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哪些早逝天才程序员

有哪些早逝天才程序员,第1张

艾伦·斯沃茨(AaronSwartz),这名程序员的一生用“传奇”二字来形容,一点而已不为过。艾伦·斯沃茨1986年,AaronSwartz出生。3岁,会识字、玩电脑。12岁,自己在房间里建了个类似维基百科的网站13岁,参与构建RSS15岁,参与构建CC知识共享17岁,入读斯坦福大学18岁,辍学并与人创立Reddit网站19岁,卖掉Reddit,成为百万富翁21岁,下载并公开270多万份美国联邦法院文件,受FBI调查23岁,在哈佛大学任研究员。24岁,通过MIT下载大量JSTOR公司的学术期刊文章,遭国家安全局钓鱼执法,面临严重刑事指控。24岁,参与领导反对《禁止网络盗版法》(著名的SOPA法案)并取胜。26岁,自杀身亡(2013年)2013年,这位敏感的26岁天才在纽约布鲁克林女友的家中上吊身亡。家人和他的同行、师友在悲痛之余,纷纷发表声明,指责麻省女检察官奥尔蒂斯和助理检察官海曼的迫害,是导致天才陨落的重要原因。万维网的创始人蒂姆·伯纳斯-李爵士为他写下悼词:“亚伦死了,全世界流浪者,我们失去了一位智叟。正义黑客们,我们一道下沉。所有的父母,我们失去了一位孩子。我们一起哭泣。”在这个Web2.0时代,也许这是除了苹果创始人乔布斯之外最重要的死亡事件。斯沃茨和乔布斯一样,都是绝顶聪明之人,也都生在技术全球领先的美国,很早就成为这个世界最优秀的人群的一员,但他却走了和乔布斯完全不一样的道路。2000年,还在伊利诺伊州某中学读书的斯沃茨才14岁,就荣获ArsDigita青少年网站创意设计大奖,奖品是1000美元,以及6月免费去麻省理工学院(MIT)参观的机会。他由此和蒂姆·伯纳斯-李爵士等网络名家座谈。正是MIT的这次访问和座谈,让少年斯沃茨和美国互联网研究核心人群接上头,他得以有机会参加RSS1.0协议的设计工作。虽然斯沃茨参与的1.0版本并非目前网站阅读协议RSS的主流版本,但这种各网站遵守同一协议、免费给读者分享资源的概念,就此在他的心灵扎下了根。艾伦·斯沃茨像很多美国的天才IT青年一样,斯沃茨考上斯坦福大学,一年后辍学创业,建立了资源分享网站Infogami,该网站后来兼并了Reddit(美国著名社交新闻网站),并且卖给了康泰纳仕出版集团。因此他能衣食无忧,更加积极地继续追求他网络信息共产主义的梦想。不过,哪怕是在全世界最能给IT天才机会的美国,他的这个梦想也触到了体制的底线。斯沃茨认为,既然知识和公共资源的生产是由公共资金支持,那么成果应免费分享给全人类。第一次行动是针对美国“法庭电子记录公共权限”(PACER)。出于成本考虑,美国联邦法庭PACER数据库每份文档收取读者8美分查阅费。2008年,斯沃茨编了程序下载了20%的文档并免费分享了出去,此举受到了FBI调查,但幸亏没有成诉。第二次行动他走得更远,在自己早年接受启蒙的MIT校园,下载了400万份JSTOR论文,最终遭难。资本和资本的逻辑,成了体制的边界。MIT的一位学生在1月13日哀悼斯沃茨的聚会上说,“他就是我想变成的模样”,但这样的道路的代价颇为惨重。美国的天才学生,在成长的道路上,都会有成为斯沃茨还是成为乔布斯的选择,前者为人类知识共享奋斗,冲撞或规避版权这一前互联网时代的壁垒,后者遵守体制,建立自己的电子资本帝国。似乎无法过分指责麻省明星检察官奥尔蒂斯,毕竟美国政府也和她一样,积极在全世界范围内维护旧有版权结构的权益,推动国内的SOPA/PIPA(《禁止网络盗版法案》与《保护知识产权法案》)立法,国际上的ACTA(《反仿冒贸易协议》)和TPP协议(跨太平洋[-0.49%资金研报]伙伴关系协议,其中知识产权保护是美国推动的重要议题)签订。全世界范围内,目前只有欧盟议会坚定地对旧版权制度说不,毅然否决了欧洲各国政府签订的ACTA协议。知识共享的法律定位,尚未得到大部分国家承认。在这样的情况下,斯沃茨几乎是孤独地在和版权体制作战。当共产主义刚刚在欧洲出现的时候,也出现了许多敏感和忧郁的诗人无产者,也无情地被当局剿杀。等到整个欧洲几乎实现了共产主义的福利梦想、但否决了乌托邦的政治构架时,人类已为那些年轻先锋的梦想,付出了近一个世纪沉重的血泪代价。艾伦·斯沃茨而斯沃茨,就是互联网世界的数字共产主义先锋,今天无法简单地用错和对为他贴标签,但未来人类的数字民主历史上,一定会有他年轻清晰的名字。

我觉得我身边那些天才程序员是神一样的存在,他们经常把房间弄的乱乱的,最主要是他们桌面的文件也是乱七八糟,只有他们自己能找到,平日里永远都是格子衫配牛仔裤,电脑里的系统永远是最新版本的,会及时告诉我哪些系统可以升级,哪些系统最好不要升级,对于自己的感情问题就不如他们的智商那么高了,总之还是很感谢身边的程序猿朋友的。

身价千万的天才程序员苏享茂因为不堪忍受闪婚前妻的敲诈勒索,于9月7日凌晨5点,选择跳楼自杀结束自己的年轻的生命。

程序员苏享茂之死引起全社会极大的关注,大家进行了广泛讨论。我想从教育方面、情感方面分析程序员苏享茂之死带给大家的教训。

一、错误的消费观

苏享茂:一个出身贫寒的农村娃,一个毕业北大的高材生,一个来自百度的天才程序员,一个身家千万的创业者,但是也是一个被前妻骗光钱后自杀的年轻人。

从整个事件来看,苏的消费观念让人大跌眼镜。苏享茂与前妻前妻结识于世纪佳缘,所以两人认识之前是对对方是一无所知的。

在今年3月30日两人第一次见面。见面之后,苏享茂就开启了为翟某买买买的烧钱模式。

根据苏享茂家属整理的消费记录,仅仅4月,苏享茂就为翟某花费了超过了1300万,包括一辆过百万的特斯拉汽车。

简单来说,两人仅见面一个月,苏享茂已经为翟某花费过百万。

虽然在恋爱上谈钱太现实,感情能不能用金钱来衡量暂且不论。

但是苏享茂也只是个靠自己勤劳得来的辛苦钱,既不是富二代也不是暴发户,所以百万的消费也不是一笔小数。

显然这样的消费观是有问题的。见面后的第二个月,苏享茂又为翟某花费了300多万,这次从买车升级为买房。

到最后,从两人认识到苏享茂自杀,苏享茂一共为前妻花费了1300多万。

苏享茂在感情中用大量花钱来跪舔对方,乞求爱情。但是爱情是用钱能买到的吗?

因为如果哪一天发现你没钱或者不够有钱时,对方就会甩了你、离你而去。

错误的消费观,促使苏享茂在不了解对方的情况下,还用了错误的方式幻想得到想要的结果。

二、缺乏判断能力

“她给我发视频的时候,不经意间看到了别墅,我挺惊讶的,就把股票、理财产品的余额给她看了。”这是苏享茂回忆起初的场景亲口说的话。

女方前前后后三句离不开钱的行为,从一个正常人的角度来讲,意图已经很明显了。

但是苏享茂并没有做出相应的判断能力,而是急着去证明自己的实力,连对方的底细都没摸清楚就花了500万。

在短短两个月内还领证结婚了,最后成了别人威胁恐吓他的把柄。

三、欠缺社会经验

从个人隐私和财产安全的角度来讲,两人还未结婚,自己就把财产底细全部告诉了对方,这样的行为本身就触碰了财产安全的底线,显然可以看出苏享茂这样的程序员缺乏社会经验。

妻子从相识到结婚疑点众多,可是他却辨别不出。

妻子婚姻状况:离婚写成未婚。

妻子年龄:86年11月写成87年1月。

恋爱经历:不是妻子说的那么简单,她至少有一两次婚姻,她说的结婚对象名字、结婚情况也与离婚调解书差别甚大。

用世纪佳缘服务的时间:后来得知至少三年以上。

婚后遇到勒索,也不懂找亲人和朋友求助。

从苏享茂与前妻的对话来看,苏极其胆小怕事,前妻一直索要的赔偿金,其实财产补偿基于双方共同财产的折价补偿。

但案件中的两人结婚仅一个多月,拥有百万甚至千万的共同资产几率不大,且在协议第四条写明双方无共同财产。

另外,我国目前也没有这么高的离婚损害赔偿。

1000多万的赔偿非常高了。而且,从目前披露的信息来看,要这个钱没有什么法律依据。

前妻勒索1000万时,苏享茂股票账面上的1000万已经跌到了660万。

在苏享茂的遗言中,他写到:“我感到很绝望,我资金链已经断裂,实在很绝望。”

在小学我们就知道不能把所有鸡蛋都放在一个篮子里的道理,可是他自己全部家当都投资到了股票上。

四、承受能力差

在苏享茂从天台坠下的前一天,他曾用用Google ID Wen Qiang Xu发帖,称自己被恶毒前妻相逼,将要离开人世,WePhone以后将停止运营等信息,并公布了前妻翟欣欣的手机号、工作单位、聊天截图以及离婚合约等内容。

苏享茂在帖子中说,前妻以举报自己个人漏税为要挟,同时要举报WePhone有网络电话功能是灰色运营。

声称要让其倾家荡产,由此索要1000万元及三亚的房产。

苏享茂称,与前妻离婚协议中涉及到660万补偿款已付清,剩余的340万要在12天内付清,否则每天利息10万元。

随后,前妻以电话及带他人来家里和单位闹,不断的骚扰自己,导致自己承受不了而选择自杀。

苏享茂是WePhone创始人,在百度工作了几年。

然后出国创业,做了一个wephone软件,类似于互联网电话,用户之间可以免费打电话和发短信,事业顺风顺水,做到了用户3000万,收入可观。

但是因为外形普通,而且身高偏矮,一直以来终身大事没有着落,所以在世纪佳缘上注册了VIP,开始相亲。

一个创业天才被前妻逼死的故事在感慨悲剧之余,我们也看出了苏享茂短暂人生中缺乏正确的价值观和超低的情商。

苏虽然是个高材生,也是个农村穷娃,家庭的影响对其价值观的影响是巨大的。

从其消费观来看,他认为只要有钱就能俘获女人的心,并且愿意把自己全部家当搭进去,在发现自己上当受骗后竟寻了短路,这种承受能力真是令人感慨万分。

现在在很多家长看来,孩子学更多知识、掌握高深的学问才是成功。

因此,在孩子的智力投资上不遗余力,但是却忽视了孩子的素质教育,导致在孩子日后遇到事情的时候没有正确的判断能力和解决办法,从而被伤害。

其实智商重要,情商也很重要,恋商更重要。

1.不要相信、同情、原谅、接受满嘴谎话的人。

一旦发现对方的个人信息、家庭背景与事实不符或存在出入,就尽量马上远离、避免接触、及时止损。

2.多学习一些法律常识,不要轻信对方恐吓威胁的话。

遇到诈骗勒索后,要第一时间向警方寻求帮助。

3.即使处在恋爱关系中也不要被爱情冲昏头脑。

对于一些可疑的事情要整理思路、捋顺逻辑。

若头脑混乱,就从一个旁观者的角度把事情的原委完整写下来,帮助你理性分析。

4.遇到问题时找一个经验比你多、阅历比你广的良师益友求助,求得局外人的点拨和帮助。

亲朋好友可能会在关键的时刻挽救你。

思想家阿伦特认为,我们需要一种能够超越“自然道德”的力量 。

所谓“美德”,不是与生俱来的。而是后天经过打磨、淬炼而来的,有反思、有分寸感的事物。

过分善良就是愚蠢,过分心软就是放任,过分宽容就是纵容。

你可以做一个老实人,但你不能蠢到相信所有人。

天才程序员这样悲惨而又让人惋惜的故事,希望不要重演。

亲,对于渣男渣女,你有什么想说的?请在留言区留言!我们留言区见!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outofmemory.cn/yw/11006078.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5-12
下一篇 2023-05-12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