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8可以每次都执行i=(i+1)%9,
2-255可以每次都执行i=(i+1)%254+2,
0-99可以每次都执行i=(i+1)%100
这样就不用加判断了
单片机计数阈值的设定需要根据具体的应用场景和计数器的工作原理来确定。一般来说,计数器的阈值可以通过以下几种方式进行设定:1. 固定阈值:根据应用场景的需要,事先设定好计数器的阈值,例如设定为1000,当计数器计数到1000时,触发相应的 *** 作。
2. 动态阈值:根据实际情况动态设定计数器的阈值,例如在测量温度时,根据温度变化动态调整计数器的阈值。
3. 自适应阈值:根据历史数据和实时数据来自适应地调整计数器的阈值,例如在机器学习中,根据历史数据和实时数据来自适应地调整模型的阈值。
在设定计数器阈值时,需要考虑计数器的精度、计数范围、计数速度等因素,以及应用场景的实际需求。同时,还需要注意阈值的设定是否合理,是否能够满足实际需求,以及是否存在误差等问题。
残差评价函数阈值设置步骤如下:1、确定评价函数:首先需要确定用哪种评价函数来计算模型的预测误差(例如均方误差、平均绝对误差等)。不同的评价函数有不同的计算方法和适用范围,因此需要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评价函数。
2、划分训练集和测试集:将数据集划分为训练集和测试集,并在训练集上训练模型,在测试集上进行验证。这样可以避免模型在训练数据上的过拟合,同时也可以检验模型的泛化能力。
3、计算残差:在测试集上进行预测,并计算真实值与预测值之间的残差(即评价函数的值)。可以使用Python等编程语言进行计算。
4、分析残差:将残差结果进行可视化或统计分析,以确定残差的分布和规律性。可以使用散点图、箱线图等作图方式进行可视化,也可以计算均值、标准差等统计量来分析残差。
5、设置阈值:根据残差的分布和规律性,确定合适的阈值。可以根据经验或统计分析来进行选择,也可以通过试错法进行调整。
6、重新训练模型:根据设定的阈值,重新训练模型,并在测试集上验证模型的预测效果。如果模型效果不理想,可以重新设定阈值并调整模型参数,直至达到最优的预测效果。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