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介绍Linux环境下nfs服务的搭建过程。
nfs服务的作用是让其他机器可以通过网络把将本地的nfs目录挂载,然后通过访问挂载目录访问本地机器。在嵌入式开发中经常会将运行的开发板上的整个文件系统,做为本地的一个主目录,然后开发板启动的时候通过nfs服务,将本地的这个目录挂载上去,作为根文件系统。
这里分别介绍在Ubuntu和CenterOS上面nfs服务的配置过程。
编辑/etc/exports,在其中增加要共享的目录
如
其中 /home/quietheart/nfs,10.1.14.0/24代表共享给哪个子网,rw是可读写权限
然后
建立好了nfs之后,如果板子里面的内核支持网络和nfs,需要板子和你的机器各有一个网线和网口,两者在同一个网段,配置好了就能互访。也可以把机器和板子用一根网线链接(板子有独立的网口),这样不需要网关,就能使板子挂载机器的nfs系统了,但是机器也不能够上网了。
添加类似如下一行:
在配置NFS之前先查看“rpm -q nfs-utils portmap“两个软件包是否安装,默认都是安装的。
这里,'<your nfs directory>'是你本地的nfs目录,可以随意设置。具体含义参见"info exports".
这一步有时候可以不用做。
具体在:"系统"->"管理"->"安全级别和防火墙"
至此nfs服务搭建完毕.
这里说一下测试nfs是否好用的方法:
在其它机器上运行:
如果成功则完毕。
无。
通过以上可知,在Linux上面配置nfs服务的过程大致一样。
NFS(Network File System)即网络文件系统,是FreeBSD支持的文件系统中的一种,它允许网络中的计算机之间共享资源。在NFS的应用中,本地NFS的客户端应用可以透明地读写位于远端NFS服务器上的文件,就像访问本地文件一样。
NFS最显而易见的优点:
1、节省本地存储空间,将常用的数据存放在一台NFS服务器上且可以通过网络访问,那么本地终端将可以减少自身存储空间的使用。
2、用户不需要在网络中的每个机器上都建有Home目录,Home目录可以放在NFS服务器上且可以在网络上被访问使用。
3、一些存储设备如软驱、CDROM和Zip(一种高储存密度的磁盘驱动器与磁盘)等都可以在网络上被别的机器使用。这可以减少整个网络上可移动介质设备的数量。
扩展资料:
NFS 有很多实际应用。下面是比较常见的四点:
1、多个机器共享一台CDROM或者其他设备。这对于在多台机器中安装软件来说更加便宜跟方便。
2、在大型网络中,配置一台中心 NFS 服务器用来放置所有用户的home目录可能会带来便利。这些目录能被输出到网络以便用户不管在哪台工作站上登录,总能得到相同的home目录。
3、不同客户端可在NFS上观看影视文件,节省本地空间。
4、在客户端完成的工作数据,可以备份保存到NFS服务器上用户自己的路径下。
NFS是运行在应用层的协议。随着NFS多年的发展和改进,NFS既可以用于局域网也可以用于广域网,且与 *** 作系统和硬件无关,可以在不同的计算机或系统上运行。
参考资料来源:
百度百科-NFS
百度百科-linux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