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个角色对话程序如下:
PS:使用说…和思考…积木命令角色说话或者思考,就像漫画一样。说...和思考…中的内容会永久地显示在气泡中。如果要去除气 泡效果,只需要将积木中的内容清空后再执行。若要在一段时间后自动消失,可以使用说…秒和思考…秒。
在对话中,两个角色使用将…特效设定为可以给背景和造型添加各种特效。Scratch支持各种特效,如超广角镜头、旋转、马赛克等。
有时在程序中控制角色大小或角色是否隐藏。例如, 在某个场景中把角色变大显得离屏幕近,或者把说明文字隐藏。放大或缩小角色使用程序将角色的大小设定为或将角色的大小改变。前者的参数是百分比,100则为原始大小,后者根据角色当前大小进行设置。显示和隐藏角色使用程序显示或隐藏。
外观模块中移至最上层和下移…层会影响角色在舞台上的顺序,它决定了角色在重叠部分优先显示哪个角色。
关于老规矩,最近郭德纲在《德云斗笑社》中批评秦霄贤的话,引发了很大争议。
节目中秦霄贤给郭德纲、于谦倒完水,茶壶随便往桌上一放。郭德纲说,你这壶嘴就这么对着我呀?秦霄贤慌忙地挪开,于谦又在旁边补刀:这叫规矩。
茶壶嘴不能对着人这样的所谓规矩,只不过是披着规矩外衣的封建迷信说法,没有必要过于当真。德云社如今还拿着这样的规定来管束年轻人,并不是什么值得骄傲的事情。
不过从早年间开始,相声界倒是有不少关于老规矩的说法,有一些现在看还有道理,有些也只是供人一笑。
比如在相声学习方面,有个规矩叫“许你有不演的,不许你有不会的”。 这是说相声演员在学习相声的时候必须掌握更多技能,比如不仅要会逗哏还要会捧哏,还要学会各种技巧比如贯口、倒口、柳活也就是学唱等等。 只有做到能耐够多,才能应付各种意外场面。比如有演员突发疾病不能上场,这时候就需要另外的演员顶上去,又不能显得业务过于生疏。
在相声表演方面,有“把点开活”的规矩。每场演出观众的文化层次和审美情趣不同,对包袱儿的反响不同,演员要对此进行充分的了解,根据观众的情况确定使什么包袱儿,表演什么作品。
有一年郭麒麟在给岳云鹏专场进行助演的时候,在大剧场表演了一段比较温的文哏相声,现场反响一般。表演结束后郭德纲对郭麒麟进行了严厉的批评,这就是没有更好地把点开活。
还有一句很多相声迷都比较熟悉的话,叫做“台上无大小,台下立规矩”。这是说台上演员之间按照艺术规律表演,不必过于估计辈分等因素,但到了场下就要讲究长幼有序,师徒有别。
有时候看德云社的表演,两个辈分的演员站到台上小辈人什么话都敢说,很多时候都显得有些冒犯,但到了台下绝不敢如此。从《德云斗笑社》的很多场面来看,徒弟们对郭德纲和于谦都毕恭毕敬,唯恐哪句话说错惹出麻烦,都与台上的轻松场面判若两人。
最后再说一个差不多人人都知道的规矩,那就是“一日为师,终身为父”。 按照那时候的说法,父母给了自己生命,而师父给了自己谋生的技艺,因此徒弟对待师父应该像对待父母一样。 相声老艺人们有很多这样的例子,比如张寿臣对待自己的师父,张志宽对待自己的师父师娘。
这种尊重师父的精神是值得肯定的,但到了如今这个时代,这样的规矩就想的未免封建性太强,对待师父就像对待父母,给徒弟带来的压力有些过大。 其实现在有些开明的师父,对待徒弟就像对待朋友,互相的尊重都是有的,而且没有过重的精神负担。
马季在八十年代就不主张姜昆、冯巩等人叫他师父,就像朋友一样相待,更不主张搞拜师仪式,直到九十年代才以谢师会加表演的形式完成。这并不代表徒弟们不尊重他,尽管徒弟们一直口称马季老师而不是师父。
150多年来,相声界确实形成了不少规矩,这和艺人们在旧时代 社会 地位比较低有很大关系,因此江湖气显得重了一些。随着时代的进步,如今相声行业尽管依旧讲究师承,但不是所有相声传统都还完全适用。
这就需要相声人士对这些规矩加以区别,去伪存真,力图促进相声行业的 健康 良性发展,而不是相反。
娱乐 答不休,我是郑捕头。欢迎关注。
谢谢:我试着回答一下“相声门里有哪些规矩”?凡是喜欢听相声的朋友,都知道流传着一句话:台上无大小,台下立规矩!尊师重道是第一个规矩,台上逗归逗、捧归捧,台下是必须尊重对方的,这就是“立的规矩”之一。
徒弟一定听师兄的,(除了必须听师父之外),给师兄打水,沏茶递水杯都是有讲究的,帮助师兄弟们一起加油进步,见面礼貌有称呼,比如见到年龄大的辈份要有理有节懂尊敬,台下不能像在台上表演似的,没大没小的闹着玩儿。
特别是传统相声艺术的德云社,就有规定:演员在演出中,家属不能去后台,容易分心。有辈份大的人在的时候,辈份小的不可以坐着。还有提问我说的:摆枝坐科等、这也是规矩。
台上和台下完全两回事,大家补充吧!(个人观点)
不是行内人,不说行内话。平时很喜欢听郭德纲的相声,从郭德纲口中可以知道三条规矩,今天我来掰扯一下;外行人观点,博君一笑。
第一条:拜师的规矩
老郭口中的拜师规矩很大,相声讲究师徒传承,拜师时候最明显的规矩就是“引保代”三师。
“引师”的作用就是引荐,由引师带领着弟子正式拜师;
“保师”的作用就是见证,保师多由忠厚长者担任,主要是为拜师仪式,做担保;
“代师”的作用最重要,拜师主要就是为了学艺,在师父由于硬性原因不能授课的时候,就要由代师来管理和教授;
第二条:学艺的规矩
学艺的规矩总结起来就是一句话“三年学徒、两年效力”。
说是拜师学艺的这三年,吃住都在师父家里,当自己家人一样,学艺之余,帮着师父师娘干点家务,帮帮手,跟老电影《百鸟朝凤》里面的师徒关系相像。
三年学成之后,要给师父效力两年,这两年不论挣多少钱,都适合师父的,跟徒弟没有任何关系,两年之后、去留随意。
第三条:师徒的规矩
这个就是讲的尊师重道了,有个“三节两寿”的说法。 三节就是端午、中秋、春节;两寿就是师傅师娘的生日。
这几个节日寿辰,都是徒弟必须孝敬师父的,表明吃水不忘挖井人,艺成之后不忘师恩。
文/三点文墨
入行拜师仪式,才进师门:敬师父,师娘,长辈。立行规,有派门之列,辈分之排,同行互尊,同辈互行。上卓长者,收卓自律,艺术趣长补短,三分功底七分敬,谦孝立本,……德艺双罄。我雅俗共赏,传承传统,开搌进取,。
偶然看到《礼记·经解》有这么一句话,“规矩诚设,不可欺以方圜”。所谓“规所以正圆,矩所以正方”,也就是大家常常听到的,没有规矩,不成方圆。今天我们来聊聊相声行当里的一些规矩。相声这和行当的初期,主要是以“ 搁地”,也就是街头卖艺的形式进行演出,行话称之为“疃(团)春”。过去的江湖上有一些养家糊口的行当,分为四大们和八小门,分别是风、马、燕、雀和金、皮、彩、挂、平、疃、调、柳。其中疃就是指说相声的,相声和其他七个行当统称为老合,即门里人。故此,相声在久远的传承中,形成了自己的一些规矩。
(1)祖师在上
人人常说,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但是三百六十行,行行有规矩。过去讲究的是拜师学艺,各行业都有自己的开山祖师爷。其实这个祖师爷未必是这个行业的开拓者,必是发扬光大或者作出重要贡献之人。而相声这个行当的祖师爷是朱绍文,艺名穷不怕,天桥八大怪之一。每当相声行当里举行隆重的事宜,例如开业、拜师等等,都会请出祖师, 上香膜拜。
(2)排字论辈
相声从有记载的第三代开始排字,到第八代分别是“有”、“德”、“寿”、“立”、“仁”、“义”,另一种说法是从第四代开始排字,到第八代分别是“德”、“寿”、“宝”、“文”、“明”第九代以后暂未排列字号。
排字论辈,为的是一目了然其在相声界的辈分高低。过去相声艺人拜师后,师父都会按照这个行规给徒弟起个艺名,同行一看名字中间的那个字儿,就知道其辈分,该尊敬的尊敬,该高抬的高抬。解放后,这个行规慢慢转变了,相声演员虽也有拜师收徒的,一般不会重新按照辈分起艺名了,都叫本名。即便是有起艺名的,也是按照本门的需要,另行排字。
(3)收徒传艺
要想从事相声这门行当,必须要磕头拜师,不拜师就进入不了相声这个行当,只能是业余的或者是“玩儿票”的。相声行业不提倡“父子腿儿”(即父子搭档,或是父子互为师徒)。要搁在旧 社会 ,没有“师门”的相声演员进场子说相声,就会被门里人“搅局”、“吵棚”。
相声行业拜师有很多讲究:
在拜师仪式上,徒弟要向祖师爷磕头,向师父磕头,要拜见引荐人、保证人、代替师父授艺的人,俗称“引、保、代”三师磕头;师父会给徒弟传授三代谱系,同时赐给徒弟两件道具:一把扇子,一块醒目,师娘赐给徒弟一件道具:手帕,表示徒弟从此就有了吃饭的“家伙什儿”了。然后,徒弟依次给长辈、平辈、晚辈执礼,平辈不论年龄,先进门者为师兄,后进门者为师弟;若碰上晚辈比自己“进门”早,就要先给晚辈磕头认“门户”,晚辈再给其磕头认“师叔”,双方脸对脸跪下磕头,行话称之为:“对磕”。
拜师要设专门的饭局,又叫“入门宴”,行话叫“摆知”,意思是:摆酒设宴,让同行都知道谁谁谁收徒、谁谁谁拜师这个事件。
拜师时徒弟要跟师父签定拜师契约,上面写明:徒弟跟随师父学艺三年零一节;学徒期间,徒弟在师父家吃住,生活费由师父负责;出徒后,要孝敬师父一年,演出挣得的钱要全部归师父所有;学徒期间病死逃亡,师父一概不负责......等等。契约写好后,师父、徒弟、引、保、代三师签字画押。
执礼后,前来祝贺的各界人士还要讲讲话,表示对师父的祝贺、对徒弟的鼓励。完成这些议程,才能成为相声这个行当的正式传人。
(4)三节两寿
徒弟学艺满师,对于师门,理当孝道,徒弟有为师父、师娘养老送终的义务,三节(春节、五月节、八月节)两寿(师父、师娘生日),徒弟必须尽心尽孝。
(5)跳门户
徒弟在课艺期间,师父谢世或从事其他行业了,徒弟可以另拜师父。相声艺人可以拜其他艺术门类的师父学习其他艺术,但是相声师父只能是一个。
(6)拜地
相声艺人离开本地,到外地“走穴”演出,所到之处,首先要拜访当地相声行业的长辈和同行,求得同行帮助,允许在此地卖艺。
(7)盘道
“盘道”是相声行当相互了解的一种程序。一是同行相遇,起始互不认识,通过“盘道”,能够相互了解,以至于相互亲近,相互帮助。二是在艺术或者其它问题的认识上,有分歧,有异议,通过“盘道”,达成共识。三是外来做艺的同行因为种种原因,没有事先“拜地”即开始做艺,当地同行对其进行的“盘道”,也叫“携家伙”。
(8)相隔一丈
相声行当的演出难登大雅之堂,只能以“搁地”的方式卖艺谋生;卖艺时,为了招揽观众,在正式说相声之前,大都会进行一些其他艺术的展示,比如:“表演白沙撒字”、“唱太平歌词”、“唱数来宝”,行话称之为:“画锅”。有时候,会出现几个同行同时在一条街上卖艺的情形,这时候,每个同行在“画锅”时,要有一定的距离,互相之间不能有影响,艺人与艺人之间的场子最少要有一丈已远的间距,所谓“相与相,隔一丈”。
(9)搭桌
相声行当历来讲究“同道相助”的传统,如果某个同行遇到困难,或者在外地遇到难题,生存难以保障时,其他同行要为其为其“募捐”、“凑份子”,解决实际问题,让其渡过难关,行话称之为:“搭桌儿”。但也有“救急不救穷”之说,相声艺人不能指望同行“搭桌儿”而不劳即获,不能坐等,不能坐吃山空。
(10)上马金、下马银
相声艺人应邀到某地“搭穴”演出,除了事先谈好的诸如“出场费”、“车马费”、“食宿费”等公事以外,“穴头”(即班主)要为其接风、送行。“入穴”(即初到)时要请吃一顿饺子,“离穴”(即离开)时要请吃一顿面,行话称之为:“上马金,下马银”。
(11)春典
“春典”是相声艺人的行话(各行有各行的行话,说法不一),是同行互相辨认的依据,只限于“老合”之间讲述,对“空码儿”秘而不宣,另外,相声艺人忌讳十个字,所谓“十大快”,是不允许说的,凡是说话当中遇到这些字都用“春点”把它躲开,尤其是“上地”的时候绝对不允许说。
(12)清理门户
对于违法乱纪、道德败坏、欺师灭祖、败坏门户的艺人,同门师长则应将其逐出家门,其他门户也将不予承认其为相声门户之人,所谓:“逐出师门”!被逐出师门者,其他门户亦不可再将其收为门徒。
由此看来,相声行业虽然兴起只有一百多年 历史 ,但由于形式独特、传播深远,又经过十代艺人的演变和长时间的演艺市场磨练,形成一套固有的、独特的行业规矩也是必然的。而德云社也都或多或少继承了这些的规矩。
现在看来,这个“台上无大小”确实不适合了!台下的规矩必须要立,尊师重道是必然的,是人们应该具备的素质。因为“台下”就是 社会 ,在生活中应该有规矩,应该遵纪守法,应该敬业爱岗,应该尊重观众。
这个台上无大小,是相声产生初期,演员们为了使台下观众发笑,用一些“我是你爸爸”或者“我和你媳妇如何如何”,因为相声形成初期,观看相声表演的观众都是 社会 贫困劳苦人员,而且当时是没有女性去听相声的,所以相声演员用一些伦理哏来满足台下观众的需要,以维持自己的相声演艺事业。
现在的观众群体发生了很大变化,妇女儿童都成了相声表演的观众,观众群的文化程度也从文盲居多上升到了文化知识水平很高的层次,因此,相声必须与时俱进,净化y语言,剔除“伦理哏”里面不 健康 的成分。
当然,任何事情都不是绝对的,所以相声演员们在继承传统艺术的同时,要去除糟粕,创新发展,让我们的老百姓继续享受相声表演带来的快乐!
“台上无大小,台下立规矩”这句话,大部分人应该都是从郭德纲的相声里了解到的,每当在郭德纲拿于谦开涮以后,都要用这句话来解释一下,生怕有观众当真了,为于谦鸣不平。
经过郭德纲这些年的普及,听相声的人应该都对这句话有所了解,所以对台上演员之间互相开玩笑也已经见怪不怪了。但是“台上无大小,台下立规矩”并不是万能挡箭牌,其中还是有很多规矩的。
首先,对于年纪大的搭档不适用。比如当年郭德纲和张文顺先生合作的时候,就很少说伦理哏,类似“我是你爸爸”这种包袱几乎没有过,更没有拿张先生太太砸挂,最多也就是说张先生的父亲怎么怎么样,这就是对老先生最基本的尊敬。
郭德纲当时30岁左右,而张文顺先生六十多了,年龄差距在这了,拿老先生开玩笑就不合适了。虽然郭德纲要对着张先生说“我是你爸爸”时,观众可能也会乐,但是感觉肯定怪怪的,没有现在说于谦那么自然。
同理,和打哏相关的作品也不适合和老先生一起表演。类似《口吐莲花》《拉洋片》这样的作品,郭德纲就几乎没有和张先生演过,因为你打一老先生,观众看着就会不忍心,影响演出效果。
其次,相声界的技艺都是通过老先生口口相传传下来的,所以每一位老先生都值得后辈晚生尊敬;如果没有这些老先生们的努力,就没有现在相声演员们养家糊口的本事,所以无论老先生们能耐怎么样,每一个人都有其值得尊重的地方。
第三,对搭档要有特别的尊敬。在舞台上,逗哏都拿捧哏砸挂,占尽了便宜,这是表演的需要,捧哏演员在入行那天就已经理解并接受了这一点,所以捧哏演员一般不会对此有怨言。
到了台下,逗哏演员就得因为台上占了人家便宜而心怀感恩,要特别的尊重对方才行;绝对不能台上台下一个样,在台下也拿捧哏演员无底线地开玩笑;那样的话捧哏演员就会觉得你在台上说的都是真的,因为你台下也是这么干的。
只有在台上台下的界限特别明显,才能让捧哏演员觉得台上那个是假的,是表演的需要。捧哏演员也是人,同一场的买卖,逗哏就比捧哏要火,捧哏又那么吃亏,所以需要更多的关爱;这和专业无关,和人性有关!
郭德纲在台下对于谦就是尊敬有加,一口一个师哥;不仅主动帮助于谦打造“抽烟喝酒烫头”的标签,还在节目中大力宣传他的马场,而且在于谦生日时还主动送上价值百万的宝马良驹,这就是特别的尊敬。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