浮点数的二进制表示:
例如:-125 转为单精度二进制表示
125:
整数部分12,二进制为1100; 小数部分05, 二进制是1,先把他们连起来,从第一个1数起取24位(后面补0):
1100 1 000 00000000 00000000
这部分是有效数字。(把小数点前后两部分连起来再取掉头前的1,就是尾数)
把小数点移到第一个1的后面,需要左移3位(11001 000 00000000 0000 0000 2^3 ), 加上偏移量127:127+3=130,二进制是10000010 ,这是阶码。
-125是负数,所以符号位是1。把符号位,阶码和尾数连起来。注意,尾数的第一位总是1,所以规定不存这一位的1,只取后23位:
1 10000010 10010000000000000000000
二进制是计算技术中广泛采用的一种数制。二进制数据是用0和1两个数码来表示的数。它的基数为2,进位规则是“逢二进一”,借位规则是“借一当二”。
二进制数(binaries)是逢2进位的进位制,0、1是基本算符;计算机运算基础采用二进制。电脑的基础是二进制。电子计算机出现以后,使用电子管来表示十种状态过于复杂,所以所有的电子计算机中只有两种基本的状态,开和关。也就是说,电子管的两种状态决定了以电子管为基础的电子计算机采用二进制来表示数字和数据。
浮点数是属于有理数中某特定子集的数的数字表示,在计算机中用以近似表示任意某个实数。具体的说,这个实数由一个整数或定点数(即尾数)乘以某个基数(计算机中通常是2)的整数次幂得到,这种表示方法类似于基数为10的科学计数法。
233的二进制原码反码补码分别是什么呢?正数原码反码补码相同把233转化为二进制
23:10111除二取余逆序排序
03:01001保留六位有效数字,乘而取整,正序排列
233:1011101001
扩展内容:
bit(位):数据存储的最小单元。在计算机二进制系统中,位,简记为b,也称为比特(bit),每个二进制数字0或1就是一个位(bit),其中每 8bit = 1 byte(字节);
二进制
二进制在计算机技术中广泛应用。二进制数用0和1两个数字及其组合来表示任何数,二进制的进位规则是:“逢2进1”。数字1在不同的位上代表不同的值,按从右至左
的次序,这个值以2倍递增。
无符号数和有符号数
在计算器中参与运算的数有两大类:无符号数和有符号数
(1)有符号数:
对于有符号数而言,符号的正、负机器是无法识别的,但由于“正、负”恰好是两种截然不同的状态,如果用“0”表示“正”,用“1”表示“符”,这样符号也被数字化了,
并且规定将它放在有效数字的前面,即组成了有符号数。所以,在二进制中使用最高位(第一位)来表示符号,最高位是0,表示正数;最高位是1,表示负数。
(2)无符号数:
无符号数是针对二进制来讲的,无符号数的表数范围是非负数。全部二进制均代表数值(所有位都用于表示数的大小),没有符号位。即第一个"0"或"1"不表示
正负。
例子:
(1)在Java中int数据类型是怎么在计算机中表示的呢?
在二进制系统中是以bit(位)来作为数据存储单元的(详细内容请看前言),假设 int number = 1 ,那么number在计算机系统中将表示如下:
00000000 00000000 00000000 00000001
同理可得,number=-1 时,在二进制中表示如下:
10000000 00000000 00000000 00000001
注意:最高位(第一位)是符号位,因为是number值为1是一个正数,所以最高位为0;
(2)二进制转十进制?
要从右到左用二进制的每个数去乘以2的相应次方(次方要从0开始算起);
假如:二进制数1101转化成十进制 ,那么 1101 = 120+021+122+123 = 1+0+4+8 = 13;
注意:任何数的0次方都是1。
二进制中的原码、反码、补码
对于有符号数而言:
(1)二进制的最高位是符号位:0表示正数,1表示负数
(2)正数的原码、反码、补码都一样;
(3)负数的反码 = 它的原码符号位不变,其他位取反(0 ->1 ; 1->0 );
(4)负数的补码 = 它的反码 +1;
(5)0的反码、补码都是0;
(6)在计算机运算的时候,都是以补码的方式来运算的;
例子:
下面我们就使用“有符号数”来模拟一下,在计算机中是怎样运算的。
(1)正数相加:
例如:1+1 ,在计算机中运算如下:
1的原码为:
00000000 00000000 00000000 00000001
因为“正数的原码、反码、补码都一样”,所以,1的补码 = 1的原码,所以 1的补码+ 1的补码 就等于:
00000000 00000000 00000000 00000001
+
00000000 00000000 00000000 00000001
=
00000000 00000000 00000000 00000010
00000000 00000000 00000000 00000010( 转换为10进制) = 02^0 + 12^1 = 0 + 2 =2
(2)正数相减:
例如:1-2,在计算机中运算如下:
在计算机中减运算其实是作为加运算来 *** 作的,所以,1-2 = 1 + ( -2 )
第一步:把 1补码找出来(因为正数的原码、反码、补码都一样,所以我们可通过原码直接获取补码):
1的补码:
00000000 00000000 00000000 00000001
第二步:把-2的原码找出来:
-2的原码:
10000000 00000000 00000000 00000010
第三步:把-2的反码找出来:
-2的反码:
11111111 11111111 11111111 11111101
第三步:把-2的补码找出来:
-2的补码:
11111111 11111111 11111111 11111110
第四步:1的补码与-2的补码相加:
00000000 00000000 00000000 00000001
+
11111111 11111111 11111111 11111110
=
11111111 11111111 11111111 11111111
第五步:将计算结果的补码转换为原码,反其道而行之即可(如果想将二进制转换为十进制,必须得到二进制的原码)
补码:11111111 11111111 11111111 11111111
=
反码:11111111 11111111 11111111 11111110
=
原码:10000000 00000000 00000000 00000001
第六步:将计算结果的二进制原码 转换 为十进制
二进制原码:10000000 00000000 00000000 00000001 = 12^0 = -1
二进制计数法是计算机设计的基础,只用两个数码0和1来表示数,在计数时,满二进一,而十进制计数法需要十个数码0、1、2、3、4、5、6、7、8、9,在计数时是满十进一。
另外二进制中的1011+11,其算法类似于十进制中的加法,但要注意满2进一,不能出现0和1以外的数码。
将1011的“个位数1”与11的“个位数1”相加,得10,写0进1;再将1011的“十位数1”与11的“十位数1”相加,得10,再加上进位得到的1,得11,写1进1,再将1011中的10与进位的1相加,得10+1=11。
所以二进制中的1011+11=1110。
扩展资料
1、为了表示一个数是二进制记数法,通常在这个数的右下角写上(2),如十进制中的2在二进制中写成10(2),3在二进制中写为11(2),4写成100(2),5写成101(2),6写成110(2)。
2、在二进制中,0+0=0(也可以看作是十进制中的0+0=0),二进制中1+1=10(即十进制中的1+1=2),二进制中的10+1=11(即十进制中的2+1=3),二进制中的11+1=100(即十进制中的3+1=4),二进制中的100+1=101(即十进制中的4+1=5)。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二进制
23就是指23个二进制中的“1”,25525500换成二进制就是16个1后跟16个0,所以写做1721601/16。
IP地址格式相同的点分十进制表示:255000 或255255255128。
在IP地址后加上"/"符号以及1-32的数字,其中1-32的数字表示子网掩码中网络标识位的长度
如:19216811/24 的子网掩码也可以表示为2552552550。
扩展资料:
子网掩码的设定必须遵循一定的规则。与二进制IP地址相同,子网掩码由1和0组成,且1和0分别连续。子网掩码的长度也是32位,左边是网络位,用二进制数字“1”表示,1的数目等于网络位的长度;右边是主机位,用二进制数字“0”表示,0的数目等于主机位的长度。
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让掩码与IP地址做按位与运算时用0遮住原主机数,而不改变原网络段数字,而且很容易通过0的位数确定子网的主机数。
(2的主机位数次方-2,因为主机号全为1时表示该网络广播地址,全为0时表示该网络的网络号,这是两个特殊地址)。通过子网掩码,才能表明一台主机所在的子网与其他子网的关系,使网络正常工作。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IP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子网掩码
分析:利用“除k取余法”是将十进制数除以2,然后将商继续除以2,直到商为0,然后将依次所得的余数倒序排列即可得到答案.解答:解:23÷2=11…1
11÷2=5…1
5÷2=2…1
2÷2=1…0
1÷2=0…1
故23(10)=10111(2)
故答案为:10111(2)
点评: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十进制与其它进制之间的转化,其中熟练掌握“除k取余法”的方法步骤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