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考状元的程序是怎么什么?

古代考状元的程序是怎么什么?,第1张

古代考状元的程序不同朝代有所不同,具体如下:

科举制创自隋朝大业元年(605年),隋朝灭亡后,唐朝对科举制作了进一步的完善,考试分常科和制科。每年定期举行的为常科,由皇帝下诏临时举行的称制科。常科的考生有两个来源,一个是生徒,一个是乡贡。由京师及州县学馆出身,送往尚书省受试者叫生徒;不由学馆而先经州县考试,及第后再送尚书省应试者叫乡贡。由乡贡入京应试者通称举人。州县考试称为解试,尚书省的考试通称省试,或礼部试。常科的考试科目有秀才、明经、进士、俊士、明法、明字、明算等五十多种。其中明法、明算、明字等科,不为人重视。俊士等科不经常举行,秀才一科,在唐初要求很高,后来渐废。所以,明经、进士两科便成为唐代常科的主要科目。

武则天载初元年二月,女皇陛下突发奇想,亲自“策问贡人于洛成殿”,这就是我国科举制度中殿试的开始,但在唐代并没有形成制度,所以只能算是半场考试。也就是说,在唐朝,一个状元,只要经过四场半考试就够了。

宋初科举,也是实行两级考试制度。一级是由各州举行的取解试,一级是礼部举行的省试。开宝六年,宋太祖开始实行殿试,并将殿试制度化、常态化。自此以后,殿试便成为科举制度的最高一级的考试,确立了州试、省试和殿试的三级科举考试制度。一个状元,要经历五场考试。

元代的科举制度基本沿袭宋代,分为地方的乡试和在京师进行的会试及殿试。元代科举只考一科,但分成左右榜。右榜供蒙古人应考;乡试时只考两场,要求相对较简单。左榜供汉人、南人应考,乡试时考三场,要求相对较严格。元代会试分三场举行,三日一场。三场所试项目分别为四书文、五言八韵诗、五经文以及策问,与乡试同。会试之后,便是殿试。所以,元朝的状元,最多也不过是参加七场考试。

明清时期,科举考试分为四个级别,最低的一级叫院试,由府、州、县的长官监考,正场一场,复试一场,考试通过后为秀才,然后是乡试,这是省一级的考试,考中的就成了举人。再高一级的是会试,由礼部主持,考取的叫贡士,如果能考过这一关,就有资格参加最高一级的考试,也就是殿试。殿试又叫廷试,由皇上亲自主持。其中,乡试、会试都是考三场。在明清时期,一个状元,大约要经过九场考试。

明代正式科举考试分为乡试、会试、殿试三级。乡试是由南、北直隶和各布政使司举行的地方考试。地点在南、北京府、布政使司驻地。每三年一次,逢子、午、卯、酉年举行,又叫乡闱。考试的试场称为贡院。考期在秋季八月,故又称秋闱。凡本省科举生员与监生均可应考。

主持乡试的有主考二人,同考四人,提调一人,其它官员若干人。考试分三场,分别于八月九日、十二日和十五日进行。乡试考中的称举人,俗称孝廉,第一名称解元。唐伯虎乡试第一,故称唐解元。乡试中举叫乙榜,又叫乙科。放榜之时,正值桂花飘香,故又称桂榜。放榜后,由巡抚主持鹿鸣宴。席间唱《鹿鸣》诗,跳魁星舞。

会试是由礼部主持的全国考试,又称礼闱。于乡试的第二年即逢辰、戍、未年举行。全国举人在京师会试,考期在春季二月,故称春闱。会试也分三场,分别在二月初九、十二、十五日举行。

由于会试是较高一级的考试,同考官的人数比乡试多一倍。主考、同考以及提调等官,都由较高级的官员担任。主考官称总裁,又称座主或座师。考中的称贡士,俗称出贡,别称明经,第一名称会元。 殿试在会师后当年举行,时间最初是三月初一。明宪宗成经八年起,改为三月十五。

应试者为贡士。贡士在殿试中均不落榜,只是由皇帝重新安排名次。殿试由皇帝新自主持,只考时务策一道。殿试毕,次日读卷,又次日放榜。录取分三甲:一甲三名,赐进士及第,第一名称状元、鼎元,二名榜眼,三名探花,合称三鼎甲。

二甲赐进士出身,三甲赐同进士出身。二、三甲第一名皆称传胪。一、二、三甲通称进士。进士榜称甲榜,或称甲科。进士榜用黄纸书写,故叫黄甲,也称金榜,中进士称金榜题名。乡试第一名叫解元,会试第一名叫会元,加上殿试一甲第一名的状元,合称三元。连中三元,是科举场中的佳话。明代连中三元者仅洪武年间的许观和正统年间的商辂二人而已。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outofmemory.cn/yw/11199276.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5-14
下一篇 2023-05-14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