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S:这里A的打法或B的打法指的是以模块或配线架上的色标为准,不是常说的打水晶头
‘白绿,x绿,’
或者
‘白橙,橙,'
这种接法。白、红、黑、黄、紫
蓝、橙、绿、棕、灰
第一个5对是白蓝、白橙、白绿、白棕、白灰;
第二个5对是红蓝、红橙、红绿、红棕、红灰;
第三个5对是黑蓝、黑橙、。。。。。。。。;
第四个5对是黄蓝、黄橙、。。。。。。。。;
第五个5对是紫蓝、紫橙。。。。。。。紫灰。
最后5对看下线标,两边对应上就行了!
超五类配线架按照后面图标568A线序或者568B线序将线缆分开,比如568B线序:蓝白-蓝-橙白-橙-绿白-绿-棕白-棕,用110工具一根一根打到IDC上面就可以,注意线缆绞合打开的不能太大。
如果是6类SL配线架,每一个模块都是独立的,将六类线用SL工具打接在每一个模块上,在逐一安装在配线架上就行了。
配线架用途主要是用以在局端对前端信息点进行管理的模块化的设备。前端的信息点线缆(超5类或者6类线)进入设备间后首先进入配线架,将线打在配线架的模块上,然后用跳线(RJ45接口)连接配线架与交换机。
总体来说,配线架是用来管理的设备,比如说如果没有配线架,前端的信息点直接接入到交换机上,那么如果线缆一旦出现问题,就面临要重新布线。此外,管理上也比较混乱,多次插拔可能引起交换机端口的损坏。配线架的存在就解决了这个问题,可以通过更换跳线来实现较好的管理。用法和用量主要是根据总体网络点的数量或者该楼层(以及相近楼层,这要看系统图是怎么设计的)的网络点数量来配置的。
不同的建筑,不同系统设计,主设备间的配线架都会不同。如,一栋建筑只有四层,主设备间设置在一层,所有楼层的网络点均进入该设备间,那么配线架的数量就等于该建筑所有的网络点/配线架端口数(24口、48口等),并加上一定得余量;如果,一栋建筑有9层,主设备间设置在4层,那么为了避免线缆超长,就可能每层均设有分设备间,且有交换设备。那么主设备间的配线架就等于4层的网络点数量/配线架端口数(24口、48口等)。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