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笔输入法怎么输入"凹"与"凸"两个字

五笔输入法怎么输入"凹"与"凸"两个字,第1张

因为好的五笔输入法支持输入时拆字错误的但同时错的有一定道理的汉字可以打出来,所以就不足为怪了,这是软件工程师为了方便用户而设置的。
“凹”是mmgd,分为“下框+下框+横+末笔识别”;
“凸”是hgmg,分为“竖+横+下框+横”。:)

五笔输入:HGM

拆分方法:凸字的第一笔是竖,字母是H;第二笔是横,字母是G;第三笔是冂,在M键;合一起,就是HGM。

五笔的打字原则是:能打一个,决不打俩。

这是按键次数说的。就是说能打一个字母出这个字,就不要打两个字母或者打全码,少按一次是一次。这就是速度的秘诀,这与今后打字时你用的不同五笔版本以及经验的不断积累有关。

但作为学会五笔的基础,汉字的五笔全码还是要有所了解的,一定要知道全码是什么。比如平时打“我”字只要打一个『Q』和一个空格就出来了,但你一定要知道“我”字全码的打法是『丿T+扌R+]N+T丿=TRNT』。

扩展资料:

字根及概念

五笔的概念要大致有所了解。

五笔之所以叫五笔并不是说一定要按五次键才能打出一个字或词句,它的意思是五笔包含五个区:横竖撇捺折『一丨丿丶乙』。

记五笔字根时就要分这五区记:横竖撇捺折『一丨丿丶乙』,这样记才会记得更快。

再细分下来就是键名字,所谓键名字就是每个键的名字,不是字母,而是代替那个键的汉字或偏旁部首。

一区:横类『一』起笔字根分布在G至A键中,

二区:竖类『丨』起笔字根分布在H至M键中,

三区:撇类『丿』起笔字根分布在T至Q键上,

四区:捺类『丶』起笔字根分布在Y至P键上,

五区:折类『乙』起笔字根分布在N至X键上,

Z键中无字根,属“万能键”。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五笔

你不已经打出来了吗?
丶:YYLL
丨:hhLL
甘:afd
卜:hhy
丿:ttLL
乙:nnLL
凸:hgmg
凹:mmgd
亻:wth
氵:iyyg
其中:
丶丨丿
乙是单笔画,所以后面要加LL
卜亻氵这几上是成字字根,所以取字根键,第一笔第二笔最后一笔
其他就按常规拆字。

汉字“凹凸”两字使用五笔的拆解输入顺序:

一、“凹”字第一个字根为左侧的“几”,字根位于M键。

二、“凹”字个第二个字根为右侧的“冂”,该字根位于M键。

三、“凹”字最后一个字根为“一”,字根位于G键。

四、由于“凹”字只有三个字根,最后一笔为横,且属于杂合型汉字,所以需要补充末笔识别码D。

五、“凸”字第一个字根是左侧的一竖,字根位于H键。

六、“凸”字第二个字根为横,字根位于G键。

七、“凸”字第三个字根为“几”,字根位于M键。

八、由于“凸”字是一个三级简码,所以不需要补充第四个字根,直接输入前三个字根HGM加个空格即可输入。

”凸“字用五笔输入法打字为hgm

先打最左边位置的“丨”

再打最左边的短“一”

然后打最上边的“冂”

最后是凸的最后一笔“一”

扩展资料:

以下是字根在键盘上的分布原则,适合逻辑思维能力强的学习者记忆。

1:知道这五个笔划在键盘上的分布特点:认出字根的第一、二笔划就定出位置

上行左边5个键是"丿"区,右边5个键是"丶"区,"丨"区第5个键在下行最右边<M键>;

下行左边5个键是"乙"区);

2:字根的分布原则:(发明人就是按这个思路来安置那么多的字根的)

a:每个字根的第一笔定区,第二笔定位。

下面举例说明:

1:“王”这个字根的第一笔是“一”,第二笔是“一”,所以“横中横”,在中行左边横区5个键中的从中间往外数的横位上(第1个键,G键);

2:“土”这个字根的第一笔是“一”,第二笔是“丨”,所以“横中竖”,在中行左边横区5个键中的从中间往外数的竖位上(第2个键,F键);

3:“大”这个字根的第一笔是“一”,第二笔是“丿”,所以“横中撇”,在中行左边横区5个键中的从中间往外数的撇位上(第3个键,D键,而且还有发音为"D"这个特殊记忆方式);

注1:竖钩算竖,除竖钩外所有带转折的笔画都是折,点捺合一。

注2:所有和“手”有关的都在R,因为“手”字在这里看作先写撇后写竖钩

b:重复笔画的字根按照重复次数分别位在12345号位。如“提”在横区一号位,“二”在横区二号位,立刀旁在竖区二号位等。

c:相似字根有时会无视原则跳到有相似字根的按键去。这一条优先级比下述两条高。因为“相似”是个主观概念,记忆时需要调动联想能力。下面列出所有符合这一条件的例外。(共20个)

参考资料:

百度百科-五笔输入法

1
凸的五笔86版:HGMG

凸的五笔98版:HGHG
2
凸的部首是:凵[凵读qu]

凸字总笔画:5
画[凸读tu]
3
部首的笔画:2


部首外笔画:3

4
对应仓颉代码:BSS

对应笔顺编号:21251
5
对应四角号码:77777

Unicode汉字码:U+51F8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outofmemory.cn/yw/10356035.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5-07
下一篇 2023-05-07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