色彩基础教程:“高级灰”的运用

色彩基础教程:“高级灰”的运用,第1张

色彩基础教程:“高级灰”的运用

熟练地掌握色彩的规律,这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初学者都会经历 “看不出来”,“调不出来”,“画不出来”的阶段。“看不出来”是观察方法的问题,“调不出来”是表现技法的问题,“画不出来”是审美认识的问题。“高级灰”在色彩写生中的运用,关键点在于把握它的动态关系。在这个最高法则统帅下要学会运用四个对比,两种关系,一个统一。

一、四个对比

每一种颜色都有自己特殊的品格,它有自己的性格,甚至自己独特的情绪。在绘画中既要使它们突出自己的特性,又要使它们和谐相处,就需要运用对比法则。

1、注意明度对比

明度对比有两层意思,一是同色明度对比,二是两色(或多色)明度对比。初学写生的人容易过分追求色彩的变化而忽略明度对比,区别一个物体的亮面和暗面容易,区别暗面的反光和亮面稍有难度。而难度较大的是背光中亮色物体或强光中的暗色物体,“高级灰”的明度对比较温和,变化微妙,不要看一眼画一块,要特别注意处理固有色观念与实际感受之间的矛盾,把环境、光源和周边物体颜色的交错产生的错觉抛开,经过比较、分类,从纷乱中找出秩序,调整颜色的对比,才能做到色彩的准确表达。

2、注意色相对比

注意处理多色并置或交替时造成的色相对比现象,首先是邻近色(同类色)对比时,其中相同的成分会退后,相异成分突出,并朝相异的方向偏移,比如紫红灰与橙红灰对比,红灰是它们共同因素,紫红灰会偏向蓝,橙红灰会偏向黄。所以在邻近色对比时要注意同中求异,而在互补色对比时要注意异中求同。其次纯度较高的补色对比强烈会太“跳”,一般较少直接使用。无论是纯色或是“高级灰”,通过对比,都有强化补色对比的作用,都有一种将对

方推向自己的补色方向的力量。有的时候运用“高级灰”要有意识地弱化色块之间的对比关系,有时则需要强化。比如一块绿灰色与一块红灰色在虚的地方就要减弱对比,而在实的地方则应强化对比,可以把红灰提亮些,此时绿灰也就变得光彩动人,甚至可以将红灰色变为纯度高一些的红色,把面积和笔法做一下调整,绿灰更富韵味,而红色一点也不会“火”气,反而带有“高级灰”的意味。这就说明一个技法和认识上我们要准确理解的问题,“高级灰”的运用并非一味调用灰色,而是要处理好各种灰色之间以及灰色和纯色之间的对比关系。

3、注意冷暖对比

在绘画中,冷暖对比是非常重要的色彩规律,冷色与暖色互相对立,又相辅相成,两者要相互反衬才具有更强的表现力。许多画画的人只注意了绝对的冷色与暖色对比,其实这是冷暖对比与补色对比并行的层面,还有另一个层面的对比没被重视或被忽略,那就是:当一块颜色与冷色对比时,可以有暖的感觉;当与暖色对比时,又可以产生冷的味道。单一的颜色是谈不上冷暖的,如果说一块颜色是暖的,当与更暖的颜色对比时,它却是冷的;如果说它是冷的,当与更冷的颜色对比时,它却是暖的。因此,“高级灰”的冷暖对比不能只注意互相对立的颜色(补色)的强烈对比,更需要注意冷灰与冷灰对比,暖灰与暖灰对比,加强邻近灰色的微妙对比。一定要铭记:冷暖是相对的,不是绝对的!

4、注意纯度对比

大自然就是一位顶级色彩大师,许多高纯度的亮色和丰富多彩的复色是绘画颜料无法比拟的,这就决定了绘画只能是表现而不是模仿。一张色彩明快,响亮的画,并不一定都使用纯度很高的颜料,而是往往用大面积的低纯度色(“高级灰”)与少量高纯度色互相配合,互相调节,达到丰富、鲜明而和谐的效果。上文谈补色对比时关于绿灰和红灰对比的例子也是对纯度对比的生动诠释。

综上所述,色彩的明度对比,色相对比,冷暖对比和纯度对比是同时存在于绘画色彩对比中的四个方面。在色彩写生中,对整个画面色调,局部色块甚至每一笔颜色都要同时考虑这四个方面的对比。如果不注意明度对比,则画面的素描关系画不好;不注意纯度对比,画面不是过于灰暗就是过于鲜艳;不注意色相对比,画面就会色彩贫乏或色彩混乱;不注意冷暖对比,画面就会失去视觉平衡或心理感受的平衡。

二、两种关系

注意素描关系主要关注明度对比,但又不能把色彩当素描来画。注意色彩关系则要综合运用明度、色相、冷暖和纯度的对比法则,使其相互作用相互影响,在动态中形成一种统一协调的关系。

三、一个统一

色调统一是处理好色彩关系的金钥匙。它不仅是所有颜色的指挥也是情感的载体,是赋予作品以诗意境界的载体,作者因此得以“托物言志”或“借景抒情”。

色调的种类几乎与色相一样丰富,从明度区分有亮调子,灰调子,暗调子;以色性分有冷调子,中间调子,暖调子;以色相区分有紫调子,绿调子,红调子……在绘画中往往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综合显现的。色调是一张画中最先引人注目的东西,是绘画主题表现的强有力的手段,是总体色彩的倾向,它是作者审美意识,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体现在画面上的形式代表。它是与观者相互交流的载体,它不像故事情节把人带到具体的事件中;不像具体事物满足人的需求;也不像技巧和细节的情趣,让人反复玩味。它像是一种无形的气氛和意境,从观者的眼里流入心里,直接诉诸人们的感情。

“落霞与孤骛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体现的就是这种意境和气氛。光源是霞光,环境有远水与天际,孤骛与彩霞的比照,所有山林,云,水,飞鸟无不统一在暖灰(橙红)色调之中,把所有物象都统一罩上一层橙色,是否就是统一了色调呢当然不是。暗处氤氲的水气,河水中暗涌的夜色,背光的远山,都是具有细微差别的,在暖灰色调下,天空中有冷灰色,水中也有,很多地方都有。由此可知,“高级灰”的运用要进退有度,关系恰当,变化中的“微妙”二字,最能体现出灰色调含而不露,统一而丰富,和而不同的雅色之美。

;

色彩构成的形式有如下七个基本法则:
一、色彩的均衡
均衡是形式美的基本法则之一。从物理学上讲,是左右相对称的状态;从造型艺术上讲,是作为要素的形、色、质等在视觉中心轴线两边的平衡,以及视觉上获得的安定感。 色彩构图的均衡并不一定是各种色彩所占有的量,包括面积、明度、纯度、强弱的配置绝对的平均布局,而是依据画面的构图,取得色彩总体感觉上的均衡。
二、色彩的节奏与韵律
在造型艺术中,形体的大小比例,起伏变化以及色彩的冷暖、明暗、浓淡、强弱、调子的虚实,都能构成不同的节奏和韵律。
节奏是建立在重复基础上空间连续的分段运动形式,并由此表现出形与色的组织规律性。它是构成美的基本形式之一,从配色角度来看,节奏的规律形式可分为重复节奏和渐变节奏两种基本类型。
韵律是在节奏之上所要达到的更高境界。它不像节奏那样具有明显的格式化规律可循,而是在节奏的运动规律之上体现为一种 内在的秩序,具有多样性的变化,可以说是重复节奏和渐变节奏的自由交替。它的规律往往隐藏在内部,从表面上看似乎是一种自由表现形式,实际上则体现着组织的内在规律性。
三、色彩的单纯化
色彩单纯化是指在配色过程中色彩统一性倾向的表现。色彩单纯化的配色原则,主要表现在色彩配色过程中色彩的“整体划一“和”高度概括“两方面。
四、色彩的主次
一幅色彩设计往往需要多种色彩搭配构成,在这些色彩的组织搭配中有一些色处于画面的主要地位,起到主导色彩的作用,我们把这种色称为“主色”;其他色则处于相对次要的地位,起到陪衬主色的作用,我们把这类色称为“宾色”。主宾色的搭配,构成了色彩视觉的基本层次。
五、色彩的呼应
色彩的呼应在色彩设计中表现为各种颜色不应孤立地出现在画面的某一方,而应在与它相对应的一方(如前后、上下、左右等)配以同种色或同类色构成呼应关系。色彩的呼应有两种基本形式:局部呼应和整体呼应。
六、色彩的点缀
色彩的点缀是利用色彩面积强对比的手法,以小面积的鲜亮色在大面积的灰暗色调中加以点缀,从而达到激活画面的效果。点缀色在色彩构成中具有“画龙点睛”的神奇效果。
七、色彩的互补
任何一色都有与其相对应的补色,在色相环中相隔180°左右的色相都是互补色组。由于补色相配对比强烈、刺激、醒目,并能在视觉生理上得到平衡的满足感,因此,色彩设计中补色是常用的配色手法,但应注意补色运用不当,也会产生生硬、动荡不安的消极效果。

色彩构成技巧

色彩构成是艺术设计的基础理论之一,它与平面构成和立体构成有着不可分割的关系,色彩不能脱离形体、空间、位置、面积、肌理等而独立存在。下面是我整理的关于色彩构成的技巧,希望大家认真阅读!

色彩构成(Interaction of Color),即色彩的相互作用,是从人对色彩的知觉和心理效果出发,用科学分析的方法,把复杂的色彩现象还原为基本要素,利用色彩在空间、量与质上的可变幻性,按照一定的规律去组合各构成之间的相互关系,再创造出新的色彩效果的过程。

奇——标新、立异很简单,看你是否是一个“叛逆者”……

说到,就是指形体在空间中的占有情况。所有物体都包含在空间中,所以就来说,除去平面关系外,还有前后关系的区别。

而艺术中的即只艺术家为了表达一定的想法,宣泄一定的情绪,突出某个主题,运用美学原则将空间中的物体进行意识上的安排,以形成某种视觉上的冲击,达到表达目的。

一般来说,讲究和谐统一、关系平衡。在美学法则的基础上产生变化,而形成艺术美。

从整体来说,较稳定的是3角,四方。在安排中要注意物体与物体间,物体与空间环境间的疏密变化,不能都靠在一起,也不能都分开。物体与物体间要发生联系,显式的或隐式的。要完整,不能缺掉需要表达的部分。需要缺掉的部分也应该保持它的相对完整性。比如人体中要缺掉的部分一般处于关节部位而不能随便砍断。

采用变动的S型能造成运动的美。但是一切的都不能太规整。当画面中所有的物体都横向排列时,一定要有小部分物体产生竖向排列的动态倾向,这叫破。即打破视觉上的定式造成冲击。色性简单的说就是冷暖色,如:红色给人热的感觉,蓝色给人冷的感觉。在一幅画中气氛得营造往往利用颜色的色性,如:表现沙漠橘黄,朱红等,表现冰川用海蓝,天蓝等。

色调:

色调就是一幅画得总的色彩倾向性。由若干块占主要面积的色彩所决定的。色调从色相上分,可以有红调子,绿调子,紫调子等;从明度上分可以有亮调子,暗调子等;从纯度上分,可以分为艳调子,灰调子等;从色性上,又可以分为暖调子,冷调子等。关于色彩——

在黑色背景上,黄最近。而在白色背景上,则紫最近。因此,距离感只是相对而言,与我们的背景的对比。在设计中,有明度、纯度和冷暖的'对比,而色彩的冷暖是设计问题的主要攻坚项目。这时我们需要《康定斯基定律》,其主要内容:将色彩分成角度:红90度,橙60度,黄80度,蓝190度,紫120度。其中钝角:钝拙、柔弱、冷色,锐角:敏锐、强烈、暖色这样就可以比较清楚的掌握了。

我们来看看怎样调和色彩。调和色彩的基本法则是:页面各部分色彩一定要构成适当的色彩关系。组成统一的色调,表达某种情绪。这才会有自己的风格。怎样才能做到这一点呢

(1)确立主调统率页面的色彩关系。当页面上有几个色块时,必须以其中一块颜色为主,而且其面积,明度,位置大于其它色块。

(2)不但要善于运用原色,而且还要善于运用金、银、黑、白和灰这些中性色进行缓解,中和,以烘托出主题。

(3)增加共同点,会使设计更趋向协调。

(4)拉开距离,目的是为了主次分开,不要堆成一堆,别人看了都觉得讨厌。可有方法:或者从平面拉开,或者从纯度和明度削弱。

①两色一深一浅。

②同时变化原有明度

③纯度对比,使一色鲜艳而一色朦胧

④同时变化原有纯度再来说说色彩均衡问题:要打动别人的视知觉,色彩要均衡。

一般:

(1)比较全局

(2)不同的物体也不同。如:你可以看出页面上是块铁之类的东西的话,那么,潜意识里比看到页面上的一颗小草就会觉得不同份量了。这是我们生活上的体验。

(3)色彩不能偏于一方,否则就会失重。如页面中心有大色,则四周一定要有一些小色,左边有一定的物体一定的明度,右边就不能完全灰暗或空白,也要有适量的明色。

(4)若说到均衡,则纯度或明度较差的大色块与面积小的鲜明色块也均衡要表达出我们主页的风格,这就需要理解色调的概念。色调,即我们页面的主色彩。我们所要表达的性格或心情,都会在页面上表示出来。如忧郁用冷色,热情开心用暖色等。而如要表达出我们所观察的色调,要用夸张、提炼、强调、概括等方法。为了突出重点,加强对比,表达气氛,是有必要进行夸张和调整的。

以下是具体的方法:

(1)单色调是指只用一种颜色,只在明度和纯度上作调整,间用中性色 这种方法,有一种强烈的个人倾向。如采用单色调,易形成一种风格。我们要注意的是中性色必须做到非常有层次,明度系数也要拉开,才可以达到我们想要的效果。

(2)调和调:邻近色的配合。这种方法是采用标准色的队列中邻近的色彩作配合。但易单调,必须注意明度和纯度,而且注意在画面的局部采用少量小块的对比色以达到协调的效果。

(3)对比调:易造成不和谐。必须加中性色加以调和 注意色块大小、位置,才能均衡我们的布局。注意:在调和色彩中要注意间用中性色 必须明白的是:近的纯由远的灰衬托,明的纯由暗的灰衬托,主体的纯由宾体的灰衬托。

拓展:设计中的色彩构成

色彩的面积对比

面积对比是指两个或多个相对色域的大与小、多与少的对比。不同面积大小的色彩并列放置时,大面积的容易形成调子,小面积的容易突出出来成为视觉焦点。将两个强弱不同的色彩放在一起,若想要得到对比均衡的效果,必须以面积大小来调整,色彩强度弱的占大面积,色彩强度大的占小面积,而色彩的强弱是以其明度和彩度来判断,这种现象称为面积对比。

色彩的前进与后退感

色彩的前进、后退感除与波长有关,还与色彩对比的知觉度有关,凡对比度强的色彩具有前进感,对比度弱的色彩具有后退感;膨胀的色彩具有前进感,收缩的色彩具有后退感;明快的色彩具有前进感,暧昧的色彩具有后退感;高纯度之色具有前进感,低纯度之色具有后退感。色彩的前进、后退感形成的距离错视原理,在绘画中常被用来加强画面空间层次,如画面背景或天空退远可选择冷色,色彩对比度也应减弱;为了使前景或主体突出应选择暖色,色彩对比度也应加强。

构图中的色彩运用

构图是视觉艺术外部经营中不可或缺的重要成分。其中色彩在构图方面还需慎重斟酌研究的,色彩的构图不能脱离于装饰造型的结构形式,画面布局重要的手段之一就是色彩。我们需要研究各种色彩在相互之间的关系、空间中的位置及其有机的组合,它们就必须按照一定的比例,有秩序、有节奏的彼此相互联系,相互依存,相互呼应,构成和谐的色彩整体。

色彩构图的基本法则就是色彩的对比调和,是直接有效的手段。色彩构图的多样化主要表现为色彩的对比,是变化多样的色彩达到统一关键依靠色彩的调和。视觉包括形状、大小、色彩、肌理等信息,其中色彩占有重要的地位。

设计构图中色彩是非常重要的画面因素。色彩具有极强的直观性,一幅有魅力画面和作品,往往是色彩效果最先吸引人注意的,然后才可能是线条及其结构,色彩的感觉是美感中最大众化的形式。较强的情感效果来自于颜色的布局。

色彩构图的基本结构形式要求极端简约,通常有以下几种:

正置三角形,给人以沉稳坚实稳定的感觉;

圆形,总的触觉柔和具有内向,亲切感;

S形,V形,晃晃不定的感觉,是一种活泼有动感的形式;

线条形:水平线型使人开阔,平静;垂直线型给人严肃,庄重,静寂的感觉。

广告中的色彩

配色所要注意的要素 实际设计时,我们经常会按照设计的目的来考虑与形态、肌理有关联的配色及色彩面积的处理方案。

商业性质的广告设计中运用最多。比如个人经常使用黑白或者黑色彩对比,前段时间制作的楼盘的广告很多就是用了图形和色彩的冲击对比,比如第一幅我就以暖色为基调,即红色、橙色、、蓝色等色彩的搭配,色调的不均衡可从调整形体的大小进行补偿;形体的不均衡可以调整色调的深浅进行补偿。

包装中的色彩

包装色彩设计当中注意色彩的层次性 ,依据色彩的黑白灰呈现的。比如一件包装装潢设计中用了三套色 ,主色调是蓝色 ,着时蓝色是整个画面色彩中的“灰调”; 深蓝色接近黑色的面积稍小一点,是整个色彩中的“黑调”;面积最小的强调色是橘 ,是整个色彩中的“白调”。黑白灰的色彩凸显画面层次 ,突出重点。有时以“灰调”为主色调 ,“黑调”面积次之 ,“白调”面积最小 ;有时以“黑调”为主色调 ,“灰调”次之 ;“白调”面积最小 ;有时以“白调”为主色调 ,“黑调”次之 ,“灰调”面积最小。要灵活运用色彩的这种“黑白灰”规律。

;

在素描中灰色调是指物体亮部的侧光部分;在水粉中则是指不很鲜亮的颜色。

介于黑和白之间过度的色调,是画面看起来不是很僵硬。

色调指的是一幅画中画面色彩的总体倾向,是大的色彩效果。在大自然中,我们经常见到这样一种现象:不同颜 色的物体或被笼罩在一片金色的阳光之中,或被笼罩在一片轻纱薄雾似的、淡蓝色的月色之中;或被秋天迷人的金所笼罩;或被统一在冬季银白色的世界之中。这种在不同颜色的物体上,笼罩着某一种色彩,使不同颜色的物体都带有同一色彩倾向,这样的色彩现象就是色调。

如何才能做到色彩的协调统一?我们可以通过色彩的明度去寻找答案。
①明度是指色相的明暗程度,它显示了色相的明暗差别,或者说是色块的素描关系。每一色相都有其自身的光谱明度范围,加入白色会提高明度,加入黑色则会降低明度。明度在色彩的搭配中扮演着一个重要的角色。
②优秀的设计作品,无论是运用同类色搭配,还是运用非同类色(补色)配置,当我们把它们还原成黑白时,我们就会发现这些作品的黑白灰关系非常的协调统一。这说明了画面中的各个色块融于素描关系的大区域中,融于整个画面的黑白灰关系之中,在黑白灰的关系中寻求色相的信息承载。
③明度是画面的骨骼,是画面的结构。亦色彩的明度搭配应与画面秩序相符合。明度与色彩在一起,人们对于色相的关注往往会超出对于明度关系的关注。创作者比较容易忽略明度关系,由于色相变化、纯度、冷暖对比等关系的干扰,创作者对于明度的差别的判断也往往犹豫不决。
④平面设计中不仅要考虑色相间的协调搭配、美的并置,更要考虑每个色块的明度与整个构图的素描秩序相统一问题。素描(明度)秩序就是对画面的黑白灰元素进行合理的归纳整理,通过明度塑造画面主体与空间,引导观众正确顺利且地解读画面要表达的信息,传递创作意图。
在素描的世界里,用黑白灰关系来强调主题,表现空间、节奏、韵律。这个规律在色相发生的时候仍然在起作用,只是它潜在了色相的表情之下。
⑤色块的明度关系是画面相对隐蔽的骨骼,是一个潜在的问题。画面中如果没有明度关系的支撑,画面必然显得纷繁无序,杂乱无章。只考虑色相间的协调问题,画面仍然会显得杂乱无序,到处发光。画面中的各部分色块和无色彩部分应该共同构成一个协调统一的黑白灰关系。用色相的搭配和明度变化共同为主题服务,才能达到协调统一的画面效果。推荐阅读:色彩的视觉特性!让色彩"说话"
①丰富的画面效果离不开黑白灰艺术处理,黑白灰的不同调子,带有不同的感情色彩。画面以黑色为主的深色调子,一般带有神秘感和压抑感、悲哀、忧郁、幽静的美感;画面以白为主的浅色调子,一般带有愉悦、明朗、轻快、优美。画面中黑、白、灰的面积不同,也会影响到调子和感情。黑、白多,灰少,调子强烈;黑、白少,灰多,调子柔和,优美。
②色彩明度变化的不同调子,也可以产生不同的气氛和感情,这种感情经验是基于人们长期的黑白灰视觉心理形成的。当画面由各种色块组成的时候,除了考虑色相的各种并置关系之外,还应该把色块(包括照片,)理解成不同的黑白灰块面,要与画面的黑白灰感情调子相协调。
③黑白灰旋律有无穷的变化。黑白灰对比的重复、交替,产生了黑白灰节奏和旋律。黑白灰的旋律和节奏是画面的灵魂。体现特有的精神特征。每一幅画的黑白灰旋律中心,都制约着全局,起着震撼心灵和视觉的作用。画面缺乏黑白灰节奏,画面灰暗、单调、杂乱无章。黑白灰旋律的中心应该是画面中色彩搭配最精彩最动人的地方,最耐人寻味之处。
④在暗调子中画面的最亮的部分是画面的主题,那么主体色彩的明度也应该是整个画面色彩最亮的色域。如果主体色彩的明度不是画面中的最亮部分,主题的力量就会被减弱,画面要表现的黑白灰节奏和旋律就会被削弱破坏。所有的变化调整都要在对比中求统一,在统一中求变化,最终达到相辅相成的协调关系。
一幅富于表现性的平面设计,究竟要选择什么样的色相和明度?
①从色彩的方面来说,运用同类色搭配可以产生一种富有张力的戏剧性效果。当平面中只有黑白和一种色时(包括同类色并置的情况),色彩的选择首先要能够表达设计主题,这种色块在构图中是起着灰色域的作用,它的明度的深浅,面积的大小直接影响着画面的视觉效果。
②另外字体不只是承载信息,当字体组合在一起就形成了深浅不同的灰色的面。色块的灰度应该和字体段落的灰度、画面的空白,空间(白)形成一个协调统一的是黑白灰层次。色块的明度变化要根据画面视觉流程的需要。
③非同类色(补色)并置能形成丰富的画面效果,在确定色块间的明度时,首先要考虑各个色块在画面中是否处于相同的主次远近关系。当色块在画面中的远近主次关系一致的时,色块处于相同明度时,色彩表现最为大张力。当画面中的色块不在同一个远近、主次平面时,那么色块的明度应该和它们所在画面素描秩序相统一。
④从画面的明度差来说,画面色彩的明度差异性小。画面可以是高明度,高纯度色彩、高明度,低纯度色彩或者低明度中度纯度色彩、低明度,低纯度的色彩等等,色彩的搭配无论是同类色间的搭配还是非同类色间(补色)间的搭配,他们共同的特点就是画面整体性高、力量均衡、强调统一、弱化差异、统一之中有变化。
如何更加正确的判断色块的明度?准确地判断画面的视觉流程是否顺畅?主题是否突出?
将完成的设计作品转换成黑白模式,可以很好的检验色块的明度是否正确,画面是否协调统一。这种方法可以避免设计师,在设计时只注意色相搭配的各种关系,而忽视色块明度在整个画面中的关系。这种方法在一定程度上也适应与平面设计之外的各种设计。
色彩的明度协调方法是艺术的手段,而非目的。许多优秀的作品因为有了色彩的倾向,从而有了更富有表现力的明度调子,从而取得了动人的效果。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outofmemory.cn/yw/10253258.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5-06
下一篇 2023-05-06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