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ML中disabled和readonly的区别

HTML中disabled和readonly的区别,第1张

eadonly 属性规定文本区为只读。

在只读的文本区中,无法对内容进行修改,但用户可以通过 tab 键切换到该控件,选取或复制其中的内容。

可以设置 readonly 属性,直到满足某些条件(比如选择一个复选框),才恢复用户对该文本区的使用。然后,可以使用 JavaScript 来清除 readonly 属性,以使文本区变为可编辑状态。

isabled 属性规定应该禁用 input 元素

disabled 属性可设置或返回是否禁用单选按钮。

注释:disabled 属性无法与 <input type="hidden"> 一起使用。

通过这个图可以进一步了解

disabled 属性会让元素不能获取焦点(比如你按TAB键不能移动到具有disabled属性的元素上),而readonly是可以获得焦点的。

Readonly和Disabled是用在表单中的两个属性,它们都能够做到使用户不能够更改表单域中的内容。但是它们之间有着微小的差别,总结如下:

Readonly只针对input(text / password)和textarea有效,而disabled对于所有的表单元素都有效,包括select, radio, checkbox, button等。

但是表单元素在使用了disabled后,当我们将表单以POST或GET的方式提交的话,这个元素的值不会被传递出去,而readonly会将该值传递出去(这种情况出现在我们将某个表单中的textarea元素设置为disabled或readonly,但是submit button却是可以使用的)。

一般比较常用的情况是:

在某个表单中为用户预填了某个唯一识别代码,不允许用户改动,但是在提交时需要传递该值,此时应该将它的属性设置为readonly。

经常遇到当用户正式提交了表单后需要等待管理员的信息验证,这就不允许用户再更改表单中的数据,而是只能够查看,由于disabled的作用元素范围大,所以此时应该使用disabled,但同时应该注意的是要将submit button也disabled掉,否则只要用户按了这个按钮,如果在数据库 *** 作页面中没有做完整性检测的话,数据库中的值就会被清除。

如果说在这种情况下用readonly来代替disabled的话,若表单中只有input(text/password)和textarea元素,那还是可以的,如果存在其他发元素,比如select,用户可以在重新改写值后按回车键进行提交(回车是默认的submit触发按键)。

我们常常在用户按了提交按钮后,利用javascript将提交按钮disabled掉,这样可以防止网络条件比较差的环境下,用户反复点提交按钮导致数据冗余地存入数据库。

disabled和readonly这两个属性有一些共同之处,比如都设为true,则form属性将不能被编辑,往往在写js代码的时候容易混合使用这两个属性,其实他们之间是有一定区别的。

如果一个输入项的disabled设为true,则该表单输入项不能获取焦点,用户的所有 *** 作(鼠标点击和键盘输入等)对该输入项都无效,最重要的一点是当提交表单时,这个表单输入项将不会被提交。

而readonly只是针对文本输入框这类可以输入文本的输入项,如果设为true,用户只是不能编辑对应的文本,但是仍然可以聚焦焦点,并且在提交表单的时候,该输入项会作为form的一项提交。

小技巧:diabled可用readonly代替,background-color:#cccccc;加上灰色背景色就可以。

01 <!DOCTYPE html PUBLIC "-//W3C//DTD XHTML 10 Transitional//EN" "htt p://w ww w3org/TR/xhtml1/DTD/xhtml1-transitionaldtd">

02 <html xmlns="htt p:/ /ww ww3org/1999/xhtml">

03 <head>

04 <meta >

用Enabled = false;

这个属性将DDL 设为只读,

后台可以取到值

ddlEnabled = false;

你是用什么取值的

我用的SelectedValue 是可以取的到值的。

以上就是关于HTML中disabled和readonly的区别全部的内容,包括:HTML中disabled和readonly的区别、表单中Readonly和Disabled的区别、asp.net 如何设置DropDownList 为只读属性并在后台获取到它的值等相关内容解答,如果想了解更多相关内容,可以关注我们,你们的支持是我们更新的动力!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outofmemory.cn/web/9753720.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5-01
下一篇 2023-05-01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