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部导电层(内电层)是内部电源和地层(并通过通孔与各层贯通的层),内电层设计时和信号层布线相反,★(因为它是负片)★不画线的地方是有铜导电层,设计画线的地方是没有导电铜层的,这就是它们的区别。内电层主要作为屏蔽地或电源层来使用的,对于多个电源,就需要对电源层进行分割,(当然如果布线拥挤也可以将一部分电源走线放在信号层里,或者反过来将信号层的线放在内电层中)。另外信号层和内电层应该岔开(即尽量用内电层将信号层隔开,使屏蔽效果更好。从附图可以看出区别:
你如果只是增加VCC和GND层,是可以的。就应该按照上面的方法按负片画图即可, (当然用加入信号层作为VCC电源层使用的也未尝不可,也是可以的。)
内电层被称为负片层,即不布线、不放置任何元件的区域完全被铜膜覆盖,而布线或放置元件的地方则是排开了铜膜的。在多层板的设计中,由于地层和电源层一般都是要用整片的铜皮来做线路(或作为几个较大块的分割区域),如果要用MidLayer(中间层)即正片层来做的话,必须采用敷铜的方法才能实现,这样将会使整个设计数据量非常大,不利于数据的交流传递,同时也会影响设计刷新的速度,而使用内电层来做,则只需在相应的设计规则中设定与外层的连接方式即可,非常有利于设计的效率和数据的传递。过孔就是pcb上的钻孔,通常作层间导电用,也可用于散热。焊盘就是在过孔上的盘,和插器件的焊盘一样。然而在protel等设计软件中,当你放置过孔via时,就同时将钻孔和钻孔上的盘放置好了,当然阻焊开窗也是放好了,是默认同时加上的。本人新手,第一次接触多层板,高手不要拍我。呵呵。这是需要检查的一块板子,在看内电层分割的时候,发现如下问题:1 地怎么可能是126V,感觉不符合逻辑2一个电压的内电层,是否可以分成多块?不是一块就够了么?这样做是必需还是错误?是不是要重新画?多谢各位!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