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分析:1、任何同事发现火灾都必须立即报警。 2、火灾发现者应根据火势判断采取适当的报警方式如未发现浓烟应立即拨打公司内部报警电话如火势已经较大应立即打破报警器或拨打 119 火警电话同时通知公司值班室人员。 3、报警时应沉着冷静向接警人详细提供火灾的准确位置、什么物质着火、有无人员受困、目前火情火势情况等相关信息。如果是向消防部门报警还应报告起火单位的准确地址并按照消防部门的指示通知人员到主要道路上去引导消防车进入。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 第四十四条 任何人发现火灾都应当立即报警。任何单位、个人都应当无偿为报警提供便利,不得阻拦报警。严禁谎报火警。
人员密集场所发生火灾,该场所的现场工作人员应当立即组织、引导在场人员疏散。
任何单位发生火灾,必须立即组织力量扑救。邻近单位应当给予支援。
消防队接到火警,必须立即赶赴火灾现场,救助遇险人员,排除险情,扑灭火灾。
具体写出发生火灾后,应该怎么正确的打火警电话,并且写出详细的报警过程。对于当地的火灾严重情况,作出一个明显的分析,汇报给火警单位,以至于他们可以判断当地火灾的厉害度,派遣相应的人手去处理灾情,更好地减少人员的使用,并且可以更快的抑制灾情。
火警报警程序及汇报内容范文
在火灾发生时,及时报警是及时扑灭火灾的前提,这对于迅速扑救火灾、减轻火灾危害、减少火灾损失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因此,《消防法》规定:任何人发现火灾都应当立即报警。任何单位、个人都应当无偿为报警提供便利,不得阻拦报警。严禁谎报火警。
“报告火警”,主要是指发现火灾后,应当立即拨打火警电话“119”。
一、报火警的对象
1、向公安消防队报警。公安消防队是灭火的主要力量,即使失火单位有专职消防队,也应向公安消防队报警,绝不可等个人或单位扑救不了再向公安消防队报警,以免延误灭火最佳时机。
2、向单位(地区)专职、义务消防队报警。很多单位有专职消防队员,并配置了消防车等消防装备。单位一旦有火情发生,要尽快向其报警,以便争取最短的时间投入灭火战斗。
3、向受火灾威胁的人员发出警报,以便他们迅速做好疏散准备尽快疏散。
二、报警的方法
1、使用电话拨“119”向公安消防队报警;报警之后,应派人到路口接应消防车进入火灾现场。
2、装有火灾自动报警系统的场所,在火灾发生时会自动报警。没有安装火灾自动报警系统的场所,可以根据条件采取下列方法报警:使用警铃、汽笛或其他平时约定的报警手段报警;
3、使用应急广播系统,利用语音喇叭迅速通知被困人员。
4、利用手动报警器向单位消防控制室报警。
向周围人员报警:应尽量使周围人员明白什么地方着火和什么东西着火,是通知人们前来灭火,还是告诉人们紧急疏散。向灭火人员指明火点的位置,向需要疏散的人员指明疏散的通道和方向。
2.向消防队报警:直接拨打119火警电话。拨通电话后,应沉着、冷静,要讲明:发生火灾的单位、地点、靠近何处,什么东西着火、火势大小,是否有人被围困,有无爆炸危险物品、放射性物质等情况。还要讲清报警人姓名、单位和联系电话号码,并注意倾听消防队的询问,准确、简洁地给予回答。报警后,应立即派人到单位门口或交叉路口迎接消防车,并带领消防队迅速赶到火场,如消防队未到前,火势扑灭,应及时向消防队说明火已扑灭。
3.扑救初起火灾、紧急疏散的程序和措施。火灾发生地附近工作人员在保证个人人身安全的前提下有义务就近使用消防设施、器材展开初起火灾的扑救工作,切不可临阵脱逃。其他人应马上主动协助救险,并利用就近的灭火器材进行扑救,并立即切断电源。争取在最短时间内扑险情。并保持同消控中心或值班室的联系,等待相关人员的到来。
4.灭火行动组接到值班室的联络电话后应立即携带所配备的灭火设施赶赴火场,了解事故的详细情况,在事故发生区域同事的协助下有计划的展开灭火自救工作,同时迅速关闭该防火分区的防火隔离设施。
5.单位负责人在得知火场的情况以后,必须立即作出是否进行应急疏散和进行部分区域或全部区域疏散的命令,并尽快传达给疏散区域疏散小组人员。灭火行动组应有供应水及其它所需灭火剂的专门人员,火灾发生后按照平时训练迅速启动消防水泵、铺好消防水带、准备其它装备,并组织现场群众供水、灭火,确保灭火所需。
6.消控室或值班室通过广播向疏散区域人员发出应急疏散命令,宣布疏散顺序:着火房间、着火层、着火上层、着火逐上层、着火层下层(如火灾有向下蔓延趋势再考虑疏散着火层下层,逐下层,并指导疏散区域人员疏散路线方向、安全出口位置、疏散方法和注意事项等,并让不需疏散或未到疏散顺序的区域人员保持镇定。
7.各区域疏散人员沉着冷静,按照广播指示的疏散次序引导区域人员有序的从安全出口疏散,对受伤和情绪不稳定的人提供帮助,到达安全地点时要注意清点人数。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