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上什么恐龙最小

世界上什么恐龙最小,第1张

世界上最小的恐龙:美颌龙

美颌龙科的名称来自于美颌龙,这科包含了大部份生存于晚侏罗纪至下白垩纪在中国、欧洲及南美洲的小型恐龙

美颌龙又称细颚龙、细颈龙、新颚龙、秀颚龙,是一属小型的双足肉食性兽脚亚目恐龙。它约有火鸡的大小,及生活于1亿5000万年前晚侏罗纪提通阶的欧洲。古生物学家已发现两个保存良好的化石,一个于1850年代在德国发现,另一个是在将近一个世纪后于法国发现。美颌龙是几类确知其食性的恐龙之一,在两个标本的肚中都有小型的蜥蜴。在葡萄牙发现的牙齿有可能亦是此属的。它的名字是来自古希腊文的“κομψο”(意即美丽)及“γναθο”(意即颚或颌)。

美颌龙的化石是较为完整的骨骼。现时的已承认种只有长足美颌龙(C. longipes)。

不过,在1970年代于法国发现的较大标本,曾被认为是另一个种,而被命名为C. corallestris。在1980年代及1990年代以前,美颌龙被认为是最小型的恐龙,并且是始祖鸟的近亲。因此,美颌龙是在古生物学以外较为人所知的恐龙之一。

外貌特征

美颌龙具有敏锐的目光,捕猎能力很强。靠着强健“苗条”的后腿,它可以跑得很快,并且能够突然加速去捕捉跑的最快的小动物。美颌龙比大多数恐龙都长得秀气。它有修长而灵活的脖子,上面长有一个轻巧的头骨,头骨中有许多空洞。就连它的68枚牙齿都非常的小巧玲珑。然而,这些牙齿却非常尖锐,边缘弯曲,对于比它小的动物来说是致命的武器。

美颌龙只有两个可以弯曲的手指,所以想象不出它是怎么抓握东西的。它的第三个手指只有一个指节,不可能很灵活,也不会有什么大用途。在一只美颌龙化石的肋笼内,曾发现过一只很的小爬行动物—布拉瓦利蜥蜴的遗骸。很可能这条小蜥蜴是这只美颌龙的最后一顿美餐。

我们已经知道恐龙并不都是些大个子。如果给一只没有羽毛的秃鸡加一条长尾巴,再在它的口中添上牙齿,把翅膀的前端改成细小的指爪,就变成美颌龙的模样了。因为它的身体结构太像鸟,最初发现始祖鸟骨骼化石时,人们还以为是美颌龙呢!

美颌龙尾长超过身体的二分之一,体形纤细,窄颌细颈。

喜欢吃些细小的动物,如蜥蜴和昆虫之类。其特征是肢骨中长,身体轻巧,后肢细长,口内长满尖利的牙齿,身后拖着一条细长的'尾巴。

美颌龙是小鸟龙的近亲,身体更小,长到成年时只有70厘米长,除去长长的尾巴,身体不过母鸡般大小,不会对任何别的恐龙构成威胁,但由它们来对付更小的哺乳动物、小蜥蜴和昆虫却是绰绰有余的。

它还有一种穷追不舍的精神——当猎物逃往树上避难时,它也会跟踪而至爬上树去。它是很有名气的,主要在于这种恐龙的体型比鸡还小,有可能是所有龙中最小的一群。然而,有一种幼体的恐龙骨骼称为鼠龙(mussaurus),体型比老鼠还小,最近被发掘到。美颌龙是一种快速像鸟样的掠食者。有些科学家认为它有可能是温血型、体覆羽毛。

饮食

残骸显示美颌龙捕猎细小的脊椎动物。马什于1881年评估了这个标本,并认为在美颌龙肚内的细小骨骼是胚胎。

但于1903年,诺普乔(Franz Nopcsa)断定这是一蜥蜴。 奥斯特姆发现这些残骸是属于巴伐利亚蜥,并从它尾巴与肢的长比例,认定它能快速及灵活地奔跑。从这推论它的猎食者美颌龙,有着锐利的目光,并能够迅速的追上这种蜥蜴。美颌龙肚中的巴伐利亚蜥是完整的,可见它是完整地吞下猎物。法国标本的胃部亦有不明的蜥蜴或喙头目。

大众文化

美颌龙经常出现在儿童读物中。长期以来,美颌龙因为它们的体型小而著名,而大部分的其它小型恐龙晚于美颌龙至少一个世纪才被发现、叙述。

美颌龙出现在电影《侏罗纪公园:失落的世界》(The Lost World: Jurassic Park)以及《侏罗纪公园III》(Jurassic Park III)。在《侏罗纪公园:失落的世界》中,美颌龙被错植为三迭美颌龙(Compsognathus triassicus),结合美颌龙的属名以及原美颌龙的种名原美颌龙是美颌龙的三迭纪远亲,出现在《侏罗纪公园》的原著小说。

美颌龙通常在英文中被昵称为"Compys"。它们通常被叙述成小群体动物,这行为来自于《侏罗纪公园》的原著小说。但没有科学证据显示美颌龙与原美颌龙有这种社会行为。

也有人说鹦鹉嘴龙最小

恐龙中它体形最小

吉林省自然博物馆看到了这个鹦鹉嘴龙化石。它长约50厘米、高约40厘米,身形较小,但是脑袋大脖子粗。嘴的上颌、下颌每侧各有7至9颗三叶状颊齿。宽大的脖骨和头骨与小小的躯干看上去不太搭配。

据吉林省自然博物馆古生物专家介绍,最早的鹦鹉嘴龙出现在蒙古南部戈壁沙漠。鹦鹉嘴龙是体形最小 的恐龙之一,大小跟狗差不多,是亚洲特有的一类小型恐龙。主要分布在辽宁西部地区以及蒙古和西伯利亚等地。头部呈方形,并生有一张鹦鹉嘴的食素恐龙,体长 通常在0.5米到2米左右,生存在白垩纪(距今约一亿四千万年)。由于它的头盖骨背后四周有骨脊,固定着强有力的颚肌,使它的嘴能用力地咬噬食物,因此看 起来脑袋很大。它的前肢粗短并且爪有用来抓东西的4个手指,后肢主要起行走作用。

通过电视、电影我们所看到的恐龙体型都非常庞大,并且异常凶猛,那么在恐龙的世界里他们都那么大吗?下面来和我一起来看看吧!

       

        盘点世界上最小恐龙

一、遥远小驰龙

遥远小驰龙(Parvicursor remotus)属于兽脚亚目(Theropoda)阿瓦拉慈龙超科(Alvarezsauroidea),生活在晚白垩世的蒙古。

遥远小驰龙的体长不足四十厘米,股骨长度只有5.26厘米。阿瓦拉慈龙超科恐龙的前肢一般很短,第二指和第三指退化,只有一个发育的第一指,古生物学家推测遥远小驰龙可能用指爪来挖掘坚硬的白蚁丘。

二、短羽始中国羽龙

短羽始中国羽龙(Eosinopteryx brevipenna)属于兽脚亚目伤齿龙科(Troodontidae),生活在中侏罗世的中国辽宁省。短羽始中国羽龙的化石不仅保存了完整的骨骼化石,而且还保存了羽毛印痕。

短羽始中国羽龙的体长仅有三十厘米,头骨长度只有4.32厘米,股骨长度只有4.85厘米,是目前已知体型最小的非鸟类恐龙之一。古生物学家发现不同于同时期的其他基干恐爪龙类恐龙,短羽始中国羽龙的后肢并没有很长的飞羽,因此可能和它的同类相比更善于奔跑。

三、赫氏近鸟龙

赫氏近鸟龙(Anchiornis huxleyi)属于兽脚亚目伤齿龙科,是短羽始中国羽龙的近亲,同样生活在中侏罗世的中国辽宁省。赫氏近鸟龙的体长只有不足四十厘米,股骨长度只有4.32厘米到6.62厘米,体重仅有110克。

2010年,中国和美国不同领域的科学家组成研究团队,对赫氏近鸟龙化石进行研究,最终通过对赫氏近鸟龙化石保存的黑素体大小、长度、形状进行测量和统计复原了赫氏近鸟龙的羽毛颜色。

四、宁城树息龙

宁城树息龙(Epidendrosaurus ningchengensis)属于兽脚亚目攀龙科(Scansoriopterygidae),生活在中侏罗世的中国内蒙古自治区,古生物学家推测这种恐龙可能一种栖息于树上的动物。

宁城树息龙的体长不足二十厘米,但是古生物学家推测目前发现的化石可能还是幼体,因此成年的宁城树息龙体长并不确定。大部分兽脚亚目恐龙的第二指是最长的手指,而宁城树息龙的第三指则是最长的手指,而且长度达到第二指的两倍。

宁城树息龙由中国古生物学家在2002年命名,不久之后另一群古生物学家根据其他标本命名了赫氏攀龙(Scansoriopteryx heilmanni),但是很快就有人指出赫氏攀龙其实是宁城树息龙的次同物异名,应予以废除。

五、胡氏耀龙

胡氏耀龙(Epidexipteryx hui)属于兽脚亚目攀龙科,生活在中侏罗世的中国内蒙古自治区。胡氏耀龙和宁城树息龙非常接近,但是二者的尾椎长度不同,胡氏耀龙的尾椎长度只有身体的70%,而宁城树息龙则达到300%。

胡氏耀龙的体长只有大约二十五厘米,但是长有四枚超过二十厘米的尾羽,古生物学家推测胡氏耀龙的只有164克。

六、巴塔哥尼亚鼠龙

巴塔哥尼亚鼠龙(Mussaurus patagonicus)属于蜥脚形亚目(Sauropodomorpha)原蜥脚次亚目(Prosauropoda),生活在晚三叠世的阿根廷。

古生物学家只发现了巴塔哥尼亚鼠龙的幼体和蛋化石,这些幼体的体长只有二十到四十厘米左右,但是古生物学家推测成年的巴塔哥尼亚鼠龙的体长可能超过三米。

七、豪氏欧罗巴龙

豪氏欧罗巴龙(Europasaurus holgeri)属于蜥脚次亚目(Sauropoda)大鼻龙类(Macronaria),生活在晚侏罗世的德国北部。

古生物学家发现的豪氏欧罗巴龙化石包括超过11个个体,属于不同发育阶段,体长范围从1.7米到6.3米。因为豪氏欧罗巴龙的化石产于海相碳酸盐地层中,因此这些恐龙可能居住在岛屿上,并且由于岛屿的隔离环境形成侏儒物种。

八、达契亚马扎尔龙

达契亚马扎尔龙(Magyarosaurus dacus)属于蜥脚次亚目巨龙类(Titanosauria),生活在晚白垩世的罗马尼亚。达契亚马扎尔龙的体长只有六米,而其近亲乌因库尔阿根廷龙(Argentinosaurus huinculensis)和瑞氏普尔塔龙(Puertasaurus reuili)的体长则超过四十米。

地质学家认为晚白垩世的欧洲被一片浅海覆盖,而现在的罗马尼亚刚好位于一个被称为哈特兹哥岛(Hatzeg Island)的岛屿。古生物学家认为由于岛屿的隔离环境,因此达契亚马扎尔龙形成侏儒物种,比其在大陆上的近亲体型小得多。

达契亚马扎尔龙最早由Baron Franz Nopcsa发现,这位被称为“恐龙男爵”的特兰西瓦尼亚(今属罗马尼亚)贵族在第一次世界战争中曾经作为一名间谍为奥匈帝国工作,而且提出了重要的古生物学观点。

九、哈嘉弗鲁塔齿龙

哈嘉弗鲁塔齿龙(Fruitadens haagarorum)属于鸟臀目(Ornithischia)异齿龙科(Heterodontosauridae),生活在晚侏罗世的美国科罗拉多州。

古生物学家推测哈嘉弗鲁塔齿龙的体长只有六十五厘米到七十五厘米,体重500克到750克,是已知体型最小的鸟臀目恐龙之一。哈嘉弗鲁塔齿龙和其他异齿龙科恐龙的上下颌都具有犬齿状的牙齿,古生物学家认为犬齿状的牙齿可以用于搏斗和自卫。

十、奇异辽宁龙

奇异辽宁龙(Liaoningosaurus paradoxus)属于甲龙亚目(Ankylosauria)结节龙科(Nodosauridae),生活在早白垩世的中国辽宁省。

奇异辽宁龙的体长只有大约三十四厘米,但是古生物学家认为目前发现的化石可能属于幼体,因此成年的奇异辽宁龙的体型可能更大。

十一、莫氏狮鹫角龙

莫氏狮鹫角龙(Gryphoceratops morrisoni)属于角龙亚目(Ceratopsia)纤角龙科(Leptoceratopsidae),生活在晚白垩世的加拿大阿尔伯塔省。目前仅发现了一件莫氏狮鹫角龙的下颌化石,古生物学家推测这种恐龙的长度只有五十厘米。

古生物学家认为这件莫氏狮鹫角龙下颌化石的前齿骨关节面(predentary articular surface)达到下颌长度的一半,因此可能是一个成年个体。因此古生物学家认为莫氏狮鹫角龙不仅是已知体型最小的角龙亚目,而且是已知体型最小的鸟臀目恐龙之一。

美颌龙是最小的恐龙,是一属小型的双足肉食性兽脚亚目恐龙。它约有火鸡的大小,生存于晚侏罗纪提通阶早期的欧洲,约1亿5000万年前。

美颌龙约有鸡那么大,美颌龙被描述为最细小的恐龙。搜集得来的美颌龙标本只有约1米长,估计重0.83~3.5千克。美颌龙是细小双足的动物,长有长长的后肢及尾巴,在运动时靠尾巴平衡身体。前肢比后肢细小,手掌有三指,都有着利爪,用来抓捕猎物,除了在前颌骨最前端的牙齿外,其他的牙齿都有着锯齿。

扩展资料:

分布范围

美颌龙的化石是较为完整的骨骼。现时已知的物种只有长足美颌龙,不过于1970年代在法国发现的较大标本曾一度被认为是另一物种的C.corallestris。已知的美颌龙标本是两个接近完整的骨骼,一个标本是从德国发现长约89厘米,另一个标本则是从法国发现长约125厘米。

德国标本是于1850年代在巴伐利亚的索侯芬石灰岩中被发现。索侯芬石灰岩亦发现了一些完好的化石,如始祖鸟仍有羽毛轮廓及一些提通阶时期的翼龙目仍有翼膜铭刻。较大的法国标本是于1972年在法国东南部近尼斯发现的。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美颌龙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outofmemory.cn/tougao/6090423.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3-14
下一篇 2023-03-14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