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f,全称:disk full,列出文件系统的整体磁盘使用量
du,全称:disk used,检查磁盘空间使用量
fdisk,用于磁盘分区。
1、df命令
检查文件系统的磁盘空间占用情况,可以利用该命令获取磁盘被占用了多少空间,目前还剩下多少空间等信息。
语法:df[-ahikHTm][目录或文件名]
参数:
-a 列出所有文件系统,包括系统特有的/proc等文件系统
-k 以KBytes的容量显示各文件系统
-m 以MBytes的容量显示各文件系统
-h 以较易阅读的格式自行显示,比如:GBytes、MBytes、KBytes
-H 以M=1000K取代M=1024K的进位方式
-T 显示文件世配系统类型
-i 不用磁盘容量,以inode的数量来显示。
2、du命令
也是查看使用空间的,但是与df命令不同的是,Linux du命令是对文件和目录磁盘使用的空间进行查看,和df命令有一定的区别。
语法:du[-ahskm]文件或目录名称
参数:
-a 列出所有的文件与目录容量
-h 以较易阅读的格式显示
-s 列出总量而已,而不列出每个各别的目录占用容量
-S 不包括子目录下的统计,与-s存在差别
-k 以KBytes列出容量显示
-m 以MBytes列出容量显示。
3、fdisk命令
fdisk是Linux的磁盘分区表 *** 作工具。
语法:fdisk[-l]装置名称
参数:
-l 输出后面接的装置所有的分区内容。若仅有fdisk -l时,则系统将会把整搜衡指个系统内能拦盯够搜寻到的装置的分区均列出来。
Linux的磁盘管理是Linux管理员非常重要的必须技能,现在的Ubuntu,红帽。都已经可以使用LVM进行分区管理,也就是自动分配增长分区功能。看起来好像,不需要使用磁盘管理,磁盘可以自动管理。但是,我们的磁盘坏了,需要更新或者系统需余脊要扩容,增加新的硬盘,这时候就必须要使用fdisk命令进行管理。本文就是针对fdisk进行管理的说明。
在Linux中要对磁盘进行分区,需要四步来进行(非常重要,不可缺少任何步骤):
1.对磁盘进行分区
2.内核重新读取新的分区表:执行命令
partprobe /dev/sd (sd 新建的磁盘分区,*是新建分时候对应的磁盘,如:sdc1,sdb2等)
本文使用sdb1来演示
3.创建文件系统,Linux支持很竖帆渗多文件系统,主要有ext4和xfs
mkfs.ext4 /dev/sdb1
4.挂载,将文件系统连接到目录结构中。
下面我执行上面的每一步骤:我假设新增磁盘
ls /dev/sd* ##查看新增磁盘
在下方输入n;
最后输入w进行保存(必须,否则会丢失,分区不成功。轿烂)
这样,我们的第一步完成。
现在,进行第二步
创建文件系统,首先格式化硬盘分区。
mkfs.ext4 /dev/sdb1 ##在这里注意,一定不能格式化sdb,要格式化的是sdb1.要是格式化sdb,那么sdb1就没有了,所以一定要注意。
1.手动挂载:重启后会失效,
mount 硬件所在目录 挂载点 (目录)。比如:
mkdir /mnt/user ###在/mnt目录下创建user文件
mount /dev/sdb1 /mnt/user ###将sdb1分区挂载到mnt文件下的user文件下。user文件下的内容全部存储到sdb1分区中。
2.永久挂载:就是将设备加到 /etc/fstab 文件中
vim /etc/fatab ###设置fstab配置文件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