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体设置方法如下:
1、设置wan口
在路由器管理界面,点击 基本设置 >> WAN口设置,设置好WAN口的网络参数及真实带宽,如下图所示;
2、设置isp选路功能
点击 传输控制 >> 流量均衡 >> ISP选路,勾选 启用ISP地址段选路功能,点击 保存。在ISP选路设置中,选中WAN1,在可选ISP列表中,选择相应的宽带运营商,点击添加按钮,把宽带线路添加到已选ISP列表中,点击 新增。如下图所示(此处为电信);
同理,添加WAN2的选路设置,设置完成后,总的选路列表如下图所示;
注意:如果您的宽带线路不在列表(如长城宽带,广电宽带等),ISP选路中选择为其它。
3、启用智能均衡
点击 传输控制 >> 流量均衡 >> 基本设置,勾选 启用智能均衡,在选择上网接口中,选择对应的两个WAN口,点击 保存。
至此,ISP选路功能设置完成,访问电信站点的流量由电信线路转发,访问联通站点的流量由联通线路转发。实现更快速的访问网络资源。
利用软件来优化网速。
首先,要选择合适的ISP(网络接入服务商)。在选择ISP时,往往比较注重接入费用、每小时的服务费用等,然而大部分人都忽略了一个关键问题,就是接入带宽。不同ISP所宣传的网络带宽也是不同的,我们必须要先搞清楚ISP所说的带宽是独享还是共享。对于共享的带宽,同时使用的用户越多,我们上网的速率也就越慢。对于不同的ISP,可以致电其客户服务中心或到其营业部索取相关的技术资料,也可以到网络上查询相关资料,通过了解更多的信息,选择合适的ISP。
其次,还要在硬件上对网络进行优化。我们可能都没有注意过走线问题,ADSL一般都是用的电话线来作为传输线,其工作原理就是在普通电话线的低频语音上叠加高频数字信号,再通过猫的接收解码来传输数字信息,为了确保数据不受外界干扰,最好能将电话线和ADSL数据传输线分开,这样在上网时就能避免很多问题。而且注意布线时不要和电源线平行走线,因为电源线有很强的电磁波,它会对高频数字信号产生非常强的干扰作用,使传输不稳定从而影响速度。
再次,可以通过修改自己电脑的设置来提高上网速度。WinXP系统通过使用QoS(QualityofService)中RSVP协议的来管理网络流量,一般情况下都能改善网络的数据传输速度,但是,如果用户使用的应用程序不能很好地使用QoSAPI.(接口程序),则会占用网络带宽,反而会导致网络交通拥堵。可以通过修改保留带宽的值来实现网络提速。以管理员身份登录,运行命令gpedit.msc即可进入到组策略编辑窗口。
依次点击计算机设置—管理模块—网络—QoS数据包调度程序,然后在右边选中限制可保留带宽,右击它,选择属性,即可打开它的属性窗口,将限制带宽相对应的值修改为0,即可释放被保留的带宽。
最后,就是利用软件来优化网速。网上有很多基于ADSL的优化软件,可以借助这些软件来对ADSL进行优化,这些软件通常是从硬件本身开始优化,结合着对系统中相关的参数进行最优化设置来达到优化的目的。
一、网卡分类
1、按照网卡支持的计算机种类分类,主要分为标准以太网卡和PCMCIA网卡:
标准以太网卡用于台式计算机联网,而PCMCIA网卡用于笔记本电脑。
2、按照网卡支持的传输速率分类,主要分为10Mbps网卡、100Mbps网卡、10/100Mbps自适应网卡和1000Mbps网卡四类
二、单位问题
题主所说的1M、2M与10/100Mbps单位不同,实际生活照是存在5M、6M的甚至10M,具体换算建议用户记住以下换算公式:
1B=8b 1B/s=8b/s(或1Bps=8bps)
1KB=1024B 1KB/s=1024B/s
1MB=1024KB 1MB/s=1024KB/s
规范提示:实际书写规范中B应表示Byte(字节),b应表示bit(比特),但在平时的实际书写中有的把bit和Byte都混写为b ,如把Mb/s和MB/s都混写为Mb/s,导致人们在实际计算中因单位的混淆而出错。
实例: 在实际上网应用中,下载软件时常常看到诸如下载速度显示为128KBps(KB/s),103KB/s等等宽带速率大小字样,因为ISP提供的线路带宽使用的单位是比特,而一般下载软件显示的是字节(1字节=8比特),所以要通过换算,才能得实际值。然而可以按照换算公式换算一下:
128KB/s=128×8(Kb/s)=1024Kb/s=1Mb/s即128KB/s=1Mb/s。
三、电脑网卡查询
从本地连接的速度判断
1点击网络连接图标,打开网络和共享中心,可以看到有一个本地连接
2点击本地链接,在d出的状态中,速度显示有1000Mbps的为百兆网卡,如果显示为10Gbps的则为千兆网卡
以上就是关于怎么设置ISP全部的内容,包括:怎么设置ISP、怎样修改网络带宽、如何查看网卡是几兆..带宽又是几兆等相关内容解答,如果想了解更多相关内容,可以关注我们,你们的支持是我们更新的动力!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