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直流电压的测量,如电池、随身听电源等。首先将黑表笔插进“com”孔,红表笔插进“V
Ω
”。把旋钮选到比估计值大的量程(注意:表盘上的数值均为最大量程,“V-”表示直流电压档,“V~”表示交流电压档,“A”是电流档),接着把表笔接电源或电池两端;保持接触稳定。数值可以直接从显示屏上读取,若显示为“1.”,则表明量程太小,那么就要加大量程后再测量。如果在数值左边出现“-”,则表明表笔极性与实际电源极性相反,此时红表笔接的是负极。
2、交流电压的测量。表笔插孔与直流电压的测量一样,不过应该将旋钮打到交流档“V~”处所需的量程即可。交流电压无正负之分,测量方法跟前面相同。无论测交流还是直流电压,都要注意人身安全,不要随便用手触摸表笔的金属部分。
你说的点火线圈是指磁电机的定子还是指高压包?高压包的正式名字就是点火线圈。
普通的摩托车,测量磁电机定子的点火线圈要用电阻档,一般用1K欧姆档就行。红表笔接磁电机出线的黑/红线(一般用这种颜色的最多,不同品牌的线颜色也会有差异,这里以最常见的为例),黑表笔搭铁,电阻值一般在350-400欧之间,测量触发线圈时用红表笔接蓝/黄线,黑表笔搭铁,电阻值一般在110-180欧之间。这两个线圈如果不通或阻值过大及过小表明不正常。以这种磁电机为例,一般出线为五条,其他三条分别为绿线搭铁,粉,黄,白(这三种颜色中的两条)是发电线圈,通向整流器稳压后向电瓶充电。如果是三相直流磁电机,其中三条颜色一样的黄线或黑线是充电用的,另两根是触发线圈,一般是测量触发线圈电阻,阻值为200欧左右即可。另三条同样颜色线之间的电阻很小,一般只要导通就行,三条线对地则不通。
测量点火线圈(高压包)分两次测量一次线圈和二次线圈。一次线圈测量高压包接线与高压包铁架之间的电阻,为0,2-0,5欧,二次线圈测量高压包接线与高压线间的电阻,有火花塞帽时为8欧左右,没有火花塞帽时为5欧左右。
这些测量数值会因品牌,车型等的不同而变化,不是绝对的数据。对于象高压包这类的部件,用相同的新件替换试验效果更直观。
在 *** 作方面黑线搭铁,红线接点火线圈负接线柱,发动机运转,显示屏即显示点火线圈一次侧电路闭合角。详情参考以下程序:
1,万用表可以简单测量两个高压端(接火花塞的一端)的阻值,但不能彻底的判断点火线圈故障!
2,独立的点火线圈插头的各端子间电压值因先去的不一样都是不一样的,不能判定点火线圈的好坏
3,三线的一般是电源,地线,ECU信号,四线的会有个转速反馈输出也有特殊的,如QQ先去的三线就没有ECU信号,有一根是搭铁的
4,任何线圈都有次级线圈和初级线圈,就跟变压器类似的,用在分电器上的线圈都是一个高压头输出的,然后分到各个缸上去的。
扩展资料
用万用表测量点火线圈时,不能让点火线圈工作,可以测量线圈阻值是否正常,缸线也是如此,但切不可直接测量火花,点火线圈输出电压很高,会损坏数字表,看火花可以将火花塞拿出搭机器外壳看火花塞放电间隙有无放电火花,及火花颜色强度来大致判断是否正常!
自制万用表方法如下:
数字万用表的表头电路,就是一个模/数转换电路可用用所学电路来实现。输入一个模拟量,再将其量化成所需要的几位数字,并输出,这是最简单的数字电压表头的原理,可以买副套件自己组装。
电阻与电压测量外围硬件电路图,电压测量时,高电位端接红表笔,低电位端接黑表笔。通过运放的电压跟随,解决了数字万用表仅使用于测量恒压源的窘境,但同时也由于运放的限制,测量电压范围变小。当测量电压低于2V时,ADC0采集的电压值有效,作为测量值,而ADC1采样无效。每次测量都是由大量程开始,通过程序判断,该量程是否合适,如量程太大,进行小量程切换。
电阻的测量是本设计的经典,不借助于模拟开关,手动开关选档。而借助于单片机IO口的上拉输出,高阻态输入完成自动选档。如当P12为高电平时,P13为高阻态时,R5与被测电阻形成通路分IO口电压,然后再经358跟随供AD采集。通过切换P12,P13的输入输出状态即可实现档位切换。
18B20具有很多优秀的特性,如零待机功耗,独特的单线接口仅需一个端口引脚进行通讯,报警搜索命令识别并标志超过程序限定温度(温度报警条件)的器件。
电源模块 因为用的是MSP430的LAUNCHPAD开发板,故3,5V供电电压不用单独制作。只需产生运放需要要的12V电压,本设计依赖34063的芯片的升压,由5V升到12V。
液晶显示模块设计也是经典之举,因430总共只有10个可 *** 控IO口,而一般的显示模块都得用8个左右,而用12864的串行模式,同时运用MSP430的SPI通信,既方便又高效的完成了液晶显示的 *** 作。同时采用5分钟定时息屏 *** 作,从根本上解决了低功耗的问题,环保,节约。
按键模块 因为设计温度是一直显示,所以就只需对电阻,电压进行选择。所以运用了两个按键作为人际交互手段,而复位按键由MSP430开发板自身提供。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