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IDI是什么意思 [手机]

WIDI是什么意思 [手机],第1张

WIDI全称WIDI Recognition System,是一款音频转换工具。程序可以自动识别并将 WAVE、MP3等 文件转换成 MIDI 文件。WIDI最大的好处就是它对波形文件的采样率、单声道/立体声模式乃至文件的长度都没有限制,如果被识别的波形文件各个伴奏声部都足够清晰,WIDI的识别效果确也是不错的。通过限制音频表,可以得到高清的MIDI音符。目前最高版本:3.3此软件的用途目前体现在MIDI铃声手机与MIDI相关软件制作(如VOS)上。WIDI软件真正让MP3完全MIDI化 很多人都喜欢将一些流行歌曲重新编曲,制作一个属于自己的MIDI版本。不知大家有否想过,如果有一种软件可把CD内的歌曲,直接转换为MIDI档案的话,那有多好呢!这既省却以MIDI键盘输入的过程,又毋须花大量时间「拆歌」(凭听觉从唱片中分开各音乐部分的演奏技巧),大可照软件所预备的歌谱来演奏便可,省时省力。 今次为大家介绍一套可把WAVE及MP3音效文件,转换为MIDI档的软件:WIDI Music Recognition System。看罢「WIDI」这个字,相信各位都意会到,WIDI Music Recognition System是一套专门将WAVE等声音档转换为MIDI档的软件。笔者曾试用过多套声称能将WAVE转换为MIDI的软件,但当中能取得满意效果的实在寥寥可数,其中以WIDI Music Recognition System的效果最理想,无论是对WAVE档的采样率、单声道/立体声模式,以及文件的长度都没有限制,如果原WAVE档的各伴奏部分够清晰的话,WIDI的识别效果是相当不俗的。 识别独奏最好笔者试用后发现,WIDI Music Recognition System识别得最好的,是单一的乐器演奏,如钢琴或结他的独奏曲,其次是层次分明的流行曲。但对于结构复杂的管弦乐或交响乐,则难有满意的效果。虽然有如此方便的软件,但一边聆听一边把歌曲分析,对学习音乐的朋友来说是一种必须的训练,可以的话,自己试试,不要全靠计算机。 转文件程序大公开 step1 先决定要转换的歌曲,然后利用MusicMATCH Jukebox( http://www.musicmatch.com/)这实用的撷取音轨软件,把歌曲由原来的CDA档案转为WAVE档。 step2 开启WIDI Music Recognition System,在功能列选择「File→Open」,开启上一步准备好的WAVE档案(最新的2.6版本也支持MP3档案),便会看到如图的声波图,你可用在声波图左上角的「Play」按钮来播放此WAVE文件。 step3 最好能在转换过程前,得悉该歌曲的曲调、节拍及决定好用什么乐器(Sound Font)来显现该音乐的旋律,然后进入「File→Options→Recognition Settings」,在该窗口中输入该歌曲的曲调、节拍及Sound Font。这将对你将来的编辑工作有很大帮助,因为你只要输入正确的曲调及节拍,将来的乐谱便不会因曲调不协调而出现大量的升半音号(#)及降半音号(b)了。 step4 一切准备就绪便可开始转换,在功能列选择「Process→Go」,或直接点选图形按钮「→」,WIDI便会开始对该WAVE档进行处理。整个处理过程是需要一点时间的,完成后便会出现一个转换好的MIDI播放列,以及一个称为「G」的图形。这个GS档关乎到更深一层的采样模式,但对今次的示范并不构成影响,故笔者亦不多作介绍。最后选择「File→Save」,将该MIDI档储存。 step5 最后,大家可试用一些MIDI编辑软件(例如Cakewalk)来开启档案,听听效果是否满意。 step6 试听时,你可能会发现一些地方出现节拍不协调及音符不对的情,那你便要开启编辑软件中的五线谱作出适当的修改。尽管如此,WIDI的识别率约90%,相当不俗。

个人极其、非常不推荐widi转midi,或者说音频转midi。

现在还没有真正非常成熟的技术,可以说把音频文件很好的转换成midi,跟音频音质好坏没有关系。而是现在转换midi识别的方式太死板了,就拿widi来说,你转换一个音频文件为midi后,音频里面乐器的一些技巧,踏板,延音,触发效果,这些都会被识别成音符转换出来,结果就是听到的声音非常非常杂乱。你还要分辨那些不要的杂音,手动去删除那些多余的音符。这个过程绝对会坑死。

1、打开WIDI 3.0 Pro 软件后,如图打开要转换的文件。

2、打开后就是这个样子了。

3、接下来选择音色(也就是乐器)。如图所示

4、选择音色由于这个软件目前还没有完全中文版,所以英语不好的建议安装金山词霸,使用里面的取词工具。

5、选择好乐器后,如图转换。

6、保存文件就点图中圈的那个按钮。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outofmemory.cn/tougao/7935957.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4-11
下一篇 2023-04-11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