螳螂,亦称刀螂,是无脊椎动物,为肉食性昆虫。
螳螂是昆虫中体型偏大的,体长一般55到105毫米,非洲的螳螂是世界最大的,身体流线型,以绿色,褐色为主,也具有花斑的种类;标志性特征是有两把“大刀”,即前肢,上有一排坚硬的锯齿,大刀钩末端长有攀爬的吸盘。头部呈扇形,较小;复眼突出,大而透亮,以黄绿色为主,晚上在灯光下呈现黑色,单眼,在两眼之间有3个小点即单眼;触角细长;颈部可180度转动;咀嚼式口器,上颚强劲。前足腿节和胫节有利刺,胫节镰刀状,常向腿节折叠,形成可以捕捉猎物的前足;前翅轻柔,遮住身体全部为覆翅,后翅比前翅要薄,边缘透明色,中间成放射状的紫红色、伸展开呈现扇状,休息时收敛和前翅相合;腹部肥大。前足锋利发达善于捕捉,中、后足适于步行,但有时前足也会用来保持平衡,发育呈变态发育。
分布范围
除极地外,广布世界各地,尤以热带地区种类最为丰富。
在夏季,城市的路灯下,经常能见到螳螂,因为螳螂具有趋光性。
生物学特性
螳螂的生活周期均在一年内完成,一生中经过卵、若虫、成虫三个发育阶段,故属于不完全变态类的渐进变态。若虫期脱皮7至11次,经8至12龄后到达成虫期。龄的增减受环境和食物多少的影响。
利用价值
将在室外笼罩内喂养到2龄的若虫,于释放前停食1至2天,以增加若虫在田间的稳定性。释放前一天晚上,放置白纱布,将若虫诱集在纱布上。次日清晨,每亩按10至15个点投放100头左右,并根据害虫发展情况,随时往意补充投放。在释放前田边要挖深沟,防止螳螂扩散外逃。要实行分期催孵,分批释放。在6月上中旬分三次释放,每次间隔10天,使田间虫态龄期相差3一4龄,错开脱皮时间,始终保持螳螂对害虫的控制能力。
这个是 米象
俗称蛘子,归属鞘翅目象虫科,是贮藏谷物的主要害虫。成虫啮食谷粒,幼虫蛀食谷粒内部。危害米、稻、麦、玉米、高粱等。
米象,是米谷中的小黑甲虫 [rice weevil],俗称蛘子。学名 Sitophilus oryzae Linne。主要寄主在玉米、稻米、小麦、高粱、面粉、等各种贮藏的谷物中。木地板的家庭出现的也较多。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