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网管交换机怎么设置

非网管交换机怎么设置,第1张

网管交换机支持SNMP协议,SNMP协议由一整套简单的网络通信规范组成,可以完成所有基本的网络管理任务,对网络资源的需求量少,具备一些安全机制。SNMP协议的工作机制非常简单,主要通过各种不同类型的消息,即PDU(协议数据单位)实现网络信息的交换。

网管型交换机采用嵌入式远程监视(RMON)标准用于跟踪流量和会话,对决定网络中的瓶颈和阻塞点是很有效的。软件代理支持4个RMON组(历史、统计数字、警报和事件),从而增强了流量管理、监视和分析。统计数字是一般网络流量统计历史是一定时间间隔内网络流量统计警报可以在预设的网络参数极限值被超过时进行报警时间代表管理事件。

非网管型交换机和网管型交换机之间的差别有点类似于功能手机和智能手机,不论是什么手机其最核心的功能就是打电话,那么非网管型交换机和网管型交换机的最核心功能也是网口扩展和数据交换。如同智能机在打电话的基础上加载了诸多智能应用一样,网管型交换机也是在数据交换这一核心功能的基础上增加了诸多管理功能,主要是冗余环网设置、端口监控、划分VLAN等等。而非网管型交换机就没有这些复杂的功能,无需设置,即插即用,俗称“傻瓜交换机”。

非网管型交换机的优缺点

非网管型交换机最大的优点就是价格便宜,即插即用免配置。其缺点主要如下:

功能有限,组装单一,常用于小型网络,较少应用在大中型网络中(一般仅用作接入层交换机),对网络升级、扩展存在大的局限

不支持MAC地址的绑定

不支持基于流量的控制

不支持ARP防护。局域网的ARP攻击如同病毒一样,轻则造成通信变慢、网络瘫痪,重则造成信息泄密

不支持VLAN划分。在同一非网管交换机上连接的终端用户处于同一广播域中,如爆发广播风暴,交换机不能对其进行防护和抑制。使整个网络出现拥塞、阻断、泛洪,导致整个网络瘫痪

网管型交换机的优缺点

网管型交换机的缺点主要是成本相对较高,且需要进行配置,但其优点很多:

背板带宽更大,数据转发速度更快,数据吞吐量大,包丢失率小,延迟低,一句话,性能更好

提供灵活的端口管理功能,针对端口的工作模式、速率、信息统计可更直观的管理和查看

链路聚合可以让交换机和交换机以及交换机和服务器之间通过多个以太网端口绑定在一起,实现负载均衡

支持DHCP的功能

具有ARP防护功能,增加网络安全特性

可绑定MAC地址,从而进行MAC地址的过滤、MAC地址锁定,并可以构建静态的MAC转发表,具有较好的安全性能

交换机的端口镜像功能可以将一个端口的流量和状态复制到另一个端口,用于监管

访问控制列表可以对IP数据包进行控制,比如限制它的流量、出入以及提供QoS等

支持VLAN划分。用户可以针对不同的应用进行虚拟子网划分,有效的对网络进行控制和管理,进一步抑制广播风暴

能够支持IEEE802.1Q和基于端口技术的VLAN。而IEEE802.1Q VLAN中涉及的GVRP(GARP,VLAN注册协议)和GMRP(GARP组播注册协议)也被广泛地支持

支持SNMP功能,更能对网络实现很好的管理和控制

易于管理,可以通过网络管理软件进行管理,也可以通过其本身的访问控制对其进行远程访问,增加网络的安全性和可控制性

网管型交换机的外观特点

非网管型交换机和网管型交换机在外观上也有区别,非网管型交换机的`网络接口形式单一,而网管型交换机的网络接口形式比较丰富,往往同时具有SFP接口和1000/100/10M自适应RJ45网口。

此外,网管型交换机通常还具有Console口,有不同的接口形式。早些年的Console口通常是RS232串口,现在大多数交换机采用RJ45网口或者USB作为Console口。Console口就是专门用于管理交换机的接口,通常需要专门的线。一般来说Console线一端是串口,用于连接管理交换机的电脑另一端是RJ45接头,用于连接交换机的console口,如下左图所示。还有一种Console线的一端是串口而另一端是USB口,用于Console口为USB口的交换机,如下右图所示。

非网管交换机和网管交换机的用途

按照当今复杂的网络构成方式,网络交换机按用途通常被划分为接入层交换机、汇聚层交换机和核心层交换机。这几种交换机该选择非管理型还是管理型呢?我简要总结如下:

非网管型交换机通常用做接入层交换机

汇聚层交换机一般都用网管型交换机,但小型网络也可以采用非网管交换机

核心层交换机一定是网管型交换机

大中型网络的汇聚层交换机通常选用网管型交换机

大中型网络的接入层交换机视具体应用需求而定,可以使用非网管型,也可以使用网管型

百兆非网管交换机的安装方法:\x0d\x0a1、给交换机插上电源线并通电。\x0d\x0a2、用网线将交换机和上级设备连接起来,接上级设备的网线一般插在第一个接口上。\x0d\x0a3、用网线将电脑的交换机连接起来,任意端口都可以。\x0d\x0a\x0d\x0a提示:百兆非网管交换机不用任何设置,网线接任意端口都可以。

腾达交换机基本都是非网管型交换机,不需要任何设置,用网线将其中一个LAN接到上级设备(比如路由器或交换机)上,其余的口用网线直接连接设备(比如电脑、电视)即可。非网管交换机,以下是我为大家整理分享的tenda交换机怎么设置,欢迎阅读参考。

一、tenda交换机怎么设置

1.打开浏览器在网址栏输入192.168.0.1设置界面,点击系统管理---DHCP开关(DHCP服务器),启用的勾去掉,点击确定。

2.点击系统管理---重启设备

3.重启后将上级出来的线接路由器1/2/3接口任意一个,电脑也需要接1/2/3接口上。

注:为了方便管理,上级路由器登录IP例如192.168.0.1,当无线交换机使用,建议次路由登陆IP设置192.168.0.2(点击系统管理---登陆IP,可以修改)。

腾达交换机基本都是非网管型交换机,不需要任何设置,用网线将其中一个LAN接到上级设备(比如路由器或交换机)上,其余的口用网线直接连接设备(比如电脑、电视)即可。非网管交换机,是相对网管型交换机而言的。网管型交换机的数据,会通过简单网络管理协议(SNMP)来实现配置,SNMP协议是目前基于TCP/IP网络使用最广泛的网络管理协议,可以对数据的地址、端口、协议类型、服务等进行过滤,通常还拥有VLAN划分功能。但是非网管交换机对数据不做直接处理。

二、拓展:工作原理

交换机工作于OSI参考模型的第二层,即数据链路层。交换机内部的CPU会在每个端口成功连接时,通过将MAC地址和端口对应,形成一张MAC表。在今后的通讯中,发往该MAC地址的数据包将仅送往其对应的端口,而不是所有的端口。因此,交换机可用于划分数据链路层广播,即冲突域;但它不能划分网络层广播,即广播域。

交换机拥有一条很高带宽的背部总线和内部交换矩阵。交换机的所有的端口都挂接在这条背部总线上,控制电路收到数据包以后,处理端口会查找内存中的地址对照表以确定目的MAC(网卡的硬件地址)的NIC(网卡)挂接在哪个端口上,通过内部交换矩阵迅速将数据包传送到目的端口,目的MAC若不存在,广播到所有的端口,接收端口回应后交换机会“学习”新的MAC地址,并把它添加入内部MAC地址表中。使用交换机也可以把网络“分段”,通过对照IP地址表,交换机只允许必要的网络流量通过交换机。通过交换机的过滤和转发,可以有效的减少冲突域。

1.端口

交换机在同一时刻可进行多个端口对之间的数据传输。每一端口都可视为独立的物理网段(注:非IP网段),连接在其上的网络设备独自享有全部的带宽,无须同其他设备竞争使用。当节点A向节点D发送数据时,节点B可同时向节点C发送数据,而且这两个传输都享有网络的全部带宽,都有着自己的虚拟连接。假使这里使用的是10Mbps的以太网交换机,那么该交换机这时的总流通量就等于2×10Mbps=20Mbps,而使用10Mbps的共享式HUB时,一个HUB的总流通量也不会超出10Mbps。总之,交换机是一种基于MAC地址识别,能完成封装转发数据帧功能的网络设备。交换机可以“学习”MAC地址,并把其存放在内部地址表中,通过在数据帧的始发者和目标接收者之间建立临时的交换路径,使数据帧直接由源地址到达目的地址。

2.数据传送的工作原理

交换机的任意节点收到数据传输指令后,即对于存储在内存里的地址表进行快速查找,从而对于MAC地址的网卡连接位置进行确认,然后再将数据传输到该节点上。如果在地址表中找到相应的位置,则进行传输;如果没有,交换机就会将该地址进行记录,以利于下次寻找和使用。交换机一般只需要将帧发送到相应的点,而无需如集线器发送到所有节点,从而节省了资源和时间,提高了数据传输的速率。

3.数据传送方式

通过交换的方式进行的数据传输,其实就是交换机的数据传送的.方式。之前的集线器,更多是利用共享的方式,来对数据进行传输,没有办法从通讯的速度上进行要求。集线器的共享方式,也就是常说的共享式网络,以集线器作为连接设备并且只 有一个方向的数据流,因而网络共享的效率非常低。相对而言,交换机能够对连接到自身的各台电脑进行相应的识别,通过每台电脑网卡的物理地址也就是常说的MAC地址,来进行记忆和识别。在这样的前提之下,就不用再进行广播寻找,而能够直接将记忆的MAC地址找到相应的地点并且通过一个临时性专用的数据传输通道,来完成两个节点之间不受外来干扰的数据传输的通信。由于交换机还具有全双工传输的方式,所以也可以对于多对节点间通过同时建立临时的专用通道,来形成一个立体且交叉的数据传输通道结构。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outofmemory.cn/tougao/7801572.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4-10
下一篇 2023-04-10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