传播和教育中用一种语言,取代另一种语言也是无可争议的唯一的标准。也就是我们常说的优胜劣汰,更灵活更好用的语言就是最好的语言。但是在人类情感中,语言沉淀着,一个民族的情感思维意志想象创意和记忆的综合情节,我们应该对少数民族的语言也应该抱有尊重和敬畏的心,并且要以平等的态度去看待。

再者,其二来说,少数民族语言也是一个文化的魂魄,是很具有文化保护的必要性,是属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对于少数民族地区语言的传承和保护,我认为在我国少数民族地区的双语教学。这种教育形式就非常好,这种看似很小的教育模式,但已经包含了对于保护少数民族的一种综合性问题的思考考量以及实践性的证明。

其三,从国际层次来讲,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这也是一种全新的交往方式。以文明冲破隔阂,以文明相互交流。我们可以通过少数民族语言这一条线路,发现少数民族的文化优势点,在这个世界上来说,对于我们人类未来来说,每一种语言都在作出贡献。我们并不应该把全人类多样化的语言文化改变成一种单一的语言文化。而是应该更融入各个民族,各种语言文化,在分享全球化,现代性的带给我们好处和机会的时候,仍然能够保持自身语言文化的基本特质,从而发挥一种语言的多样性的作用。

而且我们国家也是一种一个具有56个多民族的国家,民族区域广泛,民族文化深厚。我们可以使用双语教学,让少数民族地区的语言技能保持自身的独立性,又能融合普通话。当然,要保护少数民族的语言,更多的是需要后辈们的认可,以及一些优秀文化的传承,还有国家的一些相对性的政策。我们要在国民教育的体制下保护少数民族的语言和惟系文化语言的多样性。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outofmemory.cn/tougao/5860196.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2-23
下一篇 2023-02-23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