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问怎么拨跳线,我的是技嘉EP35-DS3主板,有一个160G和一个320G的硬盘。

请问怎么拨跳线,我的是技嘉EP35-DS3主板,有一个160G和一个320G的硬盘。,第1张

EIDE
驱动器
所有
Caviar
驱动器在
40

IDE
接口与电源接口之间都有一个跳线
(J8)。这些跳线可用于选择对硬盘的物理检测顺序。
驱动器安装
所有
Caviar
驱动器的出厂设置都是单驱动器安装(IDE
电缆上仅有一个设备)。如果要将
Caviar
驱动器作为电缆上唯一的
IDE
驱动器,请将跳线置于中间存储位置。
双驱动器安装
对于双驱动器安装(IDE
电缆上有
2
个设备),跳线设置需指定哪一个为主设备(最先检测到的设备),哪一个为从设备(检测到的第二个设备)。请参阅“图
1”或“图
2”查看各个跳线设置的图解。
如果您是双驱动器安装,则须指定一个驱动器为主设备,将另一个指定为从设备。块
J8
上的跳线针脚必须按双驱动器安装来配置。如果电缆上的另一个
IDE
设备并非
Western
Digital
IDE
驱动器,请参阅其安装指南以了解主/从配置。

J8
跳线针脚上安装一个跳线器:
请参阅“图
1”或“图
2”以确定您的配置。
小心地将跳线器放在图中指定的针脚上。
轻轻推动直到它与跳线块底部平齐。
注意:指定驱动器为主设备或从设备通常由跳线配置决定,并非由它与其它驱动器的菊花链顺序决定。但只有一种情况例外,如果驱动器跳线设置为“电缆选择”,并且系统与带式电缆都支持电缆选择,在这种情况下,主从设备由其在数据带式电缆上的位置来决定。系统如何控制带式电缆上的电缆选择线将决定在何处连接主从设备。有关详细信息,请参阅您的系统手册。

1
(6
&
10
针驱动器)

2(9
针驱动器)
驱动器上的针脚可由字母或数字指明。
21
GB
以上的
EIDE
驱动器
某些系统的
BIOS“无法”正确识别柱面超过
4095
的硬盘,而其它系统的
BIOS
无法正确识别柱面超过
16383
的硬盘。
安装完驱动器以后,您便会知道系统
BIOS
是否有此局限性。初次引导系统时,您的系统可能会
a)
锁定,或
b)
显示较小的驱动器容量。
a)
如果您的系统锁定(几分钟以后没有反应),请按以下步骤 *** 作:
关闭您的系统电源,检查
IDE
接口和电源线,确保其连接正确。
检查跳线设置。
打开系统电源。
尝试进入
CMOS
设置。
如果系统仍然无反应,可能是因为您系统的
BIOS
不支持柱面(由驱动器大小以及系统的寿命来决定)超过
4095

16383
的驱动器。如果是这种情况,可以采用以下解决方案:
使用
Data
Lifguard
Tools
EZ-Install。如果系统在您未进入
CMOS
之前锁定,则需关闭系统电源并从系统上断开
IDE
电缆以访问
CMOS
设置。
进入
CMOS
设置。有关说明,请参阅您的系统手册。
为新的
Western
Digital
硬盘选择“硬盘类型”选项。请选择一个“用户指定”驱动器类型并输入:1023
x
16
x
63。
关闭系统并将
IDE
电缆重新接入系统。这些新的设置将使系统引导以安装
Data
Lifguard
Tools
EZ-Install
来充分利用驱动器的所有容量。
-

-
如果没有“用户指定”驱动器类型,请使用下面的选项
2

3。
如果您有一个
6
针脚或
10
针脚的驱动器,请使用如
“图
3”所示的备用跳线设置重新跨接驱动器并安装
Data
Lifguard
Tools
EZ-Install。此选项改变了报告给
BIOS
的参数。如果您稍后将该驱动器移至其它系统,则须将跳线放回标准位置。
注意:这些备用跳线设置无法在
Windows
NT、OS/2
Warp、Novell
NetWare

UNIX
下起作用。
如果您有一个
9
针脚驱动器,可以使用备用跳线设置,但会导致某些问题出现。因此,我们建议您不要在
9
针脚驱动器上使用备用跳线。
-

-
升级您的
BIOS。一个适当升级的
BIOS
将支持该驱动器。请联系您的系统厂商。请看通用系统与
BIOS
生产商及电话号码列表。

3(6
针和
10
针驱动器)

技嘉主板970A-DS3插开机线请按下图 *** 作:

1、机箱的插线中,标明POWER SW的插头就是开机线,上方白色线为负极(-),下方橙色线为正极(+)。

2、将图一所示插头,插入下图中红圈所示箭头所指位置,正极对准红色插座有黑色+符号的插针插入,负极对准另一红色无标记的插针插入,连线完成。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outofmemory.cn/yw/10371328.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5-08
下一篇 2023-05-08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