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可能认为答案很简单——因为没有太阳嘛!但白天的天空之所以是蓝色的,完全因为大气层把阳光散射了。而如果没有大气层,就比如月球,那么天空就一直都是黑的,即便有太阳照射,那就让我们换种问法——为什么太空是黑色的?
太空里充满了各种各样的恒星,每一颗的亮度都和太阳一样,而在无穷无尽的宇宙中,不管你选择任何一个方向,只要你走得足够远,你都能遇到一颗恒星,或者一个星系,于是天空就应该是亮如白昼的,不论白天还是黑夜。但是事实却并非如此,那么,黑色的夜空是否告诉了我们,在一定的距离以外,就没有恒星或者星系了吗?是不是存在一个有星星和没有星星的边界?
宇宙有边际吗?
并非如此。几乎所有的现有证据都表明,宇宙空间是没有边界的。但宇宙本身却有边界——并非是空间上的边界,而是时间上的。 宇宙是有一个起源的,至少137亿年前的宇宙是很小,高度压缩的。以至于我们现在对时间和空间的概念都不适用了。
而从这个所谓的起源开始,仅仅经过了有限的时间,因此要造就一个明亮的夜空所需要的有些恒星距离我们实在太远,他们发出的光亮还没有到达地球呢。如果把宇宙比作一个巨大的雷阵雨,那么我们还在等待着那些遥远恒星的雷声,它们还没达到地球呢。
但是稍等,似乎还有更好的解释,既然光穿越宇宙需要时间。当我们把望远镜对着一些很遥远的星星时,我们看到的宇宙,其实还是在光发出时候的样子,因此当我们看到135亿年前发出的光,并不是由于恒星本身不存在,而只是它发出的光还没有达到地球而已。我们看不到任何星星,那是因为我们窥探到的宇宙,那些星星都还没有形成呢。一个没有星星的宇宙!这看似是一个很好的解释,解释了为什么夜空是黑色的。
但是当我们把望远镜对着这些古老的星星时,我们却的确能看到光,不是星光而是大爆炸时留下的光,并且我们可以观察到宇宙的背景辐射。从各种方向几乎完全均匀地发射,形成了所有星星的背景。
因此我觉得,夜空从一开始就不是黑的,而既然望远镜告诉我们,夜空不是黑的,那它为什么看上去是黑的呢?
这里有个提示:当哈勃望远镜拍下那些最古老的恒星时,当它拍下那些极其壮美的极深场图片时,它使用的是红外线照相机,为什么呢?我们知道,星星都在向远离我们的方向移动着。因为宇宙是在膨胀的。就如同如果慢放,我的声音就会变低沉,多普勒效应使得那些远离我们的恒星变得更红离我们越远的恒星,移动速度越快,因此也就越红。知道它们发出的光都变成了红外线,因此我们看不见它们。至少用肉眼是看不到的,因此夜空是黑的!
总结一下,如果我们生活在一个无限的,不变的宇宙里面,那么夜空就一定是完全亮的。但夜空是黑的,因此我们推断,宇宙有一个起源。所以并不是所有方向上都有星光。而更重要的是,那些来自遥远恒星——甚至更遥远的宇宙的背景辐射,由于宇宙的膨胀,都在可见光谱上发生了红移,因此我们看不见这些光。
至此,我们简单解释了为何夜空看上去是黑的,但它却其实却并不是黑的。
由于地球的自转,我们处于地球的背面,太阳照射不到,因此夜空是黑的。我们处于广袤的宇宙之中,宇宙中有无数像太阳一样的发光体,假如将地球接收到的来自无限大宇宙的所有发光体的光子累计,通过积分计算,不难发现结果是趋于无穷的,也就是说地球上以及宇宙其他任意星球上本应该是永远亮着的。
地球自转详解
地球绕自转轴自西向东的转动,从北极点上空看呈逆时针旋转,从南极点上空看呈顺时针旋转。地球自转轴与黄道面成66.34度夹角,与赤道面垂直。关于地球自转的各种理论目前都还是假说。
地球自转是地球的一种重要运动形式,自转的平均角速度为 4.167×10度/秒,在地球赤道上的自转线速度为465米/秒。地球自转一周耗时23小时56分,约每隔10年自转周期会增加或者减少千分之三至千分之四秒,由此推算,4亿年前,地球自转一周只要22小时。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