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nux怎么进行硬盘安装

linux怎么进行硬盘安装,第1张

一、安装前的准备
Linux安装光盘支持由光驱启动安装,用户只要对BIOS进行相应设置,就可以由光盘直接启动进入Linux的安装界面。在正式安装Linux *** 作系统之前,用户应注意以下两个方面的问题:
1硬盘空间
Linux需要在硬盘上建立自己的磁盘分区,如果用户不希望对现有系统下的硬盘进行重新分区,建议使用一些第三方工具软件,如Partition Magic等,对硬盘上已经存在的分区进行压缩,从而为安装Linux腾出足够空间。用户需要为Linux预留大约500兆硬盘空间,既可以位于已经存在的扩展分区,也可以是没有被划分分区的硬盘空间。Red Hat Linux 60可以在安装过程中自己创建分区,所以用户所要做的只是为Linux *** 作系统预留足够的硬盘空间即可。
2记录用户机器硬件配置信息
虽然Linux的安装过程已经被尽可能的简化,但是Linux仍然有可能不能自动检测到用户系统中的所有硬件配置。用户在安装过程中可能要回答某些硬件的设置问题,为了保证安装的系统可用,好用,建议用户在安装之前记录下系统的硬件配置信息。一个最简单的方法是在Windows下用鼠标右击“我的电脑”,选中“属性”,在出现的对话框中点击“设备管理”。其中包含了用户需要知道的所有信息,用户尤其应当注意显示器、显卡和声卡的配置情况。
二、开始安装
注意,在启动Linux的安装过程之后,没有类似Windows系统安装中“退出安装”的功能选项。如果用户在安装过程中碰到无法解决的问题而不能继续进行安装时,可以同时按下“Ctrl+Alt+Delete”键退出安装过程,等到找到问题的解决方法之后重新进行安装。
Red Hat Linux的安装过程采用图形界面,由键盘进行控制。其中“Tab”键用于在不同的选项之间移动,空格键用于选定或取消对某一项的选择,“Enter”键用于按动屏幕中高亮度突出显示的按钮。在屏幕的底部显示可能会用到的键盘命令。
1启动安装过程
安装过程一开始,首先出现欢迎对话框,用户按“Enter”键继续。Red Hat先会询问用户使用何种语言、用户使用的键盘类型(默认选项为美式键盘”)以及安装软件的位置(选择“本地CD-ROM)。在随后的升级或安装系统的询问中选择“安装”,使用何种安装类型选择“自定义安装”。
Red Hat在用户对上述问题作出答复之后,检测用户系统中是否存在SCSI 设备。如果Linux自己没有找到任何的SCSI 设备,就会询问用户是否使用了SCSI 设备。大多数用户可以回答“否”,如果用户确实使用了SCSI 设备,就要在列出的SCSI 设备驱动中进行选择,并提供一些基本的配置参数以便使Linux系统能够正常使用该设备。
2使用Disk Druid建立Linux文件系统
在第1个过程结束之后,Red Hat将会提示用户建立Linux文件系统。在被询问使用何种工具时,选择Disk Druid。(见^22020305a^1)
现在用户需要在预留的硬盘空间中创建两个分区。第一个分区作为Linux的根(root)分区,用于安装Linux文件。第二个分区作为交换分区,用于补充用户的物理内存。该分区相当于Windows 系统中的交换文件,但是Linux需要建立一个独立的交换分区。在硬盘预留空间添加分区的方法如下:
按“F1”键添加分区,输入“/”作为安装点(mount point),选择Linux Native(Linux本地分区)作为分区类型,然后在设定完分区大小之后按“OK”完成分区添加过程。
用户可以按照同样的步骤添加一个交换分区。注意“安装点”一项空出,选择“Linux Swap”作为分区类型,交换分区的大小不能低于用户物理内存的实际大小。例如,如果用户内存为36MB,交换分区的大小至少应当为36MB。
Disk Druid将会显示出用户添加的两个分区的信息:一个较大的根分区和一个较小的交换分区。用户选择“OK”,当Red Hat询问用户是否将所做的改动保存到分区表时回答“是”。这样就完成了整个分区的添加过程。
在添加完分区之后,用户需要对新分区进行格式化。Red Hat首先格式化交换分区,然后再格式化根分区。建议用户在格式化过程中选择“检查损坏的区块”选项。
3安装可选软件包
用户可能已经发现在Red Hat Linux光盘中,除了核心 *** 作系统之外,还含有大量功能强大的实用软件。如图像处理功能可以与Photoshop媲美的Gimp,使用广泛的Web服务器Apache等。Linux的安装程序规定了一组默认安装的软件,包括E-mail客户端软件、Telnet、 FTP 以及Web浏览器等。但是在默认情况下将不安装打印机支持程序和DOS/Windows 连接程序。用户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选择安装哪些软件。(见^22020305b^2)
下面对Linux的X Window系统做一个简单介绍。X Window系统为用户提供了Linux系统下类似于Windows系统的图形化用户界面。但是与Windows不同,X Window支持多个接口,其中包括最著名的GNOME和KDE。X Window并不直接决定用户的桌面环境,而是由X Window的一个部件窗口管理器进行控制。目前流行的窗口管理器有几十种之多,其中一些采用类似Win 95/98 的用户接口,而另外一些则模仿Mac系统的用户接口。GNOME和KDE都属于桌面环境,在窗口管理器之上提供一系列方便用户使用Linux系统的工具和应用程序。
这里笔者对X Window系统进行介绍的目的是希望用户理解。如果需要在Linux系统中使用图形界面,就应当确保在系统的安装过程中选择安装了所有必需的X Window软件包,包括GNOME和KDE。GNOME 有可能已经被设定为默认安装软件,用户只有通过手动选择安装KDE。
一旦用户选择了需要安装的所有软件包,点击“OK”,然后Red Hat 就会告诉用户将要创建安装记录,再次选择“OK”之后,安装程序开始将用户选定的软件复制到硬盘上。当复制过程中出现黑屏时,用户大可不必紧张,因为这是安装程序启动了自带的屏幕保护程序。用户可以通过点击任何一个键盘键回到安装界面。
接下

1

首先打开VMware Workstation软件,选择创建新虚拟机后,我们会进入新建虚拟机向导这个界面,在这个界面中我们需要选择安装来源。这里小编建议大家选择第三种稍后安装 *** 作系统。

2

接着就是选择Linux *** 作系统,且版本选择CentOS6,这个版本所占用资源比较少,适合初学者使用。

3

对虚拟机进行命名,选择存放的位置。这里系统一般默认是C盘,但是小编建议大家不要存放在C盘,如果C盘存放大量的文件会导致我们的电脑变得非常卡。

4

给虚拟机分配相应的硬盘空间,至于最多可以分配多少硬盘空间这个就要取决于现实电脑硬盘的大小了。一般情况下我们选择20GB就足够我们使用了。选择好硬盘空间后点击下一步,对虚拟机的信息进行核对。

5

点击编辑虚拟机设置对虚拟机进行配置,这里内存最少要628MB,处理器CPU根据电脑配置进行选择即可,硬盘如果觉得不够用可以在这里进行添加,此外在CD/DVD(IDE)中点击使用ISO映像文件选择CentOS镜像,其他的一般按照默认的就足够使用了。

6

点击播放虚拟机,进入安装欢迎界面。我们会看到下面5条信息。这里小编给大家解释下这5条信息的含义。并且这里我们选择第一条信息,然后按回车进入下一步。

"Install or upgrade an existing system":安装或升级现有系统

"Install system with basic video driver":安装过程采用基本的显卡驱动

"Rescue installed system":进入系统修复模式

"Boot from local drive":退出安装从硬盘启动

"Memory test":存储介质检测

7

点击skip进入下一步,语言选择简体中文,键盘选择美国英语式,接着选择基本存储设备,填写主机名,选在择时区(亚洲上海),设置管理系统密码。

8

选择创建自定义布局,进入硬盘驱动界面选择标准分区,选择挂载点和文件系统类型,划分相应的空间大小。以此类推创建其他分区。

9

分区分完后进入下一步,点击格式化,接着选择将修改写入磁盘,稍等片刻后,进入安装向导界面点击下一步即可。

10

选择Basic Server(基本服务器),点击下一步进入安装界面,等待安装完成后,点击重新引导进入 *** 作系统登录界面。然后填写登录名和密码进入 *** 作系统。

11

在安装完成打开 *** 作系统的时候我们可能会遇到“无法连接 MKS: 套接字连接尝试次数太多;正在放弃”这个问题。这时候我们可以打开控制面板--->系统和安全--->管理工具---->服务,在这里找到VMware Authorization Service查看是否是启动状态,如果不是启动状态,鼠标右键选择启动即可解决问题。如果说是启动状态,看下启动类型是否设置为自动,如果不是鼠标右键点击属性中启动类型设置为自动。

如果是主板直接接硬盘,直接fdisk就可以看到磁盘了,然后用fdisk分区,如果你不分区,甚至直接格式化就好了,假设你的磁盘是/dev/sdb如:

1)fdisk /dev/sdb

   可以-m看下说明,或百度一下

2)mkfsext4 /dev/sdb,一路按y就行了

如果是raid卡连接磁盘,则需要做一下raid。再按上面的步骤来走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outofmemory.cn/yw/10431430.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5-08
下一篇 2023-05-08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