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山墙的安妮好段
1、窗下花坛里的紫色花簇拥着紫丁香树,沁人肺腑的甘草香味,随着晨风飘进了窗内,花坛的对面是一片平缓的坡,延伸向洼地。绿油油的紫苜蓿长得格外茂盛。洼地里如玉带一般流淌着一条河,小河两岸生长着白桦树。
白桦树林里的林间草地还分布着许多羊齿类、苔藓类植物,看上去非常好玩。小河的那边有一座小山丘,被针枞和枞树自然地分成许多条块,染上了一层绿色。
2、泉水清澈、深邃,如冰一样凉爽,泉底铺满了溜光水滑的红色砂岩,泉的周围生长着像椰子叶一样宽大的水羊齿草,泉的对面的小河之上横架着一座独木桥。走过独木桥就会看到山丘上的树林。树林里林立着粗大的枞树和虾夷松。
林间草地总是如黄昏一样昏暗,那里边的花除了森林中遍地都是的,最温柔、可爱、如梦幻一般的吊钟水仙外,还点缀着几个前些年开过后凋落了的、华美的幽灵般的、有着一种淡淡的美的贝茨海姆星。树木的枝头之间连挂着银丝一样的蜘蛛网,枞树的枝头和那一张张网似乎在亲热地窃窃私语着。
3、窗前是颗正值花期的樱桃树,低垂的枝头轻轻屋檐,雪白的花朵竞相开放,煞是好看。屋子两旁是个大果园,一边栽樱桃树,也都不甘寂寞,树上盛着开着鲜花,树下的杂草中点缀着蒲公英,紫色的花朵簇拥着丁香树,沁人心脾的甘草香味随着晨风飘进屋内,别有一番情趣。
4、虽然自己面前的大道变成了崎岖不平的小路,但是路边同样开满了美丽的鲜花。安妮一想到这里,就顿时看到了希望,觉得以后的生活照样能后充满欢乐和幸福。一个人只有勤奋学习、认真工作才会觉得充实;只有拥有志趣相投的朋友,才会玩的快乐;只有志向远大,才会时刻想着奋发向上。
5、这条被新布里奇的居民称为“林萌道”的马路,是一条长不过四五百码的大街。道路两旁种着漂亮的苹果树,繁茂的枝叶在上方形成一个美丽的拱门。向上望去,头顶上那洁白的花朵宛如芬芳馥郁的帐篷。粗大的枝叶下面,透出绯红的暮色余晖。
远处地平线处的天空仿佛一幅美妙的图画,绚丽的晚霞好像教室走廊尽头那一扇玫瑰色的窗户,一切是那么富有诗意。
作品主题
《绿山墙的安妮》是一部成长小说,从主人公安妮的成长经历中可以窥知作者超越所处时代的生态女性主义意识:世界是一个多元化的共同体;人是自然的一个部分,与万物构成密不可分的生命之网,人应当平等地对待其他生物;人与人应该相互关爱、相互帮助。
只有这样人类才能摆脱面临的各种危机,获得幸福的人生,并建设成一个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理想社会,一种“可以调节人与自然关系的自由社会”。
安妮的经历是每一个人都要走过的人生过程—成长、求学、恋爱、结婚、生子、工作。在这一意义上说,《绿山墙的安妮》是一部供少男少女们阅读的成长小说,指导他们像安妮那样用热情、纯真、坚韧和坦诚去而对生活中的困苦与磨难,以乐观开朗的人生观去追求人世间比金钱财富、名誉地位更宝贵的东西。
教育他们热爱人和自然,从大自然中、从想象中寻找快乐和满足,敞开心胸去体会世界的关好与生活的喜悦,用活泼自然的心灵,照亮自己和周围的人们。
教会他们如何在缺乏关爱和足够的物质生活条件的逆境中坚强地站起来,敢于拥有满载希望和理想的翅膀,化期待为前进的动力,用知识和修养来充实自己,用无尽的想象滋润自己的生活、造就自己的人格,使人生焕发出智能的光辉。
对于成年读者,通过切身体验安妮的成长过程和心路历程,可以领会安妮的人格魅力,从中获得教益并进而反省自己的人生。在当今这个崇拜物质财富、人与自然越来越疏离、日益抱怨生活压力沉重并呼唤“人性”和“良知”的时代,人们应该思考如何不被周围的浑浊世界所同化。
在任何境遇下都不放弃自己的梦想和希望,以达观和善良拯救自己,以安妮那种宽厚豁达的心志,乐观而执著地奋斗一进取、追求理想;像安妮那样保持一颗对世界充满热情的心,找回感受亲情、友情和爱情之快乐的能力,做一个更贴近自然、贴近自我、真正拥有幸福感的人。
《绿山墙的安妮》读后感黄会兴
1903年,一个长着红头发,活泼开朗,甚至说话喋喋不休的11岁小姑娘安妮来到了爱德华岛王子岛的阿冯利村。她被绿山墙的马修和玛丽拉兄妹领养。这是个温暖而可爱的故事,迎面扑来的是农场质朴清新的民风,即使如林德夫人这样事妈级的农村女人也是那么勤劳能干,关心他人,善良热情。
1 9世纪末20世纪初的加拿大处于经济发展速度较慢的时期。而爱德华岛王子岛是加拿大面积最小、人最少、人口密度最大的一省。小说中的阿冯利村是该岛上的一个小村庄,地处偏僻,交通极度不方便。村里的居民经济生活状况大都不理想。蒙哥马利用女性的笔触描绘出了岛上安详和谐的田园生活与壮丽的海洋景观,一方面可以看出该岛生态环境好,未被污染;但另一方面,也可以清晰地反映出此地偏僻落后,外界物质文明的发展之风还未吹到小山村。在这样的背景下,当地民生结构的原朴性几乎还没受到太大破坏。
这是陈秀君在《从女性主义解读绿山墙的安妮>中的生存主题》一文中告诉我们的。
她不似任何意义上的传统女孩儿,从此马修兄妹刻板的生活被彻底颠覆了。安妮激情洋溢、活力四射、略带叛逆的个性感染了身边的每一个人。她聪明勤奋,很快就在学校崭露头角,并赢得了上大学的奖学金;然而她知恩图报,当马修突然去世,绿山墙农庄面临困境时,她毅然放弃去远处女王学院上大学的机会,在附近当了教师,以便照顾年迈体弱的玛丽拉。(施旻《蒙哥马利笔下的“红发安妮”形象及其影响》)
故事就是这么个故事。
当我读完《绿山墙的安妮》,从优美宁静的田园诗意中醒来,从安妮丰富的想象力和四射的活力中冷静下来,我突然想到了若瑟夫,那个莫泊桑笔下的《我的叔叔于勒》中于勒的侄子,那个故事讲述者“我”。
《绿山墙的安妮》是加拿大女作家露西·莫德·蒙格马利创作的长篇小说。1883年诞生的《我的叔叔于勒》是法国作家莫泊桑创作的短篇小说。当年,于勒从法国勒阿弗尔出发,来到就是美洲这片令探险者欣喜与悲伤的土地。那里可不一定是什么乐园。有机会,也有厄运,有发财梦,也有孤独者的穷苦心酸。
美国历史学家布兰兹教授在他的《黄金时代:小人物在大时代的处境与选择》一书中说,1848年的淘金热是美国历史的分水岭,正是这场由野蛮到文明、由混乱到有序的造富运动,铸就了后来的美国精神。他说,当技术颠覆了之前的所有规则,每个人都将成为时代的“小人物”。那些被详尽描述的冒险家、投机客、流氓和苦力们都可以是于勒的注脚。
只不过,往往作家比历史学家更有温度。
一个衣服褴褛的年老水手拿小刀一下撬开牡蛎,递给两位先生,再由他们递给两位太太。
我一直盯着父亲,看他郑重其事地带着两个女儿和女婿向那个衣服褴褛的年老水手走去。
母亲站起来去找她两个女儿。我也端详了一下那个人。他又老又脏,满脸皱纹,眼光始终不离开他手里干的活儿。
我看了看他的手,那是一只满是皱痕的水手的手。我又看了看他的脸,那是一张又老又穷苦的脸,满脸愁容,狼狈不堪。
这是“我”(若瑟夫)眼中的于勒。也正因为有了“我”这个孩子(估计十几岁吧),法国当时的社会风气里才多了一丝温情和悲悯,才在金钱至上、人情冷漠的铜臭气味中飘荡出一缕精神救赎和生活希望的气息。
在这丝气息中,我们发现,人性的丑恶和美好便被华林,穿越古今。这个复杂的东西,每一次提及,都让人唏嘘不已,都以为其实它说的是我自己。
当勒阿弗尔的轮船驶出这个法国第二大港,驶过英吉利海峡,跨过大西洋,在海的那边,还有一片没有被完全污染的土地,尽管不久以后,它也可能沦陷。但是,在我们心灵的某个角落,人性的光辉可以超越世俗的炎凉,创造救赎的悲悯净土。
毕飞宇在他的《小说课》一书中说:“每一位作家都有自己的基础体温。”他说,中国现代作家中,巴金是最热的,鲁迅、张爱玲最冷。
“是冷构成了鲁迅先生的辨别度。他很冷,很阴,还硬,像冰,充满了刚气。关于刚,有一个词大家都知道,叫“阳刚”。从理论上说,阳和刚是一对孪生兄弟;阴和柔则是一对血亲姊妹。它们属于对应的两个审美范畴。
可是,出大事儿了,是中国的美学史上,伴随着小说家鲁迅的出场,在阳刚和阴柔之外,一个全新的小说审美模式出现了,那就是“阴刚”。作为一个小说家,鲁迅一出手就给我们提供了一种全新的审美模式,这是何等厉害。”(毕飞宇《什么是故乡——读鲁迅先生的故乡>》)
以这个视角看,莫泊桑没有鲁迅冷,但两者都有“哀其不幸,怒其不争”的意味;蒙格马利则温暖得多。尽管莫泊桑和鲁迅都有过不太美好的童年,都做过不太如意的小职员经历,可能是因为鲁迅是学医学出身的缘故吧,在冷峻和沉稳方面,鲁迅更突出,一如同样学医出身的契诃夫。
于是我想到,在那些人情冷漠的童年岁月里(比如,莫泊桑是父母离异,父亲浪荡而冷漠;鲁迅有在药铺与当铺间奔走的苦楚),也还能看到生机勃勃的百草园、充满故事的三味书屋,有可爱的少年闰土、世俗愚昧却善良质朴的阿长,有覆盆子、何首乌和门前的枣树……
伟大的作家都是伟大的,这种伟大不在身后的评价中,而是在不朽的作品里。字里行间渗透的参悟与宽容,烛照着这个不太完美的世界。
对于孩子来说,我还是建议读一读《绿山墙的安妮》吧。因为它是那么纯净、温暖、清新、质朴,时时有绿山墙的田园风吹来。因为阅读本身(本质)就应该是一种享受。
【絮语】面对破碎的阅读,面对迅捷的电子阅读,面对这个纷扰的世界。一面我们为科技的进步而欣喜,一面,我们为传统的流逝而思虑。整本书的阅读对一个人究竟意味着什么?那些系统的、严密的、严谨的思考与识见在厚重的书籍的脊背中留存。经典的慢生活是否也是值得我们追求的人生姿态?喜欢捧一本书的样子,在雨后,在温暖的阳光里。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