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个捐了近百亿元的人

那个捐了近百亿元的人,第1张

来源:中国青年报

陈一丹和同事在农户家。

2018年12月,第二届一丹奖颁奖典礼上,陈一丹(右四)与获奖者、评委等合影。

陈一丹在深圳明德实验学校。

我们听过太多在金钱的幻觉中迷失的故事了,但陈一丹的故事却仿佛是个例外:作为腾讯公司的5位创始人之一,他很早就实现了财务自由——21年前,他和马化腾等5个年轻人合伙创业,不过6年,腾讯上市,他获得财富的速度只能用令人眩晕来形容,“就知道有个数字,会不断增长”。

谁也没想到,在从 科技 创业的浪潮之巅下来之后,他接下来的人生会以这种方式打开:先是分期捐资20亿元人民币给民办的武汉学院;紧接着,捐赠25亿港元设立全球奖金最高的教育奖——一丹奖:单笔奖金3000万港元,比诺贝尔奖金的3倍还多。他最新一笔关于教育的捐赠价值高达40亿港元。迄今,他已陆续捐出90多亿港元。

谈到他,哥伦比亚大学的一位教授告诉我们,即使在美国,教育学者也没那么受重视——“他们觉得我们是在和小孩子打交道。”而一位中国富豪愿意为全世界的教育设置这样的大奖,让他有一种“早该有人这么做了”的感觉。

在此之前,他从没听说过陈一丹这个名字。

今年5月,在一次论坛上,美国西北大学教育与 社会 政策学院院长大卫·菲戈甚至有些激动,“我们从来没有受到过这样的认可。因为您,一丹先生,您相信教育可以改变这个世界。”

他在致辞时说,“我向您致敬。”

过去几年,全球不少教育学者,都想见一下这个中国人。既有好奇,也有怀疑;几乎每一个被邀请担任这个奖评委的学者——都是国际顶尖的教育学者,也都要求和他见一面。他们想看看,要做这么一件事的,到底是怎样一个中国人?

5月底的一天,我们目睹了一连串这样的见面。那是在芝加哥,陈一丹刚刚抵达这里,时差还没有倒过来,见面就已经开始了,先是芝加哥大学校长,然后是打着一条金色领带的詹姆斯·赫克曼——2000年度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连坐了13个小时飞机后,尽管非常疲惫,但陈一丹的皮鞋锃亮,西装笔挺,领带也系得一丝不苟。

第二天,见他的人更多了。一丹奖基金会和西北大学合办的那场教育论坛上,陈一丹在第一排正襟危坐。开始之前,大卫·菲戈召集了教育学院的15位教授和陈一丹见面,每个人轮流向这位中国来客介绍自己的研究成果。院长的重视其来有自——去年,一丹教育研究奖得主就出自他的学院。

陈一丹身材瘦削,面容清矍。他48岁,但头发已经白了。他非常擅长一条一条地把事情说清楚,谈到设立这个国际大奖时,他的说法出乎意料地简单——“所有 社会 问题的解决,最终都可以回归到教育。教育进步了, 社会 也就发展了。”他希望通过教育提升人类福祉。

最初,没有人愿意轻易相信他,这听起来就像是一个天真的玩笑——投身到这样一个宏大的事情,对一个学者来说,意味着赌上自己的声誉。程介明这样评价:愿意设这么一个奖,在中国这样的人不多,“或者有些后来变成笑话的也有。”

程介明是香港大学教育学院首席教授,港大原副校长,之前没见过陈一丹,但最后选择相信了他——他不像一般的企业家,没有多余的客套,只是将自己的想法和盘托出,“他越是口才不好,我越觉得他不错。”

稳定

即使是陈一丹自己,似乎也很难说清楚他在哪个节点开始作出决定。从腾讯退休,他的人生站在一个分水岭上:在此之前,他主要是一个企业家;在此之后,他主要是一个慈善家,或许还会成为一个教育家。

退休后,陈一丹先是到斯坦福大学游学了半年。回忆起那段日子,他就像是回到了大学时代——不肯住豪华公寓,而是搬进学生宿舍,在室友的大音量音乐和臭袜子味道里,乐此不疲地选课。他关心食堂怎么样,图书馆怎么样。

对于他当时的这个决定,外人感到惊讶。那正是腾讯高歌猛进的时候,公司成了真正的巨人。没人想到,他会在这个时候退下来。但熟悉他的人并不吃惊,他已经铺垫了两年——还是在2011年,他就给腾讯总办的人写了邮件,表明退意。这符合陈一丹的风格,很稳,整件事情就像是自然而然发生的。

站在今天往回看,他的创业故事无疑是当时中国最激动人心的故事之一。按照中国互联网高歌猛进的剧本——但凡一个人,只要他干过互联网,就会知道很多这样的剧本——不用说,主人公往往都有一个动荡的传奇,需要一次巨大的挫折,充满冒险、起伏和野心。但陈一丹显得非常不同。假如要把他的故事搬上舞台,大概会叫人感到失望:他是反戏剧的。

不是没有挫折,腾讯和奇虎360的“3Q大战”曾让他陷入深刻的反思。但作为一个主人公,在他的故事里,很难发现那些戏剧性的撕裂和冲突。

创业最紧张的时候,他形容,那时候身体很忙碌,“思想都是在跳,总是在跳、总是很激烈、很激烈”,但心很安。

他退下来时,曾有人问,甘不甘心?他还是这样回答,“我非常开心,安心。”他认真地说,“我真的很开心。”

腾讯高级副总裁郭凯天觉得很神奇,在他看来,腾讯几位创始人的个性都特别罕见。他们给人的感觉,“个性都非常稳定,似乎很早就形成了。”尽管每个人都很不同——马化腾的敏锐、前瞻,张志东的真实、客观,许晨晔的超脱、睿智,不同个性反而促使他们能从更多角度去看问题。

而在整个团队中,陈一丹的作用就像是稳定剂——他擅长的是,“把大家的都平衡平衡,都综合综合。”在他的语言中,很难发现突转、变化,一切都是顺畅汇聚到一起的。

郭凯天和陈一丹认识十几年了,他是陈一丹招进来的腾讯第100号员工。那时,他就觉得陈一丹有点少年老成,“当年他长相也是这样,胖瘦也是这样,当年头发就是白的。”即使是现在,陈一丹从腾讯退休6年了,但几乎也没有什么变化。

他是“超稳定”,郭凯天这样评价。

这种平衡感和稳定感贯穿到他的方方面面——首先是家庭。他很忙,但即使是在斯坦福读书的时候,他一个月也要回国一次,陪伴家人。

日常工作中,他也很少因为什么事发脾气,他情绪起伏不大,不会叫人难堪。如果有人办事不力,他不会直接指出来,而是提醒“你还该再考虑另外的因素”。他的助理回忆,最生气的时候,“也就是整个面部的线条是往下走的”,显得很愁,但不会发火,“他care(在乎)的人,他不想让他不开心”。

因此,当他开始全力投身教育时,这种稳定感叫一切都显得是自然而然的——脱离了熟悉的赛道,对任何人来讲都意味着一次冒险;但发生在他身上,好像没什么特别。

一开始,他打算分期捐资20亿元给武汉学院——在别人看来,这已是天文数字,但陈一丹明显有更大的想法:当他准备设立教育奖时,他已经想了一两年了。

格局

2015年的一天,陈一丹的助理被叫到办公室,说有事想和她商量。助理感觉气氛有些神秘。“他前面铺垫了很久,就是讲自己一直在想教育要怎么做。”她甚至觉得老板有些紧张。她说,陈一丹有一个习惯,如果是谈一件很平常的事情,他就会很自然地交谈,“有时候手舞足蹈的”。如果是谈一件非常重要的事,他就习惯性不看对方的眼睛,自己使劲盯着空气中的一个点。

她意识到,老板要说的事可能“有些大”。

“我要办一个全球性的教育奖。”陈一丹说。

这个决定“好像前不着村,后不着店”。当时,他已经投入了大量的金钱去办武汉学院,“我一直以为他就是想办个学校而已。”助理说——直到2016年一丹奖对外宣布,她才能够更深刻地理解老板的想法——但在之前,她承认自己没有想通:可能因为我觉得做事情要落到最终的一个受益方,“对那种倡导性的、影响性的,一下子串不到我脑子里来。”

助理回忆起那次谈话,她对这个决定的理解是——办一个学校还是太窄了,但设立一个教育奖,可以影响到更多人。

早在腾讯创业时期,郭凯天就发现了陈一丹性格中的一些特点:比较有“ 社会 情感 ”。他本科学的是化学,研究生学的是法律。他坚信法治对 社会 的价值。

这种 情感 ,最主要的体现就在公司的管理上。现在腾讯的管理文化,是他在的时候创立的——“首先是很自由。强调员工的工作快乐,这都是跟Charles(陈一丹)、跟Pony(马化腾)他们的性格是有关的。”

郭凯天说:“可能法律是一个太具体的工作,还不能满足他进一步的普世情怀。”这或许可以理解他为什么投身教育——教育是对人的塑造,任何时代都不会变。

翟红新对陈一丹的评价是:格局很大,睿智、有大局观。她是腾讯公益慈善基金会秘书长,和陈一丹是10多年的老同事了。她对陈一丹的回忆,能一直追溯到腾讯刚刚成立的时候。那时,碰到用户上门投诉,法律专业出身的陈一丹会拉上一个女同事——理由是,从概率来讲,客户不会对女性发火,大家容易平心静气。

但当时她只是觉得陈一丹很聪明,直到他从事业的高峰退下,专职做公益、办慈善,她才发现他睿智的一面。翟红新说,“他没有这种特质的话,很难坚持下来,或者把这个事情有步骤地推进下去。”

设立这个奖的目的,4年前,陈一丹写在本子上——“旨在鼓励倡导人类对宇宙人生的领悟和贡献。”最初,奖金定在1000万港元,但陈一丹后来坚持,将这个数字乘以3。

不是没有人提出过挑战,即使是用最高的标准来看,这个数字也太大了;教育不能立竿见影。陈一丹非常清楚——他告诉我们:“它很慢,它很慢,它最慢。”事实是,其他的一切变化都很快:陈一丹经历过中国互联网起飞的关键时期,那是信息革命的玫瑰色黎明,它改变了商业、媒体和慈善——人与人之间、各种功能之间,一切都是信息化的。

从退休开始,甚至更早,陈一丹就在思考这个问题。到今天,没有网络化的、没有实质性改变的,只有教育。因为它是复杂体系,“stakeholders,持份者太多了”。他的结论越来越接近那个宏大的目标:教育体系一定会改变,整个信息革命决定了它迟早要变。那么,在这个时刻,他的角色是什么呢?——他曾成功引领中国的互联网公益,使捐赠的效率和热情迅速提升,在全球范围内领先。现在轮到教育。

他想清楚了,“教育是最重要的,值得这么高的奖金。”

在陈一丹的计划里,3000万港元:一半奖给个人,一半是项目资金,用于获奖者推进研究。但提高之后,原本计划的10亿港元基金池不够了——和诺贝尔奖一样,陈一丹在香港成立了一个专门的基金会,计算发现,如果要保证奖金能够逐年发放,他必须捐出25亿。

到陈一丹这个位置,金钱只是一个工具,他的注意力早已不在这上面了。对股价的涨跌,他并不介意。助理甚至怀疑,老板知不知道自己有多少钱。

传统

甚至,陈一丹会因为捐款被人知道而不知所措:大学毕业时,他捐钱给希望小学,觉得做了很自然,因为没人看见。后来,向母校深圳大学捐赠奖学金,他觉得好大压力,“这个压力不是捐钱啊,是捐钱被人知道了怎么办”。

今年5月,他在一次会议上对外宣布:捐赠股票,价值逾40亿港元——如果不是赶上那时候股票下跌,捐赠的计划金额是按50亿港元打算的。但是,跌了就跌了。事实是,这笔钱早在去年就完成了捐赠,只是一直没有公布。原因是,他不知道怎么说。

他重视荣誉,但不是这一种,而是另一种更大的东西:他将自己设立的教育奖以自己的名字命名;将捐赠给武汉学院的图书馆命名为“陈一丹伉俪图书馆”。“一丹”有一片丹心之意,“陈一丹伉俪”,则纪念他和太太当初在大学图书馆学习和谈恋爱的日子。

这是一种矛盾的 情感 。但发生在他身上,就和他退休时的决定一样,一切都显得是自然而然的。熟悉他的人觉得,陈一丹受到传统的影响很重。

传统对他的影响体现在方方面面。一次,他和一位西方学者谈起教育,对方从脑科学的角度出发,谈起0到3岁在成长过程特别重要。陈一丹高兴地接过去,“对啊,中国有句老话,三岁定八十。”

他仿佛抓到了一只兔子。就像在一个最新的系统中,找到了文化的坐标。回顾自己的少年时代,陈一丹出生在一个传统的家庭。在那些遥远的记忆中,印象最深刻的是他的祖母,那是个没文化的老人,但即使没什么钱,也喜欢帮助别人。她的本性如此,这种朴素的感情能够给人力量,对他的影响很大。

和他聊天的时候,会不自觉地被他带入传统的世界。构成这个世界的词语,在今天已经显得很陌生了。他喜欢谈儒家和道家,也喜欢谈佛陀的教育。他读原典,书架上摆着《论语》《大学》《中庸》。他也读佛教经典,不仅是《金刚经》,还包括《净土五经一论》《净土三经》。

谈起自己捐资教育的想法,他把它归结到:“我觉得是有朴素的情怀,但是没有系统去整理。”他说的最多的是随缘——“人就这一辈子,万般带不去啊,只有业随身。”

这句话太老了——互联网增加了语言的维度,我们被分割在一个个部落。当一个人带着一种非常古典的态度走来,往往显得不合时宜——就像是透过一层层的纱布去观察他——这或许增加了理解的困难。

评价自己时,他使用的概念也是传统的。最好的状态是超越善恶,平静如水。但他是凡人一个,做不到,“只能儒家比例放大一点,入世,走正道都做一点,有错就改,好事就多做一点。”

投身教育实际上困难重重,陈一丹回忆起打算分期捐资20亿元办学时,心里还是犯憷的:教育是做不完的,好像无底洞一样。但他当时已经想好了,希望有一颗心去 探索 。

他把这个朴素的想法告诉妻子。他觉得妻子是他的力量之源。妻子的回答很简单,“你也知道,你做什么事情我都是支持的。只要家里孩子跟我有碗饭吃就行。”

“我当然不能让她只有饭吃啊!”陈一丹说。

纯粹

在学者眼中,他大概是最不像商人的一类。很淳朴,很纯粹。中南 财经 政法大学原校长吴汉东这样评价。他见识过一夜暴富的人,大牌企业家也见过不少,“要让我一个学者去说一个企业家很好,坦率地说也是不容易的”,但是,陈一丹是个例外。

他们见面不多,但每一次都印象深刻。有一次,陈一丹在办武汉学院的过程中,想要征求他的意见,给他打了电话。武汉学院过去是中南 财经 政法大学举办的一所民办学院。两人见面地点设在深圳的一个茶室。几年以后,吴汉东回忆起那一刻:陈一丹当时看起来有点沮丧,他说,我作为一个企业家非常成功,作为一个慈善家也很有理想。然而,“作为一个教育家,为什么就办不好?”

吴汉东很少见到一个企业家的这一面。他对教育的理想和情怀,叫他很感动——他觉得他们理想相同,一拍即合。但是,办大学和办企业不一样,百年名校不是一两步就能成的,“有曲折才有前进”。吴汉东说,陈一丹在办学的过程中,有耐心,有决心,甚至叫他感到惊讶。而那次聊天,陈一丹像个小孩,一开始很失落,谈过以后又很释然,很振奋,喜怒哀乐都在脸上。

“我见到陈一丹的时候,他展示在我眼前的形象是一个慈善家,一个未来的教育家,他叱咤风云的企业家形象我见得还不多。”吴汉东说,但没有以前叱咤风云的企业家陈一丹,就不会有现在的陈一丹。

“所以他首先是创富,我相信也是艰难的。他代表的是这个时代这个 社会 发展的积极因素,靠知识创造财富,而不是政策牟取财富,不是靠权力去掠夺财富,这是我的一个判断。”吴汉东评价说,“他和一般企业家不同的地方是,他把后半生放在了公益事业,这两点我非常肯定。当然,不是所有中国企业家都要投身教育。”

陈一丹身上的这种特质吸引了不少人,武汉学院现任校长李忠云退休前是华中农业大学党委书记。当初,陈一丹邀请他加盟武汉学院,他考虑再三,拒绝了。对他来讲,退休意味着功成身退,没必要再冒险。陈一丹不死心,专程到武汉请他再谈谈。设宴的地点选在一家酒店的斯坦福厅。厅里面有斯坦福大学的很多照片。

他站起来,手指着这些照片,侃侃而谈:现在中国的民办教育还比较落后,他相信将来民办教育和民营企业一样,一定有长足的发展。他希望武汉学院将来能够像斯坦福一样。

李忠云说,他有些感动,搞得不好意思拒绝了。

为了请一位校长,陈一丹三顾茅庐。他的个性告诉他,要往前看。陷入困难时,他会独自一人唱《渔舟唱晚》——这是一个传统的“药方”。

有人是这样认为的,作为一个亿万富豪,他把自己的退休搞得太过苦涩。事实是,他的性格中有一种可以称之为乐观的东西,他把自己的选择归结为“纯粹的情怀”。事实是,他还明白更多的道理:教育只要你投身其中,就会一点一点进步,过程就是最大,“不是说一定要什么结果”。

偶尔也产生困惑。你到底是做一个现实的理想主义者,还是一个理想的现实主义者?他问过自己,“我们讨论的结果是,没有理想的现实主义者,只有现实的理想主义者。”

建立一个权威的国际大奖,和办大学同样面临困难,不是砸钱就能办成的——即使是诺贝尔文学奖,2018年也曾一度陷入丑闻,甚至因此推迟颁发。

纯粹和权威。这是陈一丹必须要坚持的。最关键的是:建立顾问委员会和独立的评审委员会。

陈一丹相信机制,他希望把机制建立起来,这需要工作做得非常细。在腾讯创业时期的经验帮了忙,他对细节的把控非常到位。助理觉得,在日程工作中,陈一丹会发现那些被忽略的细节,“当时看着很小,但最后在推进过程中是有决定性的。”

陈一丹开始去世界各地拜访教育学者。有时在香港,有时在欧美。退休之后,他似乎变得更忙了,这是助理的看法。经常是:他从一个地方飞到另一个地方,中间几乎没有休息。3个助理轮流陪同他参加各种活动,已经感觉疲于奔命,但出现在人前的陈一丹,状态却显得很放松——10月19日,他刚刚结束在美国哈佛大学的交流,连续飞了20个小时赶到四川邛崃,没有休息。活动一个挨着一个。

他的日程被排得很满。苦恼在于不懂得拒绝的艺术。有时候在车里,他会问身边的人,“接下来要去哪儿?”这种强度甚至叫郭凯天感到惊讶,“我对他说,我感觉你比上班的时候还忙。”

开始筹备一丹奖后,程介明受托成了顾问委员会的召集人,吸引他的也是陈一丹身上的这种特质:我还是相信一丹先生,他话不多,说出来的也够我们判断了,“而且这笔钱这么大数目,这么多钱,这不是假的啊。”

为了找到合格的顾问,程介明也开始四处打电话:比如,贾米尔·萨尔米(Jamil Salmi)博士,世界银行负责教育项目的前首席顾问。

“你现在在哪儿?”程介明问。

“飞机上。”萨尔米说,他已经去过100多个国家考察教育项目,这一年就飞了145次。

谈起一丹奖的顾问和评委,程介明有些骄傲:一丹奖的顾问,是对各国的教育现状和教育项目都有所了解、有所参与的人,由他们来把关;而评委,是那些深耕在教育领域的各国学者。

开奖

2017年,第一届一丹奖正式启动,30多个国家的候选人角逐最后的奖项,到了第二届,这一数字就增长为92个国家,候选项目遍及151个国家和地区,一共收到近1000份提案。候选人既有欧美的教育学者,也有人来自非洲的刚果民主共和国这样的国家。

得知自己获奖时,拉里·赫奇斯正在科罗拉多参加一个学术会议。他是西北大学教授——关于他,大卫·菲戈这么介绍:“如果你的论文被100个人引用,那表明你做的不错,如果被500个人引用,那表明你做得很好,如果是1000个人,那你就真的有所建树。拉里,噢,他的论文被引用了5000次。”

那是个大早上,电话突然响了。他有些吃惊,“我一般不会这么早接到电话,而且那天开会时我竟然忘了把手机静音,所以你知道吧,当时我其实有些尴尬。但我拿起电话,发现这通电话来自中国。”

拉里·赫奇斯说,“我很高兴能获得一丹奖,因为我自己就是通过教育改变了人生。”他出生在加利福利亚,但不是那个有海滩和蓝天的地方,而是远离海岸的加州中部。每到冬天,农民们烧荒产生的烟雾就会遮蔽天空。

他的父亲,直到退休都拿着最低工资,母亲则是大学厨房的洗碗工。小时候,他总是从橱窗里看着吵闹的大学生。但母亲会告诉他:“像我们这样的人是成不了他们的。”

另一个获奖者是阿南特·阿格瓦尔,他出生在印度的一个海边小城,当年,还是高中生的他试图报考印度最好的大学——印度理工学院。他不像大城市的同龄人能够接受优质教育,“有300个考生参加了第一轮的考试,其中两个人失败了,我就是其中之一。”第二次,他成功了,这改变了他的命运。

他们现在都成为新世界的一员。或许,这也是陈一丹的起点:祖母很重视教育,正因为这样,他父亲才有机会走出乡村,成为一名大学生。而到他这一代,他在深圳的繁荣中长大。

每年开奖那一刻,是陈一丹期待的时刻。他在门外,等着那道门打开——有时候要等一天,有时候要一天半。门内是9个有全球影响力的教育家,作为评委,他们专程聚到一起,先是和他简单交谈一下,“今天怎么怎么样。好。谢谢”,然后门一关,一切按照流程,开始陷入紧张的讨论、投票。

评委们会产生激烈的争论。但不管他们吵成什么样,陈一丹都感到愉快。他有时候在门外踱步,仿佛置身事外。尽管这个奖是以他的名字命名的,他是它的设立者,但在评委们打开门之前,他也不知道答案。

就像是一个人等着孩子出生——“医生打开门,来了。是男孩,六斤八两。”陈一丹说,结果是完整的,有一套清楚的解释:评委们“不仅是抱着孩子给你,还要讲清楚六斤八两:特征,耳垂有一个什么,头发是黑色。”

这就是他期待的时刻,“每次我在门外是很开心的。”(张啸柏 金赫)

马化腾:主要创办人,首席执行官

马化腾,腾讯公司主要创办人之一,董事会主席、执行董事兼首席执行官,全面负责本集团的策略规划、定位和管理。1998年创立本集团前,马先生曾在中国电信服务和产品供应商深圳润迅通讯发展有限公司主管互联网传呼系统的研究开发工作。马先生于1993年取得深圳大学理学士学位,主修计算机及应用。马先生在电信及互联网行业拥有逾十八年经验。

刘炽平:总裁

刘炽平, 腾讯公司总裁。2005年加盟腾讯,出任本公司首席战略投资官,负责公司战略、投资、并购和投资者关系;于2006年升任总裁,协助董事会主席兼首席执行官监督公司日常管理和运营。2007年,被任命为执行董事。加入腾讯之前,刘先生为高盛亚洲投资银行部的执行董事及电信、媒体与科技行业组的首席运营官,并曾在麦肯锡公司从事管理咨询工作。他在首次公开招股发售、兼并与收购以及管理咨询等方面有超过十一年的经验。刘炽平先生拥有美国密歇根大学电子工程学士学位,斯坦福大学电子工程硕士学位以及西北大学凯洛格管理学院工商管理硕士学位。

张志东:主要创办人,首席技术官

张志东,腾讯公司主要创办人之一,身兼执行董事和首席技术官,全面负责本集团专有技术的开发工作,包括基本即时通信平台和大型网上应用系统的开发。1998年创立本集团前,张先生在深圳黎明网络有限公司任职,主要负责软件和网络应用系统的研究开发工作。张先生于1993年取得深圳大学理学士学位,主修计算机及应用,并于1996年取得华南理工大学计算机应用及系统架构硕士学位。张先生在电信及互联网行业拥有逾十五年经验。

许晨晔:主要创办人,首席信息官

许晨晔,腾讯公司主要创办人之一,首席信息官,全面负责网站财产和社区、客户关系及公共关系的策略规划和发展工作。1998年创立本集团之前,许先生在深圳数据通信局任职,累积丰富软件系统设计、网络管理和市场推广及销售管理经验。许先生于1993年取得深圳大学理学士学位,主修计算机及应用,并于1996年取得南京大学计算机应用硕士学位。

陈一丹:主要创办人,首席行政官

陈一丹,腾讯公司主要创办人之一,首席行政官,全面负责集团行政、法律、人力资源和公益慈善基金事宜。陈先生亦负责集团的管理机制、知识产权、政府关系。1998年创立本集团之前,陈先生在深圳出入境检验检疫局工作数年。陈先生于1993年取得深圳大学理学士学位,主修应用化学,并于1996年取得南京大学经济法硕士学位。

熊明华:联席首席技术官,兼高级执行副总裁

熊明华,腾讯公司联席首席技术官兼高级执行副总裁。2005年加入腾讯公司,熊先生负责公司整体平台产品的战略规划、新产品创新、核心技术研发和卓越工程管理。熊先生负责管理公司核心平台产品团队,包括即时通信和电子邮箱;同时也负责公司搜索引擎和广告平台的产品研发和业务策略与运营。加入腾讯之前, 熊先生在微软公司任职九年,主要负责网络浏览器,视窗系统和MSN的产品管理工作,并创建了MSN中国开发中心。 较早前,熊先生曾任职于IBM互联网部门。熊先生于1987年取得中国国防科技大学信息系统工程学士学位,并于1990年在北京的中国国防科技信息中心获得信息搜索硕士学位。

网大为:高级执行副总裁

网大为,腾讯公司高级执行副总裁。2001年加入腾讯,主要负责引进国际合作伙伴推动腾讯的海外业务,和中国大陆境外的服务。加入腾讯之前,网大为先生曾任MIH中国业务发展副总裁,负责中国的互联网策略和合并与收购工作。任职中国MIH之前,网大为先生曾担任中国电信和资讯科技业的管理顾问。

刘胜义:高级执行副总裁,兼网络媒体业务系统总裁

刘胜义,腾讯公司高级执行副总裁兼网络媒体业务系统总裁。2006年加盟腾讯,负责公司的网络媒体系统,主力拓展公司的网络媒体业务以及相关的广告业务,并负责优化公司及重点产品的品牌策略。刘胜义在数字媒体与媒体传播领域经验丰富,在知名国际广告公司的工作经验超过20年,其中近16年出任多家跨国公司的中国CEO职位。 2007年,刘先生在国际知名网络广告大会ad:tech主办单位担任中国区的顾问;2007年底,正式成为中国广告协会副会长,并获任上海师范大学荣誉客座教授;2008年,荣获中国广告协会颁发的“中国广告30年突出贡献奖”;2010年,受聘为厦门大学新闻传播学院兼职教授。2010年,刘先生获得了第三届中国互联网广告大会颁发的“2009-2010年度 中国互联网广告十大人物”殊荣。2011年,刘胜义先生被纽约《广告时代》评选为2010年21位全球营销业最有影响力的人之一。 加盟腾讯之前,他曾担任阳狮 (Publicis)中国的执行合伙人,天联(BBDO)中国的首席执行官,以及在上海担任电通扬雅(Dentsu Young &Rubicam)和麦肯集团(McCann-Erickson)在京港两地的高管职位。刘先生在广告行业著述甚丰,经常在行业会议上发表演说,并曾于2003年担任上海4A委员会主席。 刘先生拥有美国新泽西州立拉杰斯大学的EMBA学位,在2007年完成了哈佛商学院的高级市场管理课程,并于2010年完成了哈佛商学院的高级管理课程(AMP)。

任宇昕:高级执行副总裁,兼互动娱乐业务系统总裁

任宇昕,腾讯公司高级执行副总裁兼互动娱乐业务系统总裁。2000年加入腾讯,曾任公司增值开发部总经理,互动娱乐事业部总经理,自2005年9月起全面负责互动娱乐业务系统的游戏开发、运营、市场、渠道销售等工作。加盟腾讯前,任先生在华为技术有限公司工作。任先生于1998年毕业于电子科技大学计算机科学与工程专业,并于2008获得中欧国际工商学院的EMBA学位。

吴宵光:高级执行副总裁,兼互联网业务系统总裁

吴宵光,腾讯公司高级执行副总裁兼互联网业务系统总裁。1998年加盟腾讯,带领着腾讯核心产品即时通信软件QQ客户端的研发和产品规划工作,并先后担任QQ 研发团队项目经理、即时通信产品部总经理,互联网事业部总经理。目前,全面负责公司社区、社区增值业务以及电子商务业务等各项互联网服务。吴先生拥有丰富的互联网产品研发、产品规划、产品运营和营销方面的经验。吴宵光先生1996年毕业于南京大学获得天气动力学学士学位,并于2008获得中欧国际工商学院的EMBA学位。

刘成敏:高级执行副总裁,兼无线业务系统总裁

刘成敏,腾讯公司高级执行副总裁兼无线业务系统总裁。2003年加入腾讯,曾任电信事业部总经理、移动通信部总经理。自2005年10月起负责无线业务的开发和运营以及公司区域市场的管理工作。加入腾讯之前,刘先生就职于华为公司,在华为国内营销部工作。刘先生毕业于哈尔滨工业大学,获得机械学硕士学位。

李海翔:高级执行副总裁

李海翔,腾讯公司高级执行副总裁。1999年加入腾讯,自2005年12月起负责规划、建设和管理相关运营支持平台,包括技术架构、信息安全、帐务结算、商业智能、渠道接入、基础IT、应用运维以及客户服务等平台, 以提升公司的运营管理水平。自2010年起担任公司搜索业务线负责人。2008年被《IT经理世界》评为年度中国杰出CIO。加入腾讯之前,李先生曾服务于一家系统集成公司,负责金融和网络应用软件的研发。李先生毕业于华南理工大学,获得计算机软件学士学位,并于2007获得中欧国际工商学院的EMBA学位。

汤道生:高级副总裁

汤道生,腾讯公司高级副总裁。2005年加入腾讯,自2008年10月起负责互联网业务系统的产品平台与研发管理工作。加入腾讯之前,汤先生曾在Oracle软件公司,负责数据库研发和测试工作;在Oracle Applications参与ERP的研发和测试工作;曾经在UC Extension教授Oracle DBA课程。汤先生还曾在Sendmail软件公司,管理研发团队开发大型邮件系统,反垃圾邮件过滤系统等,服务多国的网络运营商,后期也参与新产品策划工作,开拓新市场。汤先生于1991年在美国密西根大学(University of Michigan, Ann Arbor)获得计算机工程学士学位,并于1997年在史丹福大学(Stanford University)获得电子工程硕士学位。

卢山:高级副总裁

卢山,腾讯公司高级副总裁。2000年加入腾讯,历任即时通信产品部总经理,平台研发系统副总裁。自2008年3月起担任运营平台系统副总裁,负责运营平台系统的管理工作。加盟腾讯前,卢先生在黎明网络有限公司工作。卢先生于1998年毕业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系。

郭凯天:高级副总裁

郭凯天,腾讯公司高级副总裁。2002年加入腾讯,自2007年9月起负责公司行政、法务、采购、基金会、政策发展等部门的相关管理工作,以及各分公司、办事处的职能管理工作。郭先生1996年毕业于中南财经政法大学,获得经济法学士学位。

罗硕瀚:高级副总裁,兼副首席财务官

腾讯公司高级副总裁兼副首席财务官。2004年加入腾讯,担任财务总监职务, 并于2008年出任集团副总裁兼副首席财务官。 此前,罗先生先后在普华永道会计师事务所的香港、广州、深圳三地的分所担任审计业务高级经理,拥有超过12年会计师事务所专业经验。罗先生获颁澳洲资深执业会计师资格,香港会计师公会资深会员和皇家特许管理会计师公会会员。罗先生拥有西澳洲Curtin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商学学士学位及美国西北大学凯洛格管理学院和香港科技大学EMBA学位。

奚丹:高级副总裁

奚丹,腾讯公司高级副总裁。2002年加入腾讯,自2008年5月起全面负责公司人才发展与管理领域的各项管理职能。奚先生1996年毕业于深圳大学计算机专业,并于2005年取得清华大学MBA学位。奚先生在IT和互联网行业拥有14年以上人力资源管理工作经验。

曾李青:主要创办人,终身荣誉顾问

曾李青,腾讯公司主要创始人之一,在2007年6月起获任终身荣誉顾问。于1999年创办本集团之后,曾先生在1999年-2007年期间出任首席运营官,负责本集团业务范围及产品种类,同时管理全国各市场推广工作。加入腾讯之前,曾先生在深圳市数据通信局工作,熟悉中国互联网及电信行业。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outofmemory.cn/tougao/5861012.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2-23
下一篇 2023-02-23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