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瑞的人物经历

吴瑞的人物经历,第1张

1928年出生于北京。

1948年来到美国。1950年吴瑞在亚拉巴马大学取得化学学士学位。

1955年获得了宾夕法尼亚大学生物化学博士学位。

1961年2月吴瑞加入美国国籍。在加入康奈尔大学之前,他曾在纽约市公共健康研究院的Efraim Racker教授手下做博士后。他还在美国斯坦福大学和宾夕法尼亚大学做过一些研究工作。他是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医学研究理事会在英国剑桥实验室的资深研究员,还是麻省理工大学生物及化学系的客座副教授。

1966年成为康奈尔生物化学和分子生物学副教授,1972年晋升为教授。

1970年,吴瑞首先发明了DNA测序方法以及其他一些DNA克隆技术。这些方法经过其他科学家的进一步改进后,一直应用到今天,为包括水稻和人类等基因组的测序奠定了基础。

1976年至1978年任康奈尔生物化学、分子与细胞生物学系主任。

1981年,吴瑞创建了著名的中美生物化学联合招生项目(CUSBEA),1982年至1989年间,该项目共招收了400余位顶尖的中国学生赴美学习研究生课程,其中100多人在知名大学任教或在产业界担任重要职位。此外吴瑞为中国大陆和台湾地区政府都提供了大量的科学咨询,为推动中美双方在生命科学和教育方面的合作起到了巨大的作用。

1982年到1995年间,吴瑞担任了中国国家生物技术发展中心的科学顾问,台湾中央研究院生物农业科学研究所科学咨询委员会主席,“台湾国立科学委员会”转基因植物项目顾问委员会主席,以及“台湾国立科学委员会”国际交流中心基因工程及生物技术科学顾问委员会主席等职务。

1988年学术休假时曾任台湾中央研究院分子生物学研究所所长。吴瑞还担任了北京大学名誉教授和兼职教授。1999年,吴瑞向康奈尔大学捐赠50万美元,设立了吴瑞分子生物学与遗传学研究生奖学金,支持一年级新生。经过连续5年的资助,他创建了一个永久性奖学金,用于每年资助一位研究生学习分子生物学与遗传学。

吴瑞教授是台湾中央研究院院士。也是台湾地方政府的生物技术顾问委员会成员。他组建了分子生物学研究所,曾作第一任所长。他积极促进海峡两岸学术交流合作,由于他的学术地位,发挥了很大的作用。

2001年11月当选为中国工程院外籍院士。

2002年他被授予著名的弗兰克·安努奇奥奖(Frank Annunzio),该奖是由哥伦布奖学金基金会颁发的。

2003年当选为美国科学促进会会士。

2004年被任命为理博蒂·海德·贝利分子生物学与遗传学教授。

2008年2月10日,吴瑞在美国伊萨卡卡尤嘎医学中心死于心脏骤停,享年79岁。他为中国大陆和台湾地区政府都提供了大量的科学咨询,为推动中美双方在生命科学和教育方面的合作起到了巨大的作用。吴瑞去世后,留下孀妻克里斯蒂娜和两个孩子艾伯特吴和爱丽丝吴,并有三个孙儿。

中国科学院上海药物研究所段佳、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王恬怡、军事科学院刘晨、北京大学申辉、北京大学熊海清、清华大学董丽辉、北京大学曹智杰、浙江大学张超逸、浙江大学谭加兴、北京大学狄琳。

关于吴瑞奖:

吴瑞教授是国际著名生物学家,1928年出生于北京市,于2008年去世。他在20世纪70年代发明了DNA测序的第一种方法,并开创了重组DNAj技术,晚年聚焦在水稻基因工程相关研究。

吴瑞教授生平以促进亚洲科学研究工作的发展为己任,1982年在中国创建了生物学领域的首个国家公派留美CUSBEA(即中美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博士研究生)项目。

中国大陆、香港、澳门、台湾及新加坡的大学或研究所攻读博士学位的在读学生均可提出申请,申请人需在提交申请书截止日期之前获得博士生资格,并由申请人导师进行提名。提名人须是高级研究人员,并且仍活跃在科学研究的第一线。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outofmemory.cn/tougao/6031873.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3-12
下一篇 2023-03-12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