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nux进程、线程及调度算法(三)

linux进程、线程及调度算法(三),第1张

调度策略值得是大家都在ready时,并且CPU已经被调度时,决定谁来运行,谁来被调度。

两者之间有一定矛盾。

响应的优化,意味着高优先级会抢占优先级,会花时间在上下文切换,会影响吞吐。

上下文切换的时间是很短的,几微妙就能搞定。上下文切换本身对吞吐并多大影响, 重要的是,切换后引起的cpu 的 cache miss.

每次切换APP, 数据都要重新load一次。

Linux 会尽可能的在响应与吞吐之间寻找平衡。比如在编译linux的时候,会让你选择 kernal features ->Preemption model.

抢占模型会影响linux的调度算法。

所以 ARM 的架构都是big+LITTLE, 一个很猛CPU+ 多个 性能较差的 CPU, 那么可以把I/O型任务的调度 放在 LITTLE CPU上。需要计算的放在big上。

早期2.6 内核将优先级划分了 0-139 bit的优先级。数值越低,优先级越高。0-99优先级 都是 RT(即时响应)的 ,100-139都是非RT的,即normal。

调度的时候 看哪个bitmap 中的 优先级上有任务ready。可能多个任务哦。

在普通优先级线程调度中,高优先级并不代表对低优先级的绝对优势。会在不同优先级进行轮转。

100 就是比101高,101也会比102高,但100 不会堵着101。

众屌丝进程在轮转时,优先级高的:

初始设置nice值为0,linux 会探测 你是喜欢睡眠,还是干活。越喜欢睡,linux 越奖励你,优先级上升(nice值减少)。越喜欢干活,优先级下降(nice值增加)。所以一个进程在linux中,干着干着 优先级越低,睡着睡着 优先级越高。

后期linux补丁中

红黑树,数据结构, 左边节点小于右边节点

同时兼顾了 CPU/IO 和 nice。

数值代表着 进程运行到目前为止的virtual runtime 时间。

(pyhsical runtime) / weight * 1024(系数)。

优先调度 节点值(vruntime)最小的线程。权重weight 其实有nice 来控制。

一个线程一旦被调度到,则物理运行时间增加,vruntime增加,往左边走。

weight的增加,也导致vruntime减小,往右边走。

总之 CFS让线程 从左滚到右,从右滚到左。即照顾了I/O(喜欢睡,分子小) 也 照顾了 nice值低(分母高).所以 由喜欢睡,nice值又低的线程,最容易被调度到。

自动调整,无需向nice一样做出奖励惩罚动作,个人理解权重其实相当于nice

但是 此时 来一个 0-99的线程,进行RT调度,都可以瞬间秒杀你!因为人家不是普通的,是RT的!

一个多线程的进程中,每个线程的调度的策略 如 fifo rr normal, 都可以不同。每一个的优先级都可以不一样。

实验举例, 创建2个线程,同时开2个:

运行2次,创建两个进程

sudo renice -n -5(nice -5级别) -g(global), 会明显看到 一个进程的CPU占用率是另一个的 3倍。

为什么cpu都已经达到200%,为什么系统不觉得卡呢?因为,我们的线程在未设置优先级时,是normal调度模式,且是 CPU消耗型 调度级别其实不高。

利用chrt工具,可以将进程 调整为 50 从normal的调度策略 升为RT (fifo)级别的调度策略,会出现:

chrt , nice renice 的调度策略 都是以线程为单位的,以上 设置的将进程下的所有线程进行设置nice值

线程是调度单位,进程不是,进程是资源封装单位!

两个同样死循环的normal优先级线程,其中一个nice值降低,该线程的CPU 利用率就会比另一个CPU的利用率高。

Linux2.6

版本的

Linux

内核使用了新的调度器算法,它是由

Ingo

Molnar开发的

O(1)调度器算法。它在高负载的情况下极其出色,并且对处理器调度有很好的扩展。

Linux2.4

版本的标准调度器中,使用时间片重算的算法。这种算法要求在所有的进程都用尽时间片以后,重新计算下一次运行的时间片。这样每次任务调度的花销不确定,可能因为计算比较复杂,产生较大调度延迟。特别是多处理器系统,可能由于调度的延迟,导致大部分处理器处于空闲

状态,影响系统性能。

新的调度器采用

O(1)的调度算法,通过优先级数组的数据结构来实现。优先级数组可以使每个优先级都有相应的任务队列,还有一个优先级位图,每个优先级对应位图中一位,通过位图可快速执行最高优先级任务。因优先级个数是固定的,所以查找的时间也固定,不受运行任务数的影响。

新的调度器为每个处理器维护

2

个优先级数组:有效数组和过期数组。有效数组内任务队列的进程都还有可以运行的时间片;过期数组内任务队列的进程都没有时间片可以执行。当一个进程的时间片用光时,就把它从有效数组移到过期数组,并且时间片也已经重新计算好了。当需要重新调度这些任务的时候,只要在有效数组和过期数组之间切换就好了。这种交换是O(1)算法的核心。

关于该算法的更多内容,google

一下!

数字和所使用的加密算法对应关系:

1: MD5 ,(22位)

2a: Blowfish, 只在有一部分linux分支中使用的加密方法

5: SHA-256 (43位)

6: SHA-512 (86位)

后面两种加密算法只在glibc2.7版本之后才支持。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outofmemory.cn/tougao/6074535.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3-13
下一篇 2023-03-13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