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发一个 windows 级别的 *** 作系统难度有多大

开发一个 windows 级别的 *** 作系统难度有多大,第1张

作为曾经的码农来回答一下

开发一个类似win的成熟的桌面级 *** 作系统,难度高过众所周知的曼哈顿计划和登月计划,是不是觉得有些夸张?但事实可能就是这样。

vista代码行数5000万行,打印出来是170万页A4纸,耗资超过200亿美元,这还是有了微软那么多年积累,只开发vista的费用,win7 4000万行,win10数据没有公布,但行业预估在5000到7000万行。

win7公开的开发工作人数是23个小组,每个小组约40人,分别负责windows中的每个模块的开发,比如设备和媒体,文件系统,桌面图形等等,这还是在vista基础上的开发,并不是从头开发。

windows的发展已经有了30年,中间的积累,走的弯路都不是外人可以轻易得知的。

我国的自助 *** 作系统,实际都是开源系统的二次开发,远不是从0开始的建设,而且软件的开发并不是1+1=2那么简单。不是说你能盖5层楼,我给你投两倍人力物力你就能盖出十层楼来。

说个有趣的小故事吧,微软的excel现在已经成为了祖传代码,里边存在很多无用代码,但微软自己都不敢把excel重新写一遍。

MSDOS系列

WINDOWS 3.*系列

WINDOWS 95

WINDOWS 98

WINDOWS 2000

WINDOWS ME

WINDOWS 2003

WINDOWS XP

还有支持64位的WINDOWS系统WINDOWS VISTA

Windows Vista(以下称Vista)的兼容性一直被人诟病,因此,尽管微软在Vista的研发上投入了惊人的时间、人力和金钱,但Vista目前在全球的装机率却始终在20%左右徘徊……更多的用户在等待Service Pack 1(补丁集,以下称SP1)的发布,希望解决了兼容性问题后再安装Vista。

当SP1发布在即时,微软抛出了又一个重磅的消息:Vista全面降价,降价幅度最高达到50%。这对用户来说是双重“利好”,这样的双重“利好”反映了微软什么样的策略?它将给Vista未来的命运带来什么影响?带着这些有意思的问题,我们来尝试寻找一些答案。

销售、技术双管齐下,为Vista普及加速

客观地说,SP1确实不是一个简单地把补丁捆扎起来忽悠用户的应景之作,它实实在在地下了很多功夫,收集了来自测试实验室和终端用户的数量巨大的反馈,并与合作伙伴一同工作,取得了不小的进步。

集成了SP1的Vista提供了从非常老旧到极为发烧的硬件的良好支持,尤其是在品牌电脑上安装时,首次安装完毕就很少再需要其它的驱动了。另一个值得称道的改进是对应用程序兼容性的支持,以往在Windows XP上能够运行的大多数程序也可以直接在SP1上运行,而更老旧的程序也基本上都可以以向下兼容模式运行。对现有软硬件支持的实质性改进,是Vista能够被接受的关键。

当然,SP1在技术方面还有另一些比较大的改进,比如文件拷贝速度变快,这样的改进还有20多项,写在微软的技术白皮书中。

按理说,有了SP1的保障,微软大可以将销售策略向上游提升,建立更多的分销渠道并稳定售价。然而,此时微软却启动了更加吸引用户的降价策略:首先是针对系统集成商版本的降价,这个降价幅度比较低,约10%。而对于零售用户,Vista的折扣以20%起,最高可达50%。微软对于打算购买Vista旗舰版的用户还有特殊的优惠,提出了“想好了随时升级”的步进策略,也就是用户可以随时把自己当前的Vista版本向更高一级的版本升级,而只需要支付差价。

这种价格和技术双管齐下的局面,可能会让更多的消费用户做出短期的升级购买决定。这样看来,微软是希望通过这样的策略,在短时间里造就大量的Vista用户,让Vista能快速成为主流 *** 作系统,但这是微软的全部意图吗?

Vista只是一个过渡的产品?

往前想一想,无论是从Vista的研发和销售局面,还是此次的全面降价策略,我们其实都感觉到了一种似曾相识。不言而喻,Vista和它的上一代产品Windows XP相比,可以说在诸多方面都有着极大的差异。无论是从表面上的用户界面、 *** 作习惯还是底层的驱动模型和安全层设计,Vista都和Windows XP大不一样了。

如果从这个角度来看的话,Vista可以视作一个Windows新设计理念的开端产品。历史上也曾有过类似的产品——Windows Me,它是Windows 9X内核的末代产品,但引入了很多后来Windows 2000中沿用的概念和风格。

微软在Windows Me上市不久就启动了Windows 2000的研发,随即启动了针对Windows Me的降价计划,从99美元降到了59美元。这一举措引发了装机的热潮,微软因此营收大增,保证了Windows 2000的研发经费,同时有效地降低了Windows Me的上一代产品——Windows 98第二版的竞争优势。最终在Windows 2000发布后不久,Windows Me也就进入了隐退时期,但Windows 2000的高认同率无疑和Windows Me的成功有着明显的联系。

而对Vista来说,它的上一代产品Windows XP的最新补丁集Service Pack 3尚未发布,下一代产品Windows7却已经立项启动,它和Windows Me的情况在几个细节上不谋而合:前后都有产品在热火朝天地研发,和上一代产品有较大差异但并非具有彻底的革命性,下一代产品的研发和现役产品的销售关系较大。

这样看来,Vista的产品生命周期可能会非常短,而它的下一代产品或再下一代产品,却极有可能长期占领市场,定义下一代消费 *** 作系统的主流。而Windows7的研发无论从技术还是经费方面都对Vista有依赖,我们应该可以期望Windows7会是一个取Vista之长、避Vista之短的成功产品,而Vista本身,则有可能成为一个过渡的产品。

此次这种明显以短线收益为目的的降价销售策略,可以理解为微软公司正在为新一代的 *** 作系统研发筹集必备的资金而即将发布的SP1则可以视为一种性能增值,是新一代 *** 作系统的探路者和铺路石。微软利用Vista对新系统的技术做好反馈群体的培养和新用户接受时间的缓冲,可谓一举两得。

近期格局和远景预测

可以预见,Vista的降价计划将在SP1的公众下载发布在即、集成光盘封装待市的时候,为它占领市场起到一个功力强大的助推器作用。虽然Windows XP的Service Pack 3多少会让用户黏性效应再多挺一段时间,但Windows XP迟早会和Windows 2000和Windows 98一样进入消费 *** 作系统市场的“名人博物馆”,而让位于主流。在Vista发布一周年之际,它售出了第1亿份拷贝,如果和Windows XP按同样的PC数量的比例来看,它本应售出1.5亿份或更多才正常。但降价计划公布后的一个月之内,它就拿下了在消费市场上售出2000万份的喜人销售战果,如果不出意外,Vista的主流局面将在本年年中确立。

但是Vista注定不是一个有着长期活力的产品,而是作为第一个吃螃蟹的角色为一个时代肇始,这也是微软为何把它称为“十年内最重要的系统”之一的原因。SP1和降价策略的同步启动,暗示着Vista的过渡期实际上已经开始。微软必须在短期内通过这个过渡产品取得营收,来支付未来数字战争的军需。

Windows7正在快步向我们走来,甚至现在已经有一些人得到了它的最初建构。一两年内,我们会愉快地使用Vista,但是我们更期待的则是它触发的新一场用户体验革命,乐观地估计,在2011年我们就能够看到Windows7的公测甚至社区发布。希望到那个时候,Windows能够做得更好,同时也会更便宜。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outofmemory.cn/tougao/7876600.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4-10
下一篇 2023-04-10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