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c语言程序总是从main函数开始执行。在一个C语言源程序中,无论main函数书写在程序的前部,还是后部,程序的执行总是从main函数开始,并且在main函数中结束。
一个c程序有且仅有一个main函数,除main函数之外可以有若干个其它的函数,每个函数实现某一特定的 *** 作。
main函数,又称主函数,是程序执行的起点,main是相对来说的,如同音学理论之主调于泛音,泛音即程序中的除main之外的其他函数,迎合人们的思考方式而生成的而非必定的模式。有主有次,执行起来条清缕析,既可将程序模块化又实现了一个闭合的整体。
在执行程序时,由系统调用main函数 。main 函数是在程序启动中完成对具有静态存储期的非局部对象的初始化之后被调用的。它是程序在有宿主 (hosted)环境(亦即有 *** 作系统)中所指定的入口点。自立程序(启动加载器, *** 作系统内核,等等)的入口点则是由实现定义的。
主函数的两个形参形式中的形参,允许从执行环境中传递任意的多字节字符串(它们通常被称为命令行参数),各个指针 argv[1] .. argv[argc-1] 指向每个这些字符串的第一个字符。
argv[0] 是指向一个表示用于执行该程序自身的名字的空结尾多字节字符串(或者当执行环境不支持时,为空字符串 “”)的开头字符的指针。这些字符串是可以改动的,虽然对它们的改动并不会被传回给执行环境:比如可以用 std::strtok 来使用它们。
由 argv 所指向的数组的大小至少为 argc+1,其最后一个元素 argv[argc] 保证为一个空指针。
从main函数开始到main函数结束。
答案选A。
C语言常考考点:
1、一个C语言源程序可以由一个或多个源文件组成。
2、每个源文件可由一个或多个函数组成。
3、一个源程序不论由多少个文件组成,都有一个且只能有一个main函数,即主函数。是整个程序的入口。
4、源程序中可以有预处理命令(包括include 命令,ifdef、ifndef命令、define命令),预处理命令通常应放在源文件或源程序的最前面。
5、每一个说明,每一个语句都必须以分号结尾。但预处理命令,函数头和花括号“}”之后不能加分号。(结构体、联合体、枚举型的声明的“}”后要加“ ;”。)
6、标识符,关键字之间必须至少加一个空格以示间隔。若已有明显的间隔符,也可不再加空格来间隔。
扩展资料:
C语言是一门通用计算机编程语言,广泛应用于底层开发。C语言的设计目标是提供一种能以简易的方式编译、处理低级存储器、产生少量的机器码以及不需要任何运行环境支持便能运行的编程语言。
尽管C语言提供了许多低级处理的功能,但仍然保持着良好跨平台的特性,以一个标准规格写出的C语言程序可在许多电脑平台上进行编译,甚至包含一些嵌入式处理器(单片机或称MCU)以及超级电脑等作业平台。
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为了避免各开发厂商用的C语言语法产生差异,由美国国家标准局为C语言制定了一套完整的美国国家标准语法,称为ANSI C,作为C语言最初的标准。[1] 目前2011年12月8日,国际标准化组织(ISO)和国际电工委员会(IEC)发布的C11标准是C语言的第三个官方标准,也是C语言的最新标准,该标准更好的支持了汉字函数名和汉字标识符,一定程度上实现了汉字编程。
C语言是一门面向过程的计算机编程语言,与C++,Java等面向对象的编程语言有所不同。
其编译器主要有Clang、GCC、WIN-TC、SUBLIME、MSVC、Turbo C等。
参考资料:
百度百科--C语言
一个c程序的执行是从本程序的main函数开始,到main函数结束。
C语言是世界上最流行、使用最广泛的面向过程的高级程序设计语言。 C语言对 *** 作系统和系统使用程序以及需要对硬件进行 *** 作的场合,用C语言明显优于其它高级语言,许多大型应用软件都是用C语言编写的。
C语言具有绘图能力强,可移植性,并具备很强的数据处理能力,因此适于编写系统软件,三维,二维图形和动画是它数值计算的高级语言。
常用的编译软件有:Windows平台:Microsoft Visual C++,Borland C++,Watcom C++ ,Borland C++, Borland C++ Builder,Borland C++ 3.1 for DOS,
Watcom C++ 11.0 for DOS,GNU DJGPP C++, Lccwin32 C Compiler 3.1,Microsoft C,High C,TurboC macOS平台:Xcode等等。
C语言的发展颇为有趣。它的原型ALGOL 60语言。(也称为A语言)
1963年,剑桥大学将ALGOL 60语言发展成为CPL(Combined Programming Language)语言。
1967年,剑桥大学的Matin Richards 对CPL语言进行了简化,于是产生了BCPL语言。
1970年,美国贝尔实验室的Ken Thompson将BCPL进行了修改,并为它起了一个有趣的名字“B语言”。意思是将CPL语言煮干,提炼出它的精华。并且他用B语言写了第一个UNIX *** 作系统。
而在1973年,B语言也给人“煮”了一下,美国贝尔实验室的D.M.RITCHIE在B语言的基础上最终设计出了一种新的语言,他取了BCPL的第二个字母作为这种语言的名字,这就是C语言。
为了使UNIX *** 作系统推广,1977年Dennis M.Ritchie 发表了不依赖于具体机器系统的C语言编译文本《可移植的C语言编译程序》。
1978年Brian W.Kernighian和Dennis M.Ritchie出版了名著《The C Programming Language》,从而使C语言成为世界上流行最广泛的高级程序设计语言。
1987年,随着微型计算机的日益普及, 出现了许多C语言版本。由于没有统一的标准,使得这些C语言之间出现了一些不一致的地方。为了改变这种情况,美国国家标准研究所(ANSI)为C语言制定了一套ANSI标准, 成为现行的C语言标准 3.C语言的主要特点 。
C语言发展迅速, 而且成为最受欢迎的语言之一, 主要因为它具有强大的功能。许多著名的系统软件, 如DBASE Ⅲ PLUS、DBASE Ⅳ 都是由C 语言编写的。用C语言加上一些汇编语言子程序, 就更能显示C语言的优势了,象PC- DOS 、WORDSTAR等就是用这种方法编写的。
1990年,国际化标准组织ISO(International Standard Organization)接受了87 ANSI C为ISO C 的标准(ISO9899-1990)。1994年,ISO修订了C语言的标准。
流行的C语言编译系统大多是以ANSI C 为基础进行开发的,但不同版本的C编译系统说实现的语言功能和语法规则有略有差别。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