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人侦察机,为什么要把螺旋桨放在尾巴上?

无人侦察机,为什么要把螺旋桨放在尾巴上?,第1张

大家都应该知道飞机想要飞上天空以及在天空中持续飞行绝对缺少不了一个能够引动风力抬升机体的组件。

而这一组件便是号称“大风扇”的飞机螺旋桨,凭借高速的旋转带来强劲的风力从而带动飞机向前运动。

市面上大部分飞机都需要使用螺旋桨来提供上升和持续飞行的动力,而螺旋桨的安装位置一般都处在飞机的头部位置。

那为什么大部分螺旋桨都会安装到这些位置呢?

答案只有一个,那就是为了图省钱,和螺旋桨联系最深的零件便是发动机,而发动机作为飞机里重量最大的零部件之一,需要和飞机的重心位置保持一致性。

而大多数飞机的重心都机翼附近位置,所以为节省复杂的转动机构安装成本,大多数飞机的螺旋桨加发动机这对动力组合一般都会安装在机头或者机翼位置。

但任何事物总会出现“异类”,随着智能科技的发展,无人侦察机横空出世,这种飞机并没有延续前置螺旋桨方案,而是使用后置螺旋桨设计。

这到底是为什么呢?

原因还得从飞机的动力分类谈起,市面上的普通飞机共有三种动力类型,即拉动式、推动式以及推拉式。

虽然三种类型都是使用螺旋桨产生飞行动力,但因为螺旋桨安装位置的不同,所以产生的飞行效果也完全不同。(PS:下文内容部分源于西瓜视频创作人“科学火箭叔”)

拉动式飞机的螺旋桨在头部位置,其优点为成本相对低廉,缺点则是螺旋桨产生的力会被后面的机身抵消,说白了就是机身和螺旋桨之间产生了力的反作用对抗.发动机的效率被严重拉低。

推动式飞机的螺旋桨在飞机尾部,也就是前文提到的无人侦察机使用的设计方案,该方案虽然需要过多地在传动和重心分布上下功夫,但该方案下发动机的效率却极高,能够为飞机带来更强动力和稳定性。

推拉式飞机在机体前后两端皆安装螺旋桨,该方案很大程度融合了前两种方案的优点并削弱其劣势,能够克服飞机最致命问题“转矩”,但同样也存在一个不可忽视的问题,即成本花费,毕竟双螺旋桨虽然带来更加强劲的动力效率和稳定性,但同样带来的还有高昂的经济成本和机身设计时间.

重心。螺旋桨本质上也是机翼,通过机翼的旋转产生“升力”带动机体飞行。

1、小型无人机机体重量轻,所需动力较小,螺旋桨在上面也可以带动机体飞行。

2、大型无人机因为机体重量较重,需要动力大,螺旋桨需要接近地面获得更大“升力”。

一战那会有放后面的,为的是防止机q击中螺旋桨(那时候还没有机q协调器)。但是这样一来飞机的重心必然靠后,平衡困难,活塞动力飞机发动机前置有利于平衡以及俯冲攻击。而且后置的活塞发动机的输出功率也会受到影响(因为没有机翼在后面直接承受上升气流了,升力会有所下降)。更关键的是,为避免螺旋桨接触地面,飞机的起落架必须做得很高,这就导致了机身加高,整备维护难度也加大了。

所以后来动力后置的活塞动力飞机就几乎没有了。只有极少数例外,比如德国的道尼尔335(但是这个是在机头还有一个发动机)或者日本的震电(这个几乎是世界上最早的鸭式布局战斗机,但是对于螺旋桨驱动的飞机来说这种布局实在是太难以控制了)。如果不是刻意追求高速,采用螺旋桨的飞机一般都不会把螺旋桨放在后面。

事实上即使是涡桨发动机已经取代活塞发动机的现在,也只有无人机才把螺旋桨置于尾部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outofmemory.cn/tougao/6034305.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3-12
下一篇 2023-03-12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