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T方式供电系统指将电气设备的金属外壳直接接地的保护系统,称为保护接地系统,也称TT系统。第一个符号T表示电力系统中性点直接接地;第二个符号T表示负载设备外露不与带电体相接的金属导电部分与大地直接联接,而与系统如何接地无关。
IT系统是国际标准IEC60364区分了三类不同的接地系统,使用两个字母代号表示TN,TT和IT。第一个字母表示电源端与地的关系:T表示电源端有一点直接接地;I表示电源端所有带电部分不接地或有一点通过阻抗接地。
第二个字母表示电气装置的外露可导电部分与地的关系:T表示电气装置的外露可导电部分直接接地,此接地点在电气上独立于电源端的接地点;N表示电气装置的外露可导电部分与电源端接地有直接电气连接。
TN方式供电系统这种供电系统将电气设备的金属外壳与工作零线相接的保护系统,称作接零保护系统,用TN表示。
TN-C方式供电系统用工作零线兼作接零保护线,可以称作保护中性线,可用PEN表示。TN-S方式供电系统把工作零线N和专用保护线PE严格分开的供电系统,称作TN-S供电系统。
TN-C-S方式供电系统在建筑施工临时供电中,如果前部分是TN-C方式供电,而施工规范规定施工现场必须采用TN-S方式供电系统,则可以在系统后部分现场总配电箱分出PE线。
扩展资料
TT系统适应于有中性线输出的单、三相没合用电的较大的村庄,加装上漏电保护装置,可收到较好的安全效果,有的建筑单位是采用TT系统,施工单位借用其电源作临时用电时,应用一条专用保护线,以减少需接地装置钢材用量。
在lT系统内:电气装置带电导体与地绝缘,或电源的中性点经高阻抗接地;所有的外露导电部分和装置外导电部分经电气装置的接地极接地。
由于该系统出现第一次故障时故障电流小,电气设备金属外壳不会产生危险性的接触电压,因此可以不切断电源,使电气设备继续运行,并可通过报警装置及检查消除故障。
IT系统内发生第二次故障时应自动切断电源:当在另一相线或中性线上发生第二次故障时,必须快速切除故障。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tn-c-s系统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IT系统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TT系统
TT 方式是指将电气设备的金属外壳直接接地的保护系统,称为保护接地系统,也称 TT 系统。第一个符号 T 表示电力系统中性点直接接地;第二个符号 T 表示负载设备外露不与带电体相接的金属导电部分与大地直接联接,而与系统如何接地无关。在 TT 系统中负载的所有接地均称为保护接地。
机房低压配电系统TT、IT、 TN接地方式:
IT系统:电源变压器中性点不接地(或通过高阻抗接地),而电气设备外壳电气设备外壳采用保护接地。适用于环境条件不良、易发生一相接地或火灾爆炸的场所,如10KV及 35KV的高压系统和矿山、井下的某些低压供电系统,不适合在施工现场应用(常用TN-S接零保护系统),也可用于农村地区。但不能装断零保护装置,因正常工作时中性线电位不固定,也不应设置零线重复接地。
TT系统:电源变压器中性点接地,电气设备外壳采用保护接地其金属外壳直接接地的与电源端接地点无关的接地级,简称保护接地或接地制。
TN系统:电源变压器中性点接地,设备外露部分与中性线相连。是将电气设备的金属外用保护零线与该中心点连接,称作保护接零系统。
用电设备中保护接地与保护接零的区别有:
1、定义不一样:保护接地,是为防止电气装置的金属外壳、配电装置的构架和线路杆塔等带电危及人身和设备安全而进行的接地。保护接零则是把电工设备的金属外壳和电网的零线可靠连接,以保护人身安全的一种用电安全措施。
2、原理不一样:保护接地是限制设备漏电后的接地电压,使其不超过安全范围。在高压系统中,保护接地不仅限制了接地电压,而且在某些情况下促进了电网保护装置的作用。保护接零是通过零接线形成单相短路,促进保护装置在线路上的作用,切断故障设备的电源。
另外,在保护性零接电网中,保护性零线和重复接地也可以限制设备漏电时的接地电压。
3、适用范围不一样:保护接地适用于一般不接地的高压和低压电网,也适用于采用其它安全措施如安装漏电保护器的低压电网。保护接零仅适用于中性点直接接地的低压电网。
4、线路结构不一样:如果采取保护接地措施,电网中可能没有工作零线,只有保护接地线;如果采取保护接地措施,必须设置工作零线,工作零线应作为零保护。保护接零不应与开关或保险丝连接。在工作线路上安装保险丝时,还必须安装保护接地线或零线。
参考资料:
百度百科-保护接地
百度百科-保护接零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