该技术指睡眠(sleep)和休眠(hibernate)同时进行,也就是说,先把信息写到硬盘的hiberfil.sys文件中,再进行睡眠。如果没有终止外部供电,则睡眠,如终止外部供电,则再次开机时读取hiberfil.sys进行恢复,可以说整合了两者的优势:比起睡眠有防掉电的功能,且比起休眠在不终止外部供电的情况下启动速度更快。这一项可以在高级电源设置中调整:
可更改右图中荧光笔突出的选项开启混合睡眠。
在默认安装好的NT6内核系统中,点击开始菜单也可以找到“睡眠”一项.这个“睡眠”的含义和上面的一样,可能有两种情况,随着混合睡眠的设置变化而变化。
如果用命令行禁用休眠,开始菜单的睡眠就是传统意义的待机,没有混合睡眠的功能以及设置项目了。
说了这么多,说说好处
混合睡眠是Win7所独有而WinXP所没有的,它结合了睡眠和休眠的所有优点。在进入混合睡眠后,系统会首先将内存中的数据保存到硬盘上,同时切断除内存外其他设备的供电。在恢复时,如果没有断过电,那么系统会从内存中直接恢复,只需要几秒钟如果断电,因为硬盘中还保存有内存的状态,因此还可以从硬盘上恢复,不用担心数据丢失。
ps:
混合睡眠模式需要主板的电源管理支持S3模式,不过一般的主板都支持该模式。如果你的电脑支持混合睡眠功能,那么在打开了混合睡眠功能后启动睡眠,系统就会自动进入混合睡眠状态。
混合睡眠模式。是睡眠模式和休眠模式的结合体。睡眠时除了内存保存数据外,还将内存的数据保存到硬盘上。仍然需要电脑在整个睡眠状态下持续供电。但是,如果发生断电,内存丢失数据,电脑还可以从硬盘恢复数据到内存中。
混合睡眠模式就像一个带有备份计划的更安全的睡眠模式。付出的代价就是硬盘读写。这种模式适合离开电脑时间不确定的情况下使用。
扩展资料:
休眠模式保存电脑状态的方式是将电脑内存中的数据保存在硬盘上。 硬盘可以在不需要持续供电的情况下保存数据。 因此,休眠模式不需要电脑继续运行。
当电脑处于休眠模式时,可以关闭电源。当电脑从休眠模式唤醒时,电脑会将之前保存在硬盘上的数据读取到内存中,这样电脑就恢复了之前的状态。由于读写硬盘都需要花时间,频繁读写也容易伤硬盘,因此这种模式适合长时间不在电脑前的情况下使用。如果长期不用,最好是关机。
睡眠模式是把正在运行的程序和打开的文档保存在电脑的内存中,其它设备都关闭。不过内存断电之后数据会丢失,所以睡眠模式要求电脑有持续的供电。唤醒电脑时,内存中的数据没有变化,电脑状态跟之前一样。
睡眠模式只是设备的关闭和启用,没有硬盘的读写,速度比休眠模式要快得多。睡眠模式适合于短时间离开电脑且不能断电。笔记本电池正常就可以使用,消耗的电量也很少,台式机插电即可,如果停电,数据就会丢失。
其实在win98到xp时代,这种模式叫待机(Standby)模式,不知道后来怎么给改成睡眠模式了,对于中文来说,还容易混淆。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混合睡眠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睡眠模式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休眠模式
您好,电脑的睡眠和休眠的功能分别是:
1)睡眠:把系统调到节能功效,关闭显示器,关闭系统所有的非主要硬件的电源,仅保留内存和处理器的低压运行模式,因为系统在睡眠之前的状态,包括在内存的数据,桌面开启的文件,或是正在运行的软件都不会关闭或是清除,仅仅是开启了低电压模式,也就是在不失去这些数据和状态下的最低电压。一旦开启屏幕,触碰键盘或是滑鼠,系统会自动的从睡眠中恢复到正常电压,继续工作。这种模式通常适用于比如从学校图书馆回到寝室,或是从公司回到家里,通常30分钟内都可以使用(睡眠)功能,这样再次开机使用时,系统恢复较快。
2)休眠:把系统内存的数据和系统状态储存在硬盘上的(休眠文件),也就是内存有多大,系统状态多复杂,系统会一次性压缩然后储存到硬盘上,然后直接断电。这种好处在于,下次开机时,系统会自动恢复到休眠之前的状态,而且在休眠期间,不使用电源。通常电脑需要从一个地方拿到另一个地方超过30分钟,比如几个小时时,会使用休眠状态。这样下次开机就不需要再次开启之前使用的软件,开机文档等等。坏处是需要在短时间写入大量的数据到硬盘里。
现在的计算机电源管理可以设置混合模式,也就是分为电脑连接适配器时的电源管理模式,和电脑使用内置电池的电源管理模式(笔记本电脑)。而每一个模式又可以设置时间,比如10分钟不使用电脑,先关闭显示器,再10分钟不使用电脑,关闭储存器,再10分钟不使用电脑,电脑自动睡眠,再10分钟不使用电脑,电脑自动进入休眠状态。
所以如何使用和配置就看您平时使用电脑的频率和时间而定了。任何电子产品在通电的情况下都存在损耗的,包括内存和硬盘。但相比较开机的状态,这种损耗是很小的。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