色彩构成(Interaction of Color),即色彩的相互作用,是从人对色彩的知觉和心理效果出发,用科学分析的方法,把复杂的色彩现象还原为基本要素,利用色彩在空间、量与质上的可变幻性,按照一定的规律去组合各构成之间的相互关系,再创造出新的色彩效果的过程。色彩构成是艺术设计的基础理论之一,它与平面构成及立体构成有着不可分割的关系,色彩不能脱离形体、空间、位置、面积、肌理等而独立存在。
立体构成也称为空间构成。立体构成是用一定的材料、以视觉为基础,力学为依据,将造型要素,按照一定的构成原则,组合成美好的形体的构成方法。它是以点、线、面、对称、肌理由来,研究空间立体形态的学科,也是研究立体造型各元素的构成法则。其任务是,揭开立体造型的基本规律.阐明立体设计的基本原理。立体构成应用于建筑设计、商品、产品、工业设计等。立体构成有半立体构成、线立体构成、面立体构成、块立体构成和综合材质立体构成。平面构成是视觉元素在二次元的平面上,按照美的视觉效果,力学的原理,进行编排和组合,它是以理性和逻辑推理来创造形象
平面构成的框架一切用于平面构成中的可见的视觉元素,通称形象,基本形即是最基本的形象;限制和管辖基本形在平面构成中的各种不同的编排,即是骨格。基本形有“正”有“负”,构成中亦可互相转化;基本形相遇时,又可以产生分离、接触、复叠、透叠、联合、减缺、差叠、重合等几种关系。骨格可以分为:在视觉上起作用的有作用骨格和在视觉上不起作用的无作用骨格,以及有规律性骨格(即重复、近似、渐变、发射等骨格)和非规律性骨格(即密集、对比等骨格)。基本形与骨格的上述这些特性,将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相互作用而构成千变万化的构成图案(如下图,就是由基本形通过重复、接触、差叠等构成的)1形象是物体的外部特征,是可见的。形象包括视觉元素的各部分,所有的概念元素如点、线、面在见于画面时,也具有各自的形象。
2重复的一般概念是指在同一设计中,相同的形象出现过两次以上,重复是设计中比较常用的手法,以加强给人的印象,造成有规律的节奏感,使画面统一。
3 发射是一种常见的自然现象,太阳四射的光芒就是发射的。发射具有方向的规律性,发射中心为最重要的视觉焦点,所有的形象均向中心集中,或由中心散开,有时可造成光学动感,会产生爆炸的感觉,有强烈的视觉效果。
4渐变是我常常听说的一种效果,在自然界中能亲身体验到,在行驶的道路上我们会感到树木由近到远、由大到小的渐变。
5特异是指构成要素在有次序的关系里,有意违反次序,使少数个别的要素显得突出,以打破规律性。
6 韵律的表现是表达动态的构成方法之一,在同一要素周期性反复出现时,会形成运动感,这是人的一种心理活动。
7 近似指的是在形状、大小、色彩、肌理等方面有着共同特征,它表现了在统一中呈现生动变化的效果。近似的程度可大可小,如果近似的程度大就产生了重复感。近似程度小就会破坏统一。
8骨格网决定了基本形在构图中彼此的关系。有时,骨格也成为形象的一部分,骨格的不同变化会使整体构图发生变化。
9发射是一种常见的自然现象,太阳四射的光芒就是发射的。发射具有方向的规律性,发射中心为最重要的视觉焦点,所有的形象均向中心集中,或由中心散开,有时可造成光学动感,会产生爆炸的感觉,有强烈的视觉效果。
10对比有时候是形态上的对比,有时是色彩和质感的对比。对比可产生明朗、肯定、强烈的视觉效果,给人深刻的印象。在自然界充满了对比,天地、陆海、红花绿叶都是对比的现象。构成对比的关系,包括:大小、明暗、锐钝、轻重等
11密集在设计中是一种常用的组织图面的手法,基本形在整个构图中可自由散布,有疏有密。最疏或最密的地方常常成为整个设计的视觉焦点。在图面中造成一种视觉上的张力,向磁场一样,具有节奏感。密集也是一种对比的情况,利用基本形数量排列的多少,产生疏密、虚实、松紧的对比效果。
12肌理又称质感,由于物体的材料不同,表面的排列、组织、构造个不同,因而产生粗糙感、光滑、软硬感
13 图与底存在一种对比、衬托之中产生出来的关系。自然界中蓝天白云、红花绿叶都反映了一种对比与衬托之间的关系。在平面设计中图与底是密不可分的关系,有时是反转的关系。
平面构图的八种基本形式
1重复构成形式
重复构成形式就是用一个基本的元素在一定的形式下重复排列,排列对方向和疏密会产生一种秩序的美感。
2近似构成形式
近似构成形式是使用相似的元素进行构成的一种方式。
3渐变构成形式
渐变构成形式是把基本元素的大小、方向、虚实、色彩等关系进行渐次变化排列的构成形式。
4发射构成形式
发射构成形式是以一个点或多个点为中心向周围发射扩散等效果,会具有较强的动感及节奏感。
5特异构成形式
特异构成形式是在整体画面都有规律有固定形态的状况中进行小部分的变异以突破单调画面的形式。
6密集构成形式
密集构成就是在画面中使用大量重复
密集的元素来给观察者一种压迫感和与留白的对比。
7对比构成形式
使用元素的形状、大小、方向、位置
等进行对比,以及重心、空间、有与无、虚与实的关系元素的对比。
8肌理构成形式
视觉可理解的物体表面图案的纹理,我们就叫做肌理,以肌理为构成的设计,就是肌理构成。
1、平面设计肌理构成
2、平面设计肌理构成
肌理构成分类
1、自然肌理
自于自然界中各种物体的可见面,人的肌肤、树的表皮、叶的脉络、水的波纹、山的受、土的堆积、火的燃烧、根的缠绕、石纹、动物皮纹、烟云变换、雨雪飘零、偶然产生的瓷器结晶釉、冰花纹。可以通过拓印、摄影等方法来采集。自然肌理通过形的改造和变化,广泛应用于人们的生活中。
2、人工肌理
一类是有意为之的,如刻意设计刻凿的石材表面花纹、生活电器的表面、刻花玻璃的表面等。
另一类是有意为之又偶然得之的,如水彩的渗水撒盐等效果,版画中的肌理、油画的肌理作底效果以及墨迹、扎染等。
扩展资料
肌理可以采用两类构造方法:即规则构造法和偶然构造法。
1、规则构造法:就是运用秩序构成方式,进行平面肌理的构造偶然构造法就是设计者利用不同的材料和工具,用吹、撒、d、压、印、染、刮、粘等不同方法来获取意想不到的、无法重复的肌理效果。
2、偶然构造法:有手绘法,拓印法,晕染法等。
1 浮色拓印法将墨或颜料,滴在水面,少进行搅动,在颜色还没有完全混合在一起时,用较能吸水的纸张,铺在上面,将浮色粘在纸上晾干即可。这是一种多变的偶然形,可作为仿大理石的效果。
2 混色法
用浓度较大的水粉颜料,在画纸上堆积并搅动,使其自然混合所成的偶然形。
3 自流法
将水份饱和的不同颜色,涂在较光滑的纸面上,使其自然流淌,或用气吹动,使之构成不同的偶然线条,其形象自然活泼较为生动。它可表现一些较为抽象形或似是而非的形体。
4 湿润法
在表面较为光滑的硬纸板上,涂上清水,在接近晾干时,用颜色或墨水涂于潮湿纸板上,使其自润成偶然形。另外,也可用中国画用的生宣纸,涂上颜料或墨水,使其自然浸润,也可出现湿润散开的图形。
5.对印法
将浓度较大的不同颜色,涂在表面较光滑的纸板上,然后,用另一张纸板对合在一起,用手压紧,起开后即可形成两幅互相对称的图形。其偶然形成的图形,较为自然生动,有些还比较接近某些自然景物。对印的图形,有一种气氛,很类似一幅风景,社会上流行的所谓“无笔画”,亦可用此法为表现手段之一。
6压印法
利用某些自然形象,如,干树叶,树皮,草编织物,米粒,小粒砂石,干草,木板花纹等,在上面涂洒颜色后,用纸铺在上面压印,所形成的图形。
7喷洒法
用墨或颜料涂洒在纸上,配合以秃笔适当的进行补笔,表现出某种形象,以表达作者的意图。
8、拼贴法
选取旧杂志、报刊上的部分版面,如,大字标题,整齐的密集排列,版面的局部等,用手撕下来所形成的偶然形,拼贴起来构成一幅完整的作品。这种构成要按照本书讲过的形式规律的诸方面,处理好画面的平衡、空间、疏密、主次、韵律等关系,显露出整齐的文字与撕破纸边,及不甚完整的图形等关系的对比,使人感到作品自然多变。这种构成形式的出世,是与社会生活中的自然现象,给设计家以形象的启示。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