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单来说,linux 命令的执行过程分为如下 4 个步骤。
1) 判断路径判断用户是否以绝对路径或相对路径的方式输入命令(如 /bin/ls),如果是的话直接执行。2) 检查别名linux 系统会检查用户输入的命令是否为“别名命令”。要知道,通过 alias 命令是可以给现有命令自定义别名的,即用一个自定义的命令名称来替换原本的命令名称。
例如,我们经常使用的 rm 命令,其实就是 rm -i 这个整体的别名:
[root@localhost ~]# alias rm
alias rm='rm -i'
[root@localhost ~]# rm a.txt <-- 假定当前目录中已经存在 a.txt 文件
rm: remove regular file 'a.txt'? y <-- 手动输入 y,即确定删除
[root@localhost ~]#
[root@localhost ~]# alias rm
alias rm='rm -i'
[root@localhost ~]# unalias rm
[root@localhost ~]# rm a.txt
[root@localhost ~]# <--直接删除,不再询问
注意,这里仅是为了演示 unalisa 的用法,建议读者删除 rm 别名之后,再手动添加到系统中,执行如下命令即可再次成功添加:
[root@localhost ~]# alias rm='rm -i'
3) 判断是内部命令还是外部命令linux命令行解释器(又称为 Shell)会判断用户输入的命令是内部命令还是外部命令。其中,内部命令指的是解释器内部的命令,会被直接执行;而用户通常输入的命令都是外部命令,这些命令交给步骤四继续处理。判断一个命令属于内部命令还是外部命令,可以使用 type 命令实现。例如:内部命令由 Shell 自带,会随着系统启动,可以直接从内存中读取;而外部命令仅是在系统中有对应的可执行文件,执行时需要读取该文件。
[root@localhost ~]# type pwd
pwd is a shell builtin <-- pwd是内部命令
[root@localhost ~]# type top
top is /usr/bin/top <-- top是外部命令
总结PATH 环境变量的改变,会直接影响 Shell 查找 linux 命令的过程,有关 PATH 环境变量(是什么、如何查看、如何修改等),可阅读《Linux PATH环境变量》一文做详细了解。
以上是内存溢出为你收集整理的Linux命令执行过程(新手必读)全部内容,希望文章能够帮你解决Linux命令执行过程(新手必读)所遇到的程序开发问题。
如果觉得内存溢出网站内容还不错,欢迎将内存溢出网站推荐给程序员好友。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