判断题:用户可根据需要采用专题地图的方式将数据图形化,使数据以更直观的形式在地图上体现出来,如显示 ,无极缩放查询对象,漫游和查询对象的属性显示等,尽可能地直接从地图上获取对象的信息
科学六年级上册第一单元 《我们居住的星球》
单元计划及教案
一、教材分析
本单元是六年级上册第一单元,本单元尝试通过指导学生认识我们居住的星球,让学生知道人类对地球形状的认识历史,知道地球仪、地图的主要标志及作用,了解地球是什么样的。并通过研究,培养学生开展比较完整的探究活动的能力。
通过本单元的教学活动,学生们可以获得以下几个方面的发展:
一是在作为探究的科学方面:在6年级,我们应该为学生提供参与完整的和部分探究过程的机会。在完整的探究过程中,学生首先提出问题,然后设计研究方案、收集数据、构造原有问题的答案、交流探究过程和探究结果。在部分探究过程中,培养他们探究过程某些方面需要的能力和理解力。
二是在科学技术与社会生活的联系方面:我们通过本单元的活动,力图让学生知道地球仪、地图的主要标志及作用,了解地球是什么样的。
二、活动分析和建议
在开展本单元教学活动时,可能还会碰到新问题,我们首先应该研究教学活动这样设计的意图,根据我们活动的设计意图来确定开展教学活动的指向,避免教学目标的偏移。
在指导学生进行自主探究“绘制我们自己的地图”的过程中,我们应该思考如何给予学生合理的引导。包括从他们的选题、制定研究计划、收集研究的原理数据、整理分析、交流汇报等。虽然看似是学生自主的参与探究的完整过程,其实在每一环节都离不开老师的指导,小学生毕竟还不能很好的开展完全自主的探究活动。
在整个单元的研究活动中,我们不要忘记这个单元有一个明显的特点:那就是科学与技术、科学与生活的结合,我们只有引导学生从这样一个基础出发,我们的探究才能真正开花、结果!
二、学情分析:
三、教学措施
1、强化以科学探究为核心的科学学习过程,促进自主学习。
2、让探究成为科学学习的主要方式;
3、建立科学学习合作小组,让学生在相互交流、合作、帮助、研讨中学习;
4、给学生提问和假设机会,并指导学生自己动手寻找证据进行验证,经过思维加工,自己得出结论,并把自己的认识用于解决问题的实践;
5、充分运用各类课程资源和现代教育技术。
四、课时安排:
1、我们的生长发育 1 课时
2、地球 2 课时
3、地球仪 2 课时
4、地图 2 课时
5、建立“地球档案” 2 课时
自由研究 2 课时
1我们的生长发育
教学目标:
1 通过对数据的比较分析,了解青少年的身体发育特点以及青春期的主要身心发展特点,了解人的一生生长的大致过程。
2 通过对比认识生物的许多特性是遗传的,并了解遗传和变异是生物的特性之一。
3 培养学生利用简单表格、图形、统计等方法整理、分析数据的能力。
教学准备
1 学生准备:学生在三、四、五年级制作的“身体生长记录卡”。学生以及父母的照片。
2 皮尺、体重秤等测量工具。
3 有关遗传和变异的资料。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读六年级了,还记得去年这个时候,我们测量了自己的身高、体重等项目,并对一年后我们在身高、体重方面进行了预测,还记得预测的数据吗?
几个学生反馈一年前的预测以后,揭示课题:我们的生长发育
二、新授
1.建立“身体生长记录卡”
(1)检测我们的预测是是否正确就需要我们来实际测量,等一会我们每个同学到来测量自己的身高、坐高、体重、头围、脚长以及臂长,为了让我们的测量比较准确,我们应该注意些什么?
学生反馈以后教师总结,要求学生在测量时要注意方法,测量身高、坐高、臂长时身体要直,测量头围时,应该测量额头周围,测量体重时,身上最好没有其他物品。
(2)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测量身高、坐高、体重、头围、脚长以及臂长。
(3)学生建立“身体生长记录卡”,教师巡视指导。
(4)相互参观、评价每个学生制作的“身体生长记录卡”,在参观前教师提出参观任务:比一比,谁做的最好?
学生参观完以后反馈:谁做的最好?
(5)教师提问:自己一年前猜测的正确吗?从测量的数据看,说一说你的生长情况和主要特征。
2.探究三年级到六年级身高、体重等变化
(1)教师:请将三年级到六年级制成的“身体生长记录卡”集中起来,并把每年的相关数据记录在教材中的“身体生长数据记录表”上。
(2)提问:如果要探究每一年里身高、体重的变化,我们应对数据进行怎样的处理?
学生回答以后教师归纳:我们可以计算出身高、体重等数据在三年级到四年级的变化、四年级到五年级的变化、五年级到六年级的变化,也就是用后一年测量的数据减去前一年的数据。
(3)学生计算变化数据。
(4)提问:
(1)从身高、体重等变化数据,你有哪些发现?
(2)比较五年级到六年级的变化数据与以往每年的变化数据,又有什么发现?
学生反馈以后教师归纳:同学们从三年级到六年级每年的身高、体重等方面都在发生变化,而且发生的变化数据每年都不一定相同,女同学在9岁到12岁之间每年的身高、体重变化加快。而且五年级到六年级这一年里比以前每年的变化大。
3.比较男女同学在三到六年级的平均身高与平均体重
(1)提问:我们已经有了每年的身高、体重数据,我们要计算男、女同学的平均身高、平均体重,我们该怎样做?
教师引导学生从以下方面选学生作为样本:出生年月相同相近、男女同学选择的一样多、身体健康。
(2)教师选择做样本的学生:我们选出生年月在10月、11月、12月的同学,男女同学各10名。
(3)学生用作样本的男、女身高、体重数据计算三、四、五、六年级的平均身高、平均体重。
(4)提问:比较男女同学在三、四、五、六年级每年的平均身高、平均体重数据,有什么发现?
学生分析数据以后,教师归纳:通过平均数据我们可以发现,在四年级以前,也就是10岁以前,男同学的平均身高、体重略大于女同学,从四年级开始到六年级,也就是从10岁开始到12岁,女同学在平均身高、平均体重方面都超过男同学。
4.认识一个人一生经历的阶段
(1)提问:从爷爷、奶奶、外公、外婆身上,你认为他们一生可以分为几个阶段?鼓励学生从身高、体重、精神风貌等方面来给人的一生划分阶段。
(2)学生按照自己的理解划分年龄阶段。
(3)出示一幅一个人从婴儿老年的,教师归纳并板书:婴儿——儿童——青年——中年——老年
(4)对照说一说自己处于哪个阶段?还将经历哪几个阶段?
三、全课归纳,并要求学生提出课外延伸的问题
1.教师小结:人的一生要经历婴儿、儿童、青年、中年、老年五个阶段,目前我们正处于儿童时期,要珍惜每一个年龄阶段,让我们的每一个年龄阶段都充实而有意义。
2.课外延伸:关于“我们的生长发育”你还有哪些感兴趣的问题,准备怎样去研究?小组内相互交流,课外就按照小组研究的方法去研究。
第二课时
一、展示课前准备:学生展示课前收集的有关遗传与变异的资料。
二、引导学生研究遗传与变异现象
1.教师:如果把自己的照片与爸爸妈妈的照片对比,你准备从哪些方面对比?反馈中引导学生从五官、皮肤、头发等方面对比。
2.教师提观察对比的要求:(1)观察要认真。(2)将观察到记录在表格里。
3.提问:从对比中有什么发现?
4.教师归纳:经过对比,我们发现自己与爸爸或者妈妈在长相、眼睛等方面有相似的地方,我们把这种现象叫做遗传现象。
5.出示一组母子动物的照片,母子之间毛色、花纹、体态上有一定的形似性:
让学生观察一组稻子从“稻谷种子——稻谷秧苗——成熟的稻子”照片。
让学生观察以后反馈:有什么发现?
学生反馈以后教师总结:动物和植物也有遗传现象。
6.教师提问:在观察对比自己与父母的照片时,除了具有一些相似性以外,还有什么发现?
7.学生观察对比自己与父母、兄弟姐妹之间的照片,寻找不同的地方,并要要求学生将观察的结果记录在观察记录表里里面。
8.观察以后反馈:自己与父母、兄弟姐妹之间有哪些不同的地方?教师引导学生从肤色、嘴巴、头发等方面找差异。
9.教师出示两对双胞胎学生的照片,学生观察以后反馈:双胞胎之间有差异吗?
10.归纳变异现象的概念:
11.引导学生认识遗传与变异是生物的特性之一。
12.全课小结:在我们的生长发育过程中,父母的遗传一直影响着我们,同时因为多种原因,我们也与父母之间存在一定的差异,也就是变异现象,而且遗传与变异现象也是生物的一个特性,影响生物的生长与繁殖。
三、课外延伸:收集有关遗传与变异的知识,办一期有关遗传与变异的科学小报。
2地球
(鄂教版科学六上第一单元我们居住的星球第1课)
教学目标
1.知道地球的形状、大小。
2.知道地球是由小部分陆地和大部分水域构成的。
3.了解人类对地球形状认识的历史。
4.知道地球上水资源的分布状况。
5.体验科学探究中证据、逻辑推理及运用想象建立假设和理解的重要性。
6.能选择自己擅长的方式表述研究过程和结果。
7.认识到科学是不断发展的。
8.培养学生在科学研究中尊重证据、不迷信权威、勇于探索的精神。
9.会查找、收集、分析处理关于地球的资料及信息。
教学准备
1.查找关于地球形状和大小、人类探索地球形状的历史等相关资料。
2.稍大一点的三夹板,带桅杆的轮船模型或者地形地球仪。
教学过程
课前师生收集人类认识地球形状和大小的历史过程等相关资料。
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提出问题。
1.学生朗读单元课题,提问:我们居住的星球叫什么?
2.谈话:地球是我们居住的唯一星球,是我们人类美丽的家园。关于地球,你想知道哪些问题呢?
3.学生提出想知道的问题。
4.谈话过渡:同学们提出了很多关于地球的问题,这些问题都值得我们去研究。从这节课开始,老师将和同学们一起,共同探索关于地球的这么多的奥秘。到本学期结束的时候,我们来进行地球知识竞赛,大家比一比,看谁知道得最多。对地球知识的学习,还是让我们从了解人类认识地球的历史开始吧。
二、了解人类探索地球奥秘的历史。
1.谈话:同学们在上课之前,收集了不少人类探索地球形状和大小的历史资料,同学们分小组分享你们的收集成果吧,交流交流人类特别是古代的人们,在探索地球的历程中,发生了哪些事情?有哪些主要的观点?经历了一个什么样的过程?
2.学生分组交流。
3.全班交流。重点放在人类对地球的认识历程上,梳理出:居住地中心说——天圆地方说——地球说。
4.提问:古人对地球形状的认识,哪种观点最接近现在的情况?古希腊人是通过什么现象提出这种观点的呢?
5.演示模拟实验,师生讨论。
用一张大一点的三夹板模拟海平面,一个带桅杆的船的模型,模拟船在海上的航行,再现古希腊人看到的情形。
6.谈话:这个现象激起了科学家的好奇,他们从这种反常的现象中大胆地提出了海平面不是平的,而是弧形的观点。古希腊人由海平面是弧形的联想到整个地球是球形的,他们伟大的哲学家亚里士多德先生,首先提出地球是球形的观点,这是人类对地球认识历史上的一次伟大的飞跃。他们提出的这个观点是振奋人心的,但没有确凿的证据来证明,因此,在当时还只是一个猜想。他们是怎样寻找证据的呢?
7.学生阅读资料,讲故事,谈感想。感知人类寻找证据,对地球形状进行的艰险的探索活动。
三、观察,计算数据,构建对地球形状和大小的认知。
1.谈话:现在,科学技术的发展,人类已经能够从太空远观地球了,地球真的是一个“地”球吗?也就是说是一个以陆地为主的球体吗?
2.学生计算地球上陆地和海洋的面积以及它们占地球表面积的比例,感知陆地和海洋、地球水资源的分布状况,得出结论。
3.观看关于地球的,包括从太空、月球上看地球的照片,地球上一些美丽景色的照片,感知地球的形状和地球美丽的景象。让学生建立和舒发对地球的美丽情感。
4.画“太空中的地球”图,写关于地球的解说词。
四、课堂小结:请学生谈一谈这节课的学习收获。
3地球仪
(鄂教版科学六上第一单元我们居住的星球第2课)
教学目标
1知道地球仪是地球的模型;认识到建立事物的模型是解决问题的一种方法。
2了解地球仪的一些主要标识,知道地轴、两极、赤道、经线、纬线;会在地球仪上识别经线、纬线、赤道、两极、南北半球、东西半球和本初子午线;知道利用经纬网能够确定地球上任何地点的位置。
3通过对地球仪的探究,培养学生的观察力、想象力、空间思维能力、团结协作精神。
4知道人类对客观事物的认识是无穷尽的,科学是不断发展的,以及科学技术的发展对人类生产和生活的重要性,培养学生认真学习的态度和探求科学奥秘的志趣。
5学会制作简易地球仪,在制作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
教学准备
1 教师演示用大地球仪一个,学生每小组观察用小地球仪一个。
2 关于地球仪的多媒体课件:创设情景的故事片和观赏介绍地球仪种类的。
3 制作地球仪的材料:乒乓球、彩笔、细铁丝、钻孔用的铁锥等。
4演示用的篮球一个。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引入新课。
(课件展示)狂风暴雨的夜晚,波涛汹涌的海面被阵阵闪电撕碎。在狂风巨浪中喘息的豪华巨轮被翻天巨浪吞噬。倾斜不定的船舱内一片狼籍。船长拼命地呼救:“帝国号遇险,我是帝国号,请求支援,我们的位置是……”。国际救援总部内-片忙碌的身影,墙上喇叭里传来船长嘶哑的声音:“东经102°,南纬38°,请求支援,请求支援”。救援工作人员迅速围在一个大型地球仪前,通过一番熟练地描点画线后果断地说:“它们位于南半球A国附近的海域,立即命令A国救援部队马上行动!”(上述故事情节也可以由教师口述,学生倾听。)
教师提问:救援部队怎样迅速地判断出“帝国号”的位置
学生自由回答。教师适时地揭示课题,并板书课题:地球仪
二、介绍模型,了解功用。
1了解地球仪的概念和作用。
我们生活的地球实在是太大了,尽管我们的脑海里有地球的模样,但我们在实际生活中是很难一下看到它的全貌的,为了认识和研究地球,人们根据地球的形状,按照比例缩小若干倍后,制成了地球的模型——地球仪。借助地球仪这个工具,可以帮助我们认识、了解地球的一些知识。
2了解地球仪的种类及简单结构。
教师提问:大家见过的地球仪是什么样的?它有哪些种类?
学生根据已有知识自由发言。教师播放搜集的地球仪种类的,并适当介绍地球仪的种类。在此基础上,让学生观察、学习地球仪的组成。(对于地球仪种类的介绍,也可以由教师直接口述。)
三、观察模型,探求新知。
1教师提出要求:请同学们分组观察地球仪,大家有哪些发现?将你们的发现记录下来,看哪个组的发现最多。在观察的同时,还可以看看文中的小资料。
学生观察、交流,并做好记录。教师巡查,及时地提示观察内容,给学生以帮助。
2小组汇报交流,学生自由发言。
(有的学生看到了陆地和海洋,还有许多国家;有的学生看到上面有洲界线和国界线;有的学生看到了南北回归线、南极圈、北极圈;有的学生还提出问题,不明白为什么地球仪的轴是倾斜的;有的学生看到地球上密布着经线和纬线;有的学生看到北极点在海洋之中,而南极点却在陆地上;有的学生看到了中国的形状象一只雄鸡;有的学生看到了大片的沙漠;有的学生观察到有的国家很大,有的国家却找不到……)
(上述学生的发言是凌乱的,也有一些是不准确的,教师要有选择地板书。板书时,尽量将有联系的名词分类写,为后面的梳理做好铺垫。)
3引导学生归纳整理地球仪的主要标识。
同学们有很多发现,有必要进行梳理。
(演示讲解,并适时地将板书归类整理)
⑴ 篮球不绕轴转动,就会在地上乱滚,而地球仪是绕地轴运动的,始终自西向东绕地轴转动。地轴是一根假想的轴。地轴与地球有两个交点即南极和北极。
⑵ 在地球仪上,有一条将“地球”平均分成南北两个半球的圆周线,即赤道。与赤道平行的圆周线叫纬线,纬线指示东西方向。其中,北半球有两条特殊的纬线:北回归线、北极圈,在南半球,有两条相对应的纬线:南回归线、南极圈。
⑶ 在地球仪上,还有许多连接南北两极并垂直于纬线的半圆弧线,叫经线。0°经线又叫本初子午线。为使英、法等国和非洲大陆上的各国同属一个半球,东西半球的划分,是以东经160°和西经20°为界。经线指示南北方向。
⑷ 地球仪上还有图例,表示陆地、海洋、国家位置、洲界等
⑸ 经线和纬线构成了经纬网,利用经纬网能够确定地球上任何地点的位置。
四、简单制作,巩固知识。
1教师提出要求:学习了地球仪的一些主要标识,同学们的头脑中一定有了大致的轮廓,请同学们用手中的材料制作一个简单的地球仪。说一说,你准备怎样制作?
2学生自由发言,然后看课后的制作提示。
3学生动手制作,并让学生展示、介绍自己做的简易地球仪。
五、课后延伸,深化拓展。
关于地球仪的知识还有很多,我们今天只是认识、了解了一些主要的标识。请同学们课后再找一找,看谁还有新的发现。
4地图
(鄂教版科学六上第一单元我们居住的星球第3课)
教学目标
1.看地图,明确地图的含义,了解地图的主要标识和功用。
2.会从地图上获取所需信息,解决具体的问题,具备一定的独立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意识到地图的重要性,体会地图在生活实践中的作用。
4.查阅书刊及其他信息源。
5.得交流与讨论可以引发新的想法。
6.选择自己擅长的方式(语言、文字、图表、模型等)表述研究过程和结果。
7.能倾听和尊重其他同学的不同观点和评议。
8.愿意合作与交流。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挂图(中国地形图,中国行政区划图,世界地图等)或课件。
学生准备:收集各种地图及麦哲伦环球航行船队的有关资料。
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
谈话:你知道有哪些类型的地图吗?它们有什么作用?
师: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地图。板书课题。
二、探究新知
1 学生读图,收集标识的信息,初步了解地图标识的意义。
(1)谈话:请同学们拿出自己收集到的地图,四人小组互相说说自己的发现。
(2)学生分组读图,收集信息。
(3)学生汇报交流收集到的信息,发现地图上有很多标识帮助人们读懂地图。
(4)出示书上地图,小组展开比赛,收集有关标识的信息,并把观察到的标识记录下来,看哪个小组找到的标识多。
(5)学生汇报交流,说一说常见标识的意义。
2阅读资料,知道地图的三要素,进一步了解地图标识的功用。
三、综合运用。
1 读青藏高原地形图和长江水系图,获得这两地的信息,体会地图在生活实践中的作用。
(1)出示青藏高原地形图和长江水系图,小组说一说从图上了解青藏高原和长江流域的哪些信息。
(2)通过交流汇报,体会地图在生活实践中的作用,体现了学以致用的思想。同时使学生的知识再次迁移,学生的科学探究活动逐步深入,促进了学生知识的迁移和发展。
2 学生在世界地图上画出麦哲伦环球航行路线图,进一步了解地球是球形的。
在人类的探索过程中,麦哲伦的航行无疑是具有划时代意义的,因为他第一次用实践证明了地球是一个球形。
课前教师和学生都要收集麦哲伦环球航行船队的有关资料。在这次活动中,首先要学生联系前面关于地球仪的有关知识,看懂世界主要国家分布图,弄清楚各个大洲、大洋在平面图中的位置关系,然后大致画出麦哲伦航行路线图,学生通过地图知识进一步了解地球是球形的。
四、课堂小结。
1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
2你还有什么问题?
5建立“地球档案”
(鄂教版科学六上第一单元我们居住的星球第4课)
教学目标
1知道地球的构造
2了解有关地球过去与现在的知识
3培养学生的保护地球保护环境的意识
4学会整理搜集到的资料,小组制作一份“地球档案”
教学准备
学生准备:小组搜集有关地球的资料
教师准备;准备有关地球的影像资料或
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
1谈话:到目前为止,地球是我们人类生息繁衍的惟一场所,人类已经在地球上生活了几百完年,地球有许多的秘密,你知道它哪些秘密?
2学生交流有关地球的知识
二、探究新知
1研究地球的构造。
(1)提问:关于地球的构造,你们知道些什么呢?
(2)学生讨论交流
(3)教师出示地球构造示意图,教师讲述:地球的构造分为地壳、地幔、地核,地球表面积约5、1亿平方千米,地球的半径平均约6371千米,地球赤道周长约4万千米。
2了解地球的过去与现在。
(1)谈话:在我们生活的地球上以前发生过许多事情和千奇百怪的变化,关于地球的过去,你们都了解些什么呢?
(2)学生交流搜集到的资料。
(3)播放影像资料,讲述:同学们你们收集的资料很丰富,我们用更直观的方法来了解一些地球过去的事情。
(4)谈话:刚刚我们一起经历了地球的过去,那我们再来关注一下地球的现在,你们又了解多少呢?
(5)学生交流讨论。
(6)播放相关的影像资料。
3建立“地球档案”。
(1)谈话:今天我们搜集有关地球的资料这么多,干脆我们把它们整理起来合理的利用它们,为地球建立一个“档案”,你们觉得怎么样?
(2)谈话:可以小组同学商量讨论一下,谈谈自己的想法,怎样制作“地球档案”呢?
(3)学生讨论,小组整理制作“地球档案”。
三、拓展延伸
举办“地球档案”展览。评一评,哪些小组制作的最有创意。
学习对终身发展有用的地理,联系实际,引导学生从现实生活的经历与体验激发对地理学习的兴趣。培养学生地理学习能力,鼓励其积极探究,形成主动学习的态度。接下来是我为大家整理的 七年级地理 《地图的阅读》教案 范文 ,希望大家喜欢!
七年级地理《地图的阅读》教案范文一
学习目标:
1了解地图的基本要素(地图的“语言”),熟悉常用的图例。
2学会在地图上辨认方向,判读经纬度,量算距离。
3初步学会阅读地图,从地图中获取需要的信息。
4能够根据需要正确地选择地图,养成日常生活中使用地图的习惯。
学习重点:地图三要素的运用。
学习难点:地图上方向的辨认。
新知探究:
1地图是运用各种 ,将地理事物按一定的比例缩小以后表示在平面上的 。
、 和 是地图的语言。
2比例尺是表示 比 缩小的程度。比例尺= 。
比例尺包括 、 和 三种表示方式。
3图例是对地图上各种 和 的说明。
4阅读地图,要学会在地图上辨认方向。
①在有指向标的地图上,要按照 判读方向,指向标一般指向 ;
②在有经纬网的地图上,要根据 确定方向,经线指示 方向,纬线指示 方向;
③除此之外,通常是面向地图“ 、 ”。在这个基础上,还可以再确定出 、 、 和 的方向。
5 根据使用目的,正确地选择地图,才能及时、准确地获得有用的信息。
例如,去公园游览,寻找景点,要借助 图。
外出旅行,确定行程,应该参考 图。
了解国际时事,确定事件发生地点,应该查阅 图。
6 地图种类很多,一般分为 和 两大类。
自然地图包括 、 、 、 等。
社会经济地图包括 、 、 、 等。
综合提升:
观察课本P22页图131和图132思考:同样图幅的两幅地图,一幅是北京市地图,一幅是中国地图,比例尺较大的是哪幅表示内容较详细的是哪幅表示范围较大的是哪幅
分子相同,分母大或小 表示范围的大或小 表示内容的详或略 比例尺较大 比例尺较小
2识记课本 P17 页图 123 地平面上的八个方向并在下边写出来。
3识记课本 P18页图 125 一些常用图例,并在下边写出四个常用图例
七年级地理《地图的阅读》教案范文二
一、课标
(一)课程内容标准
在地图上辨别方向,判读经纬度,量算距离。
(二)课标具体目标
运用地图,学会阅读地图,在地图上获取正确的地理信息。通过普通地图、经纬网地图等辨别方向,会判读经纬度且利用比例尺量算地图上的距离。培养使用地图的基本技能。
二、重点、难点:
教材重点:
在地图上会使用比例尺,辨别方向、会判读经纬度和量算距离。
教学的重难点:
1、教学重点:
学会在地图上阅读比例尺、方向和识别图例
2、教学难点:
在极点上辨别方向
学情:
预测本班级学生可能达到的程度
1、在地图上学会阅读比例尺、方向和图例:90%以上的学生能够掌握。
2、在地图上学会判读经纬度,换算比例尺且量算距离:70%以上的学生能够掌握
3、在经纬网、指向标地图识别方向:60%以上的学生能够掌握
(二)普遍性问题:大部分学生对在极点辨别方向(尤其是南极地区)感到难度较大
教学目标:
1、在地图上会判读经纬度,阅读比例尺、方向和图例。知道比例尺的三种表示方式。
2、会在有经纬网和指向标的地图上辨认方向并能正确识别常用的图例。
3、运用经纬网地图、带有指向标的地图,学会在地图上量算距离、辨认方向、识别图例等基本的学习地理的技能和技巧。
4、通过自主学习,小组活动,培养学生自主学习意识,小组合作学习的习惯。
五、教学过程
构建动场
教师展示地球仪和一张世界地图的,让学生观察后,谈异同。(教师提示:从作用、优点和缺点等方面入手)
学生回答后,教师简单介绍,地球仪和地图都是地图,都是学习地理,获取地表信息的重要工具。但地球仪携带不方便,而地图是平面地图不仅好携带且能表示多种类型。
新授过程
活动1:学会阅读地图语言
目的:对应教学目标1
程序和策略:
学生先通过阅读台湾地图,自主学习阅读地图的三要素,能说出阅读地图的三要素。
自主学习
阅读台湾卫星影像图和台湾岛地图,哪个地图能让你觉得更了解台湾
在台湾岛地图上,找出地图的语言(地图的三要素)。
展示学生展示两个问题
小结
比例尺、方向和图例是地图的三种语言
目标评价:
能通过地图认出地图的三要素。
活动2:学会阅读地图语言——比例尺、方向
目的:对应教学目标1、2、3
程序和策略:
通过自主学习阅读课本,先确定概念再根据地图说出如何阅读比例尺、方向和图例。小组合作完成对比例尺计算、在地图上用指向标辨别方向。重点探讨南极地区经纬度的判读以及方向的认知。
自主学习1
比例尺是如何计算的写出公式
比例尺有几种表示方式分别写出表示方式。
两地直线距离是10千米,量的图上距离是2厘米,求比例尺
量的两地的图上距离为5厘米,而1厘米代表实际距离3千米,求两地的实际距离。
自主学习2
一般情况下是如何在地图上辨别方向上___下____,左____右____
在有经纬网的地图上根据______线,经线指示____,纬线指示____
在有指向标的地图上,指向标指向的方向是____,相反的方向是____,面向指向标左___右____
交流探究1
学会在实地地图上看方向。读图分析甲乙丙三图,根据问题进行探究。
写出甲、乙丙三图根据什么来判读方向分别说出你的理由是什么
七年级地理《地图的阅读》教案范文三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了解地图的分类,学会根据使用目的正确选择地图。
2、掌握图幅相同条件下,比例尺的大小与所表示范围大小和内容详略的关系。
过程与 方法 :
1、通过列举实例,了解不同种类的地图,学会选择适用的地图。
2、通过比较图幅相同的中国地图、北京市城市地图、北京动物园地图,掌握比例尺的大小与所表示范围大小和内容详略的关系。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实例,了解地图在生产、生活中的作用,养成在学习和生活中运用各类地图的习惯,提高在地图中获取信息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重点:
1、学会根据使用目的正确选择地图
2、图幅相同条件下,比例尺的大小与所表示范围大小和内容详略的关系。
难点:图幅相同条件下,比例尺的大小与所表示范围大小和内容详略的关系。
三、课时安排:本节共两课时,这是第二课时
四、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学生活动 教师活动 创设情境 讨论、发言 多媒体展示有代表性的导游图、
交通图、世界政区图。同学们知
道他们分别有什么用处吗 自主探究 根据导学案完成 安排任务一、根据需要选择比例
尺合适的地图
帮助学困生 组内交流 组长主持组内交流探究成果 维持秩序,帮助学困生 班内展示 分三个组展示 点拨、评价 自主探究 根据导学案完成 安排任务二、现代高科技地图的应用、
七年级地理《地图的阅读》教案范文四
地图的阅读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
1通过阅读各类地图,知道地图上的比例尺、方向、图例等基础知识。
2学会运用比例尺在图上量算两地间的距离,以及在地图上辨认方向。
过程与方法
通过活动的设置,激发学生探究的兴趣。学会正确的阅读、使用地图的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学生对地图产生亲切感,从而在今后的生活和学习中主动地使用地图。
教学重点:
比例尺的相关知识、方向的辨别。
教学难点:
1、地图上方向的辨别。
2、比例尺大小的辨别与地图内容详略的关系。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教学过程 教 师 活 动 学 生 活 动 设 计 意 图
感受地图的用途 导入新课
师:同学们在日常生活中 使用过地图吗比如你想去动物园参观需要寻找景点,请问你会借助什么工具想了解世界 热点 地区的位置,需要参考什么地图
学生回答:导游图,世界地图等。 用一些生活实例引入新课,让学生感受地图的用途广泛,这样容易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承转 那么什么是地图如何在地图上获取各种信息呢下面我们就来探讨阅读地图的方法吧!
学会阅读地图 比例尺
(1)多媒体出示台湾岛地图出示问题:
比例尺的概念
公式
(2)多媒体展示比例尺表示方式主要有线段式、数字式、文字式三种。
师引导点拨:
强调:比例尺实际上是一个比值,是一个分数。转换时注意单位的统一。1千米=100 000厘米
(3)提问:在台湾地图上,量得高雄到台北两地间的实地距离约为多少千米。
(4)活动:判断比例尺的大小
归纳 总结 :比例尺是一个分式。分子为1,分母愈小,比值愈大,即比例尺愈大;分母愈大,比值愈小,即比例尺愈小。
活动:比较北京市地图和中国地图,请问哪一幅地图的比例尺大哪一幅地图表示的范围大哪一幅图表示的内容更详细
归纳总结:地图上所表示的范围愈小,要表示的内容愈详细,选用的 比例尺应愈大; 反之,选用的比例尺应愈小。
学生回答,联系小学时学过的知识
(1)地图上的比例尺,表示图上距离比实际距离缩小的程度。 (2)比例尺=图上距离/实际距离
练习:巩固三种形式的比例尺可以互相转换。找同学给大家展示比例尺的三种形式的转换
学生讲解自己量算高雄到台北间的实地距离的思路。
在教师的引导下,明确比例尺大小的比较。
引导学生从练习中归纳图幅大小相同的两幅地图,比例尺大小跟表示范围的大小、内容的详细程度有什么关系。
注重新旧知识的衔接
通过学生的讲解,加深对比例尺的理解,让学生熟练掌握运用比例尺在地图上量算两地之间距离的方法。
通过习题,让学生会判断比例尺的大小,记住要点。
利用中国地图和北京地图的实例,来归纳。学生记起来更好接受。
承转 地图上的方向应该如何辨别呢
七年级地理《地图的阅读》教案范文相关 文章 :
1 新人教版七年级地理上册教案
2 七年级地理教学计划范文
3 七年级地理教学反思范文
4 七年级地理教学心得体会范文
5 七年级中东地理教案
6 七年级地理东南亚教案
7 初中七年级语文《台阶》教案范文
8 初中七年级语文《月亮上的足迹》教学教案范文
9 七年级地理老师工作计划
10 初中七年级语文《登上地球之巅》经典教案范文
面对2018年的地理中考考试,你准备得怎么样了?关于地理中考的模拟试题及答案解析都有什么内容呢?下面是我为大家精心推荐的2017年的中考地理试题及答案解析,希望能够对您有所帮助。
2018年中考地理试题一、选择题(本大题30小题,每题2分,满60分)
小明的爸爸是名船员,最近他从印度尼西亚回国休假据此回答1~3题
1小明想在地球仪(见图)上查找印度尼西亚,他按箭头方向转动地球仪,这样转动可以用来()
①演示地球自转 ②演示地球公转 ③探究四季更替产生的原因 ④探究昼夜更替产生的原因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2小明在地球仪上找到了北京和印度尼西亚的首都雅加达,并得出了以下结论,其中正确的是()
A北京和雅加达相距约4万千米
B北京和雅加达都位于北半球
C雅加达的位置比北京更偏东
D雅加达获得的太阳能量比北京多
3爸爸说印度尼西亚风景优美,境内有很多活火山小明查阅了如图的火山地震带分布图,做出了以下判断,其中错误的是()
A这里地壳比较活跃 B这里位于火山地震带
C这里位于板块交界地带 D这里位于板块内部
张明从烟台乘火车到济南珍珠大酒店开会,出发前他查阅了下面两幅图,据图回答4~6题
4根据甲图,张明确定珍珠大酒店在济南站的()
A东南方向 B西南方向 C东北方向 D西北方向
5张明在济南开完会后又到菏泽办事,他发现菏泽的槐花正在盛开,而烟台的槐花刚见花苞参考乙图,张明对此现象作出了如下解释,其中合理的是()
①菏泽的纬度比烟台低,气温高
②菏泽位于内陆升温快,烟台位于沿海升温慢
③菏泽的槐树花期比烟台的长
④菏泽位于内陆降水多,烟台位于沿海降水少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6根据甲乙两图,我们不能做到的是()
A确定甲图所示区域交通是否便利
B了解乙图所示区域铁路分布概况
C计算每幅图中某两地间的实际距离
D估算每幅图所示地区的人口数量
如图是某游客旅游时拍摄的一张照片,据此回答7~8题
7从照片中可以看出影响该聚落分布的主要因素是()
①地形②气候③河流④交通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8该游客发展聚落里有好多古建筑,且有保护标志你认为当地保护这些古建筑的主要原因是()
A它能适应当地环境 B它能适应现在的社会发展
C它比现代建筑好看 D它记录的信息具有研究价值
9如图是一幅宗教建筑群一般而言,该宗教的建筑形式广泛存在于()
A欧美地区 B中东地区 C南亚地区 D东亚地区
如图是科特迪瓦农矿产品及城市分布图,据图回答10~13题
10科特迪瓦的首都是()
A阿比让 B马恩 C亚穆苏克罗 D圣佩德罗
11根据此图判断该国()
A位于加纳东面 B地势南高北低
C全年高温 D可可 种植 范围比咖啡大
12据图推测该国的人口分布,其中最合适的是()
A北部比较多 B南部比较多
C集中分布在交通沿线 D集中分布在河流沿岸
13对于推测结论“人口集中分布在河流沿岸”,我们用该国的哪幅图进行验证最准确()
A人口分布图 B人口增长曲线图
C民族分布图 D交通路线分布图
14目前在许多国家都可以买到我国的商品,对这种现象最好的解释是()
A我国已经成为发达国家 B这是全球经济一体化的体现
C南南合作更有成效 D南北对话更有成效
152015年10月29日,我国决定全面放开二孩政策这项政策的实施()
A将会缩小我国城乡差距
B将会减少我国人口总量
C可以延缓我国人口老龄化现象
D完全否定了我国计划生育基本政策
16“2015年8月30日,秦岭山区天降暴雨,秦岭山脚下的小峪河突发山洪,把在小峪河河道上游玩的9名游客全部冲走“为了避免同类事件的发生,以下说法最不可取的是()
A突发山洪时,迅速跑向两侧的山坡
B突发山洪时,迅速跑到周围的高地上
C突发山洪时,迅速顺河道向下游跑
D来游玩时,提前收听当天天气预报
区域位置对自然环境影响深远,进而影响人们的生产和生活图是某区域位置及该区域农业分布图据图回答17~19题
17对该区域位置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A深居内陆 B位于北温带中部
C海里兼备 D位于中纬度地区
18根据地理位置,我们可以推测该区域()
A气候比较干旱 B地势四周高中部低
C河流均为外流河 D植被四季茂密长青
19下列生产和生活现象与该区域的自然环境特征相适应的是()
A竹楼随处可见
B人们一年四季穿单衣
C人们餐桌上常见海鲜
D农业生产以畜牧业和灌溉农业为主
近两年,互联网上出现了购养家禽和家畜的购物新形势例如,人们可以在网购平台上预先出资认养小猪,在小猪成长期间,卖家负责在 饲养 场绿色喂养,卖家也可以去参观、监督和亲自喂养等小猪长大后,卖家按照合约将猪肉发给买家据此回答20~21题
20对这种网购新形势被人们认可的原因,有同学做出了以下推测,其中最不相关的是()
A人们的绿色环保意识增强
B互联网使购物途径丰富多样
C人们对家禽的需求数量增多
D这种购物形式能满足人们的个性化购物需求
21关于这种网购新形势给人们带来的影响,以下说法与事实不符的是()
A卖家减少了前期喂养资金的投入
B卖家能享受到绿色无污染的食品
C买家因增加了销售的中间环节而提高了成本
D买家能体验到网购的便捷和农家乐的乐趣
如图是我国南方某地区水电站分布简图,据图回答22~24题
22图中地区可以描述为()
A川藏地区 B江浙一带 C云贵两省 D两广地区
23图中地区水电站分布较多据此判断该地区()
①水能资源丰富 ②河流水量较大 ③地形崎岖 ④河流常见凌汛现象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24旅游业是图中A省的重要产业据图推测当地的旅游资源有()
①热带动植物资源 ②室外冰雕 ③大漠风光 ④少数民族风情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如图是我国海南省地形和交通分布简图,据图回答25~26题
25据图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海南省()
A地势中部高四周低 B一年中太阳直射一次
C农作物一般两年三熟 D交通线呈网格状分布
26图中AB两地降水差异明显,其主要原因是()
AA地处于迎风坡,B地处于背风坡
BA地位于沿海,B地位于内陆
CA地纬度比B地纬度低
DA地地势比B地地势低
27近几年来,长江航运重庆﹣武汉﹣上海段的客运出现了一些变化例如,现在很少有游客从重庆乘船直达上海,而是到武汉下船换乘 其它 交通工具有同学结合右图,对游客在武汉换乘的原因作出了一下推测,其中不合理的是()
A船比其它交通工具慢
B武汉﹣上海段河流航运条件更差
C武汉﹣上海段高速公路和高速铁路运输更便利
D武汉﹣上海段沿岸自然风光不如重庆﹣武汉段丰富
阅读地图获取信息和归纳图中某事物的分布特点都有基本的 方法 据图回答28~30题
28小明要归纳某区域矿产的分布特点,他要从图中获取相关信息以下做法与此关系最密切的是()
A看比例尺,确定地图内容的详略
B看比例尺,估算该区域面积大小
C对照图例和注记,查找矿产的符号和分布
D对照图例和注记,查找所有事物的符号和分布
29下列是小明归纳矿产分布特点的角度,其中合理()
A矿产的产量 B矿产的用途
C矿产在区域中的方位(或位置) D以哪种(或哪几种)矿产为主
30小明作用上面的方法归纳印度矿产的分布特点(见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铁矿主要分布在西北部
B菱镁矿主要分布在南部
C煤矿主要分布在东北部和东部
D锰矿主要分布在东北部西南部和中部
二、非选择题:(共40分)
31认识家乡才能更好地建设家乡下图是小明家乡(山东省某地)的等高线地形图,请你运用地理知识为小明作好参谋
认识家乡(1)小明说他的村子是“山脊南面座,小河穿村过,水库头上落”据此推知小明村的名字叫
(2)小明认为他们村位置(或环境)比小庄村好请你说出好在哪里(列举一条即可)
(3)小明经常爬山,他发现阳山山顶气温比山脚低,其原因是
发展家乡
(4)小明村附近有一番丘陵缓坡,最近被人弃耕,小明决定承包下来,建成园林绿化苗圃基地,种植城市绿化苗木小明这种做法会给当地带来哪些好处(列举一条即可)
(5)近几年来,随着张镇人口的不断增加,城镇建设规模扩大、大量工厂和住宅拔地而起,这给小明村带来一定影响关于这种影响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单项选择)
A村民进城务工的机会增多
B有些工厂排放污水会污染该村水源
C张镇规模扩大可能会占用该村耕地
D蔬菜和肉禽蛋奶的市场需求量增大,增加了居民收入
感悟
(6)通过小明家乡的变化,有人得出了以下观点,我们应该赞同的是(单项选择)
①遵循自然规律,因地制宜发展生产②人与自然和谐相处③以经济发展为主,快速脱贫致富④走先发展后治理的道路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
32小明在认识影响河流因素的时候,找到了下面两幅图,他运用学过的知识进行了如下探究
认识河流概况
(1)小明读图后对湄公河作了如下描述,其中不正确的是(单项选择题)
A发源于青藏高原
B流经多个国家
C自北向南流
D注入安达曼海
认识地形与河流的关系
(2)从地形的角度看,小明认为湄公河在柬埔寨内适合航运你认为这种判断是否正确,请说明理由
认识气候与河流的关系
(3)读曼谷气温曲线和降水量图柱状图,归纳其气候特点
(4)河流流量与降水有一定关系根据图中降水量的变化,推测湄公河流量的年变化规律大致是
新的发现
(5)小明认为湄公河航运量在1月份会下降,他的判断依据是
收获
(6)根据以上探究,下列认识正确的是(双项选择,该题有两个正确答案,多远、少选、错选均不得分)
A地形和气候对河流都有影响 B地形影响河流航运
C气温影响河流含沙量 D降水影响河流结冰期
33小明想系统地了解影响工业分布和发展的因素,他利用下图进行了相关探究
探究
(1)小明了解到,资源在许多工业城市的形成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例如,图中有一个因石油而发展起来的城市是
(2)在图中小明发现沈阳是一个综合性的工业城市,其轻工业部门有(写出一个即可)沈阳也是一个人口在五百万以上的特大城市,人口为轻工业的发展提供了有利条件如招工容易,对生活用品的需求量大可见和是影响工业发展的重要因素
(3)小明了解到,现在许多企业的销售方式发生了变化通过互联网和物流快递公司,厂家可以将产品直接送到消费者手中这种销售方式的实现,主要得益于网络信息技术和的发展
(4)小明听爸爸说,目前无人驾驶汽车成为许多汽车企业的研发方向可以预测,一旦无人驾驶汽车研发成熟,批量投放市场,对传统汽车制造业会带来一定的冲击由此可见对工业的发展也非常重要
收获
(5)通过探究,小明得出了以下结论,正确的是(单项选择)
①城市的工业部门一般是单一的
②城市的工业部门一般是综合的
③影响工业分布和发展的因素是单一的
④影响工业分布和发展的因素是多样的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下一页更多精彩“2018年中考地理试题答案解析”
高德地图查看经纬度和海拔 *** 作如下
一、打开高德地图网页版,页面最下方的一排蓝色字体中的开放平台并点击;
二、在新d出的界面内依次点击开发支持→地图工具→坐标拾取器;
三、在d出的界面内输入想要获取坐标的地点的名称,按下回车键,即可看到地点的经纬度。
Edge浏览器可以通过以下步骤来获取地图上的数据:
1打开Edge浏览器,在浏览器中输入地图网址,然后点击“确定”按钮,进入地图网站。
2在地图网站上,搜索要获取数据的位置,然后在地图上拖动鼠标,找到要获取的数据所在的位置,点击该位置,可以看到该位置的详细信息。
3点击该位置的详细信息,可以看到该位置的详细信息,包括位置的坐标、地点的名称、地点的类型、地点的URL等。
4如果要获取更多的数据,可以点击“更多”按钮,可以看到更多的信息,包括位置的天气、景点等。
5最后,可以点击“保存”按钮,将地图上的数据保存到本地,方便以后使用。
以上就是关于判断题:用户可根据需要采用专题地图的方式将数据图形化,使数据以更直观的形式在地图上体现出来,如显示全部的内容,包括:判断题:用户可根据需要采用专题地图的方式将数据图形化,使数据以更直观的形式在地图上体现出来,如显示、6年级上下册科学书实验题、七年级地理《地图的阅读》教案范文等相关内容解答,如果想了解更多相关内容,可以关注我们,你们的支持是我们更新的动力!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