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雨天滴滴网约车相对紧缺。雨天来的时候,全程出行工具,尤其是网约车、出租车一定是供不应求的。这个时候,一般需要加价才能出行。其实这个也很是正常的,特殊情况的服务就是应该区别于正常天气。毕竟雨天的危险系数远远高于晴天。
2、雨天相对来说都比较堵车,成本高。雨天堵车最严重,开车视线模糊,不好辨认方向,造成车速有限,加上雨天行人等非机动车辆不遵守交通规则较多,造成的障碍比较多,需要司机及时避让。
这样下来,以前5分钟能结束的行程变成了10分钟甚至一刻钟。这就会让整个耗油成本上涨,所以,下雨天价格是稍贵的。
在供需失衡时滴滴将对动态调价做倍数、加价定额双重封顶。其中快车全国动态调价封顶将不超过29元,溢价不超过05倍(相当于目前系统显示的15倍车费)。
专车全国动态调价封顶将不超过59元,溢价不超过05倍。以北京为例,假如乘客周六、日在三里屯打快车遇到动态调价,如果车费本身是100元,溢价倍数最高不超过05倍也就是50元,但由于同时设置了金额封顶,因此最高加价不超过29元。
在动态调价上线双重封顶,取消出租车建议调度费的基础上,滴滴还将建立供需预警机制。基于大数据分析,在可预见的供需失衡到来前,对运力供需做出预测。
通过滴滴出行APP对用户发出“预警”,在特殊情况下(例如春运、恶劣天气)为了保证运力满足出行需求,滴滴将根据实际情况对动态调价封顶做出临时调整方案并提前对用户进行公示,同时提醒用户提前规划出行。
价高者得,有强烈出行需求并愿意为之支付更高价格的乘客打到车的概率,肯定是高于那些只会埋怨又不肯掏钱的乘客。人们慢慢适应这样的规定,在资源相对稀缺的情况之下,溢价是可以接受的。
回到暴雨的场景,人们只盼望逃离这讨厌的天气,出行打车的需求必然会增加。与此同时,暴雨令路面开始积水,视野能见度下降,汽车的行车速度下降,甚至很容易引起交通拥堵。
此前一项研究表明,与晴天相比,雨天在路上跑的出租车减少了71%,专车亦是同理。原因在于,虽然雨天用车需求增加了,司机们驾车遇到拥堵、积水的风险却提高了。单位时间的载客收入明显减少,出车接单的动力减少。如放任不管,便会陷入“天气越糟糕,越打不到车”的恶性循环。
资料来源:今日临沂网
车费乘03这就是奖励
现在许多人都选着了滴滴打车,随着不同地方也有着不同的算法。
一:举个例子,你的车费是10元,你实际收到的车费和奖励是:(1008-05)+(1003098)=75+294=1044元,10元所得滴滴提成20%,所以乘以08,每单扣05元安全管理费,后面的10*03就是奖励。总共下来差不多等于10几倍
二:奖励是根据地方而定的,而奖励条件也是,或许是星级不够,或许是指派成交率不够,或者取消率。很多因素的共享经济风头十足的时候,滴滴司机成为大众创业的典型之一—只要你有车,注册成为一名滴滴司机,就能上路接单,每天完成指定的奖励单数后,还会享受颇为丰富的接单奖励。在2014年至2015年滴滴与快的累计投入24亿元补贴抢占用户市场时,滴滴司机仅仅靠奖励就能月入过万甚至几万,时至今日这些都已经成为往事,具体方法和原因也就不多说。这里要说的是,进入2017年,滴滴吞并了优步中国后的第二年,
三:
根据奖励活动公告显示,1倍和15倍的额外奖励是次日20点前发放的1滴滴和快的今日对外发布声明,两家公司合并后仍将以最大限度提升用户出行体验为业务方向之一,在相当长的时间内,针对乘客的红包补贴和司机的奖励将继续发放,同时将致力于探索其他对用户有利有益的方式,进一步加强优化自身服务和体验体系。
2此次官方的公开表态无疑让这些用户吃了一颗定心丸,同时也消除了外界关于打车补贴的种种不实传言。
3红包补贴是快的和滴滴在市场早期发展阶段摸索出的有效的营销方式,其在打车软件发展初期发挥了巨大效能,让更多人愿意尝试手机叫车服务,推动了移动出行行业快速发展。其形式也从初期的给乘客送券、给司机发补贴发展到后期积分奖励、主动帮打不到车的乘客“加小费”等,方式更多样,提升用户体验的目的性也更强。而这种营销方式的有效性已被证明,未来还将扮演其应有的角色。
4在滴滴快的宣布合并之后,新公司总裁柳青即指出,互联网出行市场的空间和想象力依然巨大,市场依然处于高速成长期。两家公司合并后,仍需要发放大量补贴扶植市场。
5滴滴快的官方表示,补贴营销是移动互联网时代培育市场的通行做法之一,双方在这方面做得十分成功。2014年上半年爆发的打车软件补贴大战,让各自用较小的红包补贴成本获得了高速成长和发展远景,这种作法直接而有效。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