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这货的神奇之处在于,它不仅仅是在保存网页信息到笔记中,甚至可以当做 阅读器 。
浏览器插件,大多数人都知道简而精的原则,能少装则少装。我常用的Chrome浏览器,和mac原生的Safari相比有个致命缺陷,它缺乏原生的阅读器模式。当然不乏这样的插件,但很少有做到Safari那样顺滑的。
从前evernote家族有很多不同功能的小插件,比如老用户一定还记得图标是盏台灯的那个阅读器插件,但后来在不断整合中,这款插件被除名了。当时桑感很久,从开始用Chrome开始就一直装着,突然不见了一时难以适应。
但其实它的功能并没有消失,而是像evernote家族的其他插件一样,被整合统一在现在这个clip插件里了。而simple article模式,就大幅度继承了从前的阅读器插件功能。
有时打开一个网页,离wifi太远,或者任何不可言说的原因,某些网页可能是介种状态:
这都神马小破字一大片,排版哪儿去了,阅读体验太差。
或是一大堆评论,不论是新闻网站,还是blog,还是贴吧……它们大量占用页面空间,干扰阅读。有些可能很恶心、看了郁闷的评论永远都在那里。人类在垃圾信息面前,总是无限纠结地徘徊。
一大堆链接占用2/3个页面,即使没挂掉,它们的存在就是种罪恶,勾引人类无限地点下去,就像TB的宝贝链接,子子孙孙无穷尽已。
大体上就是这三个原因让苹果用户钟爱Safari的浏览器reader功能。作为Chrome用户,就只能靠插件,上图。
还是这个半死不活的链接,还是这个垃圾排版的页面,打开evernote的clip插件,选择simpled article模式后,瞬间……难以相信还是同一个页面!所有的垃圾信息、垃圾链接被屏蔽,只剩简洁的排版、米黄背景、和纯净的页面。很养眼。
但作为一款笔记插件,它的功能远不及此。除了之前提到的和其他模式通用的标签、定时提醒等常用功能外,还可以 标注 !!!有时读新闻,很自然想去像日常阅读材料一样,用马克笔画几行重点,虽然对记忆没什么用,但能帮我们在第二次回顾全文时快速锁定重要信息。
在这个simple article界面下直接用鼠标选中文字那样即可,选中部分自动变成黄色。整个 *** 作自然~手感顺滑~这个阅读界面不伤眼,适合长时间阅读;另外,黄色高光的选择也十分用心,并不是荧光黄色,而是偏深的,长时间阅读后会发现这种黄色更顺眼。
MAC用户都熟悉的 *** 作,在段落处两指点击两下,自动放大局部。再点两下,复原。因为这个功能骗了多少小姑娘买苹果本子和iPad……当放大之后,妥妥的变身……阅读器。
并不是我只截了一部分,这是全屏后截图。此功能让11寸的mac屏幕甚至比13寸的普通笔电还显大。
放大之后,可以看到黄色标记处并不是纯直线,而是模仿真实的马克笔,边缘有些许弯曲。一个无关紧要的细节足以看到制作者的精心。在这个放大页面下,同样可选中内容,添加黄色高亮标注。取消也很容易,单击就可以了。如果仅标注一个词,和大多数笔记程序 *** 作相似,单击两下即可。
回到电脑evernote程序看看保存后的笔记。标注完全一致。
这个功能首先可以当做阅读器使用;其次,在读不特别重要的内容时,第一次阅读时就整理出了重要信息,不需要先保存成一条笔记,再到APP上重读一次,不知不觉解决了大量时间。
试想一下:当你在读一般性的科学新闻时,发现比较有启迪性的内容想要深入研究一下,搜索相关文献。在第一次阅读时,一次性 标注了所有需要查阅的 部分,接着只要按照笔记中的提示Google scholar就好。找到新的内容后,可能还会存入新的笔记,这时候可以把这篇新闻当做总目录提示, 在每一个黄色高光处,加入新笔记的链接 !再给这篇笔记 设置复习时间 ,当再次阅读时,只要点击黄色标记处,相关的笔记就会d出来。
学习真的很容易,重点是你要找到有趣的方法!!
虽然在APP中标注有快捷键配合已经足够便利,但实际体验,并没有浏览器直接选中来得简单。其他功能前面提到过,可以添加tag,提醒,原网页链接等等。
大家好,我是Tee桑,一个画画,摄影和写作的准自媒体人。
前阵子618,买了印象笔记的618元的5年专业版会员送了背包和电子屏以及又花了300元买了智能笔来配合,事后看了些帖子也觉得印象这波营销吃香挺难看的。撇开是否交了智商税不说,毕竟我每年的知识付费订阅也有小万元,知识和工具都是为人个人积极成长服务的,我从中受益产生的价值也远超这些。
印象笔记 Evernote 印象中我是从11年,12年开始用起来,好像有个三个账号,目前用的账号是13年用到现在。以往的使用习惯是不怎么用剪辑功能,所以虽然每个月几乎消耗不了多少上传流量额度,但同时也避免了很多评论印象笔记反馈的问题,就是加载慢,卡的问题。谁叫我量少呢~
作为一个习惯输入和输出的『准』自媒体人,我使用印象笔记更多的是一个敲击键盘输入的过程,是一个文字转电子档的工具,也是一个方便在线让我能和朋友头脑风暴的平台。
我会在以下几个方面用印象笔记来记录:
TODO list:我会用手帐本和印象笔记同时备份下,哪个方便先打卡哪个,然后临睡前再回顾下,没完成的我会在印象笔记上记录心得,以及优化下打卡事项
然后分了绘画,摄影,写作,生活四个主要的笔记本,把一天会产生的内容文字版就输入在里面,作为复制黏贴使用。我永远相信好记性不如烂笔头,不相信我这糟糕的记性,所以当下想到什么就力所能及的通过手账本或印象记录下来,如果是先在印象里写的就大概率不会再手账本里再输入一次。但其实我更喜欢先手写的感觉,可能画画习惯了自由吧,书写的感觉总是自在的。所以印象笔记也承载了我这几年在技能知识点上的成长,也方便我复盘。
然后笔记协作功能,在笔记设置里设置好朋友的印象笔记邮箱,邀请后就能协作书写笔记,这个经常运用在我和小伙伴们头脑风暴上。因为沟通一切可视化又方便查阅,所以会很有效率。
网页剪辑功能似乎也就今年才用起来,本质就相当于当年的网页收藏夹,但我的体验一般放进去是很少再次打开的,所以也是我很少用这个功能的原因,我的成长更依赖于有效输入和输出,而避免那种收藏了就学会了的心理安慰和自嘲。
以上应用的功能其实说白了任何一个笔记 APP 似乎都能满足我,又或许都不用收费。那我只好借用『为信仰充值』来搪塞吧。既然我用的挺顺手的,也不在乎给技术团队一些支持了。
但我确实要与时俱进了,这次买的智能笔,电子板的运用场景便是省了我电子备份的环节,当然对于我们这种画画的,电子版还能用来演示观察起稿,还能有轨迹录制功能,这功能或许还是用的上的。印象笔记这几年也越做越复杂,也怪不得被人吐槽已经忘了初衷啥的。我因为没怎么关注这些新增加的功能,但有空我也可以研究下,比如思维导图,超级笔记,空间等功能,从使用上应该还是会提升些效率的。当然,对于印象识堂这种容易分散注意力的栏目,就用碎片时间看看涨涨知识就是了,比如地铁上或者等候时间上。
我最近比较认可的一个观点是流量的本质就是用户的注意力,自媒体要做的也正是制作内容去分散和引导用户的注意力往自己内容上来。所以印象笔记这么越做越啰嗦也能理解,本质是个笔记 APP,同质化的又那么多,如何吸引眼球,所以骂声多也是它能接受的吧。
以上分享既不是推荐也不是吐槽,只是客观分享了我用印象笔记干了点啥,以及之后我的使用规划,对于工具的使用这几年我还是相对态度积极的,不同的使用需求我也不介意是否是在一款还是多款 APP 来满足,可能我先追求把事给做了,然后再想办法提高效率。关注点既然在做事上,所以工具的选择就不会那么纠结了,能满足就用。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