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C 的程序是自动循环的。
工业上使用的可编程逻辑控制器已经相当或接近于一台紧凑型电脑的主机,其在扩展性和可靠性方面的优势使其被广泛应用于目前的各类工业控制领域。不管是在计算机直接控制系统还是集中分散式控制系统DCS,或者现场总线控制系统FCS中,总是有各类PLC控制器的大量使用。
PLC的生产厂商很多,如西门子、施耐德、三菱、台达等,几乎涉及工业自动化领域的厂商都会有其PLC产品提供。
扩展资料:
工作原理
当可编程逻辑控制器投入运行后,其工作过程一般分为三个阶段,即输入采样、用户程序执行和输出刷新三个阶段。完成上述三个阶段称作一个扫描周期。在整个运行期间,可编程逻辑控制器的CPU以一定的扫描速度重复执行上述三个阶段。
输入采样
在输入采样阶段,可编程逻辑控制器以扫描方式依次地读入所有输入状态和数据,并将它们存入I/O映象区中的相应的单元内。输入采样结束后,转入用户程序执行和输出刷新阶段。在这两个阶段中,即使输入状态和数据发生变化,I/O映象区中的相应单元的状态和数据也不会改变。因此,如果输入是脉冲信号,则该脉冲信号的宽度必须大于一个扫描周期,才能保证在任何情况下,该输入均能被读入。
使用这条指令时,当你设定好当前循环计数(INDX)、起始值(INIT)和结束值(FINAL)后,每次I0.1动作,就会执行一次FOR到NEXT之间的循环,循环结束后INDX值就会递增1,并将这个结果与结束值比较。
如果INDX大于结束值,循环则会终止,终止后ENO会输出一个驱动信号,一般使用这一个驱动信号时,是作为这次循环结束的标志使用。
实际运用时后面的驱动输出没有必要使用物理输出Q*.*,可以使用M*.*的触点为下面的程序提供驱动支持,当然你如果这条循环结束后,是想让人看到,使用物理输出Q*.*也不是不可以的。
产品分类
可编程控制器是由现代化生产的需要而产生的,可编程序控制器的分类也必然要符合现代化生产的需求。
一般来说可以从三个角度对可编程序控制器进行分类。其一是从可编程序控制器的控制规模大小去分类,其二是从可编程序控制器的性能高低去分类,其三是从可编程序控制器的结构特点去分类。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