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的获取过程

信息的获取过程,第1张

6.信息来源的主要途径:

(1)直接获取信息。例如,实践活动.,包括参加社会生产劳动实践和参与各种科学实验等;参观活动,包括观察自然界和社会的各种现象。

(2)间接获取信息。例如,通过人与人之间的沟通,查阅书刊资利、广播电视、影视资料、电子读物等获取的信息。

(3)根据实际情况合理地选择

7信息获取的一般过程

(1)定位信息需求;(2)选择信息来源;(3)确定信息获取方法,获取取信息;(4)评价信息;

81 信息获取的方法: 观察法、问卷调查法、访谈法、检索法等等

82信息获取的工具:

(1)扫描仪:可以扫描,还可以扫描印刷体文字,并能借助文字识别软件OCR自动识别文字。

(2)录音设备 (3)数码相机(4)数码摄像机

网络、报纸、电视,基本都是媒体,现在是信息社会,大家都会用这种途径,当然,还有些途径是需要付费的,比如买一些信息,就像股票内幕、商业报告等等。

现代信息传递的方式:

1、有线通讯传输,如电话,传真,电报,电视等 。

2、无线通讯传输,如对讲机,BP机(以淘汰),移动电话,收音机 。

3、数字通讯传输,最熟悉的,连网的电脑,数字电视 。

4、纸张通讯传输,如书信,报纸等

关于信息本体论的不科学性的理由有很多。首先,考察信息概念的形成过程可以看到,信息产生和运动首先是人们在生活实践中“发现”和“获取”的,就是说信息产生于人们对客观事物的认识活动。包括遗传信息、这些看起来是“客观存在”的信息,也是进入了人们的知识范围以后才称其为信息的。其表现形式是人们可以识别的表象或信号。信息能够反映事物运动状态、规律等事实,但其本质是人们对这些“客观事实”的表达。尽管信息概念有时已经扩展到所谓一般客观事物联系的形式或方式,但如果这种形式或方式是不可知的,就不能称其为信息。正如大家所公认的,信息减少不确定性,而不可知的信息是不能减少不确定性的,这是一个十分简单的逻辑。比如在人们发现DNA编码之前侈谈遗传密码是毫无意义的;在发现超声波之前,猜测蝙蝠如何看东西也是没有可靠根据的。

其次,信息的技术观以及历史成因不支持本体论观。我们前面已经谈了信息概念的历史成因、实际使用情况以及两个基本特点。信息论首先是由仙农提出的,研究的主要对象是通讯活动中的信息,包括信息的获取、编码、传输、解码,这些过程与主体行为密不可分,比如消息的确定性和不确定性也是在特定的语言条件或编码规则下相对而言的。完全抛开信息科学的一个重要内容去侈谈本体信息显然是站不住脚的。第三,信息的价值观不支持本体论观点。如果考虑一般所接受的关于信息的价值特性,就更应该承认信息的主体性。价值是相对于发送和接收信息的主体而言的,具有很强的主观性,而客观论或本体论的信息,比如说事物的状态,是不存在价值问题的。第四,本体论定义本身具有主观性。本体论想要强调的是信息的客观特性或固有特性。然而客观存在是一个概念,状态或信息又是一个概念,二者绝不是等同的。事物的存在及其自身的运动规律和****是客观事实,但事物的所谓状态,却是人的主观认识。什么是事物的状态地球的质量、星球之间的距离、一个物体的温度或颜色或运动速度等等,都是由于人有了认识、形成概念并定义了量纲以后才得以表述。设想宇宙是在爆炸还是在收缩,物体的运动是否符合爱因斯坦的相对论所揭示的规律,火星上的两块石头在作什么

首先,很高兴来回答你这个问题。

现实中,作为一个手机用户,因工作和生活的需要,免不了要下载一些app来使用。但是,如果我们要深度使用任何一款app,都是要被获取个人相关信息的。否则一旦你拒绝授权或仅提供丁点信息的权限,将无法使用或无法正常使用它们。大多数情况下,有些软件公司为了自身的利益,会通过这些app来过度地获取用户的个人信息,甚至于有的app就是专门来搜集个人信息的。对于这种现象,现实中应该说是司空见惯了的事情。作为用户来讲,肯定是不想被过多地被获取个人信息,以免造成不必要的麻烦或者损失。

对于保护公民个人信息这个问题,虽然相关部门加强了市场监管和指导,目前也只能是对一些用户反映强烈的软件应用进行重点监测和整治,还很难做到对市场上所有的软件应用进行彻底的检测和监管。所以,保护用户个人信息,一方面要依靠市场监管,另一方面还要靠用户自身进行有限的防护。对此,笔者认为个人用户要做到以下几点:

一、要加强和提高个人信息保护意识。除了工作和生活必需要下载一些软件应用外,如支付宝、微信、京东等,其它无关紧要的软件应用应尽量少下载、不下载,以免造成个人信息泄露。

二、要从正规的下载渠道进行下载。如各大手机厂商的应用商店、360软件应用,还有政府相关部门官网以及相关企业官网链接等。以上这些下载渠道对个人信息的保护都是有保障的。

三、不去点击微信群里或微友发来的不明链接或扫描来路不明的二维码,克服好奇心和贪心,以免盲目下载软件应用而中了手机病毒或者木马,造成不必要的个人信息泄露。

四、一旦发现个人信息泄露,我们用户个人应该及时进行自查,通过自我判断大致分析一下有可能是从什么app应用造成信息泄露的,发现可疑之处应及时卸载该应用进行自我保护,截断信息泄露渠道。对于因信息泄露而发生严重问题的,应该立即停止使用并截屏取证和报警。

五、选择好的手机 *** 作系统。对于小米和红米手机用户来说,最好的办法是更换掉自己手里的旧手机,然后购买一部能够升级到miui 12的新手机。因为miui 12这个 *** 作系统里有两项特殊功能,就是该 *** 作系统的“照明d”功能和“空白通行证”功能。miui 12的这两项功能,能够有效地发现和规避app搜集个人信息的隐秘过程,达到个人信息保护的目的,从而被众多米粉们所青睐。

对于其它手机厂商的 *** 作系统来说,目前还不具备这一隐私保护功能。

以上看法仅供参考,欢迎网友留言交流。

这要有专业的监督管理,普通百姓处于弱势,相关部门和经营者有责任保护消费者。

所有的应用,所有的APP都这样!除非你啥也不用,啥也不下载!

不管是哪种应用,都可以使用360手机卫士管理权限,禁止访问隐私位置。

有!当几次截屏一张本地照片后,在掏宝上居然也出现了这张照片还问你是不是要保存这张啊?

最可恨的就是拼夕夕!

连信和美团啊

1结绳记事-------好像算是信息记录方式。

2用候鸟,特别是鸽,雁等作传输工具-----所以鸿雁传书之说

3某些史诗和著作是通过口头传述的。像神话传说------横向是其他地方的人传播,纵向是向后世传播。

4跟3类似,流浪艺人用曲艺的形式传播故事跟神话,或者某个王的传记。

5用画传播信息--------像壁画,由于过于固定,传播范围不大,但可以向后世传播。

6以灯光,火光,如孔明灯烽火台等

-----一般用于战争,像长城。

7以特殊声音,如钟声,鼓声,号角,鞭炮声等

8还有其他记号,摆设等,如诱敌的记号

9比较正式的书信传播-----或者向奏折这样的东西。

10以前的书简,帛来记录信息,后来再纸出现之后,书纸来记录传播信息。

11驿站,官方设立的东东。信使骑马到处传播,可以是书,口头话,等等的多种形式。

以上就是关于信息的获取过程全部的内容,包括:信息的获取过程、获得信息的方法有哪些、简述信息获取技术的概念、目的及类型等相关内容解答,如果想了解更多相关内容,可以关注我们,你们的支持是我们更新的动力!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outofmemory.cn/web/9777949.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5-01
下一篇 2023-05-01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