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2年的鸿沟 – Dyna Book与iPad

42年的鸿沟 – Dyna Book与iPad,第1张

概述昨天睡前心血来潮翻了一下《世纪末软体革命復刻版》,这本我一直非常喜爱的经典书籍。(注)意外翻到书中提到Alan Kay在1970年代的Xerox PARC(Palo Alto Research Center)提出Dynabook概念的那段历史: 曾经有好长一段时间,电脑给人的印象是处理复杂运算的庞然巨物,CPU庞大不说,磁带机、终端机…硬体设备本身便以大着称。这些「巨物」处理的事务也是庞大的:大量

昨天睡前心血来潮翻了一下《世纪末软体革命復刻版》,这本我一直非常喜爱的经典书籍。(注)意外翻到书中提到Alan Kay在1970年代的Xerox PARC(Palo Alto Research Center)提出Dynabook概念的那段历史:

曾经有好长一段时间,电脑给人的印象是处理复杂运算的庞然巨物,cpu庞大不说,磁带机、终端机…硬体设备本身便以大着称。这些「巨物」处理的事务也是庞大的:大量的数据、大量的资料…。电脑是不折不扣的资料处理机,和人们的生活其实是八竿子打不着边的。

1969年,一位Ohio大学的研究生Alan Kay提出了一个构想:他希望创造一「本」可以带着跑的电脑,并且利用电脑的资料储存和运算能力,模拟甚至取代现有的纸跟笔。这台电脑的理想体积要和纸张的笔记本相近,能够用它来从事写作、绘画、个人行程编排或是财务管理、通讯,或者是用它来取代传统的教科书等「死板」的文字。

如果书本不再只是单向地灌输知识,而是能对读者的迴响做出反应(从最简单的回答问题的正确到复杂的全文检索等),甚至让读者也参与创作的过程(例如透过网路,作者可以和读者交流,而在「笔记本」上的内容可以随时更动),那么我们所得到的,将是一个和当时截然不同的文化 – 对「电脑」的概念不同了,以往对「书本」、「资讯」的概念也将翻新。Kay把他理想电脑称作Dyna Book,是「动态」的「书」,而不是xx computer,等于不再把电脑当做「电脑」了。

这段历史我很久以前就知道了,但我一直以为Dyna Book的概念是更接近于笔记型电脑的东西。但昨天看到这段文字时,我却有了完全不同的感觉,心里异常的激动,因为这段文字描写的Dyna Book,似乎更像另一个东西,一个直到今年才出现的东西。上网查了一下Alan Kay当初的论文,看到这图我才明了,原来Dyna Book的设计根本就不是电脑!!

 



 

1968年Alan Kay的Dyna Book,其实就是2010年Apple iPad的原型啊。

看到这让我不禁感叹,1970年的Xerox PARC真是个传奇性的研究单位,从以太网路(Ethernet)、最早的个人电脑Alto、图型使用者介面(GUI)、物件导向程式设计(OOP)和第一个物件导向语言Smalltalk都是在这被发明出来的。(附带一提,GUI、OOP、Smalltalk的发明人其实都是Alan Kay。)可是Xerox毕竟是个做影印机的公司,PARC做出了这么多惊世发明,虽然跟影印机都没关系,但不论哪一样东西持续发展下去都大有可为,结果Xerox就这样让这些概念被Apple和Microsoft免费拿去创造了现今的电脑王国…。

但话说回来,即使在70年代Xerox就投下资源去做Dyna Book,结果也一定不会成功。对当时的环境来说,Dyna Book的概念实在太过先进,能实现这个产品的软硬体技术都还不存在。除此之外,当时的电脑是只有大型企业或是尖端研究机构才会有的东西,大众还没办法接受每个人都需要一台有「运算能力的机器」(computing device)这件事。即使到了1993年,那个个人电脑才刚开始普及的时代,Apple推出的Newton(最早被称为PDA的机器,话说回来也还是想实现Dyna Book所描绘的远景),最后也是惨淡收场。

 



 

商业界有本很有名的书叫「跨越鸿沟」(Crossing the Chasm)。这本书的核心概念是说一个新科技被接受的时间可以分为五个时期,过了最早的创新期后,要先让一群对新科技比较敏感及狂热的「早期接受者」(early adopters)接受后,再来才能大量扩张到「早期的主流大众」(early majority)。但很要命的是在early adopters这个区域有一个巨大的鸿沟,如果一个创新的科技不能得到够多early adopters的支持,就会直接跌落谷底而死亡。

Dyna Book在1968年前提出的概念,一直到2010年才真正实现并跨过鸿沟让主流大众接受。不知道该说是Alan Kay的思想超前时代太多,还是相关科技与大众进步得太慢…。

但话说回来,从The iPad was invented 38 years ago一文所做的比较看来,iPad已经距离Dyna Book的愿景非常接近了,但还是有两点不是那么容易解决的问题:第一,「Kay把Dyna Book视为一个创造并阅读资讯的装置,但iPad主要是设计为一个阅读装置。」第二,「使用者要能在这个装置上创造他们自己的程式。」

很有趣的是,这两点都是人机互动上的难题。40年来,硬体技术的成长把iPad变得又轻又薄又带有非常强大的运算能力,但在软体的使用介面上一直还是没有很大突破。尤其是让每个使用者都有能力写他们自己的程式(end-user programming),更像一个终极的圣杯,能彻底解放人类使用机器的自由,但到底该怎么做却没人有头绪。(注二)

写到这里,不禁担心起来,如果Alan Kay在40年前提出的概念到今天才开始要进入early majority的普及程度,那么到现在都还没有出现的end-user programming圣杯,究竟要多少年后才能真正普及到全人类手上呢?

註:《世纪末软体革命》由刘灯、贺元、赖明宗所着,这三人都是台湾资讯界早期的传奇人物。这本书有三个版本,1994年的第一版,1996的第二版,2006又出了復刻版。这本书是中文电脑书中难得一见能把物件导向和GUI相关架构与理论概念完全融会贯通再加以清晰阐述的书。如果有心想融会贯通物件导向与GUI系统核心概念的人,这本书真的值得一看再看。

註二:Alan Kay所描绘的Dyna Book主要使用者是小孩,所以说如果是以让小孩子能创造自己的程式为目标的话,@L_404_4@可以说是一个很成功的里程碑。(Scratch用「积木」来写程式的概念在今年被Google做成了App Inventor for Android,可以用同样的方式写AndroID程式。)(虽说是打Google的招牌,但其实App Inventor是MIT CSAIL教授Hal Abelson去年轮休时去Google做的。)

后记:
很多人说iPad是抄袭Dyna Book的概念,这点其实很难说得清楚到底是抄袭或是「实现共同的愿景」,毕竟Dyna Book是40年前的提出的概念了。但Apple在iPad出来后不久就拒绝了Scratch的iPad app,原因是Apple不想要使用者能藉由第三方的平台来执行程式,否则使用者就可以绕过App Store取得其他软体了(Flash主要也是因为同样的原因被封杀)。这个决定可以看出Apple并不是想做Dyna Book,而是一个一定要先缴钱成为会员后才能开发程式的…….i板子。

总结

以上是内存溢出为你收集整理的42年的鸿沟 – Dyna Book与iPad全部内容,希望文章能够帮你解决42年的鸿沟 – Dyna Book与iPad所遇到的程序开发问题。

如果觉得内存溢出网站内容还不错,欢迎将内存溢出网站推荐给程序员好友。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outofmemory.cn/web/1094648.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2-05-28
下一篇 2022-05-28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