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版:插入--自选图形;
07版以后:插入-形状-标注;
拖曳控制点,可以改变细节;
插入以后右击图型:
1、找“编辑文字”,可以往里面添加文本;
2、找“设置形状格式”,可以改变里面的填充色和边线色;
PPT做不出来,PS可以。
1:椭圆选区,设置内部描边。
2:执行滤镜-模糊-高斯模糊。参数值为10。
3:新建两个图层,一个图层填充一个白色的椭圆,作为上反光,一个图层填充一个白色的月牙形,作为下反光,两个图层都要执行一次滤镜-模糊-高斯模糊。
4:然后ctrl+t自由变换位置,将其移动到合适的位置。
Etesian亦莘:咨询是一份非常有意思的工作,既包括职业技能、企业管理之类的咨询主业,也会有一些行业内幕、杂谈、感悟以及职业规划。1 | 咨询公司的PPT是什么样的
事实上,咨询顾问们很少会把PPT称为“PPT”。
正统的叫法应该 slides 、 片子 或是 deck 。 slide 意指单张或几张PPT页, deck 意指一整套PPT报告(就像a deck of cards)。
所以,咨询顾问们常常会说,“我还有好多页片子要画”“老板让我今晚做个deck出来”,而不是说“我要画PPT”。
1 咨询公司deck的目的
咨询公司的deck一般有以下几种使命:
1 Proposal ——用于投标/竞标/讲标
2 Deliverable ——作为项目的交付品
3 Thesis ——类似于whitepaper,用于表达观点,pitch客户
4 Report ——对客户的汇报材料,有的时候和proposal、deliverable、thesis指的是同一个东西,是一个比较宽泛的概念
归根到底,PPT的使命在于展示咨询顾问们的观点,而这样的使命也就决定了咨询公司的deck与其他PPT(如产品发布会、工作汇报等)有着很大的不同。
在绝大多数日常语境下,优秀的PPT的关键词应该是“文字简洁”“配图合适”以及越来越流行的“扁平化”。
比如这样:
或者这样:
与之相反的,我们常常能看到某些咨询公司出具的PPT密密麻麻铺满了字。
比如这样:
或者这样:
从传统审美来看,这样的slides也许美观性上略有不足,但我们并不能简单粗暴地认为这张PPT是失败的。
由于咨询公司的deck承担了绝大部分信息传递的职责,因此当美观和简洁与内容的充实性冲突的时候,咨询顾问还是偏好于将内容完全呈现。甚至还有些客户,就是特别喜好内容多的slides,认为slides上的字越多,他们的钱花得越值得。甚至在汇报的过程中,他们更愿意去阅读,而非听顾问演说。
2 deck的结构
咨询公司的报告一般由三部分组成:
Part1 Summary: 一些关键性的结论的罗列,具体参考前文展示的BCG的executive summary;除此以外,在正式汇报中,还应把此次汇报的Objective(比如是否需要客户高层做决策)描述清楚,这部分一般不会出现在正式agenda中;
Part2 正文: 这就不多说了;
Part3 附录: 主要是对正文内容的一些支撑,有一些繁杂的数据分析、推倒方法等并不适合放在正文中一并汇报,而是放在附录中,如果客户提出疑问,可以随时切换至附录并详加阐述;除此以外,项目完成的一些工作(比如做了多少访谈,发放多少问卷等)也会放在附录中。
比如这样:
说完整体架构,我们再聚焦到每一页slides。
slide一般有五大要素:
1 Tagline :标题栏,用简单的话概括整页的内容
2 Illustration :配图,整页的核心,用数据图表或其他类型的图(如流程图、架构图等),说明本页要表达的核心内容
3 Commentary :对配图的描述与解释
4 Notes :对整页slide的补充说明,一般是数据口径、名词定义等内容
5 Source :所有数据及信息的来源
举个例子,下图中,各大要素均已用红框标出。
3 deck的制作流程
特别要注意的是,咨询公司的deck与其他类型的PPT还有一个显著的不同点,在于标题栏。
一般PPT的标题都是短语,比如“xxx牌汽车的市场份额”;而咨询PPT的标题栏则是对整页内容的凝练,比如下图中“土方机械在各地区都是最大的细分市场,在世界其他地区呈两位数增长”。
如果单独把咨询deck每一页的标题抽出来,就会发现呈现在你眼前的是一个完整的故事,这就是我们说的“storyline”。
比如这样:
Stroyline是对整个整个咨询项目工作的高度总结与概括,决定了所有的将会如何呈现在客户眼前。虽然不同类型的咨询项目的Storyline都有各自的固定套路,但在实际工作中也往往千变万化:
这个数据是否要展示给客户?
应该放在一开始就吸引眼球,还是放在后面引发爆点?
如果放在前面,整个故事应该如何串联?放在后面呢?
……
很多时候,Storyline的梳理不仅仅是商务工作,更是艺术创作。
Stroyline是绘制PPT的第一步,顾问们还要经历六个步骤才能最终做出汇报PPT:
Step2,分页内容梳理
Step3,单页内容的相关数据整理,与逻辑梳理
Step4,在白板或纸面绘制slides草稿,并修改一万遍
Step5,在电脑上绘制slides,并修改一万遍
Step6,被老板q毙,以上过程重来 T_T
Step7,整合所有slides成为完整的deck,并持续修订
2 | 咨询PPT中的图与表
由于图表的直观性,所以总是能比文字更先一步抓住观众的吸引力。
图表也因此承担了绝大部分传达信息的职责,文字的功能更多在于解释说明。图表往往是是一页slide的核心。
定量图表
1 柱状图 Bar Chart
柱状图由于自身特性,所能承担的功能最多样化,因此也是咨询报告中出现频率最多的图表。
在表示多项数据按特定序列编排(一般是时间序列)时,一般使用纵向的柱状图。
在传统观念中,柱状图的横轴一般情况下要表示特定顺序,否则柱形图是没有意义的。此时应该选用横向条形图(Bar),用条形图根据数值大小进行排序。
当然,以上标准也有例外。当出现多个系列、多组数据需要对比时,即使没有序列,也应该选择纵向的柱形图,这是因为由于人的视觉特点,横向条形图在展示效果上不够直观。还有的时候,由于PPT页面版面的原因,也会将横向图与纵向图相互替换。总体上来讲,纵向的柱状图使用范围更加广泛。
为了强调各部分的数量或者百分比,往往会使用 堆积柱形图 (Stacked)。堆积柱形图在绝大部分场合都可以代替饼图,与饼图相比,柱形图的不同的柱之间更加可比,更直观,而且形状更规整,利于排版。
由柱状图衍生出来的 瀑布图 (waterfall),突出强调变化的数值,或者数值之间的加减关系。
2 饼图 Pie Chart
饼图主要是展现各部分占总体情况。一般情况下,除非是有特殊要求,饼图不宜分割过多,建议5-7块为宜。有时候,某一部分需要特别展开,可使用复合饼图。
饼图的圆形与slide的方形有所冲突,因而在实际的排版中,饼图在美观性上往往不尽如人意;而且,在饼图内一些份额较少的数据往往容易被忽略。因此,一些咨询公司已经开始减少使用甚至不使用饼图。
3 折线图 Line Chart
折线图主要通过线条的高度和斜度表示数据变化的趋势,特别是相对于时间序列的变化趋势。这一点和柱状图很类似。而折线图和柱状图最大的区别在于二者对数据变化趋势的表现形式。折线图的形状和折线的斜率直观地表现出了变化率,而柱状图更注重于表现变化量。
折线图在咨询deck中出现的频率也并不算高,一般数据量较少时,大多使用柱状图,只有在很长的时间序列内,展现数据的波动情况时,才会使用折线图。
4 点图
41 散点图
散点图表现的是二维数据的分布情况。
当散点图的横纵坐标相互独立时——如横坐标是产品市场份额,纵坐标是产品增长速率——散点图可以看做是矩阵,用于多个数据的筛选。和BCG matrix类似,越靠近右上角越好,越靠近右下角越差。
另一种情况下,散点图的横纵坐标有 相关性 ——比如横坐标是人均GDP,纵坐标是人均消费量,点表示各个国家——散点图则显示的是数据分布的规律性,最后展现出来的数据往往集中在某一区域内,类似于线性回归。
42 气泡图
由散点图延伸出来的气泡图,可以表示三维的数据。一般用气泡面积的大小来表现收入、资产、人数、个数等衡量规模的数据。与散点图类似,气泡图的横纵坐标的关系的不同,也影响了气泡图展现信息的差异。
下图中的气泡分布就具有明显的线性趋势。
5 面积图
51 堆积图/区域图 Area Chart
区域图可以理解为折线图与柱状堆积图的结合。主要是反应各类别数据变化的趋势以及占比情况。非百分比的面积图还能表现出总体数据的变化情况。
52 Mekko Chart
Mekko图又称市场地图(market map)可通过不同矩形块的面积,体现各个不同的数据的大小关系以及在总体之中的比例。
6 雷达图
雷达图展现的是同一个体几个并列要素其相对应的数据。一般情况下这些要素多符合MECE原则。多个雷达图的叠加,能够轻易判断出不同的数据主体的各项特征。
定性图表
1 表格
由于表格天生长得太丑,咨询PPT中一般会尽量避免表格的出现,即使出现,也会尽量避免使用office自带的表格绘制工具,从而使表格以美化的形象出现。
表格的优点在于:
-与纯文字描述相比,表格简洁、直观,可以省略主语与部分谓语,只保留关键的形容词和副词短语
-与图标相比,表格节省空间,单位面积内信息传递量更大
-可灵活设计,适应不同slide的排版情况
因此,表格的 使用 范围一般是:
非数据信息(一般都室定性描述)的展示,以及对比(包括时间、空间、种类等多个维度的对比)
文字描述啰嗦,重复语句较多
数据图表占据空间过大,或者数据图表传达信息不清晰
2 Harvey Ball
作为咨询圈内最经典的定性分析手段之一,Harvey Ball(请原谅我也不知道中文是什么)一直活跃于各种报告中。Harvey Ball其实运用了统计学中“四分位数”的概念,将25分位、75分位等概念进行了简化之后,用来比较不同个体之间的差异性。
3 甘特图 Gantt Chart
甘特图即时间表,一般用来规划咨询项目的工作进度,多用于竞标的poposal以及项目的kick off。
甘特图需要写明工作内容、负责人、时间进度以及里程碑(milestone),便于在项目的进程中追踪进度。
4 路径图 Roadmap
“路径图”没有统一的名称,也没有约定俗成的形式,一般用于客户规划未来商业战略/系统实施/企业变革等进度。
5 泳道图
在与业务流程相关的咨询项目中,常使用泳道图。泳道图能够清晰体现出某个具体动作发生在哪个部门,将这些业务动作按照职能进行划分。由于外观像不同的游泳道,因此称为泳道图。泳道图很少直接在汇报的deck里作为展示的对象,一般会被写进详细的交付材料中
以上就是咨询报告中最常见的定性与定量图表。除了Mekko 图之外,其他所有图表都可以通过PowerPoint自带的图表工具绘制。据说是由于专利原因,只有Think-cell和Mekko Graphic能够绘制Mekko图。相比Mekko,Think-cell也更为方便易用,在咨询公司的应用情况也更为广泛。
3 | 如何做好顶尖咨询公司的PPT
PPT的实质即是呈现信息,制作slides有三大要素:内容,逻辑,风格。
“内容”是一份deck的血肉。曾和一个朋友探讨他们项目上的deck如何去做,最后发现原因出在没有足够的内容来支撑每一页slides。而图表正是这些“内容”的重要表现形式,这在上一章中已经详细描述过了。
风格之于PPT,犹如容貌与衣饰之于人:
比如,通过配色就可以轻易分辨报告到底出于MBB哪家之手:
比如,某几家尽量避免使用饼状图,而使用堆积柱状图代替;
比如,某家多用线条,而很少用色块;
再比如,某几家最近两年的风格越来越向互联网公司接近……
我们可以通过外貌、穿着、声音等特征轻易地分辨出身边不同的人,同样地,我们可以通过配色、图形、文字等分辨出咨询公司。“风格”与其他两要素有一定的交集,但仅限于直观表象的层面,是一种“习惯”的表象。风格由咨询公司的传统决定,在潜移默化中塑造了咨询顾问们制作PPT的一些技巧(而非技术)。所有的咨询公司都有几套公司内部的模板(如下图),甚至还有一些咨询公司有专门的graphic部门,负责做PPT的美化。
逻辑是PPT的骨架,如果没有严密的、通顺的逻辑,deck以及每一页slide,都会让观众觉得茫然或晦涩。而逻辑正是本文的主题。
总体上来讲,PPT的逻辑分为三个层次:
1整个deck的故事线(storyline)
2每一页的细节内容(tag line)
3细节内容的组织形式(Format)
1 Storyline-故事线
故事线,一般用英文storyline代称,是整篇deck的脊梁。
storyline决定了咨询报告的叙述逻辑与顺序,也就从根本上决定了这篇报告能否从一开始到最后都能吸引观众的兴趣与注意力。
很多行业外的朋友都有这样的疑惑:为什么不按照做项目的顺序,或者说按照一开始的方法论来组织最终的报告呢?为什么最后的报告(无论是讲标报告还是结项汇报),都要花大量的时间在确定这些PPT的先后顺序上?
举个简单的例子。
一般地,一份市场战略项目的汇报报告会包含:市场规模,增长预测,竞争态势,自身现状评估与预测等几块内容。
不难看出,“市场”与“竞争”是有交集部分的,“竞争”与“标的分析”是有交集部分的。
那么,这些交集应该如何切分,然后合理地放到报告中呢?还需要考虑的问题是,应该先讲市场,还是先讲自身?应该先讲自身,还是先讲竞争?
再举个简单的例子。
一些内部运营优化/转型的项目,会对客户内部进行一次完整的诊断,并提出解决方案。
在诊断的过程当中,会收集到很多客户内部存在问题,然后顾问们就会针对这些问题提出有效的解决方案。
很多时候,针对一条问题,解决方案往往会涵盖很多方面。比如,一些问题可能同时涉及市场、人力资源,而另一些问题会涉及财务、销售等。
那么,在最终的汇报中,是应该逐条详解不同的问题,还是逐条描述对公司不同职能条线(市场,销售,人力资源,财务等)的优化呢呢?
以上问题都没有标准答案。
——也许我们会遇到市场糟糕,但自身逆势增长的情况,可能我们就会把市场的评估向后放一放。
——也许我们在诊断中发现,不同的职能条线所需要的解决方案数量相近,难度相似,可能我们就会按照职能条线的顺序逐一汇报。
2 Tag Line-标题栏
严格地来说,Tag Line应该是storyline的具体表现,是故事线进一步的产物,也就是我们在开头提到的“每一页的细节内容”。在实际工作中,顾问们常常会用storyline代指连结在一起的tag line。
在Storyline(先说什么后说什么)敲定之后,项目组就要开始确定每一页的片子应该要讲什么内容了。这里没有太多细节可说,但有两个原则必须明确:
原则一:每一页片子必须要产生观点,不能仅仅是对客观事物的描述。
下面这一页就是失败的典型:
——只罗列了一些数字,并没有讲清楚数字背后的东西。比如,为什么ROE在15年会下降,16年又迅速反d?
原则二:每一页片子只讲一件事情,并在Tagline里用简短的语句说清楚。
来看一个失败的案例:
这页片子完美地触犯了原则一和原则二:
——没有提出自己的观点,让观众短时间内无法直接获取PPT的重点内容;
——Tagline是一个短语,非陈述句;
——讲了两件事,并且没有论述清楚这两件事的关系。
成功的案例是怎样的呢?
——tagline里面明确提出了Amazon的 "triple threat" 价值主张,并得出结论:亚马逊正在侵蚀传统的零售商。
原则三:所有的tagline应该是连续的,并且能组成完整的storyline。
直接看案例。
以下取材于百度文库中的《罗兰贝格产业规划项目》,是罗兰贝格在2008年为华夏幸福基业做的战略规划。
由于篇幅原因,这里选取了报告中A模块的第1点《影响功能定位的外部趋势分析》的所有tagline。
——所有的标题连起来就是连贯的语段,即使不看内容也能大致了解报告说了些什么。建议自行搜索原文阅读。
3 Format-排版
一般在一页PPT内,主要有图表(chart & table)、论述图(illustration)和文字这三类组成模块。
在经历了无数个画片子的深夜后,终于总结出了一套简单粗暴、行之有效的PPT排版法: 十六格排版法 。
首先,想象一下,一页空白的PPT里有16个大小相同的格子,像这样:
这里,插播一个叫“ 区域 ”的概念:
“区域“是由一个或多个方格组成的形状,是PPT 里最高层级的组成元素。每一个区域均包含各种各样的内容,也因此有图表,论述图和文字等多种表现形式。
所以,绘制PPT可以简化为:把方格组成不同区域,把所有的内容,包括图表,论述图和文字,按照一定次序,对应摆放到PPT上各个区域里。
原则一:组成区域的方格可以根据区域的内容进行合并、伸缩。横向或纵向的区域尽量控制在四个以内。
原则二:每一块区域必须讲述的是同一个内容,并与其他区域相异。
比如这样的一页片子:
依照16格排版的原则,应该是这样的:
每一个彩色矩形就是所谓的“区域”,很容易看出来:
——原来的16个格子被两两组合在一起,成了更大的方块,整个PPT实际只有8块“区域”;
——有一些区域的方格被缩小了,比如和灰色;有一些方格被拉大了,比如红色和紫色,都是为了配合内容的尺寸。
如果横向或纵向有5块甚至以上的区域,在狭小的空间里,就显得局促。除非是内容不可省略或合并,否则不建议超过5个区域。
原则三:所有的区域都只能是矩形,不能出现L、T等字形,更不能出现不规则图形。
这条规则一般都会被遵守,因为非矩形的区域在排版上实在是太丑了。
原则四:相邻区域之间尽量吻合(长或宽相同),尽量避免出现区域与区域之间交错。
不同区域之间的交错,主要由于某一区域过长或过宽,一方面要尽量避免这样的情况,保持相邻区域同长同宽;如果确实由于内容的原因无法实现,那也要保持整体的对齐与对称。
看一个失败的案例:
把不同区域填上色,就可以明显的发现,结构图(灰色区域)与文字(蓝色区域)没对齐,而(绿色区域)与排名表(红色区域)没对齐,橙色与绿色也没对齐。整个页面显得有些杂乱。
原则五:不同区域的排布要合乎逻辑。
这一点是最考验顾问功力、也是最难说明的一点。
常见的问题主要由以下几种:
1重点不突出
没有把重点内容区域放到醒目的位置,如左上、最右或最下等符合阅读顺序的位置;重点区域面积小,易被忽略。还有就是页面内没有重点,比如上面Aon Hewitt的片子。
2逻辑展现方式有误
最常见的就是用错箭头。箭头一般表示递进、推倒、连接、趋势等含义。经常看见新来的小盆友乱用箭头,导致逻辑混乱。
比如下图,就是不管逻辑硬套模板的典型。
3逻辑关系有误
最常见的情况是逻辑上平行的区域展现的内容不在同一个层次上,或者展现的形式与维度不在同一个层次上。
比如下图:
标题里讲的是“业务流程”,下面三点虽然都与之相关,但明显不在同一个层面上。这些更多的是内容上的问题,个案之间有很大的差别,很难找到通解通法,因此不再详细说了。
基本上,按照以上几个要点画PPT,最后的结果都不会太糟糕。这个用as+mc
气泡是个mc,就是影片剪辑,脚本写鼠标移上去按下的时候,mc播放 就是爆炸,然后气泡的visible=0,显示纸条的mc,点击后 纸条播放(放大的效果)
明白不
不明白+我 二四五六00三零五
作为一名为他人授业解惑的教育工作者,很有必要精心设计一份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有效提升自己的教学能力。快来参考教案是怎么写的吧!以下是我整理的中班教案9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中班教案 篇1目标:
1、了解电给我们日常生活带来的好处,体会电的重要性。
2、知道节约用电、安全用电的方法。
准备:
电视机、录音机。
过程:
1、了解电给我们的生活带来的种种好处:
教师创设问题情景,逐一打开电视机、录音机、电灯等,都没有反应:
——“这是怎么回事呢?难道这些东西都坏了吗?”
幼儿讨论寻找原因,当确认没有接上电源的时候,教师组织幼儿讨论:
——“生活中,还有哪些东西需要用到电?”
2、进一步体会我们的生活离不开电:
教师引导幼儿展开丰富想象(分组进行):
——“现在,请你设计一下,如果世界上没有电,将会怎样?”
“电从哪里来?”
教师出示,让幼儿观看,了解电是从哪里来的。
3、知道节约用电、安全用电的方法:
幼儿分组讨论:“在我们的生活中,怎样做到节约用电、安全用电?”
幼儿自主设计节约用电、安全用电的标志。
交流设计方法和设计出的标志。
中班教案 篇2一、设计意图
《蚂蚁和西瓜》是一本极富于趣味性的图画书。漫画似的夸张和简单的线条,让这本书从头至尾都散发出一种轻松、幽默的味道。它描述了一群蚂蚁是如何将一块被野餐的游客忘在地上的西瓜,通过分割、搬运、然后带回蚂蚁窝,可是在搬运的过程中又遇到了一系列“麻烦”的事情,最后用西瓜皮做了个滑滑梯的小故事。绘本几乎没有太多的文字,但在这绘本里,每一只蚂蚁的神态和动作以及表达的每一件事情都是如此的栩栩如生,让我们仿佛置身在蚂蚁的世界里。
二、活动实录
(一)活动目标:
1、通过仔细观察,了解绘本图画的内容,知道蚂蚁聪明灵活爱动脑筋的优点。
2、培养孩子善于观察绘本,大胆用语言表达自己的想法。
3、模仿小蚂蚁的动作,充分体验游戏带来的快乐。
(二)活动准备:
1、蚂蚁和西瓜,以及带有蚂蚁、西瓜、推、撬、挖等字卡。
2、绘本相册、绘本《蚂蚁和西瓜》
3、多媒体
4、教师自制大西瓜一个
(三)活动过程:
1、歌曲《蚂蚁搬豆》导入,引出故事内容。
师:孩子们,让我们一起来唱首歌吧。
师:蚂蚁很聪明想出了好办法把豆豆搬走,我们来看看,今天蚂蚁又要搬什么了呢?(出示西瓜)哦,原来蚂蚁要搬西瓜,(教师出示大西瓜和蚂蚁的)
2、引导幼儿观察绘本,理解绘本的故事内容,集体体验蚂蚁在搬西瓜过程中滑稽可爱的动作。
(1)师:你看到什么
(2)图二,引导幼儿学会观察细节,乐于表达自己的想法
(3)图三,引导幼儿发挥想象,大胆表达自己的想法
(4)图四,鼓励孩子放松大胆的表演动作,感受集体表演的乐趣。
(通过动作表演,让孩子自主的进入角色和蚂蚁站一阵线,积极的投入以下环节的发展)
(5)图六,进一步感知蚂蚁团结、爱动脑筋、勤劳的优点
(引导幼儿用好听的连接词:有的……有的……还有的……,来表达蚂蚁劳动的场景)
(6)图七图八图九,合理想象,理解故事情节发展
师:蚂蚁把那些西瓜都搬到哪去呀?他们是怎么做的?
3、留段讲述故事内容,鼓励孩子大胆想象故事最后的结局,随性表达自己的想法。
师:小蚂蚁们舍不得把瓜皮扔了,那么最后他们会把这块西瓜皮抬到哪里去?要做什么呢?
4、情感提升
师:你们觉得他们是一群怎样的蚂蚁?你们喜欢他们吗?为什么?
5、音乐游戏结束,教师出示大西瓜
师:一只蚂蚁在洞口看见大西瓜,用力搬也搬不动……快来哦,帮我一起搬哟~~
附:故事《蚂蚁和西瓜》
一个炎热的夏天下午,蚂蚁们发现一大块西瓜。“真好吃,赶紧搬回家吧。”几个蚂蚁一起使劲,一点不动。把伙伴们喊过来一起使劲,还是一点不动。一个蚂蚁有了好注意,去请了很多很多好朋友来帮忙,大家一起推呀,撬呀,忙得满头大汗,但是西瓜还是闻风不动。爱动脑筋的小蚂蚁们没有放弃,它们又想了一个好办法,用铁铲去挖西瓜,他们分工合作终于将西瓜一块一块搬运回家。最后大家还把瓜皮搬到海边当滑滑梯,个个玩得不亦乐乎。
中班教案 篇3幼儿中班教案儿歌《小画笔》
活动内容:儿歌《小画笔》
活动准备:教师和幼儿每人一盒水彩笔、绘画纸每人一张配乐诗歌《小画笔》的磁带
活动重点:能吐字清晰、完整的朗诵儿歌。
活动难点:能理解儿歌的内涵。
活动过程:出示各色水彩笔,直接导入课题。
教师提问:这些彩笔都有那些颜色?用小画笔可以做什么事情?
二、教师介绍儿歌名称,教师有感情的示范朗诵儿歌,幼儿欣赏:
1、教师提问帮助幼儿理解儿歌含义:红笔可以画什么?蓝笔可以画什么?小帆船和山是什么颜色的笔画成的?为什么说祖国是个大花园?祖国大花园是怎么画成的?
2、幼儿欣赏配乐儿歌《小画笔》;
三、幼儿学习朗诵儿歌;
1、幼儿小声跟老师朗诵儿歌。
2、全体幼儿跟音乐完整的朗诵儿歌。
3、要求能力强的幼儿能有感情的随音乐朗诵;能力一般幼儿要求完整的朗诵;能力弱的幼儿能在老师提示下完整的朗诵儿歌。
四、幼儿用彩笔自由绘画:美丽多彩的世界。
1、引导幼儿讨论:小画笔还能画什么?启发幼儿充分去想去说,并用画笔画出美丽多彩的世界。
2、幼儿绘画教师巡回指导。
中班教案 篇4知识:
理解故事内容,能够讲述故事的主要情节。
能力:
能用完整的句子讲述纸箱的不同玩法。
情感:
培养幼儿能废物利用的环保意识。
教学重点:
理解故事内容,能够讲述故事的主要情节。
教学难点:
能用完整的句子讲述纸箱的不同玩法。
教学准备:
教具准备:故事课件,纸箱一个。
教师主导活动:
一、开始部分:
教师出示纸箱,吸引幼儿兴趣,讨论纸箱的玩法,引入活动。
师:"谁知道纸箱可以怎样来玩游戏呢?""刚才小朋友有各种猜测,那纸箱可以用来玩什么游戏呢?我们一起来分享故事《纸箱妙妙妙》。"
二、基本部分:
1、教师请幼儿观察课件,进行第一遍讲述。
师:"故事的名字叫什么?""故事中都有哪些人?故事中的'我'是谁?他们用纸箱玩了哪些游戏?"
2、教师第二遍讲述故事,进一步引导幼儿观察,掌握故事的主要内容。
师:"有一天,家里买了一台新的电视机,姐姐喜欢的是什么东西?""姐姐用纸箱玩什么游戏?弟弟看见了怎么样?""他们还用纸箱玩了哪些游戏?""有一天,纸箱变得怎样了?谁能用一个新的词语来形容?"(学习词语:塌塌软软)"过了好久家里又发生了一件什么事情?妈妈说什么?我和弟弟说什么?""为什么我和弟弟会说这样的话?"
3、教师引导幼儿大胆想象讲述:纸箱还可以玩什么游戏,培养幼儿的发散性思维。
师:"小朋友们想一想,姐姐和弟弟有了新的纸箱,他们还会玩什么游戏?""如果是你们,你们会和纸箱玩什么游戏呢?"
三、结束部分
教师总结:纸箱是可回收的,纸箱除了包装东西外,还可以用废旧的纸箱做很多事情,如:用纸箱搭建、用纸箱当舞台等等。
延伸活动:回家与父母一起玩纸箱,看看纸箱还有哪些作用。
教学反思:
幼儿天生就具有主动探索的精神,他们有无数的“是什么”和“为什么”的问题,这就是等待他们发现的“小秘密”。而教师要做的就是跟孩子一起去发现、去探索、去尝试、去判断,让孩子们成为活动的主人。
中班教案 篇5活动目的 :
1、让幼儿有基本的安全意识,不做危险事。
2、让幼儿了解烫伤的预防和自救的方法。
活动准备 :课本、。
活动步骤 :
1、教师出示,提问。
(1)图中有小朋友在干什么
(2)这样做会怎样?
2、教师讲解内容。
(1)图一中的小朋友拿放在高处的开水瓶,这样会烫伤的,因为我们得身体很短小,并且力气又不大,我们是拿不动开水瓶的,应该请大人帮忙。
(2)图二中的小朋友在摸正在烧水的壶,这样会烫伤小手的,我们不应该做这样的危险事。
(3)让幼儿想一想自己有没有做过这样的事情。
3、烫伤后应该怎样处理。
(1)先用冷水冲一会儿。
(2)在用干净的毛巾盖在上面不动。
(3)找大人帮忙上药或去医院。
活动建议 :
教师可组织幼儿进行安全教育。
中班教案 篇6主题名称:
吹泡泡
主题目标:
1、喜欢吹泡泡,感受和小朋友一起吹泡泡的乐趣。
2、乐意观察泡泡形状、色彩变化等特征,尝试用语言进行描述。探索吹泡泡心中的秘密,感受发现的乐趣。
3、尝试用音乐、动作、绘画等手段表现美丽的泡泡。
4、积极的参与活动,大胆的说 出自己的想法。
5、培养幼儿乐观开朗的性格。
主题内容:
周一:语言《吹泡泡》(一)周二:健康《大泡泡》
周三:语言《泡泡屋》(脱班)周四:美术《泡泡小精灵》
周五:区域活动
语言:吹泡泡(一)活动目标:
1、学习完整朗诵儿歌,能将自己对泡泡的想象仿编到儿歌中,感受现象的乐趣。
2、尝试大胆地用绘画表现儿歌内容。
活动准备:
1、挂图32号;《小朋友的书让我试一试》。
2、画纸、油画棒。
活动过程:
1、分享交流。
你和爸爸妈妈一起吹过泡泡吗用什么器具吹泡泡泡泡像什么
2、出示挂图,欣赏儿歌,理解儿歌内容。
◆教师朗诵儿歌。提问:
大泡泡像什么小泡泡像什么太阳公公出来了,泡泡有什么变化了
◆教师完整朗诵儿歌。
◆幼儿使用《小朋友的书让我试一试》第2页“吹泡泡”,练习朗诵儿歌。(注意幼儿个别字的发音准确性)
3、看挂图,仿编儿歌。
◆提问,引发幼儿想象。
泡泡还像什么(可出示图或象形的实物,如玻璃珠和水晶珠子等给幼儿看,仿编“一吹吹个小(大)泡泡,好像××××××”)
◆将创编的儿歌连起来朗诵几遍。
◆鼓励幼儿用动作表演儿歌。
4、幼儿画漂亮的泡泡,尝试用不同色彩的油画棒画出大大小小的泡泡。
健康:大泡泡活动目标:
1、提高四散奔跑和灵活躲闪跑的能力。
2、尝试的多种玩法,感受集体游戏的快乐。
活动准备:
1、为每位幼儿准备一个塑料背心袋。
2、一根纸棒(用旧的挂历纸卷紧成棒)。
活动过程:
1、自由探索“泡泡”的玩法。
◆小朋友,我们也来吹泡泡。我们拿一个塑料袋,往里面吹起,吹成一个大泡泡。把口袋打一个结系紧就成功了。(教师协助个别幼儿完成“泡泡”)
◆幼儿吹气、系袋,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玩“泡泡”,教师观察指导。(重点练习向上抛、拍泡泡行走等)2、“泡泡”跳一跳。
◆全体幼儿把泡泡系在脚踝上、(背心袋两个环互穿拉紧即可)在圆圈上站好。
◆听教师的小铃节奏单脚跳或双脚跳。
3、“泡泡”追一追。
◆泡泡继续绑在脚踝上,听教师小铃信号慢跑或快走。
◆鼓声一停,幼儿作“泡泡飞走了”,四散跑。鼓声开始,“泡泡”又回来了,回到圆圈上。
◆教师在增加难度或控制运动量时,可用“仙女棒”(纸棒)点到谁的“泡泡”,谁就不能再跑了。
4、放松运动。
◆全体幼儿做“泡泡”轻轻飘,教师手持“仙女棒”来点,纸棒点到谁,谁就到旁边休息一次。
美术:泡泡小精灵活动目标:
1、尝试用圆形和单线条组合画出泡泡小精灵的体态,并添上可爱的表情。
2、乐意用丰富的色彩添画泡泡。
活动准备:
1、人手一份油画棒、图画纸。
2、范例,四段铁丝。
活动过程:
1、引出课题。
大家都玩过泡泡吧!泡泡变成可爱的小精灵来了。
2、出示范例,示范绘画。
◆画泡泡。用油画棒在纸上画出大小不同、位置不同、颜色不同的圆形(泡泡),要求圆形条封闭。
◆画出泡泡小精灵的各种姿态。运用铁丝,教师在圆形(身体)旁边摆放各种手臂和腿部的姿态,然后示范用单线条画出泡泡小精灵的手臂和脚,强调手臂、脚要和泡泡的圆形身体连接在一起。
◆添上眼睛和嘴,表现泡泡精灵的表情。
3、幼儿绘画。
请幼儿在涂画纸上进行绘画,鼓励幼儿大胆选色并画满画面。
4、讲评。
点评要点:幼儿说画的泡泡姿势动态。
5、添画。
提问:这么多泡泡小精灵要到哪里去啊
根据幼儿的回答,可建议添画一些背景,如草地、小花等。
教学反思:
整个活动过程,思路比较清晰,教态自然,能够根据 教案的流程来上课。但是整个活动过程的气氛有点沉,不能够体现幼儿对活动的乐趣。
中班教案 篇7活动目标:
1、了解树木的种类,用途以及保护树木的方法。
2、能愉快的参与植树活动,学习粗浅的种植知识。
3、在劳动过程中能与同伴相互合作。
4、感受大自然、周围环境的美好。
5、激发幼儿热爱大自然的美好情感,培养幼儿初步的审美能力。
6、感受到节日的快乐。
活动准备:
1、小树苗若干棵,浇水工具(盆、桶、杯子)
2、事先选择好场地,挖好坑
活动过程:
一、植树前的谈话
1、今天是几月几日?(三月十二日)
2、你知道三月十二日是什么节吗?(植树节)
3、你认识哪些树木?(引导幼儿说各种树木的名称)
4、你知道树木有什么作用吗?
(先让幼儿互相讨论,再请个别幼儿说,教师最后作小结,告诉幼儿树木可以制作家具、打门窗、结水果;还可以美化环境,净化空气)
5、你植过树吗?你知道如何植树?
(引导幼儿讨论植树的步骤和注意事项)
二、带领幼儿来到植树地点植树,提醒幼儿在植树过程中注意同伴间的分工与合作,并进行安全教育。
三、植树后的谈话(带领幼儿回到活动室后组织)
1、小树栽下去了,我们应该怎样保护它们?
(引导幼儿相互讨论后得出结论:要浇水,不摇晃)
2、欣赏音乐《爱护小树苗》
四、待小树苗成活发芽后可带领幼儿去观察记录小树苗的变化。
设计意图:
春天到了,万物复苏,万木吐春,正是植树的时节。三月十二日是植树节,树木是人类的好朋友,它们有一个非常庞大的家族。家族成员种类烦多,用途不一,但它们都有个共同的特征就是它们都承担着绿化环境、净化空气的作用。幼儿对树木缺乏全面的了解,他们有关树木的经验很零碎。因此我们大班年级组决定在三月十二日植树节这一天带领孩子们开展一次植树活动。让他们亲自去植树,通过植树感受粗浅的种植知识,同时通过植树前后的谈话,让幼儿了解树木的种类,用途以及保护树木的方法。
教学反思:
在以前的常识课、生活技能课中孩子们已经初步了解了植树节的一些基本知识,但没有经历过系统的了解。为了进一步深化教学内容,将理论付诸于实践,所以将主题单元的内容定为植树节。
中班教案 篇8活动目标:
1、在图形的拼拆中,感受整体与部分的关系。
2、点数各种图形的数量,并能说出及记录图形的总数。
活动重难点:
重点:教师引导幼儿感受图形的整体与部分的关系。
难点:教师引导幼儿点数各种图形的数量,说出并记录图形的总数
活动准备:
1、自制的蝴蝶拼图,幼儿人手一张记录纸,铅笔。
2、幼儿活动材料《数学》第29页《拼出来的昆虫》。放大的范图一份
活动过程:
一、故事导入。
1、昆虫王国有很多昆虫,有一天,大家在森林里开了一场昆虫聚会,听到这个消息很多昆虫都来参加聚会。有一个神秘的客人,它喜欢和我们玩捉迷藏,你们猜猜它是谁?
2、(出示蝴蝶一半翅膀的图形,再加上中间身体的部分。幼自由猜想)有小朋友猜到了,我们来把它的另一边变出来,大家看看它到底是谁。(PPT拼出另一半)二、点数图形总数。
1、大家观察一下,这只小蝴蝶身上都有什么形状呢?请举手回答(幼儿指出对应图形,老师点击对应的图形。正方形有些幼儿会说是菱形,PPT点击让形状转动起来,发现是正方形)
2、你们觉得这两个图形的形状是一样的吗?(出示方向不同的半圆)它们都是半圆形,只是方向不一样。怎么才能让它们一样呢?(PPT演示半圆转过来可以重叠)
3、这里面有三角形吗?有椭圆形吗?(PPT演示)
4、我们在小蝴蝶身上找到了半圆形、正方形、长方形、圆形。我还想知道这些形状分别有多少个,哪位小朋友来帮我数一数?(引导幼儿进行点数,老师用PPT点击记录)
5、我们小朋友都很棒,相信接下来的任务也难不倒你们。
三、幼儿作业。
1、昆虫聚会上还有几只小虫子,它们也是用各种形状拼成的。你们看,这是谁?(出示蜻蜓),它身上有哪些形状?这又是谁?(出示瓢虫),它身上又有哪些形状?
2、这些不同的形状有多少个呢?任务来了,你们的桌上都有一份作业纸(展示作业纸),大家数一数蜻蜓和瓢虫身上的形状有多少个?
3、幼儿在练习纸上作业,教师巡回指导。
4、教师评价部分幼儿作业,PPT演示图形的拆分,让幼儿点数并检查作业。
五.总结今天我们认识了几只用形状拼成的昆虫,我们找出了它们身上的形状,还数出了各种形状的数量。我这里也准备了很多形状,放在我们的科学区,大家可以用这些图形拼出这几只昆虫,也可以拼出其他昆虫,看看哪位小朋友最有创意。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