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程序设计基础(第3版)作者: 周霭如,林伟健。这本书第五章的目录是什么啊??

C++程序设计基础(第3版)作者: 周霭如,林伟健。这本书第五章的目录是什么啊??,第1张

内容简介

本书共分12章,主要内容包括:基本数据与表达式、程序控制结构、函数、数组、结构、类与对象、运算符重载、继承、虚函数与多态性、模板、输入/输出流、异常处理。

本书配套的电子课件和习题解答,请登录华信教育资源网下载(http://www.hxedu.com.cn)。电子课件由近3000张PPT幻灯片组成,以图形语言为设计理念,充分表达程序设计课程的教学特点。

本书可以作为高等学校计算机类、信息类、电类专业本科生高级语言程序设计课程教材,也可作为教师、学生和C++语言爱好者的参考书。

目录

第1章 基本数据与表达式

1.1 概述

1.1.1 程序设计与程序设计语言

1.1.2 一个简单的C++程序

1.1.3 程序的编译执行

1.2 C++语言的字符集与词汇

1.2.1 字符集

1.2.2 词汇

1.3 C++语言的基本数据类型与存储形式

1.3.1 C++语言的数据类型

1.3.2 数据存储

1.3.3 基本数据类型

1.4 数据对象与访问

1.4.1 变量定义

1.4.2 访问变量

1.4.3 常量和约束访问

1.5 表达式

1.5.1 运算符

1.5.2 算术表达式

1.5.3 逻辑表达式

1.5.4 赋值表达式

1.5.5 条件表达式

1.5.6 逗号表达式

1.6 数据输入和输出

1.6.1 键盘输入

1.6.2 屏幕输出

1.6.3 表达式语句

本章小结

习题1

第2章 程序控制结构

2.1 选择控制

2.1.1 if语句

2.1.2 switch语句

2.2 循环控制

2.2.1 while语句

2.2.2 do_while语句

2.2.3 for语句

2.2.4 循环的嵌套

2.3 判断表达式的使用

2.4 转向语句

本章小结

习题2

第3章 函数

3.1 函数的定义与调用

3.1.1 函数定义

3.1.2 函数调用

3.1.3 函数原型

3.2 函数参数的传递

3.2.1 传值参数

3.2.2 指针参数

3.2.3 引用参数

3.2.4 函数的返回类型

3.3 函数调用机制

3.3.1 嵌套调用

3.3.2 递归调用

3.4 函数指针

3.4.1 函数的地址

3.4.2 函数指针

3.5 内联函数和重载函数

3.5.1 内联函数

3.5.2 函数重载

3.6 变量存储特性与标识符作用域

3.6.1 存储特性

3.6.2 标识符的作用域与可见性

3.7 多文件程序结构

3.7.1 多文件结构

3.7.2 预处理指令

3.7.3 多文件程序使用全局变量

3.8 命名空间

3.8.1 标准名空间

3.8.2 定义命名空间

3.8.3 使用命名空间

3.9 终止程序执行

本章小结

习题3

第4章 数组

第5章 结构

第6章 类与对象

第7章 运算符重载

第8章 继承

第9章 虚函数与多态性

第10章 模板

第11章 输入/输出流

第12章 异常处理

附录A 控制台程序设计

附录B 常用库函数

附录C C++关键字表

附录D ASCII码字符集

病毒阻隔了交大人返回红果园的路

却阻隔不了交大人的梦想

同学,你认真学习的样子真好看!

“你就是我的刀刃!”

交通运输学院系统科学专业的2019级研究生王浩,这个寒假在老家在安徽省宿州市萧县酒店乡唐庄过年。家里没网的他,向邻居借网上课,为了不打扰邻居,就在家里厨房上课。“安徽冬天没有暖气,屋子里比较冷,厨房不但信号好一点,而且有炉子稍微暖和一些。”

“你们那里网络好装吗?还得买一个路由器,我提前给你转账,你先问好多少钱。”导师闫小勇了解到王浩的情况后,提出帮他家里安装网络。

王浩回答说,“我邻居家有网,有时候我去蹭网,老师您不用花这些没有必要花的钱,咱们可以节省点把钱花在刀刃上。”

“你就是我的刀刃!”闫小勇说。王浩在本科时就给闫小勇留下深刻印象,学习认真努力,课堂上很活跃,成绩突出。“他保研的时候找到我,希望我做他的导师。从大四毕业设计开始到现在,一直跟着我做科研,学习能力强,也总会有新的想法,时常带给我惊喜。”

“困难都是暂时的!”

“老师您好,我现在在湖北十堰一个县城的老家里,身边没有电脑,而且受交通管制一直无法回到十堰市的家中。上课可以克服,但可能在提交编程作业和做实验方面有些困难。”计算机与信息技术学院《程序设计基础训练》的授课教师田媚在开学前一周统计学生学习条件情况的时候,收到了这条来自2019级本科生陈帅发来的微信。

田媚详细了解了陈帅的情况后,考虑到学生在湖北疫区,立即和学院沟通,把陈帅提交编程作业和实验的时间延长至期末。

“困难都是暂时的,我会利用现有的条件尽可能安排好自己的学习计划。”在新学期第一堂课上,田媚布置了随堂问题调查时,注意到陈帅此时已经从邻居那里借来了一台电脑,随后不久就在平台上看到了陈帅提交上的作业。田媚介绍说,《程序设计基础训练》这门课每周有两次,其他一些同学还没开始做,陈帅就已经提交了作业,而且作业做得非常出色,能看出来是经过认真思考的。

“即使云端上课,也要有仪式感。”

新学期要有新计划,也要有仪式感,建筑与艺术学院2019级硕士研究生冯静怡在开学前就把课件下载到电脑里,认真的预习了相关的内容,也阅读了一些课外资料,做好了相关准备工作。“上课时间到了,老师准时出现在网络平台上,感觉就像在课堂上一样,只不过换了一种传播的媒介,只闻其声不见其人,也给这堂课添加了一份神秘感。”她说,小小的屏幕连接着老师和同学们,在这一刻,距离都不是问题,大家共同承载起了知识的传播流动,为新学期注入了新希望。

“线上教学,我更要认真对待”

“史学者,爱国心之源泉也。”马克思主义学院丁静新学期的第一堂课是闫长丽老师讲授的中国近现代史基本问题研究课。“闫老师的教学内容既严肃又活泼,既深刻又有趣,深深吸引着我们,”她说,“虽然我们是线上网络学习,但同学们自觉地保持着和课堂一样的状态,更加认真对待,在电脑旁会摆上自己的小本子认真做好笔记,不懂的问题会在微信群里一起讨论。”

“网络也是别样的体验”

来自理学院的硕士研究生王伟为了准时参加“线上开学”,提前一周就下载了腾讯会议、腾讯课堂等线上课堂软件,并预习各科老师的教学课件。“停课不停学,没有了同学的陪伴,没有了老师的监督,新的学习方式对于我们学生来说更像是一种挑战,”他说,“但是在这样的特殊时期,通过网络和大家交流、共同练习,也是别样的体验。”

“看到熟悉的老师和同学,心里很踏实”

习惯了在逸夫楼的教室上课的交通运输学院2019级本科生关腾飞感受到了“在线课堂”的别样滋味:由于家里信号不好时不时出现网络延迟,窗外传来阵阵的犬吠声,还有些寒意的早春二月……看到刘翠君老师熟悉的面容出现在电脑屏幕上,看到一个个熟悉的同学名字在电脑上点亮,她说心里感到很踏实。“新的学期,不一样的环境,不一样的挑战,不变的,是我们抗击疫情的信心,是交大人对‘知行’校训的践行。”

连麦“开火车”,听说读写,一应俱全

午后的暖阳穿过窗户洒在家里的书桌上,语言与传播学院西班牙语专业2018级本科生相艺准时进入雨课堂,期待已久的新学期就这样开始了。“课堂上大家的默契配合,完全打消了我对线上教学的担心。Elena老师的一句‘¿Qué tal ?’瞬间就把我拉回了交大的西班牙语课堂,我们连麦发言,又听到了熟悉的西语和彼此的发音。”她说,只要用心,听说读写,在哪里都能实现。

“交大,我们一起加油!”

威海校区2018级本科生冯飞扬家在湖北武汉,他在课前下载了雨课堂、企业微信等平台后,按照老师们的要求确认每堂课的上课方式,提前下载好电子版的教学资料。“学校专门成立了疫情线上教学支持服务,信息中心的老师每天加班到23:00,第一时间回复我们的问题,准备期间最忙的非老师们莫属了。”他说,“虽然不知道疫情什么时候能够结束,但大家刻苦学习的劲头没有减少。一支笔、一摞书、一台电脑、一套桌椅,交大,我们一起加油!”

“我们深爱的这片土地,马上就会有春暖花开的一天”

来自交通运输学院2018级本科生高睿杰上课前做好了准备,她说要特别感谢各出版社提供的抗疫特别版电子书。“春季学期如约而至,虽然突发的疫情暂时阻断了我们相聚红果园的脚步,但是我们停课不停学,于方寸屏幕之间,完成学习任务。”她说,“我们安居于室,却正有人负重前行,我们深爱的这片土地,马上就会有春暖花开的一天。”

“我在交大宿舍里参加在线教学”

来自法学院的努尔江·夏谢别克这个寒假没有回新疆老家,而是留在了学校。“虽然遇到突发的疫情,但学校和老师们对我十分关心,生活上照顾的也很周到。开学后,我上课的地点从教室换到了宿舍。”他说,“很怀念以前课间热闹的思西教学楼,中午排队排到门外的清真食堂,希望疫情赶快过去,早日恢复正常。”

“线上随机点名,惊险又刺激”

来自电气工程学院2018级本科生康欣然说,除了周围环境不同,网上教学和平时的课堂教学差别不大,线上直播方便同学们在线提问,老师也能及时答疑。“本来还担心自己对着屏幕会走神,但课堂上老师的随机点名回答问题,真的是惊险又刺激,注意力一直保持着高度集中。学校和老师们做出的一系列准备最大化地保证了我们教学的正常进行,他们的付出为我们创造了完美的开学第一课,为交大点赞!”

“即使身各一方,我们对知识的渴求从未改变。”

2月24日上午,经济管理学院2017级本科生于佳宁提前做好准备,准时进入慕课学习欧国立教授讲授的《运输经济学》课程,和全国各地的同学一起以“线上课堂”的形式听讲新学期的第一节课。她表示,“千里知识一线牵”,尽管不能像以前一样和老师面对面交流,但同学们积极与老师互动提问,学习热情丝毫不减。新学期,新知识,新形式,新体验,即使身各一方,大家对知识的渴求从未改变。

疫情终将过去

时光也定不会辜负同学们的努力

我们终将迎来春暖花开

来源|北京交通大学官方微信

编辑|林秀霖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outofmemory.cn/yw/11130364.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5-13
下一篇 2023-05-13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