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专业竞赛有哪些如下:
1、算法类:ACM/ICPC,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保研加分)
参加ACM国际大学生程序设计竞赛,需要通过学校报名组队参加; ACM国际大学生程序设计竞赛(英文全称:ACM International Collegiate Programming Contest(简称ACM-ICPC或ICPC))是由美国计算机协会(ACM)主办的,一项旨在展示大学生创新能力、团队精神和在压力下编写程序、分析和解决问题能力的年度竞赛。参与奖最多,如果想拿到M奖,尽量参加一些学校组织的培训或者自己买资料学习。
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时间:基本在每年的9月10日(周四)18:00至9月13日(周日)20:00。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创办于1992年,每年一届,已成为全国高校规模最大的基础性学科竞赛,也是世界上规模最大的数学建模竞赛。省级奖比较好拿,国奖的话需要好好努力才能拿到!(比美赛容易多啦)
2、工程类:Imagine Cup,挑战杯(创业类),全国大学生创新创业比赛
挑战杯参赛人员原则上没有限制,但是大一参加的很少,除非你对你的项目非常了解。很多大三,大四,研究生,博士生会参与。因为挑战杯是科技创新竞赛和创业设计大赛。这两种赛事对于很多能力要求都很高。 挑战杯系列竞赛被誉为中国大学生科技创新创业的“奥林匹克”盛会,是目前国内大学生最关注最热门的全国性竞赛,也是全国最具代表性、权威性、示范性、导向性的大学生竞赛。
大创项目的全称是“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是“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资助的科研项目。大创计划是专门为大学生提供的一个开展科研、实践理论的平台。
信息学奥赛比赛内容如下:
1、信息学奥赛主要学习数学、物理、化学、生物、信息5个学科。全国信息学奥林匹克竞赛活动担负这选拔优秀学生参加国际奥林匹克竞赛任务,它是经国家教委批准,由中国计算机学会主办的。
2、青少年信息学(计算机)奥林匹克竞赛(早期称为青少年计算机程序设计竞赛)是旨在广大青少年中普及计算机教育,推广计算机应用的一项学科性竞赛活动。全国从1984年开始举办全国性竞赛。
信息学奥林匹克竞赛的考核方式是采用封闭式(连续3~4小时)上机编程解题的形式,不限编程语言,竞赛题量通常较大。
程序完成后要通过严格的数据测试,这就对同学们编程能力有更高的要求:不但要能编程,编好的程序能运行,而且所设计的程序还要能通过在各种边界条件下和各种环境下设置的测试数据。
这种严格的数据测试方法,对于培养同学们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无疑是很有帮助的。
参赛名额分配:
参赛名额分为基本名额和奖励名额,奖励名额与基本名额比例约为1:2。
1、基本名额:根据上一年竞赛成绩,分别定出各市参加决赛名额的基数。获团体总分前三名的市(A类市)6人,获团体总分第四至八名的市(B类市)4人,其余的市(C类市)1~2人(去年有参赛的市2人,去年无参赛的市1人)。
2、奖励名额:上一年竞赛每获一个高中或初中一等奖、女同学前三名、参赛队员全部获一、二等奖的市均给该市增加1个名额,C类市中成绩最好的2个市各增加1个名额。并规定获校团体前三名的学校各奖励1个名额给原学校。
3、根据91年国际信息学奥林匹克提出的“开展一个鼓励女孩参加信息学竞赛活动”的精神,全国赛从92年开始规定每个省队至少有1个女同学参加。
因此,我们在条例中也规定了A、B类市基本名额中包含有1个女同学名额,如不派女同学参加,则该名额取消。为了鼓励女同学多参赛,条例中也作了“女同学的奖励名额必须派女同学参加,否则该奖励名额无效”的规定。
4、为既保证各市组队的自主性而又保证尖子培养后继有人。条例作了“分配给各市名额,其高初中人数自定,但其差额不得大于1”的规定。
oi(信息竞赛)一般指信息学奥赛。
青少年信息学(计算机)奥林匹克竞赛(早期称为青少年计算机程序设计竞赛)是指在广大青少年中普及计算机教育,推广计算机应用的一项学科性竞赛活动。
全国从1984年开始举办全国性竞赛。而自从1989年我国参加第一届国际信息学奥林匹克(International Olympiad in Informatics, 简称IOI)以来,全国青少年计算机程序设计竞赛也更名为全国青少年信息学(计算机)奥林匹克竞赛(National Olympiad in Informatics, 简称NOI)。
内容考核:
综观十多年青少年信息学(计算机)竞赛,大体上走过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1984~1986年,当时以BASIC语言作为主要的程序设计语言,主要考核学生对程序设计语言的理解和熟悉程度以及编程技巧。
从1987年开始,进入第二阶段,逐步增加了数据结构方面知识等内容,对学生的要求除了要熟悉程序设计语言外,还要学习一些数据结构和算法的基本知识,加强上机编程调试能力的培养。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