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洋十大剧毒生物

海洋十大剧毒生物,第1张

海洋十大剧毒生物:贝尔彻海蛇、河鲀、绣花脊熟若蟹、芋螺、刺鳐、蓝环章鱼、蓑鲉、等指海葵、箱水母、石头鱼。

1、贝尔彻海蛇

贝尔彻海蛇带有巨毒,属于蛇亚目眼镜蛇科海蛇,是世界上最毒的海蛇了,大多生活在澳洲‬西北部的阿什莫尔群岛的暗礁周围,长可达3米左右。

2、河鲀

河鲀又叫河豚,主要‬生活在温带‬海洋‬及‬河口‬,在我国‬近海‬有着‬广泛分布‬,少数种类‬繁殖季节‬会‬进入江河‬产卵‬,虽然外表非常可爱,但是其毒素不容小觑。

3、绣花脊熟若蟹

绣花脊熟若蟹别名为马赛克蟹,常‬生活与于‬低‬潮‬线‬至‬水深‬30米‬的‬岩石‬底‬或‬珊瑚‬丛‬中‬,是已‬知‬最‬毒‬的螃蟹‬。

4、芋螺

芋螺别名鸡心螺,主要‬栖息在沙滩上或者沿海地区的珊瑚礁中,喜欢在热带海域生活,是一种带有毒素的螺类,不同种类的芋螺所带毒素种类不一样。

5、刺鳐

刺鳐别名黄貂鱼,它们的身体扁平而巨大,尾部长度惊人,最大的刺鳐尾部有37厘米长,是‬已‬知‬体型‬最大‬的‬有毒‬鱼类。

6、蓝环章鱼

蓝环章鱼又名蓝圈章鱼,在日本、澳大利亚海域中间生活,体积娇小,全长不超过15厘米,蓝环章鱼的毒素主要是为了麻痹猎物,捕捉猎物。

7、蓑鲉

蓑鲉别名狮子鱼,常在珊瑚礁内或岩礁中生活,虽然外表温驯,但毒性很大,全身‬布满‬毒‬棘,‬使得‬捕食者‬很难‬吞食且‬会被‬它‬的‬毒‬棘‬刺伤‬导致中毒‬。

8、等指海葵

等指海葵是一种体型娇小的海葵,主要生活在地中海、苏格兰北部、大西洋东部等海域水深2米左右的位置,有6圈含有‬毒素的触手。

9、箱水母

水母也称为立方水母,因类似于箱状的体型而得名,游动速度极快,‬是世界上‬最致命的‬毒‬水母‬。

10、石头鱼

石头鱼又被称为玫瑰毒鲉,因其就像玫瑰一样有刺并且有毒而得名,它背上有‬12-14根‬毒‬刺而且‬很坚硬。

      海洋有毒动物现已知有1000余种,广泛分布于世界各个海域。分别隶属海洋无脊椎动物和海洋脊椎动物。

      海洋有毒无脊椎动物约有300余种,主要属于腔肠动物、软体动物和棘皮动物。在环节动物、节肢动物等门类中也有些有毒种属。海洋有毒脊椎动物包括各种有毒鱼类,以及爬行类中的海蛇。

有毒腔肠动物:包括一些水螅、水母、海葵和珊瑚的属种。

有毒软体动物:主要是腹足纲和双壳纲的一些种类。

有毒棘皮动物:主要为海星纲、海胆纲和海参纲中的一些种类。

有毒鱼类:可分为毒素鱼类和刺毒鱼类。

有毒爬行类:海蛇科(Sea snakes)是海洋中唯一的有毒爬行类。

如果是去海里游泳要警惕以下有毒海洋生物:

水母。水母是一种非常漂亮的水生动物,身体外形像一把透明伞。被水母蜇到就会引起皮疹,使皮肤发痒,十分痛苦。尽管大部分水母是不致死的钵水母纲动物,但是箱型水母却是致命杀 手。它们的触须上有蓄满毒液的刺,能使它们的猎物停止心跳。如果你怀疑你所在的海滩上有箱型水母,那么你最好不要走进水里,或者采取必要的防护措施——离 它们远一点,即使是被冲上岸的水母。如果你不小心被这种几乎隐形的动物蜇到,一定要尽快就医。

刺鳐。刺鳐就像一条持剑的鱼,是随时准备好还击的战士。一般情况下它的毒素并不致命,但是毒素所引起的反应却可能危及生命,因此我们必须谨慎以对。为了避免踩到刺鳐,你最好不要在浅水里走动,而要在沙滩上拖着脚走——不要每一步都把脚抬起来,而是把脚埋在沙子里拖着走,这样沙子引起的震动就会把刺鳐吓走。

海胆。海 胆味美,可却不是一种可爱的动物。事实上,海胆的杀伤力不容小觑。它们在浅水里活动,一旦被踩中立刻给予你一记重击。海胆的体刺很锐利,并且含有毒素,会 使人体引起痛苦反应。尽管无性命之忧,但最好还是小心一点。一旦海胆的刺在你的皮肤里折断,就必须寻求专业医生帮你把刺挑出来,否则它会潜入身体内更深的 组织。

石鱼。石鱼是动物王国的伪装专家,并且毒性极强。石鱼产自于印支太平洋沿海地区以及加勒比海和佛罗里达部分地区,虽然有关于人被石鱼蜇到的报道寥寥可数,但前往这些海域游泳的人还是一定要小心谨慎。为了避免被石鱼刺中,千万不要光脚在海里涉水。一旦被蜇到,可在获得医疗救助前用温水敷伤口,缓解疼痛。

鲨鱼。众所周知鲨鱼很危险。可能在海里不会经常遇见鲨鱼,但是还是需要知道一些有关鲨鱼的知识,以防万一。

第一,不要在鲨鱼出没的海域戏水,因为这会吸引鲨鱼前往。

第二,如果你不巧碰见一只鲨鱼,千万不要去招惹它,最好尽可能安静地悄悄游走。

第三,要注意附近的其他海洋生物,如果它们行为异常,说明附近可能有一只鲨鱼。

总之,在海里游泳的时候一定要了解周围环境,了解这些知识,以便遇见鲨鱼的时候不至于慌了手脚,避免不必要的风险。

藻类。微型藻类危险虽然不大,但是我们也要当心。有害藻类的大量繁殖通常呈鲜亮的颜色,被称作“赤潮”。它们会产生毒素,并引起人体疾病。如今全球各地的湖泊、海 洋里都有出现“赤潮”,这已经成为十分严重的问题。有害藻类大量繁殖会刺激眼鼻、引起胃部问题或更为严重的神经系统反应。因此,在去游泳之前,应对海域的 水质有所了解。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outofmemory.cn/tougao/6051134.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3-13
下一篇 2023-03-13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