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怎么修改子网掩码

手机怎么修改子网掩码,第1张

问题一:我的手机怎么没有设置子网掩码的地方 10分 网络长度24就是子网掩码2552552550的意思也可以10144103155/24表示

问题二:红米手机怎样改子网掩码? 现在没法更改了用户名,手机上本身就比较垃圾,很多东西就是勉强凑活。

问题三:手机小米5子网掩码如何修改 点一下自己已链接WIFI右边的小箭头,里面有

子网掩码,手机\小米

点一下自己已链接WIFI右边的小箭头,里面有

问题四:怎么知道我手机的IP和子网掩码 手机里面设置--WLAN设置--菜单--高级设置 里面有你需要的MAC地址IP地址网关和子网掩码

问题五:安卓40的手机 怎么设置子网掩码 2552552550或255255255255

问题六:OPPO手机怎么设置静态ip,如下图,子网掩码怎么填,求详细回答 20分 照你图中的IP来看,你掩码填255。255。0。0就行了

问题七:安卓手机如何从子网掩码的方法来稳定网络 稳定网络和子网掩码没关系,顶多设置子网掩码使网络小一点,主机数少一点。

问题八:如何知道自己手机连接的无线路由器子网掩码 手机所获得的IP对应的子网掩码为2552552550。也就是说路由器默认内网地址对应掩码是2552552550

还有一个外网地址。一般情况下PPOE获得的是临时地址,对应的掩码可以计算。如果是固定地址上网,网络运营商会事先告知你掩码。

你如果要知道外网掩码,需要登录路由器。可以看到或者计算掩码。

ab126/goju/1840,可根据地址计算。

问题九:手机怎么设置静态ip?电脑上跟手机不一样啊!电脑上是ip 子网掩码 默认网关 和手机不 一样的,只是叫法上有点区别,IP和网关是一样填的,这里网络前缀长度即是子网掩码,一般三个255的(即2552552550)则前缀长度为24

域名1和域名2对应主要DNS和次要DNS。

问题十:手机设置360路由器子网掩码 你好!具体的无线路由器的设置方法如下:

1 将路由器的电源连接好,然后将一条网线的一头插在电脑的网口,另一头插在路由器的LAN口。

2 打开电脑的浏览器,在地址栏里输入路由器的IP(大部分产品的IP都是19216801),点击回车键,进入路由器的设置页面,用户名是 admin,密码是空白,点击登陆,进入路由器的设置主页。

3 登录主页后,选择手动设置。然后再选择手动因特网设置,家庭拨号用户选择PPPOE连接类型。在用户名,用户里正确输入ISP提供商(网通,长城,电信,铁通,有线等)给的用户名和密码。连接方式选择总是(或者自动。型号,版本不同可能会不一样)MTU值填入1492。保存就完成了。

4 无线路由器还有一个无线加密,用来保障用户无线的安全。在路由器的设置主页面选择无线设置,在安全模式里选择一种加密方式,WEP、WPA、WPA2中的任何一种,然后在安全密钥里输入8位或者以上汉字或者数字作为无线的密码,保存设置后路由器的设置就完成。

5.设置完成后路由器会自动重启,将外网线连在路由器的WAN口就可以使用了。

 方法:

1、右击网络--属性。

2、点击打开后,再点击左侧栏更改网络适配器设置。

3、打开后,右击本地连接--属性。

4、点击Internet协议4--属性。

5、勾选自动获取IP地址--确定。

提到子网掩码和前缀长度,或许你不会感到陌生。没错,前者出现在 PC 本地连接属性设置里,后者在安卓手机的 WLAN 静态 IP 设置选项里也会看到。

子网掩码和前缀长度的换算

网上很多专业术语实在羞涩难懂,这里菲菲君就与同学们用最简单易懂的字语一起来补习一下关于子网掩码 or 前缀长度的基础常识。

最常用的子网掩码:2552552550(Windows 默认掩码)

最常见的前缀长度:24(Android 手机默认的网络前缀)

这两种形式其实是不同 *** 作系统对于网络子网的不同表示方式,那么这里的 24 是怎么计算得出的呢?我们只要将 255 换算为二进制就可以很直观得出结论:

每个255的二进制 = 11111111 - 11111111 - 11111111 - 00000000

数一数算下来,正好 24 个 1(每个 255 相当于 8 个 1 ,83=24)

子网掩码在网络通信中的作用

理解了子网掩码的两种表现形式,那么子网掩码到底在 TCP/IP 网络通信中扮演什么样的角色,它的具体作用是什么?

网络设备只有同时配置了 IP地址 和 子网掩码 才能正常通信,而子网的作用就是告知网络通讯数据包下一步该发给谁(可以简单这么理解)

如果设备通过掩码计算得出目标 IP 跟自己是同一子网(网段),那么就会认为对方跟自己属于同一链路,直接通过arp协议即可直连。

如果跟目标 IP 地址不再同一子网的话,那么就会将数据包发送到网关地址(路由器),由网关处理后续的数据包转发工作

其实对于计算机本身来说,只需设置了 IP 和 子网掩码,就会在内部自动生成路由表(PC上 route print 命令可以查看),不管是路由器还是电脑、手机,都有自己的路由表。

而路由表就相当于导航一样,告诉计算机 IP 数据包下一跳该怎么走:要发向哪里,是该发给网关转发,还是可以直接通信。

其他类型的子网掩码

除了常见的 2552552550 ,其他子网掩码还是很多类型

比如我们家里的宽带 PPPoE 自动获取的 IP 掩码通常都是 255255255255 ,代表运营商分配单个 IP 地址给你,不需要网络和广播地址,可以节省IP资源

路由表中的 IP地址和子网掩码掩码都为 0000 ,表示默认的目标 IP 网段,下一跳网关通常都是路由器的 IP 地址。

更加复杂的网段划分还会利用到类似 2552552480(对应的前缀长度为 21)等等扩展类型的掩码,它的作用对于大多人简单了解即可。

假设单位有300台电脑需划为同一子网,使用C类默认 2552552550 掩码显然不够用,使用 25525500 又会造成 IP 的极大浪费,那么就可以采用 2552552540 掩码来划分。

这样算下来,同一子网内,就可以分配到 19216801 -- 1921681254 ,总共 510 个实际可用的 IP 地址,分配给 300 台电脑完全绰绰有余。

                             监测死链        >

很多机油都会发现升级了Android 40以后无法使用静态IP了!!其实不是Android40的问题,只是设置上有点区别而已,下面重新教大家如何在Android 40下设置静态IP。

1、打开WIFI,

2、点击你需要连接的WIFI接入点名称。

3、输入密码以后,把输入法隐藏一下就会发现“显示密码”和“显示高级选项”。

4、勾选--显示高级选项。

5、下拉一下会出现“IP设置”。

6、将选项中的DHCP改为--静态。

7、改为静态以后,下面继续会出现几项,填写方式如下:

IP地址:你手机的IP地址,一般是1921681XXX(XXX可以在1-255之间,不能跟路由下的任一设备设置为一样的IP地址)。

网关:你路由器的IP地址(大多数的路由默认IP会是19216811)。

网络前缀长度:不用修改。

域名1:WIFI接入点所使用的IP地址,一般是19216811或者19216801,具体要参考路由上的设置。

域名2:跟域名1一样就可以了。

仅根据IP地址不能算出子网掩码和默认网关。

一个网关关联着数个IP地址,而一个IP地址分配是随机的。要知道这个IP地址归属于那个网关,只有知道网关关联范围才行。

比如有网络A和网络B,网络A的关联的IP地址范围为“19216811~192 1681254”,子网掩码为2552552550;网络B的关联的IP地址范为“19216821~1921682254”,子网掩码2552552550。

这时有IP:110188292在不知道网关IP范围情况下,这个IP可能属于A网也可能属于B网这是不确定的。

扩展资料:

每个IP地址都包含两部分:网络ID和主机ID。网络ID标识在同一个物理网络上的所有宿主机,主机ID标识该物理网络上的每一个宿主机,于是整个Internet上的每个计算机都依靠各自唯一的IP地址来标识。

IP地址构成了整个Internet的基础,它是如此重要,每一台联网的计算机无权自行设定IP地址,有一个统一的机构-IANA负责对申请的组织分配唯一的网络ID。

而该组织可以对自己的网络中的每一个主机分配一个唯一的主机ID,正如一个单位无权决定自己在所属城市的街道名称和门牌号,但可以自主决定本单位内部的各个办公室编号一样。

扩展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网络地址

学习一门技术或者看一篇文章最好的方式就是带着问题去学习,这样才能在过程中有茅塞顿开、灯火阑珊的感觉,记忆也会更深刻。

对于网络的分层,有的分为七层,有的分为四层,而我认为五层模型是最容易理解的网络模型。

如上图所示,从上往下依次为应用层、传输层、网络层、链接层、实体层。

越往上,就越靠近用户;越往下,则越靠近硬件。

大家都遵守的规则,就叫做"协议"(protocol)。

互联网的每一层,都定义了很多协议。这些协议的总称,就叫做"互联网协议"(Internet Protocol Suite),它们是互联网的核心。

我们从最下面一层开始分析,电脑要联网,第一件事要做什么?就是用电缆、光缆、双绞线等方式将电脑连接起来,这就是实体层。

实体层就是就是把电脑连接起来的物理手段。它主要规定了网络的一些电气特性,作用是负责传送 0 和 1 的电信号。

"链接层"在"实体层"的上方,确定了 0 和 1 的分组方式。(多少个电信号算一组?每个信号位有何意义?)

以太网规定,一组电信号构成一个数据包,叫做"帧"(Frame)。每一帧分成两个部分:标头(Head)和数据(Data)。

"标头"包含数据包的一些说明项,比如发送者、接受者、数据类型等等;"数据"则是数据包的具体内容。

"标头"的长度,固定为 18 字节。"数据"的长度,最短为 46 字节,最长为 1500 字节。因此,整个"帧"最短为 64 字节,最长为 1518 字节。如果数据很长,就必须分割成多个帧进行发送。

以太网规定,连入网络的所有设备,都必须具有"网卡"接口。数据包必须是从一块网卡,传送到另一块网卡。网卡的地址,就是数据包的发送地址和接收地址,这叫做 MAC 地址。

每块网卡出厂的时候,都有一个全世界独一无二的 MAC 地址,长度是 48 个二进制位,通常用 12 个十六进制数表示。

前 6 个十六进制数是厂商编号,后 6 个是该厂商的网卡流水号。有了 MAC 地址,就可以定位网卡和数据包的路径了。

以太网采用了一种很"原始"的方式,它不是把数据包准确送到接收方,而是向本网络内所有计算机发送,让每台计算机自己判断,是否为接收方。

同一个子网络的计算机都会收到这个包。它们读取这个包的"标头",找到接收方的 MAC 地址,然后与自身的 MAC 地址相比较,如果两者相同,就接受这个包,做进一步处理,否则就丢弃这个包。这种发送方式就叫做"广播"(broadcasting)。

有了数据包的定义、网卡的 MAC 地址、广播的发送方式,"链接层"就可以在多台计算机之间传送数据了。

以太网协议,依靠 MAC 地址发送数据。这样做有一个重大的缺点。以太网采用广播方式发送数据包,如果两台计算机不在同一个子网络,广播是传不过去的。这种设计是合理的,否则互联网上每一台计算机都会收到所有包,那会引起灾难。

因此,必须找到一种方法,能够区分哪些 MAC 地址属于同一个子网络,哪些不是。如果是同一个子网络,就采用广播方式发送,否则就采用"路由"方式发送。("路由"的意思,就是指如何向不同的子网络分发数据包)

“网络层”的作用是引进一套新的地址,使得我们能够区分不同的计算机是否属于同一个子网络。这套地址就叫做"网络地址",简称"网址"。

"网络层"出现以后,每台计算机有了两种地址,一种是 MAC 地址,另一种是网络地址。网络地址帮助我们确定计算机所在的子网络,MAC 地址则将数据包送到该子网络中的目标网卡。因此,从逻辑上可以推断,必定是先处理网络地址,然后再处理 MAC 地址。

规定网络地址的协议,叫做 IP 协议。它所定义的地址,就被称为 IP 地址。习惯上,我们用分成四段的十进制数表示IP地址,从 0000 一直到 255255255255。

IP 地址的前一部分代表网络,后一部分代表主机。比如,IP 地址 172162541,这是一个 32 位的地址,假定它的网络部分是前 24 位(17216254),那么主机部分就是后 8 位(最后的那个1)。处于同一个子网络的电脑,它们 IP 地址的网络部分必定是相同的,也就是说 172162542 应该与 172162541 处在同一个子网络。

但是,问题在于单单从 IP 地址,我们无法判断网络部分。还是以 172162541 为例,它的网络部分,到底是前 24 位,还是前 16 位,甚至前 28 位,从 IP 地址上是看不出来的。

"子网掩码" ,就是表示子网络特征的一个参数。它在形式上等同于 IP 地址,也是一个 32 位二进制数字,它的网络部分全部为 1,主机部分全部为 0。比如,IP 地址 172162541,如果已知网络部分是前 24 位,主机部分是后 8 位,那么子网络掩码就是 11111111111111111111111100000000,写成十进制就是 2552552550。

知道 "子网掩码" ,我们就能判断,任意两个 IP 地址是否处在同一个子网络。方法是将两个 IP 地址与子网掩码分别进 行 AND 运算(两个数位都为 1,运算结果为 1,否则为 0),然后比较结果是否相同,如果是的话,就表明它们在同一个子网络中,否则就不是。

因为 IP 数据包是放在以太网数据包里发送的,所以我们必须同时知道两个地址,一个是对方的 MAC 地址,另一个是对方的 IP 地址。通常情况下,对方的IP地址是已知的(后文会解释),但是我们不知道它的 MAC 地址。

所以,我们需要一种机制,能够从 IP 地址得到 MAC 地址。

这里又可以分成两种情况。第一种情况,如果两台主机不在同一个子网络,那么事实上没有办法得到对方的 MAC 地址,只能把数据包传送到两个子网络连接处的"网关"(gateway),让网关去处理。

第二种情况,如果两台主机在同一个子网络,那么我们可以用 ARP 协议,得到对方的 MAC 地址。ARP 协议也是发出一个数据包(包含在以太网数据包中),其中包含它所要查询主机的IP地址,在对方的 MAC 地址这一栏,填的是 FF:FF:FF:FF:FF:FF,表示这是一个"广播"地址。它所在子网络的每一台主机,都会收到这个数据包,从中取出 IP 地址,与自身的 IP 地址进行比较。如果两者相同,都做出回复,向对方报告自己的 MAC 地址,否则就丢弃这个包。

有了 ARP 协议之后,我们就可以得到同一个子网络内的主机 MAC 地址,可以把数据包发送到任意一台主机之上了。

"端口"(port) 表示这个数据包到底供哪个程序(进程)使用。

"传输层"的功能,就是建立"端口到端口"的通信。相比之下,"网络层"的功能是建立"主机到主机"的通信。只要确定主机和端口,我们就能实现程序之间的交流。

在数据包中加入端口信息,这就需要新的协议。最简单的实现叫做 UDP 协议,它的格式几乎就是在数据前面,加上端口号。

UDP 数据包,也是由"标头"和"数据"两部分组成。

"标头"部分主要定义了发出端口和接收端口,"数据"部分就是具体的内容。

UDP 数据包非常简单,"标头"部分一共只有8个字节,总长度不超过 65,535 字节,正好放进一个 IP 数据包。

UDP 协议的优点是比较简单,容易实现,但是缺点是可靠性较差,一旦数据包发出,无法知道对方是否收到。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提高网络可靠性,TCP 协议就诞生了。这个协议非常复杂,但可以近似认为,它就是有确认机制的 UDP 协议,每发出一个数据包都要求确认。如果有一个数据包遗失,就收不到确认,发出方就知道有必要重发这个数据包了。

因此,TCP 协议能够确保数据不会遗失。它的缺点是过程复杂、实现困难、消耗较多的资源。

TCP 数据包和 UDP 数据包一样,都是内嵌在 IP 数据包的"数据"部分。TCP 数据包没有长度限制,理论上可以无限长,但是为了保证网络的效率,通常 TCP 数据包的长度不会超过IP数据包的长度,以确保单个 TCP 数据包不必再分割。

"应用层"的作用,就是规定应用程序的数据格式。

举例来说,TCP 协议可以为各种各样的程序传递数据,比如 Email、>

以上就是关于手机怎么修改子网掩码全部的内容,包括:手机怎么修改子网掩码、请问有IP地址怎么获取子网掩码、网络设置子网掩码和前缀长度等相关内容解答,如果想了解更多相关内容,可以关注我们,你们的支持是我们更新的动力!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outofmemory.cn/web/9538650.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4-29
下一篇 2023-04-29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