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电池为什么能产生电?

干电池为什么能产生电?,第1张

电池这个词在小朋友的脑海中早已不是什么新名词了,大家都知道,它可以为我们供电。那么,干电池的电是从哪来的呢?

干电池的外壳是用金属锌做成的,里面装着好几种化学物质。锌筒的中央立着一根黑色的碳棒,碳棒的顶端露出来,上面有一个黄颜色的铜帽。

干电池里装的化学物质发生变化时,使碳棒上聚集了许多正电荷,使锌筒表面聚集许多负电荷。我们把带正电荷的碳棒叫做正极,把带负电荷的锌筒叫做负极,分别用“+”和“-”来表示。

当用导线把小灯泡接在电池的两极上时,负极的电荷就会沿着导线经过灯泡流向正极,因此,灯泡才亮了。

干电池是一种伏打电池,利用某种吸收剂(如木屑或明胶)使内含物成为不会外溢的糊状。常用作手电筒照明、收音机等的电源。我国干电池技术经过多年发展,其比能量、循环寿命、高低温适应性等问题已有所突破。

智研数据研究中心表明,我国正逐渐缩小与国际领先技术的差距,在部分核心技术方面已达到国际水平,并且越来越多地进入国际市场。

相关信息:

干电池属于化学电源中的原电池,是一种一次性电池。因为这种化学电源装置其电解质是一种不能流动的糊状物,所以叫做干电池,这是相对于具有可流动电解质的电池说的。干电池不仅适用于手电筒、半导体收音机、收录机、照相机、电子钟、玩具等。

而且也适用于国防、科研、电信、航海、航空、医学等国民经济中的各个领域,十分好用。普通干电池大都是锰锌电池,中间是正极碳棒,外包石墨和二氧化锰的混合物,再外是一层纤维网,网上涂有很厚的电解质糊,其构成是氯化铵溶液和淀粉。

另有少量防腐剂,最外层是金属锌皮做的筒,也就是负极,电池放电就是氯化铵与锌的电解反应,释放出的电荷由石墨传导给正极碳棒,锌的电解反应是会释放氢气的,这气体是会增加电池内阻的,而和石墨相混的二氧化锰就是用来吸收氢气的。

但若电池连续工作或是用得太久,二氧化锰就来不及或已近饱和没能力再吸收了,此时电池就会因内阻太大而输出电流太小而失去作用,但此时若将电池加热,或放置一段时间,它内部的聚集氢气就会受热放出或缓慢放出,二氧化锰也到了还原恢复,那电池就又有活力了。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outofmemory.cn/tougao/6035988.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3-12
下一篇 2023-03-12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